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户口的孩子在北京上完小学后回老家上初中,孩子的成绩会跟不上吗?这会对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落差吗?

似水无痕66145306


其实你关注点不应该放在孩子的成绩是不是跟的上,而是,孩子对老家的教育环境能不能适应。

北京的教育条件,北京的教育环境,北京的学生素质,整体上都是优于老家,特别是农村老家的,孩子在北京那个环境里面已经适应,回到老家特别是农村老家的话,开始可能是新鲜,但过一段时间的话,一定是有个适应期,他会不习惯的。

我有个朋友跟你的情况是一样的,在北京上的小学,初中有妈妈陪着回山东单县农村老家学习,好长时段时间什么都不习惯,吃的不习惯,住的不习惯,说话不习惯(方言),小伙伴不习惯(脏、闹、不遵守纪律、不尊重老师)等等,孩子成绩直线下降,也非常阴郁内向。这个时间段大概有一年半的时间,孩子才适应过来,但还是比较内向,不喜欢主动和同学交流玩耍,但因为在北京的学习基础可以,现在成绩跟上来了,在中上等。

所以,我建议你,先不要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而是把精力放在怎么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上,缩短适应新环境的时间,对你的孩子成绩有更大的帮助。


老马闲评


亲身体会,分享一下我的孩子,女儿在北京读完初一给转回了山东西南部的一个乡镇中学,在北京读的是海淀区不知名的一个中学实验班,当时成绩在全校20名左右.回老家后感觉最大的不同是语言、生活上,特别是语言,一年后竟然用方言给我交流了,感觉很吃惊。对于成绩,在初二下学期才展露出自己的实力,毕竟在北京基础好,尤其是英语和老家不是一个档次的差距。吃力的竟然是副科,像生物、历史一类的,因为北京对这些学科不是很重视,占分数量也不高。语数外一直成绩不错,在初三基本上成绩是班里前三名,中考时候714分全校第二考上了县一中实验班,当时全校就考上两名,今年马上高考了,预祝女儿能考个理想的大学,所以您大不必担心孩子回老家跟不上课程,孩子在北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基础,回老家一样会优秀的!


守候wang


说几个身边的例子吧。

01

有两个邻居的孩子,外地户口,在北京读完小学后就都回了老家。两个孩子都是女孩,听话乖巧的那种。小学阶段成绩都不错,两个都拿到了推优名额。(那还是前几年,海淀还有推优)

但两家家长为了孩子的将来考虑,决定回老家读中学。于是其中一家居家搬迁回老家,另一家是父母留守北京,孩子送回老家由外公外婆看管。

这里必须说明一下。这两家人回的都是大城市。一家是南京人,另一家是重庆人。

所以,相对于北京,这两个地方的教育并没有落后。学校的硬件软件都很不错,加上俩孩子在小学都是学的比较好的,从老家的初中开始学习也并没有多少不适应。

现在,南京的那个已经重新考回了北京的大学,在人大念书;重庆那个也顺利通过了中考,升入了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

当时,这俩孩子是千万个不愿意回老家,经常哭着问家长:为什么北京生北京长却不能继续在北京读书?但他们的家长也说,孩子在北京的时候,最不喜欢听同学说北京户口外地户口,觉得有歧视感。

回去后因为没有了户口所带来的区别感,而且生活的环境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反而学习状态和与同学的相处方式变得更好了。

02

还有个邻居,老家在河北的一个小县城。孩子在北京读完了小学后,划片进入了一个不怎么样的中学。考虑到学校不好,而且又是外地户口,她的家长决定把孩子送回老家。

回老家可以上当地最好的中学,只是两口子得在北京挣钱,孩子就送去了寄宿。孩子是个女孩,长得很漂亮,小学也很听话乖巧。

但是没有家长的监管,加上青春期,还有小县城和大北京很大的生活、学习环境差异,孩子的心理落差很大,慢慢开始不喜欢学习。一个不通百个不通,孩子也就成了差生。

今年,这孩子高考,上了天津的一个高职。偶尔遇上她妈,很后悔。当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落差,也没有回去陪读。

个人觉得,如果孩子回老家读书,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毕竟从一个繁华的大都市回到老家,生活学习的环境都在改变,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二不能甩手给家里的亲戚或者学校,家长一定要参与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给予生活的关心和学习上的帮助。让孩子在陌生的学习环境依然有从没改变的家庭温暖。


