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富爸爸穷爸爸》4、财富自由之路上的几点建议

能够聆听何需阅读

点击上方蓝色标识让晓书童说给您听


解读《富爸爸穷爸爸》4、财富自由之路上的几点建议

前情回顾

在之前的几期节目当中,我们一直都在反复的强调一句话:“富人不会为钱工作,他们会想尽办法让钱为自己工作。

对于没钱的恐惧和对于消费的欲望是人生当中最大的一个陷阱。克服掉对于金钱恐惧和欲望,我们才能跳出“老鼠赛跑”的陷阱,不然永远都只是金钱的奴隶。

我们绝大部分人工作都是为了工资,可是富人工作,却是为了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技能。工作永远只能用来维持生计,只有持续关注自己的事业,才有可能致富。这里所说的事业是指要不断累积自己的资产。

搞清楚资产和负债的区别,然后持续不断的买入资产,这就是富人致富的第一法则,也是唯一的一条法则。这是不是简单到令人不敢相信呢?

富人和我们一样,当然也喜欢买买买,但是他们一定会延迟消费,尽量把自己能支配的每一块钱都投入到资产当中去,把钱都会变成一个不分昼夜为我们赚钱的雇佣兵。当我们投入到资产当中的钱越来越多的时候,就相当于拥有了一支为我们攻城拔寨,收获财富的强大军队一样。

而绝大部分人压根儿就没有组建这支军队的意识,只有当我们依靠资产性收入,而不是只依靠职务性收入生活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成为富人。

今天这期节目,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在关注自己的事业,组建这只为自己打工的军队的过程中,清崎给的一些忠告和建议。

复利

第一条建议,是请认清复利的力量。

复利这个概念,我们在解读《穷查理宝典》的时候,第一个提到的就是它,在过去的节目当中也是多次提及,它被称之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股神巴菲特曾打了个比方:

如果当年西班牙国王没有支持哥伦布,而是将这笔钱以4%的年利率进行复利投资的话,到1999年的时候,西班牙王室将拥有8万亿美元的资产,这相当于当时美国全年的GDP。

我再举个例子:

在1626年的时候,荷兰人用价值24美元的物品从印第安人手里买下了曼哈顿岛,取名为新阿姆斯特丹,后来被英国人占领改名为纽约。这被称为是历史上最最划算的交易。然而如果把这区区的24块钱,以年利率8%计算,到1995年这笔钱就变成了28万亿美元,如果按照当时的房地产价格计算,这笔钱不仅可以买回整个曼哈顿岛,还可以买下整个洛杉矶。

影响复利的,有三个重要的因素,分别是时间、利润率和投入。

关于投入,前面的节目已经说得够多了,尽量的延迟消费,尽可能让每一块钱都为自己打工,创造财富。我们就说说另外两个因素,时间和利润率。

时间是对复利影响最大的因素,从上述的两个例子我们就有已经看到了。

如果我们从30岁开始每个月拿出200块钱,进行投资,那按照12%的年利率,我们在65岁的时候就可以拥有100万。要注意,每个月只是200块钱。之所以最后会得到这么大一笔钱,完全是因为这其间有长达35年的时间让这些钱为我们工作。

那如果我们45岁才开始投资呢?同样是65岁拥有100万,同样是12%的收益率,但是只有20年的时间,那每个月的投入就需要翻6倍,也就是1200块钱。

如果我们55岁才开始,只有十年的时间的话,那我们每个月需要投入5000,也就是25倍的钱。

所以因为有复利的存在,我们越早开始行动,就能越轻松的实现目标。

其次是利润率,还是用个例子来说明不同利润率在时间作用放大下带来的惊人差异。

假如我们每个月坚持存100块钱,年利率分别是7%、15%和21%,在35年之后我们最终会收益多少钱呢?

