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怎樣理財,大家有什麼好的投資方向?

國學經典倡導者


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投資方向考慮:

1.線上運營或知識變現。

武漢疫情爆發,刺激了線上運營的紅海區,在線學習,知識付費,線上保險智能推薦,各大商品轉投線上運營。可以考慮投資個人擅長領域的線上運營產品或知識變現,若個人感覺無法達到相應水準,可以邊學習變運營。

2.銀行理財

該部分理財受益雖不高,但比放在銀行活期要強好多,預估有3%-6%收益,可以跟上通貨膨脹。保本投資。

3.基金,股票及期貨證券投資

股票,收益同風險成正比,收益高風險也高。都對於某些喜歡高風險高收益投資者更喜歡,有一定的操控感。但對於一般推薦可以投資“定投基金或國債”,具體基金可以參考各個APP推薦的優基,一般選擇3/5期高盈利(top5以內)的股票式基金,固定投資放一年大概率都是盈利8%以上。

4.投資自己

付費學習,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能力的提升,為他人創造的價值也高,獲取的財富就是順帶的。


達倫鄧


首先,對於保守型的投資者,基於互聯網平臺的智能存款是第一選擇。

長期以來,銀行定期存款其實有大批的擁躉,尤其是很多中老年人,從來都是把存定期、買國債作為理財的首選,主要就是因為安全,在我看來,這是好事情,如同國家經濟有個基本盤一樣,個人和家庭理財也需要基本盤,而一定數量的存款就是我們的基本盤,最近2年,一些小銀行在互聯網平臺上推出階梯式的智能存款產品,最高年化利率可以達到5%以上,而3個月以上也往往可以達到4%,關鍵是流動性還好,定活兩便,而且這種產品受到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本息50萬以內是全額賠付的。

這是遠遠比理財還要好的選擇啊,個人強烈推薦,不要迷信理財產品(這個問題,我曾經多次分析,此處不再贅述)。

其次,對於進取型的投資者,指數型基金、股票都是是值得考慮的。

2019年A股多個指數漲幅全球領先,可謂是牛市了。2020年雖受到疫情影響,但是走勢依然非常強勢,其中創業板指數已經突破節前的高點,A股在制度建設、國際化進程方面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未來資本市場的作用將越來越強。

在這樣的情況下,除了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等指數外,科技創新大時代來臨的轉型、逆週期調節、需求被壓縮之後的回覆反彈等投資主線都有比較好的機會,有心的朋友可以深入研究一下。

第三,房地產投資依然有很多機會。

不少人認為,現在這個時點,房產投資是風險非常大的,甚至有些看空的人認為房價在未來幾年之內至少會跌去30%以上,這就是有點唱空宏觀經濟了,如果真要是這樣的話,那麼普通人的收入也不會增長,甚至會下降的,但是大家認為出現這種局面的可能性有多大呢?首先,我們有非常強大的宏觀調控能力,各種刺激性的政策還有很大的騰挪空間,其次,我們的經濟韌性非常強,三是本輪房地產嚴格調控政策已經持續了兩年多,從很多地方的經驗看,哪怕稍微放開一條小口子,裡面就會報復性反彈,可見,需求被壓抑得很厲害,在這樣得情況下,房地產投資機會依然很多。

但是未來的房地產投資會比較複雜,普漲時代結束了,更考驗眼光和智慧了,而且大比例上槓杆投資不可取,炒房就更要慎重了。但是2020年可以預期的是,不少地方房地產限購政策會出現鬆動,一些鼓勵性的措施會出臺,而如何算好這筆帳,又如何判斷本地房地產未來的升值空間,這就是各人自己的事情了。



遁逃者


根據風險承受能力,理財大概分為以下幾個方向:

