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協人戰“疫”時刻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衝鋒在科學戰“疫”前線

歲末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警報拉響,全國人民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戰鬥中。與此同時,關於新冠肺炎的流言四起,真假難辨。不少民眾因為對相關科學知識的不瞭解而放鬆警惕或過於恐慌。普及疫情防控科學知識、澄清謠言、紓解公眾恐慌心理,迫在眉睫。

正當此時,作為出版人,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科技出版社)全體職工衝在了疫情科普前線。在中國科協黨組書記處的統一領導部署下,在中國科協科普部、調宣部、學會部的直接指導下,他們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利用各種平臺和形式推出權威的科普內容,打響了一場科學防控保衛戰。

兵貴神速,讓科學搶佔高地

中國科技出版社人的科學防疫號角,在春節期間就吹起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科技出版社黨委統一部署,立即成立疫情應急工作小組,指導各項工作。

生活健康編輯部、大眾科普編輯部、醫學編輯部、少兒科普編輯部等多個部門迅速召集業務骨幹,策劃《科學防護戰“疫”必勝》科普摺頁和《科學防護“疫”問醫答》科普掛圖的編輯出版工作。周少敏、符曉靜、趙暉、李潔、焦健姿、崔玲、薛紅玉、馬宇晨、胡萍、王曉平、齊放、黃維佳、肖靜、劉茜、李睿等同志放棄春節假期,立刻投入到緊張有序的工作中。他們連夜趕出了設計文件,尋求印廠的支持,保質保量完成了任務。2月3日,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街道民旺社區成為第一批收到該摺頁和掛圖的社區之一。與此同時,15萬份摺頁、5萬套掛圖連夜印刷完畢,陸續通過各地方科協下發基層,在科學抗疫過程中發揮作用。

為幫助小朋友們認識疫情,做好科學防護,由大眾科普編輯部牽頭,在最短時間內編輯出版了公益科普繪本電子書——《科學開開門:給小朋友們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繪本》。趙暉、鄭洪煒、焦健姿、李潔、張敬一、黃維佳等多名同志日夜奮戰,快速完成了稿件修改、專家審核、書號申領、排版設計等工作。科學大觀園編輯部程建蘭同志克服家庭困難,春節假期全時在崗,與團隊一起出版了抗擊疫情的專刊《舉國抗疫》,每天還參與科界App內容編髮並承擔中國科技出版社抗疫防疫工作日報編寫製作工作。

少兒圖書編輯部的胡萍和李睿同志與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合作,緊急策劃《護心防疫——面對疫情的心理調適手冊》,並日夜奮戰,快速完成了策劃、組稿、審稿、申領書號、圖書設計、專家審讀等工作,少兒室魏雨萌、朱穎、白李娜、鄧文同志加班加點審讀稿件、製作圖書的宣傳材料。該書目前已經上架預售,並開始印刷。

中科數創和中科科界兩個子公司的工作人員也在春節假期期間堅守崗位。蒙昌樂等工作人員,積極利用各大平臺資源,聯繫相關合作方,對科普中國等平臺發佈的及時、權威的科普內容進行推廣。為保障內容不停更新,他們經常7×24小時連軸轉,各項工作隨叫隨到、不解決問題不下線。

內容產出衝鋒在前,發行工作緊隨其後。在應急工作小組決定做掛圖和摺頁的時候,科學大觀園編輯部主動提出,通過個人渠道,迅速聯繫圓通速遞有限公司公益配送這些應急科普產品,解決了疫情期間運送的難題。2月3日一早,發行部主任王川就到達了位於北京市順義區南法信的圓通速遞站點,現場協調相關產品的配送工作。他還在現場召開了發行部全體業務經理微信視頻會議,佈置防疫科普產品在全國新華書店系統的發行工作。當天下午,王川又趕到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把防疫掛圖送至民旺社區。2月5日,王川頂風冒雪,把防疫掛圖和宣傳摺頁配送到了科技部、國管局、中國科協調宣部、北京市紀委、豐臺區紀委等7個指定地點。

多管齊下,把創新思路打開

利用科普中國、科界App、返樸、科學闢謠等眾多平臺,通過原創內容、刊發報道、製作專題、發起話題、製作視頻音頻、科普漫畫、通俗解讀、科學闢謠、發起調查互動等多種形式,中國科技出版社的防疫科普多管齊下,推陳出新。

《科學開開門》繪本除了通過線上電子書、動漫等形式進行免費分發外,還通過“學習強國”平臺、科普中國、科界、掌上科技館、《中國婦女報》官微等線上渠道免費傳播,《中國社區報》也在第一時間對繪本內容進行刊登。中國科技出版社已完成有聲圖書、電子書約60本圖書內容資源的在線免費提供。

