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球为什么我感觉用外教下滑得更快?

手机用户51959289111


我先来说说那三大球,三大球就是足球,篮球,排球。目前最好成绩的也就中国女排了。中国男足也就2002年打进过世界杯决赛阶段,那年是神奇教练米卢带领我们冲出亚洲。那也是外国教练最成功的一个。之后前前后后也换过一些大牌的外教,有卡马乔,佩兰,里皮等都没成功。国产教练也是失败,这说明不是一个教练的问题而是我们对青训的不重视急功近利的心态所造成的。只有让更多的孩子喜欢足球参与足球的比赛,我们的国家队水平才会提高。


金域阿兴


三大球过于笼统,咱们列举一个出来说。

足球:1954年,中国为迅速提高足球水平,派遣一支队伍赴匈牙利学习,当时付匈牙利球员共有25名,中国队在匈牙利的教练是阿姆别尔.约瑟夫,他是中国足球第一位外籍教练。第二个来中国执教的是1992年中国队从德国请来了施拉普纳,担任中国足球主教练,徐宝根做他的助手,但是1993年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都没有能出现,所以之后中国足协任命戚务生为中国足球执行教练,施拉普纳淡出中国足坛。

再后来:

1998年英国人,霍顿(亚运会季军)

2000年米卢(2001年世界杯预选赛出线)

2002年,阿里.哈恩(亚洲杯亚军)

第六个来中国执教的是两名外国教练福拉多和杜伊科维奇,这是历史上最失败的一次。

第七个是中国执教的卡马乔,但是在对巴西队时创下了0比8国际A级赛事历史最差成绩。

2014年法国人,阿兰.佩兰(亚洲杯带领国足出线)

最后一位是,号称意大利银狐的里皮(本人最看好的一任,可惜,可惜😔)

本土教练:

李凤楼(新中国第一届国家队主帅)

戴麟经(率队参加第六届世界杯预选赛,首战负于印尼队遭淘汰)

陈成达(1958年至1962年没有大型赛事)

年维泗(1963年上任参加在雅加达举办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足球比赛,比赛中,中国队胜马里队,平印尼队得小组第一在1/4决赛中负于乌拉圭)

方纫秋(1964年)

年维泗(1965年接任一直到1976年)

张宏根(1977年接任,任期无大型赛事)

年维泗(1978年再次接受,参加当年的亚运会,在夺取第三名决赛中,1比0击败伊拉克获得铜牌)

张宏根(1979年结任任期无大型赛事。

年维泗(1980年再接任,但在当时的奥运会预选赛失利以后辞职,推荐苏永舜出任国家队主教练)

苏永舜(1980年亚洲杯之后,接受国家队小组赛未能出线,1980年底,带领中国队参加十二届世界杯亚大区预选赛,功亏一篑)

张宏根(1982年,参加当年的亚运会)

曾雪麟(1983年接手参加,当时二十三届奥运会预选赛小组未能出线)

年维泗(1985年第五次接受国家队参加,1986年亚运会)

高丰文(1986年亚运会后,执掌中国队帅音带领中国队闯进二十四届奥运会的足球决赛圈1988年,中国队获得亚洲杯赛第四名,89年参加第十四届世界杯预选赛,1990年北京亚运会高奉文率领的中国队,在本土作战时意外输给泰国)

徐根宝(1991年,中国足坛采取一个新的举措,竞选产生国家队主教练,1991年徐根宝率国奥队,赴吉隆坡参加奥运会预选赛,亚洲六强赛,结果泪洒吉隆坡,第二年的泰王杯之后下课)

戚务生(1994年上任,在当年的广岛亚运会足球比赛中获得亚军,1995年,中国队参加第26期奥运会预选赛,未能出线,1996年12月,中国队参第十一届亚洲杯赛未能进四强)

朱广沪(在2005年三月担任国家队主帅)

高洪波(2009年五月上任国家队主帅帮助国足奇迹重返12强赛)

李铁(2019年底刚选国家队主帅至今)

个人思考:一一举例,纵观历史,没有外国教练和中国教练带出好成绩的区分,观察足球,很强差人意的,我没有找出怎样的好成绩,但自己本人更倾向于,本土教练执教国家队 原因为:本土教练更能深刻的理解中国足球需要什么?因为本土教练自身是中国足球的土地,培育出来的,它可以通过自身,自身的不足,去训练球员,而外国教练不可否认,有一些真才实干的,但是也不可否认很多人是奔着捞钱来的,外国教练可作为助理教练,因为需要他们把国外的训练体系,训练经验带到中国,但是需要一个本土教练去把关子,不能今天一套,明天一套,今天学法,明天学英,需要本土教练与外国教练相结合,由本土教练制定一个咱们需要学习的方向,什么样的一个打法?咱们就一届一届把它执行,总能提出样子,而不是成天的去换教练,自我而言,高洪波就带的很好,为什么把它换掉呢?自己的见解“人的本性好斗,好胜,好强。这样的性格在体育人身上尤为突出,我更希望他在足球人身上更加突出”踢出自己的体系,大力发展青训,夯实基础,建立中国足球体系,有一个成语叫无破不立,中国足球就面对这样的局面,推倒一切从头来,任重而道远,中国队加油。



