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出门的这段时间里,你觉得是农村的独院好还是城市的小区好?

新大学生


就这个疫情来说,农村肯定优于城市。农村人有自己的土地,有米有蔬菜,还有鸡鸭鹅。就算封路的时候还可以在自己村子里走走。


永兴农人牛牛


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现在这种非常时期,我觉得还是农村的独门独院好。

我是一个在外上班的农村人,上班在外住的楼房,就是楼主提问的小区里面的,老家就是农村的独院平房。

现在国家建设的新农村特别好,街道、胡同路面全部硬化,告别了以前的脏、乱、差的环境现象。天然气也入户了,改善了环境,也改善了老百姓的卫生,告别了烧煤做饭、取暖的日子,和城里一样的效果。还有就是厕所的改造,告别了多少年的茅坑,农村也装上了马桶,干净整洁。村里还建立的广场舞对,建了建身广场,定期放电影(想起了小时候)。衣食住行都达到了城里的标准,还有城里没有的优势,就是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院子,可以种菜、养花、当停车场用,现在这种非常时期,在外面只能呆在自己家里,出了客厅就是卧室,活动空间非常有限,而在农村的大院子里,那可就不一样了,可以赏花,拾掇拾掇菜,有小朋友的那就更好了,可以做游戏,跳房子,跳皮筋,老鹰捉小鸡,玩滑板车,骑自行车等很多房子里玩不起来的游戏,都可以在这个大院子里玩的淋漓尽致,还有一点就是,院子里待烦了,还可以上房顶溜达溜达,眺望一下新农村,真的很美,你心动了吗,呆在农村的你是不是深有体会啊!






小阳日常vlog


自我个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说,还是觉得农村的独门独院比较好。

我们家是过年当天在城里过的年,然后当天晚上就回到了村里。紧接着就传来了疫情开始严重的消息,村里封了路,不允许车辆进出。家里也有叔叔住在城里没有来得及回来,这就有了比较明显的对比。

首先,独门独户对于疫情的隔离控制来说是比较有利的,各家的房子离得也比较远,大家都留在属于自己的住宅范围内,还是要比城里小区住宅离得远,人口密集度很小。而且没有电梯等公共通行区域。

其次就是一家人的活动范围了,农村里肯定是要大一些,不让出村子,但是可以出门在自家门口活动活动,晒晒太阳。在路上活动活动身体(因为住宅离得远,路上也没有别人)。

最后就是吃饭问题啦,由于一开始的防疫工作比较紧,城里各家各户不允许出门,大多数店铺和菜市也没有开门,而且很多人家也没有准备口罩,不敢出门购物,食品储备很快就没了。我妈这期间还给住在街上的小姨送过新鲜蔬菜。

我们住在农村就不一样了。主食充足,年前准备了招待客人的荤菜,素菜种满了自家的菜园,随时有新鲜蔬菜吃[大笑]





霍山黄芽小陈


大家好,我是滑县燕姐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生活一直都有很深的感触。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住在一个刚盖起的小院子里,爸爸妈妈都是很勤劳的人,在院子西边里养的有猪,有鸡,还开出一片菜地种些青菜豆角什么的,院子中间有一大片地方是留出来给我们姐弟几个玩耍的地方,院子不大却被我妈打理的井井有条,那时候虽然不富裕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忆,真的很怀念那时候农村小院子的生活😊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姐弟四人也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们也搬到县城住了有10多年了吧!但是我们一到孩子星期天就要回老家呆两天,感觉县城这个家不像个家,老家才是我们真正的家,孩子回去你看他有多高兴吧,一大帮小朋友在一起玩,也不用大人看着他们可以自己忙自己的事情,因为民风淳朴,街里街坊的小孩跑谁家里都不嫌弃,跑谁家里都饿不了肚子,但是如果在城里就不一样了,关上门谁也不认识谁,经常见面的邻居也只是点个头打个招呼而已,孩子下楼还得有大人跟着,生怕跑丢了。所以我敢说我儿子的童年的记忆也是在老家那些日子吧😊

自从正月初一到现在我们已经在楼上封闭了20多天啦,在这100多平方里每天都是卧室 ――客厅――厨房――卫生间[捂脸]儿子现在大了还好,知道疫情严重性不让出去了也只能是待在卧室写写作业,打打游戏了,可是我女儿才两岁在家里跟本呆不住,天天吵着要出去玩,跟她说了外面有坏人不能出门玩要好长时间才能哄住她呢!不过后来她也慢慢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吧也不吵着出门了就是每天都要看动画片看一天都不嫌烦,晚上要熬夜到12点多才能哄睡觉[哈欠]跟我妈聊天嘱咐我妈疫情这么严重,不让她出去串门了,我妈都说在家哪儿也不出去大门一上,天好的时候在家晒晒太阳,在院子里转悠转悠挺好的,放心吧!😊唉呀好羡慕农村的小院子啊!她们还可以自由的晒晒太阳,我们只能是趴着窗户望一望 ,从不敢下楼[流泪]唉好想好想回农村……

