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高发,农民心理怎么安抚?

老村好农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致使大多数靠外出打工赚钱的农民没法及时出去干活,不像职场中的我们即使假期延长了还有工资,他们都是干一天活给一天工钱,不干活就没有收入,这样一直在家里闲着,肯定是心里发慌,干着急使不上劲,而且现在还没到农忙的时候,地里也没有太多的活,无非就是地里旱了,浇浇麦子,其他的也没什么可做的。一大家子还需要养活,可没法出去,即使出来了,工地和工厂也没有复工,所以他们心里是发愁的苦闷的。

但现在发生了疫情,没有办法去挣钱,这是谁也不愿意发生的事情。疫情已经给国家,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困难摆在面前,唯有等疫情过去,大家才能出去干活挣钱。如果现在大家出去了,一是给以疫情防控带来麻烦,好不容易疫情情况有了好转,现在是防控最关键的时候,还请大家再坚持一段时间,相信国家的防控措施,相信一线的医护人员,疫情会很快过去的。而是即使现在出来了,也是干不了活,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在家待着,以前常年在外干活,在家里也待不了几天,趁这个机会不妨在家多陪陪家人。钱是永远挣不完的,只要有一个好身体,就有时间去挣钱。这是保川的一些观点,还请参考一下。


王保川


今年对于许多农民来说,都是一个特殊一年,本来今年不让燃放烟火爆竹,让很多的农村老年人和年轻人就很不舒服,尤其是年轻人本来现在过年就没小时候的那种年味了,在不让放点烟花那就更没年味了,但还没轮到放烟花的时候。

新型冠状病毒就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了,尤其是年三十那天全国各地村里都开始宣传大年初一不让拜年,由于当时的疫情还没那么严重,很多人心里都是不以为然的,毕竟这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怎么能说不让拜就不拜了呢。

可是随着年轻人从网上慢慢的了解到的信息,这才知道疫情的严重性,开始给家里的老人普及病毒情况,像我们村就是从年轻人开始不拜年的,但是一些老年人由于信息的接受都是从电视上来的,电视都没开始宣传说明没那么严重,所以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是选择了继续拜年。

这也让政府知道习惯不是那么好改的为了更好的防范疫情,避免流动感染,全国很多省份毅然决定“封村”,这对很多没上过学的农民来说,肯定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毕竟当年“非典”的时期都没有过“封村”,都在猜测是不是病毒太厉害,管不住了才会采取这样的行动啊,包括笔者作为一个90的年轻人心里都恐慌的好几天。

但是后面看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心里才慢慢平静下来,毕竟都“封村”了,病毒从外面是进不来了,这也是绝大部分老百姓这样想的,所以现在农民心里基本都不太在意疫情的问题了。


农村小李vlog


不用安抚,农民有地有粮有菜,我们县城一例病例都没用,连疑似都没用,我们村子旁边就是工业开发区,大多数人都在工厂里上班,已经开工了,就是我们要去外地的还在等消息,不过也没什么,还薄有积蓄,就当休假吧,只不过家里的孩子还不开学,两个神兽,要翻天了[捂脸]


原来是你163780195


疫情对所有人们会造成影响,对农民的影响也是巨大。

如何安抚农民,必须从疫情影响农民的利益着手,才能更好地安托农民!

本人认为要以几方面去安抚:

一是要做好宣传。不仅要农民明白疫情来了,国家在全力以赴,政府在想尽办法控制疫情。还要让农民做好自我防护,确保自身的绝对安全。同时 也要激发农民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爱国热情。

二是要做好引导,大部分农民思想单纯,忠厚老实,对政治敏感性不强,而疫情期间往往会有一些不法之徒,乘虚而入,容易误导致错误方向,造成损失,只有做引导工作,让农民心地里清楚明白,不会一定错方向,这也是对农民的安抚。

二是要做好生产生活上的保障。疫情期间,农民生产方面容易造成损失,如,为了避免多发性传染,要农民呆家,这样春耕春播就会推迟,会影响一年的收成,政府可以适当慰抚,或出台好的惠农政,尽量减少农民损失。生活方面要及时了解农民的疾苦,确保农民就医及子好就学,青壮劳力就业等等。

当然 安抚农民还有很多方面,就不一一列举,安抚农民,唯有全力保障农民利益为上!