方哥哥呦


三大球的退步其实和用不用在教没有关系。

就拿我最熟悉的篮球来说,中国男篮在自家门口的篮球世界杯上彻底拉胯,失去奥运资格,一时间成为众多网友口诛笔伐人人喊打的对象。

什么“楠辞其咎”,“楠上加楠”,“波兰周琦”等网络新词瞬间爆炸。

这一切的原因并不是外教不外教的原因。

首先:国家体制,中国体教分离,孩子从小要么学习,要么上体校,哪个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退学上体校呢?近年来,CBA选秀大会表面上热闹非凡,可实际上选中的大学生有几个能上场?可见CUBA球员和职业的差距太大太大了。

其次:基本功,CBA球星工资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这种暴富导致进取心懈怠,基本功不到位,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没到关键时刻,男篮罚球就掉链子,为什么?就是基本功不到位。

最后:无论内教还是外教,最重要的是球员自己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出成绩。


双手控球233


外教!这被认为是一个体育项目成绩提升的关键因素。中国有影响力的项目中,最早聘请外教(主教练)的是足球,上世纪五十年代(1954),匈牙利教练约瑟夫成为中国男足的主教练。相比较其他项目,男足请的外教很多,而且还是越来越大牌。目前中国的三大球足球、排球和篮球项目均聘任过外教。中国足球男女国家队都聘请过外教,中国排球队男队聘请过外教,而女排一直是中国教练。中国篮球队男女篮均聘请国外教加练。

不过,在中国的拳头项目羽毛球和乒乓球队中却一直没有外教的身影。为何?因为两个项目基础好,国内教练就是世界顶级。可是即将发生的一个聘任,将让中国乒乓球队成为有影响的球类项目中,唯一一个没有聘请外教的中国国家级运动队。

针对目前中国羽毛球队的现状,中国羽毛球协会/乒羽中心决定聘请韩国前国家队主教练姜京珍成为教练组的一员,双方将在9月3日进行签约。姜京珍2016年底成为韩国队主帅后,曾经带领韩国队拿到苏迪曼杯的冠军。因为2018年亚运会上成绩不佳于11月被韩国羽毛球协会解雇,原因是40年亚运会中首次没有获得奖牌。

在刚刚结束的羽毛球世锦赛创造历史最差战绩,中国队加强教练组的实力也是不得已而位置。作为男双运动员出身,当教练多数时间负责男双的姜京珍将会主要负责男双项目。


aka某某


曾几何时,中国三大球的一些队伍开始高薪聘请“洋教练”,希望把国外先进的训练方法引入到国内,以此促进和带动我国三大球运动发展。那薪酬动辄百万、千万甚至上亿,效果如何呢?很遗憾很多时候没有明显的进步,有时还出现了倒退。为什么?难道我们是被骗了,聘请的都是平庸教练、假教练?也不能这么说,因为聘请的洋教练里也有些在国外有着高光的执教经历。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那为什么到这儿就不好使了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语言障碍。我们中国人都说汉语,聘请的洋教练都说外语,这就造成了教练与球员之间不能及时、有效的沟通,虽说队中也有翻译,但作为专业性很强的三大球运动,翻译时可能一字之差,效果就没有达到或者意思就变了。就像排球中教练让队员慢上快打,结果翻译成慢点打。意思有出入,效果没达到。

第二,时间问题。洋教练到中国一般都签了个一年两载的合同,到了中国一看,所带的队员无论身体素质、团队意识、个人能力……都跟以前执教的队员不同,以前的执教经验到这儿不好使了,怎么办?推到从来,时间不够;维持现状,那也就不会有啥作为。同样队员也很困惑,以前学的到洋教练面前不好使了。双方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合到一起。没办法,只能这样继续尴尬下去。

第三,选拔机制问题。网传很多球队在选拔队员上不够公开、公正、透明,甚至有靠关系进队的事。具体咱也不知道,但或多或少也觉得确实有不妥之处。再好的伯乐你也要给他千里马,才能赢得比赛。不要弄一群普通的马让伯乐挑,他也挑不出来。做什么都需要天分,没有天赋你再刻苦也只能有所提高,不能到达巅峰。这个别不服,牛顿被苹果砸到头,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可果农挨砸的次数比他多,却什么也没得到。所以那些教练多下去走走,去发现更多的人才,能者上、庸者下,选拔机制一定要公平公正。

