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一个读初二的男孩子不沉迷游戏不叛逆,爱学习?

针尖对麦芒0521


(“关注”书山友师,获得更多问答。)

一个正值叛逆期的初二男生沉迷游戏中,的确是让家长最头疼的事,也是家长最急于想解决的事。

如果你家的孩子正是这种情况,或接近于这种情况,家长朋友们不要着急,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的“四步”方案,彻底转变此类孩子。听我慢慢道来——第一步:

家长先要全面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就一定了解,其实不然。这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条件。

这些情况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

1、孩子的学习和兴趣方面。比如: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偏不偏科?孩子的学习兴趣浓不浓厚?还有没有什么除游戏外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2、孩子的叛逆行为方面。比如:家长发现孩子的叛逆行为有多久了?孩子的叛逆行为与玩游戏有不有直接关系?孩子有没有一些出格的、严重的叛逆言语和举动?……

3、孩子沉迷游戏方面。比如:孩子沉迷游戏有多久了?孩子玩游戏的工具主要是手机、电脑、电视还是游戏机?地点主要在家里、学校、网吧还是其他什么地方?……

4、孩子的性格特点方面。比如:孩子的性格是什么样的?(是活泼好动还是少言寡语?是粗暴易怒,还是温文尔雅?是温柔型男,还是阳刚型男?……)

…………

提醒家长,虽然涉及面广,情况又复杂,家长还是必须要先做足功课才行。

家长怎样去了解这些情况呢?

1、到学校找老师了解情况。既要找班主任了解,还要找各科老师了解。主要是了解孩子近期的学习表现和各科成绩,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或是反常的行为……

2、找孩子班上的同学,或者其他朋友了解情况。这种方式主要了解孩子打游戏方面的种种情况,交朋结友的类型,以及课堂外的表现。……

3、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孩子青春叛逆期的常识。(也可以找老师了解。)明白12~18岁的孩子处于青春叛逆期,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三次叛逆,自己的孩子正处于这个最敏感的阶段。

4、找孩子本人第一次谈心,了解情况。找一个恰当的时机,结合前面找老师和同学了解到的所有情况,找孩子谈心,进一步了解内心想法。比如:近段时间对学习的态度;有没有一个近期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有没有意识到近段时间自己的行为表现有些出格;是怎么爱上打游戏的;对待游戏有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没有自控力?……

接下来怎么办呢?

第二步:

梳理了解到的孩子情况,找出孩子问题所在,并列出第二次谈心要点,设计出谈话方案。这是教育好孩子的必要的一步。

家长经过前期全面了解了孩子的这种种表现和内心想法之后,不要急于找孩子。而是要梳理出在了解孩子过程中,孩子暴露出来的问题,并找出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心里想法方面的。孩子只有在思想方面出了问题,学习上才会出现问题,才会沉迷游戏,才会出现一些更加叛逆的反常行为。所以解决思想问题是首要的。

然后,有针对性地列出下次谈心的问题,设计出谈话方案,拟定好其他辅助措施,进行教育。这是家长必须完成的一步工作。

第三步:

找准契机,找准突破口,进行第二次深入细致地谈心。这是教育好孩子最关键的一步。

这次谈心的目的不是了解孩子的情况,而是针对孩子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按照预先列出的谈心问题和谈话方案进行耐心细致地回心挽救教育。不能随随便便,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马虎了事。

家长一定要找准恰当的时机和恰当的突破口进行谈话。

比如,可以选择在孩子某次考试特别失败之后;孩子沉迷游戏身体受到某种伤害过后;因为某种错误,孩子遭到重重责罚之后;也可以在庆祝孩子的生日之时;也可以在孩子心情特别高兴的某次活动过后……

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否则事与愿违,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还会闹得更僵。

又比如,在孩子玩游戏兴趣正浓的时候;在孩子和朋友们谈天论地的时候……像这些时机是不宜找孩子谈话的。

下面再列举一些谈话方案中的核心问题,以便找准突破口。本人曾经使用过,效果特别显著,在此仅供家长参考使用。

再比如:

①你打游戏纯粹是为了好玩,还是为了将来在游戏方面有所发展?

②如果打游戏纯粹是为了好玩而影响了学习,你知道对你人生前途的损失有多大吗?计算过吗?

③如果是为了将来在游戏方面有所发展,只靠乱打一通游戏有出路吗?需不需要游戏方面的专业知识?要弄懂游戏方面的专业知识,需不需要现在要努力打好基础,比如英语学科,计算机学科,数学的逻辑推理等等?如果这些方面的知识没有弄懂,你将来怎么在游戏方面搞出点儿名堂?