芝麻辰小七


说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家俩孩子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在北京上,小学和初中都是在东城区上的,学校都不错,老大是儿子 学习一直是中上,考虑到不能上高中,初二的下学期转回老家了,首先是学校的环境,小县城的校园环境和老师的教学方式都不同,孩子刚开始很不适应,成绩也不好,慢慢的一个学期过去了,初三开始适应的差不多了 学习成绩也上去了,现在在班里前十名左右,还和好几个同学成了好朋友,星期天还相约一起看电影。


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还是有的,孩子小学毕业了就转回去是最合适的,因为那时候大家都是从各个学校刚来的,都是陌生的,大家一起熟悉,比较同步,初中回家稍微有点晚。


琴声呦呦


我并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但我有个朋友遇到过,和你稍微有点不同。

她们家大女儿小学初中都是在北京上的,高中上不了,只能回老家了。她女儿在北京时,成绩在班级前几名的,学习很不错。由于公司和小女儿都在北京,所以只有大女儿一人回老家上寄宿学校。据她所说,她女儿回去成绩跟不上,因为老家学的比较深。而北京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不一样,所以不能一口断定谁好谁不好。

至于心理落差我想应该是会有的。毕竟孩子在北京生活了那么多年,亲人朋友都在北京,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环境,本身还是人人羡慕的优等生,但所有的一切,都伴随着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消失了。说没落差肯定是假的。

这时,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感受,千万别给太大压力。我朋友的女儿还是比较开朗的孩子,有什么事都会和妈妈说,这样起码还会有助于减压。但内向的孩子就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还不能让孩子感觉到。真的挺难的。

但愿我的答案会对你有帮助。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北夜极星


外地户口的孩子在北京上完小学后回老家上初中,这在我们当地属于普遍现象,我们这里很多人靠在外地承包土地种藕营生,北京和天津周边种藕的清一色是我的家乡人,他们的孩子小初阶段随父母就读于当地学校,由于目前高考受户籍所在地限制,这些小孩一般都会在初三之前回老家读书,我所执教的学校每年都有近三分之一的小孩是从外地转学回来。


下面结合我校此类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

首先我要们来了解一下北京和我们本地的教育差异:

1、教材版本差异

目前北京大多数地区采用的教材版本以人教版为主,只有英语是北师和外研两种版本,而我们本地的教材也是以人教版为主,英语同样是人教新目标版,只有物理采用的不是人教版而是粤沪版。


2、教学水平差异

北京的小初教育水平明显高于我们当地,很多小学课程开设丰富,校园生活丰富,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而我们当地小学课程开设单一,教师和家长整天只抓语数成绩,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教育整体水平远远领先,比如我们这几年搞的经典诵读是人家北京地区十几年前就流行过的。

从外地转回原籍读书的主要影响

由于上述情况,家长和孩子对回原籍读书顾虑重重也在情理之中。教材版本虽说不同,但是毕竟都是按照课标编写出来的,内容上大同小异,故影响不大。实际上,回原籍读书的主要影响不在成绩,而在环境和语言上。

根据我的统计发现,从外地转回原籍就读的孩子除极少数以外,成绩基本上都比较优秀。这些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接触自然科学,并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而我们本地小学的英语教学形同虚设,音体美课程都难开全,更别说自然科学。从外地回来的孩子接受的教育比较正规,综合素质及自主学习能力都比本地孩子强,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这些孩子丝毫不逊色于本地尖子生。



那么,这些孩子的问题主要来自于环境和语言。回来后他们发现一切都变了,学校环境是陌生的,人也是陌生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都不一样,一时真的不太容易适应。加上本地人以方言为主,尤其是一些年龄大的老师用老家话教学,对于已经听惯说惯普通话的这些孩子来说语言确实是个很大的挑战。

我的建议

如果你的孩子成绩原本就优秀,你大可不必担心他会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他一定会像原来一样出色。至于环境和语言,你可以事先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告诉他回原籍读书是高考必需的,并尽可能多地教他一些老家话。

如果你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换了新环境也许影响会大些,那么你可以先陪一个学期,等他适应了新环境,也交到了一些新朋友之后,再考虑回北京工作。另外,你要和班主任及授课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即使出现问题,也能把它解决在萌芽状态。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祝孩子的学习进步!