凡际


瘟疫是古今人民最憎恶的一种无硝烟战争,它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不知何时临门侵身,也不知何时消失殆尽的狂魔。

瘟疫是以病毒传染的方式推行,一传十,十传百......传播率特别快,若稍有不慎,会被吞噬一一一死亡。

老年人在太平盛世时,也会偶尔谈及瘟疫,什么什么时代有成千上万人死于瘟疫,甚至一个地区会......

现在肺炎病毒漫卷湖北武汉城,每天新闻报道,病毒感染者天天递增,死亡者也连续增加。

又加上李文亮白衣天使染毒而逝,还有不少的白衣战士也被传染,等等。

综上述原因,会导致农民中的男女老幼,终日人心惶惶,日不择食,夜不寝寐,非常恐惧,生怕病魔附身。

那么怎么去安抚这些淳朴憨厚的农民呢?

作为农民,我们是祖国建设和奉献的主力军,我们的主观意识要清楚,要过硬!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农民就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终于拼出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一一新中华。在今天,我们也不例外,也要遵纪守法,积极投入到抗议战斗中,听党话,跟党走,不造谣,不传谣,窝家中,不乱跑,戴口罩,勤洗手,精消毒,一定把病毒的传播渠道全部隔绝。

村委会,村领导通过宣传工具及时向农民宣传党的抗疫方针以及疫情的动态等,安民告示,让农民群众在抗疫战斗中做应该做的事。

亲人们,乡亲们,朋友们等,利用手机,网络微信,说说话,谈谈心,弘扬学习抗疫抗灾的好精神好方法,互勉互励,团结一致,共抗疫灾。

瘟疫不可怕,只要有戒心!

待到山花烂漫时,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个李老头


这个武汉疫情到来的时候,每个人都有,焦虑,疑虑,困惑,总会有感觉自己会被传染,或是自己有没有发烧了,咳嗽了,咽痛了。别说是农民兄弟,成年的国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和心情,这个非常正常😊,我要说的是,自己要调整好心态,密切关注官方的报道,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不出门或少出门,出门了戴好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注意自己个人卫生,这个是阶段性的,任何事情都有规律,最怕的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调整好心态,多看看抖音的搞笑视频,做到理解包容,忍让,并学会开到身边的亲人,这一切都会过去,你相信了,就会产生力量,打败疫情,战胜自己。


丽娟日记vlog


疫情面前,人们出现一些不同于平常的心理、生理、行为反应,是任何正常人都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要正确看待。这些反应主要涉及情绪、躯体、认知、行为等几个方面。

情绪方面:出现紧张、担心、恐惧等情绪,担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发展为愤怒、抱怨、激惹、没有耐心;无助、失望;孤独、被抛弃感、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躯体方面:出现无法控制的心慌、胸闷、气促、出汗、腹泻;过于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头痛、精神性易疲劳;食欲减退;睡眠觉醒障碍;内分泌系统失调;血压不稳定、月经周期紊乱等。

认知方面:出现负性思维;不信任、怀疑;容易将个人的不顺心与应激事件(疫情)联系起来;压力增大;心态不稳定、脆弱、悲伤、患得患失等。

行为方面:出现回避、逃避行为;不愿与人交流,喜欢独处;发呆、麻木;反复查看与疫情相关的各种数据信息,反复测量体温,反复洗涤、洗手、消毒等强迫行为;开始吸烟、酗酒;冲动易怒,常发脾气等。

公众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不适情绪,主要来自于对“被感染”的担忧。要调适自己的心态,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过滤信息,注意防范。自媒体时代,各种微信公众号、小视频、网帖等传播的所谓“内部消息”层出不穷,要学会甄别,选择阅读有事实依据或官方公布的权威资讯,运用科学的防护方式,如佩戴口罩、勤洗手、居家消毒等。同时,尽量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远离负性情绪。

保持正念,相信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关注事实数据,保持正确的认知思维习惯,根据事实判断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例如,每日的发病率、治愈率、生物制剂的新进展等。只要我们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就是在为防治疫情做贡献。

适量运动,减少精神上的紧张。通常缓解焦虑的最有效方式是转移注意力。因此,如果把注意力分散到运动、放松、健身、亲子游戏等上面,对于焦虑、恐惧的体验就会变弱。从事这些活动,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提高自信心,促进脑部多巴胺的分泌,让我们产生愉悦感。