7%最后拿到了16万,15%拿到了100万,而21%的利润率35年之后账面上则有460万元。

我们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如果我们能使得利润率提高3倍,那最后得到的金钱总额是远远不止3倍,很可能是超过30倍的。

在这里教同学们怎么直接在心里算出复利,记得一个数字72,用它除以利率,就能得到我们投入资本翻倍的年限。

比方说我们的年利率是12%,那么72除以12等于6。我们让自己的本金翻倍需要6年时间。

那年利率是5%呢?72除以5等于14。现在某些金融平台的定存理财产品年利率可以达到4%~5%,而且它的风险非常的小,即便我们只做定期储蓄,都可以在10多年的时候让自己的本金翻倍。

当然了,努力锻炼自己的财商,尽量使自己的投资利润率哪怕上升一个百分点,我们的收益都是巨大的。

记得时间和利润率的力量,尽可能的把每一块钱都投入到资产当中,复利会给予我们非常可观的回报。

恐惧

清崎的第二个建议是一定要克服自己对可能亏钱的恐惧。

成功一定是与失败相伴而生的。清崎说:我们一定是不断的摔倒才学会骑自行车的,我从就没见过一球都不失的高尔夫球手,也从来没见过不曾伤心过的恋人,更没见过从来不亏钱的富人,但是我却遇到过很多从来没有在投资活动中亏掉一毛钱的穷人。

失败会激励胜利者,击垮失败者,这是胜利者最大的秘密,也是失败者所不知道的秘密。

我们之前聊行为经济学的时候说过一个概念叫做损失厌恶,得到100块钱的喜悦完全不能抵消损失100块钱所带来的痛苦。我当然知道损失厌恶是难以克服的,人人都想上天堂,但却没有人想死。

很多人因为害怕失败而失败,大部分人在财务上不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他们的做法太过于安全了。他们会不断的换更大的房子和更好的汽车,却不敢进行大笔的投资,绝大部分人的理财目的只是为了避免损失,而不是为了创造赢利。

他们采取的都是安全、平衡、风险小的投资组合,这当然要比什么都没有强得多,但这不是一个成功投资者应该有得投资方式。我们经常听人说,不要把鸡蛋全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如果你的鸡蛋本来就很少,你还不愿意承担风险,世间安得两全法。如果你想要致富的话,需要首先集中于一点,而不是一上来就追求平衡。

如果失败能够激励我们去之后获得更大的胜利,那我们就应该去争取每一次投资的机会。但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克服自己的损失厌恶心理,那就认真工作,然后去选择相对安全的投资组合,并且用漫长的时间来积累回报。

解读《富爸爸穷爸爸》4、财富自由之路上的几点建议

懒惰

第三条建议,重新审视自己的懒惰。

忙碌的人往往是最懒惰的人。

有个故事:

一个男人拼命的工作,希望让妻子和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他整天都呆在办公室,周末也把工作带回家。看起来他非常非常的忙碌。有一天当他回到家里的时候,发现妻子已经带着孩子离开了他。其实他就知道自己的生活已经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可他选择选择继续工作,而不去改善自己和家人之间的关系。这件事情让他非常沮丧,最后连工作都丢了。

我们经常都会看到这样过分忙碌工作而不关心自己事业的人,也见过不少因为工作忙碌而不照顾自己身体的人。这些人忙碌的原因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就是把忙碌当做逃避的借口。虽然没有人说,但他们自己心里是明白的,而一旦有人去说破这一点,他们往往会非常的不高兴。

就算他们闲下来的时候,也会忙着看电视、购物,钓鱼或者打球。总之他们清楚自己是在逃避一些很重要的东西。这是懒惰最普遍的表现形式,一种通过忙碌掩饰下的懒惰。

听到清崎这么说的时候,感觉他是对着我的胸口开了一枪,这不就是在说我自己么?

