我们正被病毒改变,而不是被理想同化,这就是现实。

当春节的惊喜变为冠状病毒的惊吓,除了人道主义救援,剩余的人和事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忍住不死,没有更好的方法让我们活下去。

只要是人,总有一天都会想到为什么要活着这个终极问题?对于人生的意义答案就是你选择的生活方式。

病毒与人生

现在,打开朋友圈和电视就会看见武汉疫情蔓延对人民健康的巨大伤害,这让我们痛彻心扉,各地风声鹤唳,严防死守,几十年狂飙发展的中国经济被迫急刹车,无数的企业破产倒闭,无数的人将生不如死,重新因为疫情而返贫。

如今,美颜相机和整容技术让人类好看的臭皮囊到处都是,疫情一来,以往的富人也是囊中羞涩,哪里会有真理和理想常驻?社区犹如生活的火山口,有病毒就必须封闭,无数个家庭在其中煎熬度日。黑夜,窗外死气沉沉,天空很黑,路灯,那像极了死神的欲望之眼,乐观主义面对的死神也是神,神圣不可侵犯。你看看,一种小小的病毒就可以把人类这样的庞然大物搞得痛不欲生。

从人类对病毒的恐惧和敬畏之心来看,冠状病毒很显然具备了消灭人类的可能性,这就是看得见的东西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影无踪就能够置你于死地的力量。因为病毒们不讲道理,没有理想主义和情怀不会被忽悠,也不讲民主和独裁不会被乌合之众绑架与权力奴役,它们不懂生意就不会被利诱,只是一门心思找到一切可以感染的人去复制繁衍它们的后代,这就是病毒的恐怖之处。

从飞沫传染到接触传染,冠状病毒是如何撕裂我们的美好世界的?政府高效动员全社会参与,不得不网状化的管控人流,车流和物流是行之有效的抗击病毒的最有效手段,尽管会伤害无数的个体生活,在悲情和理智之间,孰轻孰重是显而易见的;口罩,尤其是医院使用的防护服和设施设备成了战略物质,这是理所应当顺理成章的;舆论适度管控,让社会秩序不至于失控是完全合理合法的,但过度过分限制信息的自由流动那也是有害无益的;这个“度”的把握就是社会治理能力的度量衡;企业无产出,员工无收入,物质的匮乏或多或少,早晚都会出现;还有故意携带病毒,一人就可以感染几十人,甚至四千人的超级失信者,让人性的恶毒远甚于病毒的毒性;一地鸡毛早晚都会被收拾好,春天来了,但信心的恢复都在绝望之后。

今天,腾讯新闻报道的一个最新病例:仅仅15秒!宁波男子在买菜时就被陌生人感染上了新冠肺炎,这是可怕的无孔不入的病毒,防不胜防的死神无处不在。这些病例在多少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就有多少生意模式必须改变。

恐慌害死熊

这次,疫情的扩散,每一天都在增加的数据,给大家带来的心理压力导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飞速地改变将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从来没有一次,如同现在这样,死亡的危险突如其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全国各地笼罩在了大众的四周。原来以为与生俱来的安全感荡然无存,挤兑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

前几天的《人民日报》发布了“上海药物研究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病毒”的一条短消息,全国各地的人们立刻被动员起来了,蜂拥而至去线下和网上药店购买,却发现线下和网上的药店的价格混乱,很快就抢购一空,只剩下宠物使用的口服液了。

为什么这么多人一下就成为了低智商,毫无判断力的乌合之众?宁愿冒着无病却去人多的地方感染病毒的危险去排队抢购?这就是西方谚语中说的“恐慌害死熊”的力量。

还好,这种恐慌很快就被网民们质疑和调侃。被恶搞一下之后,真相大白了,从神话成为了笑话。在大数据支持下的信息自由流动中,真相无法彻底垄断之际,就会时隐时现。

谣言满天飞说明独立思考能力从来都是至关重要的,独立的人格是如此的稀罕,当群众成为了乌合之众,那就是集体主义消灭了个人主义的恶果。

从出生开始,你的命运父母说了算数;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的大多数主张都来自于老师;工作了,情绪和感知来自于单位和公司,成家了就用爱情的名义,把自己缴纳给另一半,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凡事怀疑,凡事都会假装抵抗,然后,只要能够免责,放弃自我就是必由之路。

待在家里,起初,还有电视剧和库存的书籍消遣。到了后来,就会应了网民经常叫嚷的那句话:“无聊死了”。感染病毒可能会死去,无聊也会死去,这让人不得不反省。

物质至上,拜金主义开始出现恶果,我们要改变一切向钱看的社会趋势,在生死面前,金钱并非万能的。我们要学会慢生活,不要急于求成去追求结果,学会享受过程。

面对病魔,真正的勇士不仅仅是白衣天使,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的人,即使呆在安全的家里,也会想到冠状病毒四个字而瑟瑟发抖,对于人类而言,最大的恐惧就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恐惧。