若以上方法均无效,依然无法控制地过分担忧、心慌、出现睡眠觉醒障碍、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并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到精神科医院进行心理评估,了解自己的心理动态。尤其是精神分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癔症患者,在面对疫情时一定要密切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多与自己的精神科医生沟通,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叩扉


个人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衣、食、住、行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疫情当前,不说“行”了,一、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做好人民日常生活消耗品供应,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出售和哄抬物价的行为,最大限度减小疫情对他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让他们心里踏实;二、针对性地加强对人民这次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让他们觉得疫情并不可怕,只要按要求去做好预防就是安全的;三、把党和政府应对疫情的措施、效果、进展的实时情况及时反馈给他们,增强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


偶尔随风


一、打消侥幸心。病毒无情感,不分生人熟人,不分农民还是工人,专盯麻痹大意之人。

二、打消焦虑心。病毒可恶但可控不可怕,相信政府和医务人员,如果不幸染病可得到积极救治,一般都能治愈。

三、增强自信心。相信疫情不会持续太久,对农业生产影响有限,可能短时间对收入有所影响,但毕竟还有一亩三分地,吃饭不愁。

四、鼓励积极作为。农业是基础产业,是生存之本,农民在遵守防疫规定的前提下,不误农事,积极组织农业生产,多出产优质农产品,既是支持也是贡献。

农民是纯朴、善良、仁义、勤劳的群体,鼓励他们积极作为是最好的安抚!


喜阳羊


“劝爸妈戴口罩,实在太难了。我都急哭了,爸妈还要去聚餐,说我戴口罩是大惊小怪!”

  “在村里,禁放的宣传很多,但几乎没有对疫情提示。很多乡亲,特别是老年人抱着侥幸心理,觉得村干部没开会,村头大喇叭也没讲,没多大事。”

  “走亲访友依旧,聚众喝酒打牌依旧,还有人仍在筹备婚礼。一般人去劝,不会有人听,这时候得干部站出来说话。”

  几十位回农村过节的亲朋、同事,他们的亲身经历说明,农村缺乏对疫情的客观认识,缺乏应对举措亟需引起重视。

  武汉市有大批来自其他省份的农村务工人员,而这些人员的返乡潮从本月初就已开始了。当前,城市已经全面动员。由于防疫意识下沉偏慢,农民普遍缺乏必要的卫生防疫知识,防范疫病的意识差,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着新型肺炎扩散的隐患。

  面对广大的流动人群、肆虐的疫情,有的地区已经行动起来,但很多地区行动迟缓。在行动迟缓的地区中,还包括一些劳务输出的地区,甚至与湖北接壤的地区。

  在防治新型肺炎战役中,如何保证广大农村不发生大的疫情,关系到防治工作的成败。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村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从即刻起,广大镇、村干部应立刻组织动员起来,竭尽全力阻止疫情向农村蔓延。

  乡镇、行政村要立刻广泛开展新型肺炎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虽然大众媒体的宣传如火如荼,但信息传播存在层级递减现象,传到农村时不仅声量减弱甚至存在形变。因此,村头大喇叭应该响起来,党员宣传队应该动起来,进行必要的知识培训。要让防疫的声音传到田间地头,要教育广大群众暂时不要和外来人员尤其是来自疫区的人员接触,同时对人口相对密集的场所要做好环境和公共设施的预防性消毒。

  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取消大型聚餐等行为。今天的不聚会是为了他日更好地相聚,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断。特别是在已经出现感染人员的乡村,更要尽量避免大型群众集会、婚丧嫁娶等大规模聚餐等活动,劝导各类厨师暂停承办各类集体宴席。

  乡村基层要立刻发动干群积极投入抗击新型肺炎的斗争。乡镇政府要组成流动人口调查小组,建立外来回乡人员台账,督促来自疫区的人员自觉接受登记管理和医学观察。凡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或近期到过新型肺炎流行区或接触过病人者要进行登记报告,并将病情严重者送到定点医院进行检查诊治。

  新型肺炎考验中国,也考验着农村的防疫体系与社会治理能力。如何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不仅要有顶层设计,还要依靠全社会共同行动;不仅要抓城市,也要抓农村。只要我们宣传动员广大农民全体抓防治,早切断传染链,一定能够打赢农村新型肺炎防治工作这场硬仗,取得最终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