第四,体制问题。现在很多俱乐部乃至国家队为了快速提高成绩,不惜花重金聘请外教。可是到了俱乐部和国家队这个层次的球员技术已基本定型,聘请再好的教练也无能为力了,最好的结果也无非是锦上添花,大多时候都是原地踏步,甚至在后退。我们天天喊着凡事从娃娃做起,那我们莫不如做点雪中送炭的事,把更多的人力、物力用到基层培养上。可以送一批优秀的基层教练到国外深造,或是聘请一些优秀外教充实到基层体校或是中小学,豁出去几年时间断代培养,这样我们将来一定会迎来三大球百花齐放的一天。不要老想着急功近利,结果很可能得不偿失。要想吃到又香又甜的苹果,你就要栽下树苗,细心呵护,耐心的等待;不要老想着栽了树苗得好几年才能吃到苹果,还是别种了。那样的话你永远吃不到又甜又新鲜的果实。以上个人一点拙见,希望看到的朋友给些宝贵的意见。





野渡惊飞鹭


三大球清一色外教未必会更好 中国足球要从实际出发,我觉得很没有必要,虽然这次女足没能拿到奖牌,创造了中国女足参加亚运会历史最差纪录,但李小鹏带队以来所发生的变化和队伍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李小鹏有能力把女足带好,但他需要时间,韦迪主任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已经明确表态,中国足协对李小鹏三个月以来的工作表现是满意的,并驳斥了男女足国字号球队主教练全部下课的谣言。

外教好找,可是找到真正适合中国队的很困难,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过外教也不一定能成为中国足球的救世主


牛十安


我觉得中国人还是需要更多的中国精神来支持,外国教练,虽然有更多的执教经验,更更高的执教水平,但是他没有国家荣誉意识,咱们中国人的荣誉感,我觉得在国家队中,相比个人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更多的是团队意识,配合意识,我们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我们为国出征,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一个国家的竞技水平,应该通过磨合配合打出一个国家应有的独特的符号而不是生搬硬套,最近中国女篮的比赛就让我们很动容,正是因为本土教练自身的国家荣誉感和国家归属感,真正的落实到了球员的身上,给予了球员更多更大程度上的鼓励和鞭策,也让我们看到了铿锵玫瑰的独特的色彩和能力,有一种感动中是中国女篮,有一种坚持是中国女足,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我觉得中国本土教练就足够胜任国家队的主教练没必要崇洋媚外,一个主教国家队的主教练是一个国家队的魂女子三大球就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


小李子谈体育


千万不要急功近利,球类运动是集体项目,不是一朝一夕,一人一马,就可以做到立竿见影的改变的。

讲个故事吧,孙中山革命,宣统退位,这是1911年的事情,但是1917年,有的人觉得民国了,我期盼的红彤彤的新世界并没有到来,那还不如回到过去呢。顺着这条思路,张勋复辟

应运而生。

跑题了哇,马上拉回来。

中国三大球,从施拉普纳,霍顿,米卢,阿里汗,杜伊,卡马乔,直到里皮,中国足坛请到的外教已经有很多了,为什么感觉中国足球的水平为什么没有多大改变呢?

那是因为吧,基础差,素养差,不是说你请来一个外国人,中国足球马上就变成红彤彤的新世界了。

那中国排球,中国篮球呢?参考中国足球,就明白了







空想千年


我个人认为,还是跟我们运动员自身条件有关,青训体系不科学,不完整,外教本身水平毋庸置疑,也是在各个不同国家队,俱乐部都取得过成功的,由于我们青训阶段只注重成绩,弄虚作假,严重影响和破坏青训规律,到了成年队无论,战术素养,战术意识,基本功等制约了对外教战术理解和执行,导致变成四不像的队伍,所以三大球要想翻身,必须加大青训力度,从小灌输先进的战术理念,狠抓基本技术,不要再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下去。


自由飞翔18945


请外教说明国外的教练更专业,也许对中国三大球有所影响,但这并不是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人自身,国足的努力对比与国外简直小屋见大屋,像叙利亚这种战乱纷纷的国家都能把我们打败,他们都“请不起”外教。请外教无非就是得到更加良好的改变。再看看NBA众多球星,有很多很多的球星都是从贫民窟走出来的,在中国的CBA哪个不是家庭背景雄厚的? 这一切的一切说明,中国人根本不够努力。平静的海面锻炼不出坚毅的水手,安逸的坏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态度决定所能达到的高度,希望不要扩大阴盛阳衰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