④如果你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又舍不得放下游戏,你能够合理安排好学习与打游戏之间的时间吗?

⑤既然你弄懂了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必须扭转前面的做法,投身于学习,你打算什么时候给我交一份《学习与打游戏的时间安排表》,并交一份《学习承诺书》?

…………

在谈话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察言观色,通过孩子的表情、眼神的微妙变化,来准确探测其心理的变化,反馈谈话的效果,决定后续的谈话方案。家长还要注意随机应变,切忌与孩子发生言语冲突,甚至肢体冲突,导致谈话中止。

第四步:

规划后续辅助方案,强化谈话成果。这是教育孩子的延续和补充。

家长通过前面三步的实施,到此应该起到一定的效果了。但必须及时的强化与巩固,否则,要不了几日就会反弹。这也是孩子断开游戏瘾过后最难熬的日子,家长千万要留意,坚持做好后续教育工作。

在此,我再例举一套方案,供家长参考。

比如:

①谈话后的第一个双休日,带孩子来一次净化心灵的旅游,来一次由室内到室外的空间转换,用清新的空气,洗洗其昏昏的头脑。

②从谈话后的第二个双休日起,带孩子交替组织参加其他活动:观看球赛,欣赏电影,游泳健身,唱歌跳舞,科学制作,参观展览,阅读辩论……用有意义的各类活动,来消耗孩子的闲暇时光,占据他充满游戏的头脑。

③家长要注意督促落实孩子交给你的“承诺书”和“学习与游戏的作息时间方案”。通过逐步压缩他的游戏时间,慢慢的让他对游戏失去兴趣,把精力花在学习上和正常的活动上。

④家长平时要多注意适当关心孩子,适当与孩子聊聊天说说话,随时掌握他的思想动向。

⑤家长平时还要注意管控好手机、电脑、电视、游戏机,千万不能允许孩子再进网吧。(同时,家长自己切忌玩手机、玩游戏,免得孩子犯游戏瘾,给孩子一定要做个好的榜样。)

⑥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发现孩子的进步和改变,家长一定要及时的鼓励与支持。

⑦后续的管控工作,一直要延续到孩子所有的学业完成为止。

我相信,经过上面四步方案的连贯教育,只要家长落实监督到位,孩子真正从心里面认识到沉迷游戏的害处,并主动配合家长教育,是完全能够把心思转变过来,用在学习上的。

祝您成功!

欢迎点评,有评必回。

点击头像“关注”“书山友师”,获得更多指导。

喜欢此文,就分享到朋友圈和QQ,记得点赞哦!


百科问吧


我看见初二孩子沉迷游戏、叛逆、不爱学习。让我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他需要生存的源动力。在精神分析来说,在现实上生活没有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是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起码还有精神寄托着。如果连网络都没有,也许连活得动力都没有。



孩子沉迷游戏,很多时候是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稳定健康的人际关系,得不到归属感和价值观,就会在网络中寻找。



作为我曾经家有弟弟小时候网瘾特深,我能深深体会父母感受,不容易....我小时候还把游戏线都给他剪了。我爸还怪责我。

孩子需要去建立在外界新的关系,让他感受到家里的温暖,学校的温暖,他被允许了,被无条件接纳了,没有绊倒石,他就会做他想做的人,因为人性都是往正面的、往好的去发展的。



遇仪


初二的孩子,正是出于叛逆期,父母如果硬碰硬,势必两败俱伤,也不会达到目的。孩子的坏习惯也不是一天形成的。这也得从家庭方面找原因。

身边有一个案例,也是初二,不让玩游戏,发展到把家里的车都砸了。这类孩子,深刻的反映出家庭的教育问题。以孩子为中心,惯着孩子,家里没有家规。

孩子已经初二,而且坏习惯已经养成,试想想,一个沉迷某样东西的人,能一下子斩断吗?似乎是不太可能。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我觉得,可以试试如下的方法:

如果孩子沉迷的深,每天都要玩游戏,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和孩子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谈,如果他能每天完成学习任务,且任务完成的很好,每天给半小时玩游戏时间,其他时间一律不许碰游戏。在此期间,家长每天都要督促检查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等孩子也能静下心来学习一段时间后,由每天的半小时缩减到二十分钟,最后再缩减到十分钟,最后直至不碰游戏也可以,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家长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孩子参与适当的家务劳动。