但愿疫情赶快过去,让我们都恢复自由吧,让孩子们都好好玩耍,好好学习,好好的呼吸空气感受美好的生活[祈祷]祈祷我们的祖国尽快战胜病毒 ,尽快的好起来吧[祈祷][祈祷][祈祷]





滑县燕姐


肯定是独院好!

亲身情况介绍如下:

小时候,村里每年都会挨家挨户发一本漂亮的挂历,有一年的挂历我印象深刻。爸爸开心地拿回挂历告诉我,以后我们家也要建一栋小洋楼,像这挂历里的一样,洁白的墙壁,透明的窗户,层次分明的琉璃屋顶,还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大花园。长大后,我知道这样的房子大家通常叫它别墅,而我爸爸喜欢叫他小洋楼。

在我七岁的时候,爸爸就走出大山到城里谋生了,转眼间20年过去,爸爸在城市里没有房子,依然住在城中村的出租屋里,厦门高到离谱的房价,让大多数人望而生畏,很多人奋斗几十年也抓不住房价高歌猛进的尾巴。然而,我爸爸并不为此沮丧,因为他在老家建了一栋小洋楼,小时候挂历里画的那种小洋楼。

那是2010年,我还在读大一,爸爸电话里告诉我,他存了40几万,打算回老家建房子。尽管那时候我还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但我知道这笔钱最好的用处应该是在城里首付一套房子,因为厦门的房价一直是看涨的。我告诉爸爸,这些钱应该在厦门买房,老家一年才回去一次,没必要建这么好的房子,又不会升值。然而我爸爸并不为所动,他跟我说他自己迟早是要回老家养老的,爷爷奶奶岁数也大了,而我过几年也要娶老婆,这些都需要在老家有一个舒适体面的大房子。那时候我并不以为然,我觉得爸爸不听我的劝告肯定是要后悔的。

建房子的事陆陆续续花了小半年,并不算顺利。老瓦房爷爷想留着,所以爸爸买了邻居家的田地,位置很好,离老房子只有几步之遥,而且视野开阔,正前方是一片梯田,远处是一座山,夕阳每天都在那里落下。但是田地建房子审核手续比较麻烦,另外由于常年耕种,地基太软,打地基的费用便超出了预算。建到一半的时候还遇到了台风暴雨,损失了一些物料,延缓了进度。爷爷奶奶出力最大,不但每天监工,还负责给工人做饭,很多事情一大把年纪了还是亲历亲为。建房子期间我回去过一次,他们总是很有干劲,虽然辛苦,却有说有笑,还不断打趣让我赶紧找个老婆回来,这小洋楼就是给我结婚准备的。

小洋楼在春节前建好了,我们从狭窄拥挤的老式瓦房搬了出来,住进了干净宽敞舒适的楼房,尽管那时候我依然觉得这个钱花在一年只回来一两次,一次只住几天的农村楼房上是非常不划算的,但看到大家其乐融融的样子,也就很快忘却了这个想法。

房子建好后的第二年,很多在外打工拼搏的人回到村里开始建房子,我爸爸得意地跟我说,这是他带起来的风潮,接下去会有越来越多人回来建房子,这样子村子又能和以前一样热闹了。我爸爸在城里不是很自信的人,尽管大家都夸他幽默风趣自信大方,但这只局限于和同村的人相处。

然而,建房子前最让人担心的地基问题,在房子建好的第二年出现了。田地的地基建房子容易下陷,越来越多的人跟我爸爸说我们家的小洋楼看起来有点歪,一开始我爸爸还争辩说是视角问题,直到有一天早上我看到他拿着水平尺在房子各个角落比对的时候,我才知道他其实心里是知道的。由于地基上的失误,房子有点向左后方下陷,这件事很快全村人都知道了,很多后来建房子的人都引以为戒,生怕出现这样的纰漏,而我爸爸那时显然是有点沮丧的。不过我爸爸天生就是乐观风趣的人,很快就接受了这个现实,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去测量倾斜的角度,这样坚持了一年,幸运的是房子倾斜的角度没有再变化,居住是安全的,只是美观性上打了一点点折扣。

