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中生,我有三科老师不负责任讲的不过细,请问语数外的学习跟老师关系大吗?


有关系但不绝对。我是共和国同龄人,你的爷爷辈。我们那个年代有所谓家庭出身,我初中毕业因为家庭出身不好,从重点中学被贬到普通中学。我知道自己不在重点学校,要考上大学就要靠自己更努力。最终,恢复高考时,我是初中高中同学中唯一的77级(即第一批考上的)。讲了这么多,一句话,关键还是靠自己。


岁月如流水不负此生


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

我是老师,我的观点是:关系很大。

理由有二:

第一,老师讲课不负责任,是道德问题,也是教学能力问题。道德问题故且不论,单就教学能力而言,一方面是他备课不认真,不充分,连自己都不知道数学的一个章节、语文和英语的一篇文章应该教什么。另一方面是他对一学期、一年、三年,要教会学生什么,心中无数,只是和尚敲钟,讲一节课算一节课,随意性很大。如此情形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怎能和教师无关呢?

第二,老师讲的不细,倒不是不负责任,而是与他(她)驾驭教材的能力有关。一节课的内容有难点和重点,如果老师对难点、重点分不清,上课时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当然觉得细讲处不细,略讲处不略。长此以往,学生哪能抓得住知识点,哪能清楚什么内容是需要经常温习的,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跟着这样的老师学习,影响学习效果是肯定的。

“师傅不高,教的徒弟拉腰”,是之谓也。


张旭语文


可以通过两个指标客观地判断一下:

1,你们班语数外的平均成绩是不是比其他班级低很多;

2,你们班语数外科目优等生的数量比别的班级少很多。

如果是肯定的答案,那就是老师的问题无疑。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自己找找原因。

高中生可以认为具有了一定自学能力,教学方法不能和小学生比。


驭水客


任何科目的学习,与老师都有关系的。老师讲的不细你们可以给他反应,多沟通,因为高三耽误不起。


搏理数理化之巅


我是高中数学老师,我认为高中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老师相关但不由老师所决定。

首先,与老师的教学水平专业能力相关。高考命题的原则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源于教材是肯定的,但着重点落在高于教材。教师的教学依托教材,更多要超越和拓展教材,也就是不可照本宣科。许多人喷教师课内不讲重点补课讲,实质就是不懂教学不懂什么是重点。对于讲练的深度广度各知识点的联系度这体现一个老师对教材的驾驭水平。一份试卷,有老师讲答案是什么,有老师讲答案为什么是这样,这体现老师着眼点的高度。

其二是高考数学命题体现一个稳和变,稳中有变稳是大局。也就是高考数学在题型考试内容上基本是稳定的,各大题对知识点和能力的考查面基本是稳定的。不同的知识版块对考生的考查目标肯定不同,用一个模式训练学生肯定不行。这体现在一个老师对高考命题趋势的把握,对学生训练手法的驾驭。能够取舍准确的取舍考验着一个老师对高考的前瞻性,优秀的老师应该有正确的前瞻让学生事半功倍。

因此,老师与老师真还不是一回事。经验对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而言不可或缺。有激情有责任感有钻研能力的老师带过三届以上高三年龄在四十左右的那是教学的黄金档。那些天天喊职称是痛工资分配以课时论的喷青暂时是不可理解教师的成长,或者说历炼尚缺。

同一个老师带出来的学生成绩不一,这说明起决定因素的还是学生本人。数学重在思维,思维只有从练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一个不习惯于做习题的人数学不可能很好。目前市面上资料试卷很多,声明一点我不是为卖资料者做广告,但如果你手中无资料和试卷你素质再高也只能是充其量考三本。但是要以近年高考原卷为主,无论是分类卷还是综合卷都要完整练习。也就是一张试卷上每道题都不放过。有些同学试卷做了就做了,结果会做的永远会做,未掌握的永远不能掌握,试卷做很多也不能有提高。高考原卷原题通过命题专家反复推敲差错少也适合新一年的命题趋势。同时要做些其他卷拓展个人思路,适应高考命题稳中的“变”。总归,学习要在于个人的勤,更在于个人学习的方法。再比如“交流",即要勤于交流更要善于交流。练习中产生的问题,一个人苦思冥想得不出所以然,也许同学和老师可能一点就通。交流帮助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