銀行理財類

銀行理財,適合銀行存款進行投資,年化收益率一般在4.5%左右,低風險。

基金類投資

一般有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指數基金、股票基金這幾類。

貨幣基金:適合家庭備用金投資,支取方便,收益率在2.5%-3%,低風險。

債券基金:適合長期持有,普通家庭建議選擇銀行理財代替,有一定風險。

指數基金:建議深入瞭解,適用於有穩定的工資收入,並且有一定的理財知識,會有超額收益率,存在風險,但是風險隨著定投時間而降低。長期複利收益可觀。

股票型基金:又稱為主動型基金,沒有一定的深入研究,不建議選擇。

保險類

家庭投資理財,還是建議拿出一定的資金購買一點保險類理財,以備不時之需,這是確保能讓資金長期穩定複利的基礎。

以上幾點,家庭理財可以酌情進行選擇,保險類理財+貨幣基金+銀行理財+指數基金定投。是非常不錯的資產配置組合。


袁七


做債市的投資吧。

1、市場多空交織,信用債相對佔優

(1)中國經濟長週期還將下行,且沒有看到能夠令增長速度企穩的突破點。但是短期,至少在未來的1-2個季度裡,企業盈利增速最糟糕的時點暫時過去,短週期復甦,會帶來市場風險偏好的回升。

(2)在利空利多都是看得見數得清的“白天鵝”,且預期高度一致的時候,市場充分反映了這些預期,所以僵持之下,市場需要一個新的平衡,這個平衡點什麼時候來?可能需要豬通脹、開門紅、貿易談判等利空逐漸形成新階段明朗化——2020年2月初和2020年4月初或許是兩個重要的觀察時間節點。

2、應該挑選信用層面進行精選相關債券

考慮到經濟維穩的強烈訴求,貨幣政策乃至資金面維持整體寬鬆的態勢不會明顯逆轉,槓桿套息策略仍然可行,但需注意資金利率波動加大的風險。依據行業週期變化進行信用利差挖掘,現階段如土儲佈局良好、推盤計劃合理的龍頭房企。精選行業景氣度高、經營良好、有望受益政策傾斜的頭部民營企業。對存在一定事件性衝擊但主體風險可控的標的進行信用挖掘。另外謹慎低等級信用利差走擴帶來的風險。


立馬財經


就是基金理財,目標達到20%

滿足,目前還差14個點




天翊說基


開個股票賬戶,堅持申請可轉債,一個賬戶平均一年能有3000左右的收益!這是沒成本的!現在是投資銀行股的時候拿農行來說現價3.4左右,今年肯定能到3.7左右,再加5月左右的分紅一股0.18左右,3.7賣出能有15%左右的收益!大大大大概率可以實現,15%收益還是保守估計!


價值投資者aaa


沒有最好的理財方式,只有最適合的。個人投資理財產品類型比較多,有存款、國債、基金、黃金、信託、保險、股票等等,不同產品的投資起點不一,對應的風險級別也不相同。例如,比較安全的產品有存單、國債等,但其收益相對較“低”,而權益類基金風險較大,但是獲取超額收益的概率也大。所以,投資理財最重要的就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收益目標、風險偏好、以及流動性要求的產品。

現階段如果手上有閒置時間較長的資金,我還是很推薦大家買些指數基金。指數基金是以特定的指數為標的基金,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 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目前市面上比較主流的標的指數有滬深300指數、100指數、滬50指數等。長期持有指數基金,就意味著對經濟長期看好,對股市將來一定會上漲毫不懷疑,那麼你獲得超額收益的概率就非常非常大了。謝謝!


潮湧錢塘江


首先要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1、存定期或買保本的理財產品,收益不高但資金安全。

2、買基金產品,有債券型、指數型、混合型、股票型,建議剛開始買純債基金收益穩定 風險低

理財需要慢慢摸索最終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愛喝茶的民


首先要考慮個人財力和應對風險的能力,我覺得家庭理財可以按以下進行選擇,2/5保險類理財+1/5銀行理財+1/5指數基金定投。記得卡里留點餘額以防不時之需。




蒼海一粟1990


炒股票,發財的都是膽大心細的人,首先您要有想法,然後再慢慢推敲論證。炒股一樣,首先您先要找強勢股,再去想他為什麼會漲起來。然後你擇機進去分一杯羹,僅止而己。股票賺錢很難的,我是賺了很多錢,那是上天給予我的厚愛。希望您拋棄暴富的慾望,簡簡單單,做個開開心心隨性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