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象山|一面是“用工荒”,一面是“就業難”!這個就業季如何“暖”起來?

觀象山|一面是“用工荒”,一面是“就業難”!這個就業季如何“暖”起來?

往年此時,是企業“開門紅”的高光時刻,年前各種訂單追單、年後各類計劃發佈。如今,疫情當前,企業復工卻沒有那麼容易。

因疫情影響,復工企業的員工難以及時返崗;同時,一些企業尚未復工復產,員工居家待崗,造成社會空閒勞動力增多,供需不適配。疫情影響下,勞動力流動受阻,企業復工面臨階段性“用工荒”。

观象山|一面是“用工荒”,一面是“就业难”!这个就业季如何“暖”起来?

求職者也同樣著急。尤其是打算年後返城務工的農民工和就業還沒有著落的高校畢業生。一來他們擔心疫情的持續會減少就業機會,增加就業難度;二來也怕就業遲遲沒有著落,影響收入。對高校畢業生而言,年年都提的“史上最難就業季”,用在今年恐怕最為貼切。

疫情當前,我們看到,企業紛紛發起自救,創新“共享員工”模式,緩解短期用工荒;我們也看到,有關政府部門立即行動,調研企業用工需求,開發網絡招聘平臺,將招聘季從線下搬到了線上……

能否穩住就業大局,不僅需要政府部門創新舉措,做到就業幫扶不缺位、公共服務不斷檔,更需要用人主體和求職者的信心來共同支撐。

1 招人難最突出的兩大群體:

一線工人和高校畢業生

企業復工潮啟動已近一週,目前復工的主要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主。

2月10日復工復產首日,青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復工復產2941戶,復工率86.4%。截至2月12日,青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復工3029戶,復工率達到89.0%。另外,全市112家隱形冠軍企業、“小巨人”企業、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等重點中小企業復工率達77.7%。

“從產業鏈而言,中小企業處於產業鏈的末梢,規上企業開始復工,產生對零部件的需求,才對中小企業有需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但要解決用工荒,最難的也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在工人競爭中更不具優勢,即使復工復產,工人能否如數返崗也是未知數。

目前,無論是規上企業還是中小企業,無論是已經復工的,還是即將復工的,“用工荒”的問題仍然十分普遍。

“目前最缺的是操作工、安裝工等一線工人,這些崗位往年春節過後也會出現缺工問題,但今年受疫情影響,企業原本的工人很多無法返程,這些暫時空缺的崗位怎麼補?要招短期工也很難。”

“從青島本地很難招到技術工人,即使工資翻倍都沒人願意幹。往年招工主要從南方城市招,今年因為疫情,缺工和招不到工的現象更加嚴重了。”

“高校延遲開學,企業的校園招聘會和校招面試都中斷了,實習期的實習生也無法到崗,今年招聘高校畢業生難上加難。”

在最近嶗山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組織的一次企業用工需求遠程對接會上,15家企業紛紛道出了當前復工存在的用工難點痛點問題,反映最集中的就是兩類群體的招工難——一線技術工人和高校畢業生。

這兩大群體歷來都是春節後人力資源市場和人才市場關注的焦點。

從2010年開始,每年春節假期過後,青島都會舉辦一場為期七天的“賀新春”綜合大型招聘會,招聘崗位主要面向高校畢業生和社會人才;此外,連續多年每年從春節過後持續一個多月的“春風行動”,則通過市級和各區市召開的百餘場招聘會,解決民營企業用工短缺問題,促進藍領工人、農村勞動力等群體實現就業。

而在今年,一邊是依然複雜嚴峻的疫情形勢,一邊是企業普遍面臨的招聘難、用工荒。為打開局面,青島在第一時間創新舉措,將高校畢業生招聘和“春風行動”招聘季搬到了線上。

观象山|一面是“用工荒”,一面是“就业难”!这个就业季如何“暖”起来?

2月12日,由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智聯招聘開發的青島市高校畢業生網絡招聘平臺上線運行。除了傳統網絡招聘平臺的簡歷投遞功能外,還創新開發了“視頻面試”、供求雙方“快速篩選”“精準自動匹配”等功能;

從2月12日啟動持續到4月底的“春風行動網絡招聘季”,將安排民營企業專場、農民工招聘專場、重點建設項目專場等10場專題網絡招聘,為不同用人單位和求職群體提供精準化服務。

此外,為了發揮人力資源機構對供需雙方的“中介”作用,青島還創新出臺中小企業職業介紹補貼政策,介紹技能人才、就業困難人員、職業技工院校和高校畢業生到青島中小企業就業的,按每介紹1人300元的標準給予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補貼。

2 “共享員工”意外走紅的啟示

疫情下國內的行業經濟和用工需求出現了冰火兩重天。

一邊是海底撈傳出10天虧損7億不止的新聞,西貝莜麵村董事長賈國龍坦言賬面資金撐不過三個月的餐飲慘淡景象,伴隨而來的是大量餐飲員工處於休業待業狀態。另一邊卻是盒馬鮮生、每日優鮮等生鮮平臺迎來生鮮配送訂單大幅增加,門店員工出現大幅緊缺的忙碌景象。

疫情讓不少傳統行業難以開業經營,導致大量員工待業在家,企業還需要為他們支付工資,而新零售行業卻因為需要為群眾提供生活物資而出現了用工荒,這是勞動力資源錯配的體現。

最近在全國興起的“共享員工”模式,就是企業自救、互助用工的一項創新措施。

阿里旗下盒馬鮮生髮布員工共享計劃,首批與雲海餚、青年餐廳達成合作,向他們“借員工上班”,一方面解決了餐飲企業待崗人員的收入問題,同時也緩解了自身的用工荒。

观象山|一面是“用工荒”,一面是“就业难”!这个就业季如何“暖”起来?

