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海东退役有武磊也没用,中国足球这些年一直缺少一个因扎吉

郝海东退役有武磊也没用,中国足球这些年一直缺少一个因扎吉

缺少前锋、没人进球,已经是中国足球的通病,往前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自从郝海东退役,谁来给国足进球一直是一个难题。早在十几年前,已经有一个国足教练发表了感慨,我真想有一个因扎吉。

这个人是朱广沪。

在中国国家队的历届主教练里,朱广沪绝对是争议最大、非议最多的一个。他是当年健力宝计划的中方教练,98年成立的那支以健力宝球员为核心的国奥队在辉煌时有他的一份功劳;04年率领欠薪的深圳,他靠人格魅力赢得中超冠军;之后执教国足,他被烙印上胜率最低、能力最差的主帅之名。

如果单纯翻看胜率,朱广沪执教国足7胜6平11负的成绩确实惨不忍睹,但从2005年到2007年,国足一系列热身赛的对手包括西班牙、德国、法国、爱尔兰、塞黑、美国等,对手实力之强,应该会让如今只敢拿东南亚球队或者印度、叙利亚之流热身的国足瞠目结舌。那时的国足心气太高,压根不懂A级热身赛应该找鱼腩赚积分的道理。

2007年备战亚洲杯的前夕,朱广沪在美国集训时突发感慨,我真想有一个因扎吉,现在队伍的防守反击打法很成熟,前面就缺一个进球的人。

记者们没有描述当时他说这话的态度是焦灼还是轻松,但言语中应该多少有一丝骄傲。看看之后亚洲杯2-2战平伊朗时的首发阵容,中锋韩鹏,前腰邵佳一,两个边锋是毛剑卿、王栋,后腰郑智配周海滨,边后卫孙祥+孙继海,中后卫则是李玮锋+张耀坤。

如果这套阵容放到今天,把韩鹏换成武磊或者艾克森,或许所有中国球迷都有底气,觉得中国队应该有资格跟亚洲豪强掰掰手腕。

郝海东退役有武磊也没用,中国足球这些年一直缺少一个因扎吉

2007年的国足阵容,在球迷的评价中比不上1997或者2001的实力更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前锋位置缺少郝海东。那时的锋线确实有点青黄不接,张玉宁、李毅等老前锋已经提前坠落,董芳卓、朱挺等新人尚显稚嫩,中锋韩鹏刚刚开始爆发,朱广沪最大的用人疑问,是弃用了2006年中超最佳射手李金羽。不过事实证明,李金羽在国家队的表现一直不强。

纸面实力强大的阵容,朱广沪的球队在06年多哈亚运会和07年亚洲杯对阵伊朗时,两次战成2-2平,而且都是率先进球,相比之下,2019年里皮执教的国足面对伊朗已经是0-3溃不成军。

今天以马后炮的角度再去复盘那时的国足,主要问题出在心态和定位球防守,亚洲杯2-0领先被伊朗扳平,一球是任意球远射,一球是角球战术,最后一场0-3输给乌兹别克,也是完败给了对手的定位球战术,而且是在郑智、李玮锋、李雷雷三大主力停赛的情况下最后时刻崩盘。

那时的中国足球,最害怕听到的一句话,不是“我缺一个因扎吉”,而是“打平就能出线”。每到这种时候,中国足球总是背上想赢怕输的心理负担,没人敢于指明方向,球员在场上不统一、无法形成合力,心理尤其脆弱,一旦先丢球就会崩盘。

郝海东退役有武磊也没用,中国足球这些年一直缺少一个因扎吉

由于亚洲杯首次无法小组出线,对,就是这个原因,你没看错,朱广沪被迫下课。接下来的中国男足经历了福拉多、杜伊科维奇的混乱时期,经历了高洪波短暂的闪亮时刻,之后一路下滑,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朱广沪的“我真想有一个因扎吉”竟然一语成谶,中国男足越来越缺少能够进球的前锋。

16-17年的12强赛,即使换成里皮执教,依然在多场比赛进球乏术;18年的热身赛,国足对阵印度、巴林等球队都找不到进球感觉;而19年的新一届世预赛,在拥有了归化球员艾克森和中超射手王武磊的情况下,中国男足依然无法攻破菲律宾的球门,也赢不了叙利亚。

曾经屡次对阵伊朗总是先进球、只是进球后习惯性不知所措的中国男足,当年是万事俱备只缺一个射手,现在是即使拥有顶级射手也无法给射手足够的支援、甚至射手本身的能力比起当年的前锋到底如何,也存在很多争议。

中国足坛的很多经典语录,往往发生在非常重要的时刻,朱广沪的“我真想有一个因扎吉”是少见的一句随便感慨被无限放大的语录。评价朱广沪的历史执教,单纯用战绩说事显然有失公允,他那时确实有足够的资本可以做到更好,也确实没有把握住。

现在的中国足球,一次次回忆过去,都在羡慕过去的阵容强大,我们正在为很多错误造成的人才凋零买单,只是希望这段艰难的岁月过去之后,中国足球能迎来真正的腾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