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在用忙碌掩饰懒惰,这对于改变这件事情的帮助是很大的,清崎的建议我们对生活多一些渴望。

去渴望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令人兴奋的东西,之前我们面对这样求而不得的时候,只能通过降低自己的欲望,通过用对贪婪的批判来压制它。穷爸爸会说:我可买不起,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句话作为我们思考的终结,禁锢了我们。

富爸爸则会问自己“我怎么才能买得起”迫使自己去寻求答案。当然了,获得他的方法一定是怎么让自己赚到更多的钱,而不是去背负更多的债务。

我们头脑中懒惰的思想总是会与渴望交锋。

渴望会说:“我们去健身房吧,我想拥有好的身材,”

这个时候懒惰会告诉你:“我今天工作太累了,改天吧。”

当渴望说:“我厌倦了贫穷的生活,我要致富。”

懒惰会告诉你:“富人都是贪婪的,想要致富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别想这些了,努力工作吧,每个月发工资买的鸡腿难道不香么?”

所以富爸爸让我们大胆的去想象:“如果我身材性感,长相英俊,我能得到更多的一些什么?”“如果我不工作,我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如果我有足够的钱,我会去做什么?”

如果我们对美好不曾有渴望,那我们一定不会进步。世界之所以不断的发展,就是因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新发明的诞生就是因为我们渴望更好的东西,我们努力求知不也就是因为想要了解更多美好的事物么?

因此,每当我们发现自己在逃避内心清楚应该去做的事情的时候,就应该问问自己:“我想要的是什么?”多一点渴望,就是治愈懒惰的良药。

选择

清崎的第四条建议,是选择的力量。

其实我们每挣到一块钱,就得到了一次选择自己是成为富人、穷人还是中产阶级的机会。我们选择花掉他,就选择了成为穷人,我们选择购买负债,就是中产阶级,而如果我们用它买入资产,我们就选择了要成为一个富人。

大部分人并不会选择成为富人,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做富人的困扰太多,所以他们会说:“我对金钱没兴趣”,要么“我还年轻,等以后再说。”或者是”等我挣到钱了再说吧”又或者是“钱都在我老婆手上呢,我没有办法”。

这些想法都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会阻碍我们去思考两件事:

第一个是时间,这是我们最珍贵的资产,他不可再生,而且相当的公平。

第二个是学习,因为我们没有钱,所以我们更需要学习。

我们每天都应该做出的选择,就是利用自己的时间、金钱和头脑去做什么。这就是选择的力量,选择成为富人,那每天我们都要为此而努力。

用时间去锻炼自己的财商,我们的大脑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最强有力的工具。我可以选择每天看电视,打游戏,你也可以选择看书或者参加培训班。在投资方面,大部人的选择不是首先去学习如何投资,而是直接冲进去,光速亏掉自己的钱,然后一边谩骂一边转身离开。

而清崎的做法是,即便他已经很有钱,很成功,他还是坚持不断的去学习有关投资的事情,参加各种各样的研讨会。

在没有网络音频之前,清崎很喜欢磁带,因为可以快速的重复播放。他曾经听过被时代周刊称为“第一理财家”彼得·林奇的磁带,但是其中的一些观点他一开始很不同意。不过清崎并没有有妄自尊大,而是把这段录音重复听了至少20遍。忽然之间他豁然开朗,明白彼得·林奇的意思。他说这简直就像是在变魔术一样,我感觉到如同打开了一扇思想之窗,通向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投资家,这让清崎获益巨大。

除了彼得·林奇之外,清崎还崇拜川普、巴菲特、索罗斯这些人。他会阅读所有巴菲特对市场看法的文章,他会阅读彼得·林奇的书,了解他是如何选择股票的,他也会读川普的书,试图学习他优秀的谈判技巧。

清崎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他仍然保留了自己惯有的思维模式,同时又学到了这些人的思考方式。于是清崎就同时拥有了两个思路,这实在难能可贵。

清崎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会问自己:“这件事情彼得·林奇会怎么做?川普会怎么做?巴菲特、索罗斯又会怎么做呢?”清崎获得了这些人身上的长处,在谈判的时候,他会刻意的模仿川普的那种气势;在而分析某种趋势的时候,他会学着像彼得林奇那样思考。这使他他挖掘出了自身的巨大潜能。这些人坚定了我们要像他们一样的信心:“既然他们可以做得到,那为什么我们不行呢?”