情绪的管理

许量说:看的见的人决定我们的情绪,看不见的人决定我们的命运。

人生,最重要的是必须做好三个管理,情绪管理、金钱管理和时间管理,这就像是做人的长宽高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以前,情绪管理的重点是酒后,现在是外出上班的时候;金钱管理的前提是要有钱,疫情来了,就是把投资的钱变为了救命的生活费;数千万上亿的人不得不长时间宅在家里,时间管理就不再是是年轻人的选择,而是所有人突然发现一切都暂停了,无所事事的慢动作开始代替了事业上的风风火火。

宅男的理想,那是一动不动就可以金钱美色尽收眼底为我所用,具体的做法是葛优躺;宅女的潇洒还是在美颜相机和朋友圈里面存在,可惜的是物流不再像以前那样方便。新的生活方式突如其来,一切都没有准备好,但可以肯定的是要去改变别人,让所有人都自觉隔离和戴上口罩都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唯有改变自己才可以生存下去。

不要说这个世界很简单,只是赚钱与花钱,油盐柴米醋、影视加上小视频,还有一些人一些事情闻所未闻无色无味,他们在主宰我们和人类的命运。他们似人非人神秘莫测,近似神仙皇帝,用金融、军事、政治、经济等手段驱使和奴役我们还是小事情,你相信吗?他们不仅仅控制我们的身体,还会寄生和占有我们的思想,工具就是道德、法律、文学和宣传,还有病毒入侵。

人与人异化

最近,看到不少的新闻和视频都在说同样一件事情,那就是总有极少数人会逃逸出控制区去四处游荡,这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必须严惩不贷的刑事问题,还有就是纯粹的心理问题,或许,有一些人是在害怕封闭时空带来的幽闭症;有一些人从好人变为罪大恶极就在一念之间。坏人好防范,最怕的就是好人传染了你。

病毒在改变一切,简单粗暴地撕裂了地区关系,小区关系和邻居关系,因为这次的冠状病毒传染性极强,没有任何症状看起来正常的人依旧可以把致命病毒传递给你,他们可是你的亲人朋友,合作伙伴,甚至是亲密爱人!这才是潜移默化改变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的终极力量。这里,无数的固有模式土崩瓦解,而新的商机在酝酿,难以预测有多少人流川流不息的零售巨无霸卖场会烟消云散,建立在虚拟现实的电子游戏或许才是人类寂寞空虚的解药。

病毒也在改变我本人,从12岁写日记到今天已经快42年了,每一天都是在计划中精确度过,这次,居然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了,更不要说聚精会神做成一件事情。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阴影过去的很快,只要没有余震,那就没有危险,这一次,连危险会出现在哪里都不会知道,这才是恐惧之源。

铺天盖地疫情的信息战战兢兢半真半假看不完啊,刚刚看完并且坚信不疑的信息,义愤填膺的情绪还没有来得及平息,下一条消息就是辟谣。

明知道有害无益,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就会平安无事,还是刷屏能够让情绪得到抚慰,这就是信息太多,信息依赖症带来的副作用;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会发现有更多更好更有必要去做的事情,所以,总是在三心二意;而花了一件事情去做之后,还是永远都觉得手中事情比如放下的那件事情重要,选择难啊,没有定性没有定力,简直活成了墙头草,无风凌乱。我相信这是冠状病毒带来的变异,这有点可笑,但我被病毒改变了行为方式这是千真万确的。

在病毒面前,人们行为模式出现了错乱,凡事都会有借口和理由,这一届学生考不上大学,那是冠状病毒耽误学习害的;老板们破产了,员工失业了,事业不成功也是冠状病毒带来的恶果,借款还不上,没有办法支付房租,做不了生意,失恋了,吵架了,心烦意乱这都真与疫情有关,但只要人类还继续存在,我们还是必须用奋斗去改变厄运。

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一种比病毒和变化更可怕的想象就在于‘异化’。比如,起初,学生去学习是为了他自己的前途,后来就异化为了家长和老师学习;员工工作本来是和老板合作创造和分享新的财富,后来,就会成为老板买了员工的上班时间,当然,也买了磨洋工的恶果;做生意的出发点是为了发家致富,后来,不知道怎么搞成了企业破产家破人亡的结局;政府为人民服务是本质工作,但有一些官员会变质为人民币服务的贪官。

由此可见,不忘初心,那是多么的重要。比如,人之所以为人,不管是为官和做老百姓,人性的光辉都是与兽性的恶毒都是不一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