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初三快中考还在玩游戏、刷抖音的学生,是什么心态?

欧阳林浪


一、成绩好,把中考没当回事,认为轻松能上重点,玩手机娱乐。

二、成绩中等,管不住自己的兴趣,机会来了就尽情地尽兴地玩。

三、考高中无望,对游戏兴趣足,玩起来当然无所顾;对游戏没兴趣的对学习更无聊的,自然也会选择玩手机了。

你呢?


湖里清晨


首先我理解这位家长的心情,中考在即,孩子仍然沉迷游戏、娱乐,家长急得不行,孩子貌似对游戏乐在其中。孩子到底怎么想的,还有很多家长想和孩子对玩游戏的问题进行沟通,但大部分孩子并不愿意沟通。这其实是有原因的。

首先孩子正处于成长叛逆期,这个年龄最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不得不说很多游戏迎合了孩子的这种心理。别说是十三四岁的小孩子,就是成年人一旦玩上了也会上瘾。

第二,十三四岁正直心理快速成长期,很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一旦玩上瘾,很难控制自己。

第三、孩子的自控力还没有成人高,很多家庭因为忙于工作,疏忽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和自控力的培养。

第四、孩子接触到的同学也很重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都有从众心理,喜欢攀比 ,如果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同学玩伴 想控制很难。

第五、家庭环境。家长在家一定要以身作则,如果家长都喜欢玩游戏刷刷视频娱乐,也是给孩子竖了一个不好的榜样,孩子会觉得不服气。

第六、现在的学习压力真的挺大的,孩子有时候也需要心理释放 而玩游戏刷视频也是他们的一种施压方式。

解决方案:

1、不要一味地施压抱怨,没有人喜欢被施压被抱怨。要试着去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走进他们的内心,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2、有空多和孩子聊聊天,聊聊他的同学,悄无声息中教会孩子应该选择什么的同学接近。

3、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多引导,让孩子自己分析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做的后果是什么。引导孩子树立短中长期目标,有目前的孩子自控力会提高。

4、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从自身做起,和孩子相处时少玩或者不玩游戏,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多看看书,并让孩子感觉到读书是有益的 ,培养良好的习惯,书香门第教出来的孩子大部分都喜欢看书就是这个原因。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鸡蛋,从外部打破是压力,从内部打破是动力。你品, 你细品!


郝哥自媒体


首先,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哪几种情况。然后可以对症下药,解决孩子的问题。

第一种情况,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不考虑自己的未来,也没有什么远大理想,这种属于思想还不成熟的学生。

第二种情况,知道应该好好学习,应该用心努力,但是就是管不住自己,缺乏自控能力,需要有人监督管理才行。

第三种情况,知道好好学习,不用家长管理,有远大理想跟目标。并且付诸实施。

当然了,第三种情况的孩子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并且,这种孩子属于凤毛麟角,普通人家很难碰到。

那先说说第一种孩子,这样的孩子其实最该检讨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请问您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已经初中的孩子不能明辨是非,学生的工作是学习不是每天游戏、视频这个简单的道理他都不知道,价值观堪忧。

早知道,以后的世界,如果没有文化,可能连最简单的工作都做不了。

人工智能的社会,你会被抛弃的很彻底。

那作为父母,这个时候,亡羊补牢,还不算晚,抓紧把思想工作补上,让孩子明白,他之后的人生跟现在的关系,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需要你为此做出什么样的努力。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相信他能听懂这些道理。

再说第二种情况的孩子,他们缺的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也是大多数孩子的共性问题。

毕竟,游戏、视频玩起来让人更轻松,学习会很枯燥,而且,学习很难让他们精神愉悦。

那作为父母,就应该跟孩子约法三章,学习就专业致志的学习,休息的时候可以玩一玩,但是,一定要有时间限制。

说实话,现在的孩子在如今的环境下,不碰手机是不可能的,只要掌握好分寸,问题也不大。

你总不能要求他没有休息的时间,一直在学习。娱乐一下未尝不可。

所以,每个孩子的模样,背后都有父母的身影,都说孩子是父母综合的复印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董卿之所以是董卿,因为她的父母都是复旦大学的毕业生,而且,爸爸对幼年的董卿相当的严厉。

在孩子没有辨别是非能力的时候,应该给他们正确的价值导向,让他们知道,做什么才是正确的事。



秀芬姐姐


第一种就是绝望型的学生,觉得自己努不努力都无法考上高中的,

第二种是无所谓型的,讨厌读书,高中对于自己来说无所谓,甚至不想读书的,

第3种是懒惰型,这类学生心里想学,但是管不住自己。没有意志力克服自己的懒惰心理。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总的来说,这些学生都没有自己的明确目标。对今后的人生,走一步算一步。靠天吃饭。混吃等死。


谌老师的幸福生活


初三学生年龄一般都是十五岁左右,正处于叛逆期,对周围的事物敏感度高,以自己为中心,自控能力差。而现在信息发达,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我们大人很多都是手机控,无论坐车还是走路,都能看到刷抖音或朋友圈的成年人,何况是15岁左右的孩子。

所以我建议尽量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不是孩子不上进,是因为电子产品对孩子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而且长时间玩电子产品容易让孩子性格孤僻,不爱和人交流,而且对视力影响更大。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还是建议家长和孩子好好谈谈,如果家长说不进去,可以请孩子比较敬佩的人,比如他喜爱的老师或亲戚去给孩子做思想工作。尽量让孩子在初三这么关键的时间段里不要玩手机,现在考高中比老大学还难,而要考好点的高中更难。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谢谢!