傲慢的人很少会去读书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已经无所不知,或者是这些东西自己根本就没必要知道。当某种新的思想与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发生冲突的时候,许多所谓的聪明人会本能的为自己辩护。于是,他们的聪明和傲慢结合在让自己变得无知。

许多自以为很聪明的人,他们的资产负债表都一塌糊涂。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是能够愉快的迎接新的思想的,倾听比倾诉更加的重要,不然上帝就不会给我们两只耳朵,而只给一张嘴巴了。

我们要开车,一定要先考到驾照,如果我们要从事某项工作,当然要接受相应的培训。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是么?但是当我们要从事投资的时候,却不觉得自己应该认真的去学习和了解,我们会投资股票和房产,但却从来都不投资自己最重要的资产——大脑。这真是一件荒谬的事情,不是么?

解读《富爸爸穷爸爸》4、财富自由之路上的几点建议

自律

那清崎给我们的最后一点建议,是自律。

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那也就别想着致富了。能否自律,是区分富人与穷人的首要因素。正如我们之前说,生活会推着我们往前走,之所以会这样,不是因为生活的力量太强大,而是我们缺乏自律,成为了生活的手下败将。这应该是我们解读这本书强调过多次的问题了。

理论上来说,从一项资产当中获得现金流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拥有控制金钱的强大意志确是困难的。在今天的世界当中,无处不在的诱惑,让我们很容易在支出项上挥霍掉金钱。

没有足够的自律能力,让金钱不断的流出,这就是人们贫穷的最主要原因。富人也和我们一样喜欢奢侈品,但是差别就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购买他们。我们已经习惯于使用负债来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而不是通过想办法让自己的资产增值来获得。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这都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习惯。

请记住,轻松的路一定会越走越难,而艰难的路往往都是越走越轻松。

我们越早开始训练自己做金钱的主人,结果就会越好。金钱他拥有强大的力量,但千万别让金钱翻过身来对付我们。如果我们的财商很低,那金钱就会比我们更加精明,那我们就将为它工作一辈子。

要成为金钱的主人,需要比金钱更加的聪明,这种能力就是财商。

我今天为大家分享了清崎给我们的5点建议,认清复利的力量,克服对于亏钱的恐惧,重新审视自己的懒惰,认真的选择以及自律。其实他的忠告和建议一共有15点,我从中选取了我认为最有价值的5点与大家分享。其余的,同学们可以自己拿原书来学习。

上天赐予我们每个人两样伟大的礼物:思想和时间。运用他们去做我们愿意做的事情。每一块钱到你手中,有且只有你,能够决定自己的前途。愚蠢的用掉他,你就选择了贫穷;投资自己的头脑,学习如何获得资产,富有将成为你的目标和未来。选择由你做出,每一天,面对每一块钱的选择,就是在选择自己成为一个穷人还是富人。

我衷心的希望我们都能运用这上天的伟大礼物,来获取更多的财富和更多的幸福。

晓书童说

关于《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的内容,说到这里,已经说完了。其实关于这本书的分享,很多同学都有留言说太过于理论化,实践困难,我自己的个人情况根本就没有办法让我像作者说的那样去做,我们的社会,乃至我们的国家的国情都决定了很多事情根本不像作者说的那么简单。还有同学说清崎自己都已经破产了,一个教别人如何成功的人,自己却破产了,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我们先说说破产这事儿。是这样,清崎用自己名下的一家叫做富裕全球的公司,和另一家公司合作,让后者推广传播他的财富课程,据说这家公司就是《富爸爸穷爸爸》这本全球畅销书的幕后推手。结果事成之后,清崎没有支付合作费用。双方闹到了法院,最终判决是富裕全球公司需要支付2300万元的合作费。可是这家公司的价值就只有400万。最后清崎的选择是让这家公司破产。但这只是清崎名下的11家公司的其中一家,他自己还是站在富爸爸的行列当中。