毕业后,我忙着创业,事业进展得还算顺利,在创业的第二年,我凑够了70万的首付款,在厦门买了一套房子。这是一个鬼使神差的决定,我并没有去研究房价走势,也没有想太多投资收益,我只是觉得我们家该在城里有一个自己的房子而已。而蹊跷的是在我2015年11月份买完房子后,厦门的房价一路狂飙,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买的这套房子就从160万涨到300万,足足翻了一番,这比我创业做生意赚得还多。我并没有向爸爸掩饰这种喜悦,有一次吃饭的时候我就跟爸爸说,要是2010年建房子的那40万在厦门买了房,到现在都翻3倍啦,当初就应该听我的,你看老家的房子只会越住越不值钱。而爸爸并不跟我解释太多,他挥挥手笑笑说,你不懂,不能这么对比。

我得承认,直到最近这段时间,我都不明白为什么不能这么对比。

日子总是过得飞快,我娶老婆了。老家的婚礼办得隆重体面,小洋楼前面的空地宴请宾客非常合适,我的新房也布置得很漂亮,外地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都有地方住,因为我们的小洋楼房间足够多,一切都因为有这舒适宽敞的结婚场所而变得井井有条。我见到了很多人,有许久不见的小学同学,有移居外地的远方亲戚,有慈祥和蔼久不出家门的长辈老人,这一切美好虽然并不是因为小洋楼才有,但却因为小洋楼变得更加美好。

我开始感谢爸爸小洋楼的存在,因为有了它,爷爷奶奶住在老家我们更安心。因为有了它,亲戚朋友回来看望爷爷奶奶才有地方住,回来次数变多了,老人家才不感觉孤独。因为有了它,当别人问我爸爸妈妈以后有什么打算,他们才可以自信地跟别人说,老了就回家住小洋楼。最后也正是因为有了它,我的特斯拉回去才能充电,不用为行驶里程而担心。

结婚后,我也是有自己家庭的人了。我坐在家门口,遥望远方的山,开始思考一些东西,一些可能因为这些年走得太匆忙而忽视的东西。

我爸爸打小在山里长大,他的朋友亲戚甚至他的名声其实一直都还留在山里,他说老了就要回去,有对大城市沉重生活压力的妥协,但更多的应该是对自己人生归属感和价值的追求。那是他长大的地方,有他的好友,只有在那里他才能感觉生活受到注视,他要在那里实现它自己的愿望,年轻时向我们许下的愿望,建一栋自己的小洋楼。大城市的人一直在找存在感,也许这只能属于年轻人的能力范围了,谁会在乎一个逐渐老去的农民工呢!

我厦门房子的小区绿化做得很好,有很多漂亮的花朵,造型各异的树木,而我从来没有感觉拥有这些东西,因为我心里总觉得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小区,离开这个房子,可能是换一套更大的,可能是卖了套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开始觉得这世界上只要是有价值能交易的东西你就无法真正拥有他。城市里的房子,车子,哪怕证件上写的是你的名字,但总缺少一种主人的感觉,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就把它卖了。老家的房子,因为不值钱,无价无市,你永远不可能把它卖掉,门口种的松树,你可以骄傲和别人说那是你的树,一颗属于你自己的树,只要你不砍了他,他一直都在,就像趴着门口晒太阳的老狗,大家一见到它就会知道这是谁家的狗,我开始认为,不会失去,才是真正的拥有。

大学的时候认识一位俄罗斯的外国朋友,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后来他要回国了,他问我以后再回中国要怎么找我。我大学毕业后不知道会去哪,我在城市里没有房子,我的手机号码可能会因为去另外一个城市而换掉。我只好告诉他我的QQ号,我跟他说这个QQ号我会用一辈子,以后只要你想找我,注册一个QQ加我就行。如果是现在,我也许还会告诉他我村里的地址,我爸爸小洋楼的地址,因为只要你来到这里,就一定能打探到我的消息,那是需要我一辈子守护的地方。

前些天,我从老家动身准备去厦门,出门前我看到客厅电视上有一本挂历,上面画着一栋小洋楼,父亲的小洋楼。


泉熙似水


这次疫情,突如其来,而且发生在春节这段特殊的时间,给我们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

憋在家中,无事可做,和几个同学在同学群聊天,有个同学感慨地说:大学毕业在深圳打拼十多年了,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房子,如今感觉还是回老家好啊,

他的话随即引起了几个农村出来的同学附和,大家开始怀念老家的青山绿水,宁静生活,当然,还是便宜得发指的房价。

有个同学突然说,等疫情过去,他一定要回老家建栋别墅,权当将来养老用了。反正别墅造价也不高,三层小洋楼,几百平方米,也不过几十万而已,对深圳人来说,太轻松了。

大家随后对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我是属于反对这一派的,我觉得现今的时代,回农村建房并没有多少意义。

首先得承认,农村其实也挺好的,自己房前房后种点菜,房子里的温度自己弄,没有大城市那么吵闹,蓝天白云,空气也清新,买点什么东西附近也有卖的,再加上现在网络那么发达,看资讯、视频什么的和城里人一样方便,网购点东西简直不要太方便。

但是,如果让我在农村建房子和城市买房子中二选一,我还是会优先购买城市的房子!