搏理数理化之巅


这种情况要么胸有成竹、要么自暴自弃!最根本还是家长在前期工作中没能让孩子养成自控能力!自控力很难培养,很多大人都不一定有自控力,像我就不太有,但我一直学习如何培养,重点是小朋友身上!

还有就是家长要学会共同学习,不要一味责备孩子自己却在玩手机打游戏,这种教育方式适得其反!


剑舞之风


初三的孩子还在玩游戏看抖音,这是什么心理呢!家长在旁边急得跳脚,孩子依然我行我素。一副我就这样了,爱咋咋地。

——我觉得造成现在这种状况,孩子平常的学习态度就不太好,导致在学校成绩一般。平时基础就没打好, 后期乃至初三,知识点越来越广,要学的东西又特别多,孩子感到越学越吃力。也越吃力越不愿意学。

——我怎么觉得孩子好像也已经豁出去了?反正已经这样,学不学都无所谓混个初中毕业,后面的事后面再说。

——可家长不想呀!父母吃过的苦,不希望孩子再走父母走过的路,吃父母吃过的苦,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几个孩子能懂父母的良苦用心?总觉得父母说的将来对他(她)们而言还很遥远不用着急。

——大部分人都会说跟孩子聊聊,看看孩子怎么个想法,作为父母能没聊过吗?没用,你说你的,孩子不言不语,十五.六岁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说不代表没有,父母急的挠墙却使不上劲,作为父母是何等心伤。

——初三毕业,无非是上高中,或技校或专科的院校,再不就是直接不读书了,打工去了,身边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见,我的同事,三个小姑娘,一东北的,两个山东的,小小年纪就出来上班,我问其原因:一个小姑娘说中考结束能上的高中有不喜欢的同学在读就不去了,另两姑娘倒是上了高中,一学期不到不上了,理由么:校风不好.同学不好想处就不上了,就这任性,父母是一点招都没有。

——说实话,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想父母过多的干涉自己,可她(他)们不知道身体是长高了,可心智还不成熟,对于很多事还不能做 出正确的判断,就算是成年人好多时候也都是心有于而力不足。

——成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父母希望孩子好好念书,能多接触更多优秀的同龄人,提高见识.开阔眼界,可以选择过不一样的人生。不吃学习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无法重来的一生,每个人都没有后悔的机会。告诉孩子,做什么选择就得接受什么样的后果。尽人事听天命吧!



不负时光219518767


【一切已成定局,努力只是徒劳】

已经投降了,游戏玩乐,只是在提前适应生活

首先,我们国家的中考有一定的淘汰率,意味着有一部分学生固定是没办法上高中的。

孩子们也心中有数。知道自己是没指望了,不可能考上高中,也就努力了。

家长心里也明白,孩子确实不是读书的料,除了高中这条路,其他的路,感觉也不需要,中考成绩。

所以,那些快中考的学生,在玩游戏、在刷抖音,家长不管。

这种随意玩游戏、刷抖音的状态,也许还要持续好几年。

家长知道,学生自己也知道。

胸有成竹,气吞万里,提前已经锁定胜局

我们这个世界,永远都有不缺天才。知识已经学好。玩玩只是在放松而已。

收回拳头,只是为了打的更远,更有力。


总之,无论是投降了的,还是已经锁定胜局了的,他们都有理由,理所当然的玩游戏,刷抖音。


赛老师初中数学


一是模仿父母。父母每天抱着手机不放,孩子是有样学样。要想改变孩子,先从自己做起,“身教重于言教”。

二是关系链接。如果父母不和孩子链接,他只有和第三方链接。不要怕孩子烦,给孩子一部手机,孩子是安静了,但也害了孩子,孩子玩手机视力会下降,注意力会不集中,也没有时间观念了,甚至会发生更恶劣的后果。

三是空虚无聊。培养孩子好的爱好:看书、下棋、走进大自然等等,引导孩子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并且尽可能安排比较充实。培养孩子需要耐心和时间,要给孩子更多的爱和关注。

四是价值感缺失。游戏中有表扬、鼓励、有成就感,并且在游戏中可以寻找自己的价值感。由此可见,要多给孩子爱的滋养:接纳、肯定、赞美、认可,孩子长大后才能活出高自我价值:自立、自信、自爱、自尊。

教育就是“教在学校,育在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孩子不听我们怎么说,只看我们怎么做,要想改变孩子,先要改变自己!


chixinmu


自己没目标 “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没考高中的目标, 根本不考虑中考后何去何从,抱着考哪里读哪里的想法,就容易混天度日。

家长没威信 快中考了,孩子仍然浑浑噩噩,成天玩手机,不把学业当回事,家长的话也是当成耳旁风,这是家长在孩子面前缺威信,没威慑力造成的,原因也是由来已久。

请家长尽快反思成长,帮助孩子,重视中考,尽力学习,跟自己比,有改变,有进步,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