另外一个,就是要强调高中数学的板块分割,不同板块练习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基础题中往往有三角函数性质探讨或数列注重简单的公式变形,这道题对于相关公式性质不掌握你将就在第一个大题丢分。立体几何有两问,一小问证二小问求,侧重点在过程,过程逻辑失严看似做对实则失分。解析几何也是两问,一求解析式方程二求其他,考查的是运算能力,大剂量的字母表达式在所难免,要有思想准备,但是离不开根与系数关系中点距离斜率等相关概念,而且正因为是繁琐的字母运算所以技巧性很强熟悉了其中就掌握了全部。概率和统计题运算就简单,侧重点在你对问题的分析是否全面,有时看不到求解的突破口但有人提示一下解来就极为容易,要注重平时思维品质的提升。选作题每年变化不大,针对其一多练习即可。至于压轴题,也不必太过看重,能做到哪步就哪步,年与年间变化过大。


楚天959


既然你已经“是高中生”了,就应该明白任何学科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老师都不可能再像小学生、初中生那样手把手地教你、叮嘱你这个要用红色笔圈起来那个要用黑色笔记在书眉上或旁边空白处了,数理化解题中的每个步骠老师通常也不会详细板书(或幻灯片展示)出来了,常用的英语单词老师通常也是只说而不写出来了。

“不负责任”和“讲的不过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也毫无包含与被包含、因与果的关系。“负责任”的老师就必须“讲的细”吗?面面俱到的“讲的细”就叫“负责任”吗?如果某老师“讲的过细”,可能又会有学生会说该老师不善于抓重点、不注重精讲、啰嗦得很、浪费时间等等。其实,任何学段的老师讲课时都应该着重精讲、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而不必“讲的过细”。

任何学科的学习跟老师关系都大,但老师的“教”不可能单独发挥作用,它必须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配合)才会发生效用,因为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主人),学生的“学”才是在学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而老师的“教”只是起引导的外在作用而已,这也就是俗话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道理;同时,这也就是为何同一个班级同样的学科任课教师教出的几十个学生成绩始终是参差不齐的根本原因。


寻常人家53728838


回答是肯定的。教学效果涉及到三方面的因素:学生、老师和客观外在环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效果上起着关键性作用,对学习效果的内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尤其重要。高中阶段所有的学科离开了学生的积极理解、主动探索、自觉实践都无法掌握知识,缺乏踏实认真、刻苦专研、勤学好问的态度学习效果也会打折扣,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不恰当也会影响学习效果。要学好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都有一般的方法又有各自学科的方法,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适合的方法也不同。高中生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指导,把科学态度和革命精神结合起来,掌握利用了既科学又适合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落实到学习行为上,学习才有可能取得理想成绩。

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外因,是学校教学的主导,对学生学习效果起着促进或延缓作用。对高中生来说,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态度等等对学生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遇到一个自己喜欢又懂得自己的优秀老师,是每个人的幸运。但如果没有遇到,把学习成绩提不高归结于自己运气不好,而不去努力甚至自我放弃,是错误的态度。老师讲他的,自己做自己的,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这是错误的做法。遇到自己不喜欢的老师或你认为不优秀的老师,高中生应该转变态度,为自己的前途必须学好这科,努力让自己至少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再去换位思考,体会老师的用心,感恩老师的付出,做到珍惜老师的劳动,努力回报老师;再私自主动与老师交流,探讨提高成绩的方法,努力达成共识,彼此适应;最后有些问题实在解决不了,还可以去寻求其他老师的帮助。

高中生要取得好的效果,还离不开利用外在的有利条件。比如利用好网络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料方法,周围同学老师的帮忙等等。

总之,高中阶段想学好,既要重视内因,又不可忽视外因,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做既有情怀又实干的人。

但愿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学业有成,高考成功。


心灵书吧


老师的能力和态度各异,也因个人风格和学生的喜好、程度对老师的评价各异,把老师放到高三学校一定是认可的,大家的成绩学校也觉得可以不会换老师,高中生自学能力一定要具备,自己解决不了找老师补课吧,有多大的不满都要解决自己的问题,换不了老师换思路。


柘羽63837208


如果是不负责任讲得不细,那肯定关系很大。这种情况建议:

1把自己班级成绩跟其他班成绩做对比。如果差距很大,那就说明确实有问题,如果没有,那可能是你判断出了点问题!

2按成绩结果来判断!确实有问题的,那就要告知家长,把问题和成绩区别具体告知家长,让家长出面去解决问题。

3如果是没问题,或者班级间分数结果差别不大,那建议你去找下其他学得好的同学取取经,也可以约你们老师谈下你听课的困惑,寻求学习建议!大多数老师都会可以告诉你的![微笑]


大柯老师中考满分物理


老师是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