其实以前大家很少有回家乡建别墅的念头,但这次为什么会有这想法呢,主要是疫情的缘故。这里疫情来势汹汹,让大家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出于防控的需要,大家不得不憋在家中,很多人发出感慨,要是在农村有个房子就好了。

言下之意,农村人口稀少,不会有城市这样的密集传染风险。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真是这样吗?

现在不少村庄都封村封路了,农村也不平静。事实上,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农村的青壮年涌向城市打工的背景下,哪里都不是世外桃源了。

而且,农村医疗条件一般,一旦被传染了,可能需要转院,会延误救助时机。而这次疫情,防控做得最好的恰恰是上海这样的国内顶尖城市。

大城市独有的医疗、教育、视野等优势,是农村不具备的。这些优势,即使在这次疫情中也适用。大城市救助体系完备,防控措施严密,这一点,比农村强得不是一点半点。

拿这次疫情来说,除非你躲到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之中,否则你的村子里只要有人出去打工,这个村子就不会平静。而现在人口迁移化浪潮的背景下,你觉得村子里没有一个人出去打工可能吗?

所以,城市的房子还是我们优先要考虑的,有钱的话,能买则买,别的不说,至少我们下一代,不太可能回到农村来,如果我们想要给他们创造高的起点,或者将来和他们团聚,那么,城市的房子还是优先考虑。毕竟,农村的绿水青山虽然好,但只能欣赏而已,去城市里赚钱还是第一位的。

那么,大家的选择是怎样呢?你会选择回老家建别墅,还是继续在城市里打拼,为一套城市房子而努力呢?





小鱼头哟


图片是笔者出生时候的土房子,后来又在隔壁修建了砖瓦房。山东的农村都有很大的院子。以这次疫情发生后大家在家自行隔离为例,我觉得还是农村的院子比较好,首先是党和政府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投入与扶持越来越大,厕所问题解决了,天然气问题解决了,自来水问题解决了。所以可以在院子里散步,修剪整理一下石榴树枝,把家里的老物件拿出来在朋友圈晒一晒,呼吸农村清新空气等等。并且村里统一供应蔬菜、水果、面粉等。而城市里居室空间比较小,不适宜运动放松。所以体现出了农村之美。



贝野农夫


不能出门的这段时间里,我充分感觉到还是农村独院好。首先,农村独院的房屋比较高宽大,呆在屋里比较舒服的感觉,生活一切用具样样都有,与城里边是一样的,上网,看电视,快递,外卖样样具全,沒差别。其次,农村家家都有个小院孑,打乒乓球,羽毛球,哂晒太阳,都很好,空气也比城里好多了。而这段时间,城里人只能呆在家里。第三,城里养的猫啊,狗的只`能放在屋里,与人同呼吸。空气从狗的肺里边呼吸到人的肺里边,反反复复,长久如此,很有可能患上传染病。而农村,都把它们放在院孑里,不会呼吸同一片空气,大大减少了传染病发作的机会。所以,住在农村比城市的小区的尤势多多了。


魏红喜


几天前,我和本村的于性弟兄两人(房客)在天黑前去村西头的大学路边透透风,不想被村主任李永现驾车看到,我扭头要走,被李叫住,说我对当前形势(肺炎)有何认识,我回答说,网上都暴屏了,内容己知。我们只是透透风而已。不会在不戴口罩的情况下去人口绸密的商场、超市里。李还问了一起去的那俩人是谁,我也如实回答了,并说以后不会再疫情期内随便游走。李放行后,我们回家了。可李又通过电话把本村队长遣了一顿。自然的队长给我说话也黑起脸来,遭透了。你说好吗?


呼凤唤鱼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地地道道农村人,在这里生活三十年了,我还是感觉农村好。虽然这段时间村里封闭了不让出门,但是待在自己宽敞的大院子里不比城里差,最起码农村的环境好,宽敞的大院里可以健健身,晒晒太阳,孩子可以骑骑车,打打羽毛球,做做游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