------------------

本文是我一家之言,不喜勿喷,如果你喜欢这篇回答,就随手关注我吧,你的支持必将让我加倍努力。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请来评论区留言吧!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017


分享一个真实案例,我有一个朋友,她全家在她小时候就在北京打拼,父女做生意曾经一度比较辉煌还买了房,但是没有户口,她是高中回去读的,还好,考了个一本,后来她弟弟也是高中回老家河北去上,因为父亲生意出了问题,只能卖房全家回去陪读,但她弟弟非常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直接有了心理问题,看了大夫,大夫就给开药,那种抗抑郁类药物他爸妈怕有副作用也没敢给吃,现在挺大一大小伙子就直接辍学在家待着,不知道该咋弄。这个例子虽然比较极端,也有他家庭条件变故的因素,但是这个男孩子不适应新的环境直接就几乎变成了废人,实在是不能让人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掉以轻心。回老家太晚除了学习上肯定有衔接不上的问题之外,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不能忽视。所以我的建议是,北漂的谈恋爱的最好想好结了婚去哪,有了孩子假如解决户口无望能早走就早走,你越舍不得走以后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大!


孤烛无明1987


跟北京的课本有差别,我家儿子是2004年出生的,在北京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上完七年级回河南老家的。河南老家有一所在当地还算不错的私立中学,按照考试分数收学生,考八年级我家儿子考了两次没考进去,分数差的多没办法又考初一,初一也没考上,后来托人进去的,等于又重新上了一年七年级,成绩还可以,年级能排前十,今年上八年级考了几次年级第一,成绩还不错。我还是后悔没能在七年级就回来,耽误一年的时间,成绩虽然不错,但是跟同学很难融入,最好是初一就能回来。





大理段小姐


孩子出生前办了天津户口并同时买了房子,现在孩子快上小学了,开始实施举家回天津的计划,历时大约一年。

下周开始办理目前北京这家公司的离职和天津新公司的入职。这两个月面试通过了四家天津公司,待遇没曾经传闻那么低,目前尚可接受。跳到天津待遇略有落差,虽然前路未知,但是总得迈出这一步。

孩子的学校已经报上名了。房子附近的公立学校不支持立即插班,但是庆幸的是明年大班还有名额,明年九月就可以插班进入房子附近公立幼儿园大班。

目前我将一个人在天津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待明年九月孩子入学时,我的工作也已经基本稳定了,天津房子周边环境也基本熟悉了,媳妇就可以安心踏实的离开北京来天津工作了。

为了生活有时候就得取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补充:离开北京切记不要做社保迁移,因为一旦迁出北京就很难回北京工作了,哪怕不会回北京工作了也最好在退休时候再做迁移。


能不能不这样啊啊


北京对外地户口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向是学可以上,但不允许在北京参加高考。

说实话北京的基础教育与全国的绝大部分地区比,差别还是很大的。学得知识与同级其他地区相比普遍简单,作业少,学生投入的学习时间短。北京的高考使用的是自己出题的北京卷,试题难度和全国卷相比较也简单的多。在北京上完高中想老家高考答全国卷,那是绝对考不上的。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种情况,两口子在北京将近二十年,男的是翻译,女的在机构里教数学,都是外地户口。独生女小学三年来北京上学,小学毕业后初中找不到上学的地方。可这时候回老家,两口子又放不下干得好好的工作。孩子自己回,老家没人照顾又太小不放心。于是拖人走关系又花钱,把孩子送进个破中学又在北京混了三年。初中毕业做老家初中的练习题,啥都不会了。

两口子这才着急了,死活回老家让孩子上高中。男的工作可以通过网络,他在哪关系还不大,但妈妈不行。于是决定爸爸带女儿回老家,边工作边照顾孩子。妈妈继续在北京工作,一家人就这样两地分开了。这种状态也就维持了一年多,女的也辞职回老家了。后来妈妈在当地找了个工资低很多的工作,但一家人是在一起的。女儿高中毕业考上了南方的一所一本高校,总算没咋耽误孩子考大学,也算功德圆满,但却和北京彻底说再见了!

问题说的这个情况和我这个朋友很像,其实也是千千万万在北京外地户口家庭,共同面临的问题。如果想让孩子学业有成,在北京现行高考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建议还是让孩子尽快回老家上学。大人可以通过分两地,老人帮忙等办法辅助照顾孩子。这种状态也不会很长,也就那么几年,毕竟孩子到了高中,自己也可以照顾自己了。等孩子上完学,大人再来不来北京都可以,回旋的余地还是不小的。但孩子上学是刻不容缓,不能耽误的。所以考虑太多是有害无益,快行动,让孩子尽快回老家上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