《知識就是力量》編輯部與蜻蜓FM聯合倡議“拒吃野生動物,從瞭解開始”,上線52種野生動物的科普音頻,引導公眾拒食野生動物;與多看閱讀聯合推廣“停課不停學”知力電子刊閱讀包;聯手擔當者行動開啟溫暖陪伴千千萬萬鄉村孩子“讀好書、讀世界”項目,將28節閱讀與成長課堂帶到鄉村孩子們的面前。

科界App、科界子頻道——返樸及科界新媒體平臺共發佈文章10279篇,其中1000萬+量級文章1篇、100萬+量級文章50篇、10萬+量級文章115篇,全網總閱讀量達4.2億。

科學闢謠平臺和科普中國平臺共發佈3385篇圖文、349個視頻,製作維護專題5個,主持維護微博話題26個,總傳播量超33.1億。

中國科技出版社在快手開闢的視頻科學課,吸引了6617位粉絲,視頻展示量約為1200萬,視頻播放量約為105萬。

少兒科普編輯部與北京市現代教學研究所聯繫,利用官網、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方式提供小學英語2020年春季學期教材電子版教學用書,供師生免費下載使用。同時,中國科技出版社還與中國心理學會聯合策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CP)——應對疫情企業機關單位心理建設手冊》。

全面撒網,讓科普走得更廣、更遠

為支撐多省區應急科普,科普中國製作的《科普中國|科學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視頻累計推廣至22個省區市和1個海外渠道,累計覆蓋近1.3億人。該視頻在江蘇省近2000塊、重慶市1800餘塊科普大屏上播放。該視頻還在南京地鐵移動電視的14178塊宣傳屏幕上播出,播出時長880分鐘,覆蓋人群達18.3萬人次/天。

此外,中國科技出版社製作的防疫視頻《酷傑之非常時期》於2月10日中午12點在太原電視臺1頻道播出,覆蓋人群400萬。科普中國疫情科普視頻在寧夏廣電的科普寧夏、睛彩寧夏微信公眾號播出和推送。“科普中國—新型冠狀病毒防疫課”專題在合肥市教育雲平臺、歌華有線按鍵695每日健身頻道、內蒙科協科普大篷車上線播出。

為更進一步擴大戰“疫”科普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中國科技出版社聯合社會各界,延伸疫情科普的傳播邊界。聯合中共中央黨校,在網上黨校開設科普中國《學習衛生健康小知識,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專題;聯合中國移動和咪咕音樂,為免費設置視頻彩鈴活動輸出科普內容;參與百度“闢謠戰疫共克時艱”活動;參與中國科協及中國平安主辦的各種活動;聯合蜻蜓FM,推出首檔音頻“抗疫”線上活動——“音為有你,我們的祝福在傳遞”;聯合清博大數據,上線大數據疫情工具——“疫情謠言粉碎機”;聯合百度,推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實時大數據報告等內容;聯合支付寶,開展“面對新型肺炎,我們這樣保護自己”肺炎答題活動;聯合看見心理,上線心理援助計劃;聯合百度知道、健康中國、疾控中心,上線專題《積極防護,保護自己》;聯合人民日報客戶端、成都無糖信息、360大數據,推出肺炎確診患者同行程查詢工具V1.3版本;聯合騰訊醫典,開設“熱點科普”專題。

此外,考慮到少數民族地區的閱讀需求,計劃與四川民族出版社合作,出版《科學開開門》繪本藏文和彝文少數民族文字對照版圖書。同時,還與中國盲文出版社洽談合作,計劃出版盲文大字版,為更多公眾提供科學防疫科普產品。

截至2月13日,中國科技出版社各部門共刊發相關內容報道15552篇次、視頻349個,主持和維護微博話題37個,瀏覽量超過38.3億。

在這些數字背後,是一個個在這場科學戰“疫”中衝鋒陷陣的中國科技出版社人。《人民日報》2月5日對此專門刊文評價稱:“(中國科技出版社)加強有關政策措施宣傳解讀工作,通過淺顯易懂的文字、生動的圖片、新媒體視頻音頻等手段,全面普及新型冠狀病毒的基本知識、防疫知識、就醫常識、個人防護等內容,讓普通人獲得更多最新、通俗應對病毒的科學知識,並引導公眾相信科學、科學防疫、科學應對,增強公眾抗疫信心。”

戰“疫”還未結束,中國科技出版社將繼續努力,與全社會一起,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共同迎接勝利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