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傷不下“疫”線——記武安鄉鎮幹部魏強

輕傷不下“疫”線——記武安鄉鎮幹部魏強

武安市西土山鄉黨委副書記魏強

長城網邯鄲訊(記者霍文龍)“周鄉長,我這裡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下一個小區的督導恐怕趕不上了,您先安排人過去,別耽誤了事!處理完我馬上回去。”2月5日晚上9點左右,剛剛從交通事故的震驚中反應過來的武安市西土山鄉黨委副書記魏強,還沒顧上查看自己的傷情,拿起手機首先就撥通了鄉長周志偉的電話。他沒有彙報自己的傷情,而是先把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好,因為在他心中疫情防控責任重千斤。

今年43歲的魏強,從2004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機關工作。2019年成為一名鄉鎮幹部,雖然是一位“年輕”的鄉幹部,但是憑著一股拼勁兒和對工作的責任心,贏得了領導和同事的好評。

“年三十在駢山村會議室度過,排查一直進行到深夜。初一上午給父母拜了年,馬上又回到單位,很多工作需要立即安排,重點人員排查是關鍵……”這是魏強寫在工作日誌上的內容。自疫情防控以來,作為西土山鄉副書記,魏強主要負責綜合協調、物資保障、輿情宣傳等。從1月24日至今,魏強和同事們一直奮戰在防控一線,到分包村召集“兩委”幹部安排疫情防控工作,與村幹部一起走訪排查,督導檢查各村防控物資保障,審閱編髮的文件、簡報等,一天的工作結束,往往就到了後半夜。魏強說:“每天都在戰鬥之中,我們苦點累點不算什麼,能換來老百姓的安康,一切都是值得的。”

2月5日晚8點,天很冷,魏強與往常一樣開始了夜間的巡查。連續三天,天氣都格外冷,值守人員的冷暖牽掛著鄉黨委一班人的心,西土山鄉馬上購置了帳篷、防護用品、物資等配發到了每一個村。各村物資是否發放到了卡口?人員是否在崗在位?還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他和連海洲驅車查看了4個小區,看到值班人員均在搭起的帳篷中值守,各種物資也都用上了,防控人員對此也都非常滿意,這讓他倆心裡安心不少。

當他和連海洲驅車行至杜莊崗北行50米的時候,一輛飛馳的汽車從側面撞擊而來,劇烈的衝擊下,霎時魏強他們的車整車原地旋轉了180度,同時車體劇烈地晃動,感覺馬上就要翻了。當時正在和鄉領導電話溝通工作的魏強恰處在被撞擊一側,頭部狠狠撞在了車窗玻璃上,肋骨也撞擊到左側扶手,整個人短暫失去了意識。等魏強清醒後,首先想到的是接下來還沒有完成的工作怎麼辦?於是他馬上向鄉長周志偉電話說明了自己的情況,隨後下車確認對方車輛人員傷勢。這時他才發現同事連海洲的車被撞擊得很嚴重,車門嚴重受損,車窗玻璃也破碎了,好在雙方人員都沒有大礙。處理完交通事故後,他才在同事的陪同下到武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做了進一步檢查。經檢查頭部皮下血腫無大礙,魏強沒有回家休息,而是跟同事又回到了鄉里,繼續投入到工作中。鄉黨委書記竇海濤要求他回去休息,等肋骨檢查結果出來了再看情況。魏強卻說:“我就受了一點小傷,不礙事,關鍵時候,輕傷不下火線!”

第二天,他又一如既往地出現在了督導第一線……

雖然是“年輕”的鄉幹部,但是魏強做起工作來卻很老練。疫情防控工作剛剛啟動時,各項工作千頭萬緒,按時報送數據成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鄉黨委的要求下,他牽頭成立了4個人的運行保障小組,分別負責數據傳遞、排查督導、體溫測量,既分工明確,又團結協作,保證了排查數據的及時報送。在他的精心組織安排下,全鄉綜合協調、物資保障、輿情宣傳等工作紮實有序,各種文件精神、鄉里的疫情防控動態及時通過簡報等宣傳到了全鄉每一個村。

他分包的駢山村,1205戶5149人,社情極其複雜。為了在疫情防控中做到精準、全覆蓋,他組織建立了區域網格化條塊,由8名村幹部負責8個小隊,每一個村幹部負責一個片區,責任落實到人,壓力傳導到每一名幹部的肩上。為了將全村的力量凝聚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來,他帶頭衝在最前,對於外住人口最多、難度最大的自建小區,由他牽頭負責排查,實現了重點人員全部排查到位、長期在外居住人員全部排查到位、戶籍人口全部排查到位。

從大年三十疫情防控開始,他和小夥伴們一起衝在戰疫第一線,十多天沒有回家……但是和他聊到,在武安市第一人民醫院一線奮戰的妻子同樣不能回家,自己年邁的父母帶著不足10個月大的孩子的時候,他的眼睛瞬間溼潤了。“鄉鎮工作是艱苦的。但正是這在艱苦條件中摸爬滾打中的歷練,讓我體會到只有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到需要我們的地方去才能淬鍊成鋼!”談到自己這近半年的鄉鎮工作經歷,魏強有自己的深切感受。

“魏強責任心強,很認真,很負責,很有韌勁,輕易不言退!”有著15年鄉鎮工作經驗的連海洲說起自己這位搭檔,不由豎起大拇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