清崎这样的做法作为商业利益的考量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商业诚信的角度来说,我也确实无法苟同。不过这其中的曲折是非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就没人说得清楚啦。

那同学们对于《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太过于理论化,不实用的质疑,可能确实如此,但是我还是有几句话想说。

首先,就像我在第一期节目当中所说的那样,我不相信通过看一本什么书,就能让我收获巨额的财富,实现财务自由。当今社会上,有多少人其实自己并不成功,但是依靠巧妙的营销手段,靠教别人怎么成功,竟然赚到了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我们当然可以说傻子太多,骗子都不够用了。但其实我们心里都知道,自己就是想找捷径。我们渴望得到一个什么小道消息,获得一次低买高卖稳赚不赔的机会,我们希望学习到一个别人都不知道的赚钱的技巧,可以轻轻松松的躺着就把钱给赚了。

我们会有机会找到这样的捷径吗?或许一次两次是有的,但是我们一直抱着这样的期望,希望它可以支撑起我们整个的人生,那和指望看一本书就能带来千万级别的财富有什么区别?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这个人生游戏的模式岂不是太简单,太无趣了吗?就正如刚才所说,我们以为的捷径,会越走越难,变成一条歧途。而那条困难的路会越走越容易,因为这是一条坦途。

这就是术和道的区别,我们都明白不要去一味的追求习得某些术,而是要修炼自己的道。他们两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术一定会在长期暴露出巨大的弊端,而财商的修炼是一件并不简单,不能一蹴而的事情,它是一属于道的修炼,而用对术的眼光看待它,或许这本来就是一件不对的事情。

在生活中随便考个什么从业资格证书,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那对于投资赚钱这么一件严谨的事情,怎么人们就觉得报个培训班,听几堂课就能够实现的了呢?

再有,其实我分享的所有书当中,包括这本《富爸爸穷爸爸》,都有我不认同或者是无法接受的观点在里面,关于这部分内容我可以选择性的不说,这也是我做自频道自由的地方。但是我扪心自问,我看过的所有书,哪怕我不认同的观点再多,也没有那本是没有价值的,我依然对作者都满怀感谢和敬意。而我选择拿出来和大家分享的书,真的是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正如我们刚才说的,就连清崎这么有钱的人,他都能谦虚的向更有成就的人学习。我们这些人又有什么傲慢的资本呢?

另外,关于个人财富这个话题,对我来说和我之前分享的经济学、心理学、亲子、历史、商业、宗教、科技等等的话题没有啥不一样的,不会因为他与钱相关就变得光彩熠熠。它对我来说就和物理学、经济学是一样,不过就是为我认识这个世界提供一个角度而已。

而我分享它也和其他的所有话题一样,我是站在一个世界的大门口向你赞叹其中的魅力,然后邀请你走进去,去寻找属于你自己的惊喜。

《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主要聊的是有关财商最基本的内容,为我带来的是一种思想上的转变,学会用富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明白富人的金钱观是怎么样的。

如果你喜欢这个世界,那么就请你走进去,《富爸爸穷爸爸》系列还有十几本著作,另外像是被誉为欧洲第一理财教练,博多·舍费尔的《小狗钱钱》1和2,以及《财务自由之路,7年内赚到第一个1000万》这些书在中文图书市场都是广受好评的,其中有很多关于个人理财的技巧和经验,但是最基本的概念和思维框架与清崎的观点都如出一辙。

希望更多的同学,听到我的赞叹之后,走进了这个世界,收获到属于自己的喜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