緊接著,蘇寧物流發佈“人才共享”計劃,提供各類倉內分揀、包裝以及社區騎手、快遞配送等工作崗位;大潤發聯合歐尚全國近500家門店及蘇州滸關物流中心提供了大量理貨、揀貨、包裝等崗位;聯想集團也提供了電腦、手機組裝等臨時工作機會。

隨著在線零售行業為“共享員工”拋出橄欖枝,“共享模式”在各行業中不斷產生新突破,逐漸從線上零售行業推廣至物流、製造業等行業,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擴展。

青島企業也開始試水“共享員工”模式。2月11日,海信集團復工第二天,旗下上市公司海信視像便宣佈推出“共享員工”計劃,邀請臨時歇業的餐飲、酒店、大型商超以及製造企業員工,以短期工的方式加入海信,幫助這些中小企業共同度過當下的難關。目前初定合作計劃時間為一個月,如果一個月後餐飲等企業因疫情影響,經營情況沒有改善,可適當延長合作時限。

“共享用工”究其本質,屬於靈活用工的一種形式。這在物流行業、農業中其實早有運用,比如雙11期間,“你的快遞可能是外賣小哥送的”;或者是把農村剩餘勞動力組織起來為農業合作社服務的形式,都是為了解決“用工荒”的燃眉之急。

但是,此前的“共享員工”只限制在物流或者是農業一種行業中。此次疫情期間,零售業與餐飲行業的“共享員工”是跨行業的,零售行業的人力短缺和餐飲行業的人力冗餘實現了互補。

目前來看,多數企業和專家對於“共享員工”這一形式,持肯定的態度。當然這其中也存在一些疑問,比如勞務關係如何界定?外派員工的召回問題,主動權在誰?員工薪酬如何計算?

在“共享員工”這種模式面前,多數企業依然是“新手”,企業應該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是否要跟進,不要盲從。

無論是借出方還是借入方,企業都不具備勞務派遣資質,因此有專家建議通過第三方服務商或互聯網服務商打造員工共享平臺,彙集企業和員工的信息和需求,在線上達成用工協議,通過線上服務精簡用工流程,讓員工儘快上崗。此外要儘量用書面形式確定好用人數量、工作內容租用期限、勞動報酬、社會保險費繳納數額、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等內容,避免出現糾紛。

3 如何應對短期“用工荒”和長期“就業難”

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是帶動經濟增長、吸納就業人員的主渠道,當他們復工復產和勞動用工出現阻礙,會直接影響就業這一最大的民生。

就目前來看,今年就業的兩大難題,一是短期的“用工荒”,二是長期的“就業難”。

一方面,短期用工荒,已經毋庸贅言。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復工來臨、疫情未減,如何在保證員工安全的前提下生產經營、兼顧企業效益與社會責任,這是一道現實的難題。而客觀上說,勞動力自由流動的秩序,也被疫情阻斷,春節過後企業的招工難、用工荒愈發凸顯。

另一方面,長期就業難,同樣引發關注。智聯招聘近日發佈的調研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企業預計招聘人數有所減少,更多企業將招聘規模調整到10人以下,原本招聘規模在500人以上的企業,數量減少較明顯。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繼續創歷史新高。外加疫情短期內難以消弭的影響,年年提到的“史上最難就業季”,用在今年可能更加貼切。

一個共識越發清晰:在從嚴從細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統籌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位於“六穩”之首的“穩就業”工作刻不容緩。

早在2月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就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關就業工作印發通知,明確了確保重點企業用工、支持中小微企業穩定就業、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舉措等六個方面的就業工作舉措,要求有力確保重點企業用工,對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業運行、群眾生活必需等重點企業、重大工程,指定專人對接,優先發布用工信息,通過餘缺調劑等方式,滿足企業階段性用工需求。

蘇州、北京、上海等地也紛紛出臺相應政策,通過減免稅費、緩繳社保、加大信貸投放等舉措,減少疫情對企業的影響,幫助企業減負穩崗。

深圳市光明區還探索推出一條企業用工荒的紓解之策——建空閒勞動力庫。光明區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精準查找區內空閒勞動力信息,建立相關就業需求庫。同時,分類收集區內已復工或準備復工企業,特別是疫情防控重點物資企業的用工需求,針對求職人員的意願進行有效對接和適配。

观象山|一面是“用工荒”,一面是“就业难”!这个就业季如何“暖”起来?

圖為2019年青島市民營企業招聘月暨“春風行動”首場招聘會,今年已改為網絡招聘。

青島也在“穩就業”上衝在了前面。近日,青島市人社局、市委組織部、市發改委、市教育局等九部門聯合下發《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穩定就業的實施意見》。從減輕企業負擔、保障企業用工、穩定勞動關係、促進重點群體就業等多方面提出10條措施,打造線上招聘平臺,實施穩崗返還、房租減免、職業中介補貼、技能培訓補貼等政策,一方面為企業減負,另一方面保障企業用工需求,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確保就業局勢穩定。

就業形勢能否穩定,也需要企業家和求職者的信心來共同支撐。應該看到,無論是2003年非典,還是2019年的經貿摩擦,眼下就業市場遇到的各種困難,我們曾經遇到過,也有能力克服。要降低疫情對就業的不利影響,政府應該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做到就業幫扶不缺位、公共服務不斷檔,成為為企業和勞動者分憂的施策者。

只要我們對穩就業有更為清醒科學的認知,該降的降、該減的減、該免的免,把飯碗打造得再紮實一點,把政策落地落實,對就業問題精準施策,一項項隨“疫”應變的政策和舉措,必定化為源源不斷的動力,讓更多用人主體和求職者重拾信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更加穩定。

作者 | 佳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