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平先鋒”志願者“疫”事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陳靚

2月16日,清晨6點,天矇矇亮,長沙市芙蓉區東湖街道合平新村社區“哨位”上的燈光依舊明亮,時間彷彿靜止,一位行色匆匆的“紅馬甲”端著一碗冒著熱氣的泡麵來到“哨位”上,在接近零度的長沙,芙蓉區黨員志願者羅德清開始了新一天的防疫工作。

社區居民的“守門員”

連日來,返長人流日漸增加,羅德清和“合平先鋒”志願服務隊員時刻保持“作戰”狀態,在志願服務點採取輪班制,一同扛起了“看家護院”的擔子。“我們安置區志願者們辛苦了,2月10日全天石材城大門口接收車輛559臺,創歷史記錄。”一條簡單的文字發送在合平新村社區黨員微信群中,立刻得到大家的點贊。

據瞭解,羅德清所帶領的“合平先鋒”志願團隊登記信息表已有二十餘斤。

疫情防控,物資缺乏一直是社區存在的難題,每天的物資供應,羅德清都會經過仔細核對,然後發放到各個志願者手中。眼看著物資短缺的越來越厲害,他們主動結對資源,積極組織開展援助活動,在他的倡議和對接下,社區黨員、居民群眾、經營戶紛紛送來口罩、消毒液、木炭、酒精、體溫搶、方便麵、牛奶等愛心物資,這些“硬核表達”無比樸實,這些花式“投餵”溫暖人心。

疫情防控的“急先鋒”

羅德清和“合平先鋒”志願服務隊不僅是居民的“守門員”,還主動出擊,成為疫情防控的“急先鋒”。

正月十四那天,天氣驟變,大風大雨毫無情面的把志願者服務崗的帳篷“一鍋端”了,早上7點不到,羅德清召集了幾位居民代表,集眾人智慧,抓緊搶修,固定好了志願服務崗的帳篷。他們早已在風雨中淋得透溼,卻還不忘在微信群裡告知大家服務崗位已修復,可以正常上崗。

“東湖路口的雨棚解決了,儘管打溼了一身也有種成就感,舒服!”這是那天羅德清的感受。

正月十六,受疫情影響,路上的行人和車輛顯得格外的少,志願者服務崗位上接收到來自一對神色慌忙的少數民族夫妻投來的救助。“你好,我們迷路了……有好心人指路,說找穿紅色衣服的人會指路,能告訴我們救助站怎麼去嗎?”

“我們不僅能,還能送你們去,你們等著,我這就去交代一下工作。”羅德清說完,把手頭工作交代清楚,又是“一陣風”似地開來了自己的私家車,把他們送到了芙蓉區救助站,他總是這麼急衝衝的做著一些溫暖人心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