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咬牙,難關很快就會過去!”——福州企業復工復產見聞

新華社福州2月16日電 題:“咬咬牙,難關很快就會過去!”——福州企業復工復產見聞

新華社記者張華迎

位於福州市倉山區的福建富蘭光學有限公司生產線上,30多名工人正在抓緊生產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儀。這款產品目前已在機場、火車站、醫院等人流量密集的場所廣泛使用,可以遠距離對多人進行精準測溫,排查體溫異常人員。

“現在每天可出廠的數量已超過1500個。”富蘭光學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敏忠介紹,因疫情防控的緊急需求,早在1月底,公司就開始召集在福州本地的員工先回到工作崗位,加快生產,保障供應。

在潘敏忠看來,企業之所以能快速實現復工復產,得益於政府部門的靠前服務。他告訴記者,在企業提交復工復產申請後,倉山區開闢綠色通道快速辦理了相關手續,“上級部門多次來企業瞭解生產情況,指導企業做好各項防疫工作,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

這是福州市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的一個縮影。近日,福州市從優化金融服務、做好企業服務、穩定用工隊伍等3個方面,出臺多項措施,助力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要不是人社部門挨個打電話幫忙對接招人,我們可能一個都招不到。”看到招收的4名司機和押運員在復工前順利到位,福建省固體廢物處理有限公司綜合部經理黃峰鬆了一口氣。

黃峰所在的公司承擔著福州市醫療廢物的收集、運輸、處置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公司每天收集、處理醫療廢物數量持續攀升。為了做到日產日清、專車運輸,1月22日至今,公司21名司機、押運員加班加點堅守崗位。“長時間高強度作業,我們擔心司機、押運員過度勞累,想招幾個人替換一下。”他說。

疫情中本就招工難,特殊工種更是難上加難。得知黃峰的訴求後,福州市人社局積極對接協調。“通過對接福建華威集團、盛輝物流集團等企業,共聯繫到285名持證人員,並將部分有就業意向的人員推薦給固體廢物處理公司。”福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說。

政府的大力幫扶,也讓復工復產企業的發展信心更足。在此次疫情中,位於福州的銳捷網絡公司承接了武漢火神山醫院等項目的網絡建設任務,為了做好服務保障,該公司已經召集了60名本地員工先行保障生產,並於2月10日正式復工復產。

銳捷網絡行政部經理梁霞介紹,公司投入防疫一線的網絡建設設備主要靠庫存支撐,由於前方急需增加設備,復工復產迫在眉睫,但員工防疫用品採購遇到了困難,“為了幫助我們解決後顧之憂,政府相關部門不僅積極幫忙尋找口罩供應商,還在物資運輸過程中給予支持。”

2月6日,福建省出臺24條措施支持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2月8日,福州市召開“應對疫情、共渡難關”政銀企對接會……近期以來,福建省、市相關各方密集出臺一批應對疫情的措施,讓潘敏忠深切感受到“這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好政策,有各方的支持,咬咬牙,這個難關很快就會過去!”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