不知道我的回答您是否满意,也希望能够被采纳,后期我和您一起关注孩子,看看是否能有效果。


玩美教育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要具体分析,但总的来说还是有一些共同点。

初二的学生叛逆是青春期发育过程的一个很自然的表现,当然不同学生叛逆的程度会各有不同,如果一个初二的男孩子沉迷在游戏中而不爱学习,那肯定是个大问题,显然不是简单的叛逆可以解释的。

家长首先应该认真分析找出孩子出现这些情况的深层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挽回局面。

孩子现在的这种情况是负循环了,越沉迷游戏越不爱学习。在学校里成绩上显然上不上,孩子的挫败感会很强,在学校里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得不到认同,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个性正在逐渐增加,当学习上感到失败,就越会通过打游戏来找回自我安慰,长期下去难以自拔。

要解决问题,家长必须要想办法走入孩子的内心,真正的让孩子愿意向你吐露心声,愿意和家长交流,一方面家长不能在应试教育的棒子下唯成绩论高下,孩子出现的问题很多也是家长施压过大,期望太高有所影响,家长必须先纠正自己的教育态度,理性的看待事情。另一方面,对孩子学习要提供帮助,家长可以辅助陪伴走过这段关键的学习时间,可以有各种方式。

最主要的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爱,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儿子不仅仅是对成绩的认同,更是关注孩子的成长,用爱来包容,找出原因,建立信任,一起面对问题,一起去解决问题。


象叔生涯


  1. 高科技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除了老人和吃奶的婴儿,其他都在“低头族”行列。初二的男孩?不,几乎是所有的学生都在患“手机癌”。手机使孩子荒废了学业;手机使学生书写糟糕,没时间去练字嘛;手机使孩子三岁就戴上了“博士眼镜”,手机使大街上的胖子越来越多,没时间去锻炼身体啊。但,手机使地球村活跃了起来,和东半球的亲人对话即可搞定...这是个疯狂的时代,利弊共存的情形下,谁都认为自己是“有道理的”...怎么让孩子放下手机,我们借鉴一下这位家长的做法。
    一.大胆地放纵他玩手机一次。双休日见孩子迟迟不起床(昨晚手机游戏到天亮才睡),也不打扰,一改唠唠叨叨的常态,小两口“外出旅游”。果然在10点半儿子电话来了,“爸,我们家里遭水灾了,快!”爸爸不慌不忙说,都初二的大孩子了,说话都不会,哪里发生了水灾与你有关系,你好好睡觉得啦。“是我们家的卫生间里,哗啦啦下大雨...你们在哪里,快来!”爸妈相视而偷笑,说,我们已经在去省城旅游的高铁上,现在回家不可能,你自己解决好了。把打游戏的聪明劲拿出来!挂断电话。一会儿电话又来了。爸,物业的电话发过来。妈妈接过电话说,宝贝,物业电话在一楼电梯外面去找。晚上9点多了,孩子好像真饿了,又来电话...“我们打算在外面游两天,你都初二了,吃什么?...你不是有钱吗”。爸爸不急不躁。第二天下午,小两口才回家,不问他作业如何,不问他“漏水事件”如何了,一反常态,进门就打开电视,两人说说笑笑谈电视,说旅游...孩子大发脾气,卫生间漏水了,你们不管吗?“哦,你...不是已经解决了吗”爸爸慢悠悠走进卫生间,说,不就是软管子烂了,换一个就OK了。然后把早已准备好的软管拧上,又回去坐在沙发上,拨弄手机。周一,爸爸从班主任那里得知,今天孩子没玩手机,好像有心事,心不在焉。周二,爸爸从学校得知,孩子开始独立完成作业!周三,英语老师在电话里还夸孩子,课堂里积极主动起来...周末,孩子开始巴结爸爸,说,老爸,这周你们还外出旅游吗?我...一个人在家...

    二.水到渠成,爸爸妈妈这时候才跟孩子开诚布公地交流:我们是不是该谈谈你玩手机的问题了...
    三.家长首先做出好样子,用看书打发时间,鼓励孩子在完成一切该做的事以后,可以玩玩手机,但时间必须有家长来控制,否则,没收!


一鸣男


这位家长,你好,您的孩子初二就沉迷于游戏只能说是你们做父母的之前没管好。相信你们骂过了,也不舍得打。

提些个人想法吧:孩子会沉迷游戏我觉得有两点原因:

1.他觉得玩游戏比生活中其他事(比如读书,打球)有意思 ;

2.在游戏中他能找到存在感,成就感。(这个大多是你们家长、老师、朋友造成的) 说说第二点吧,大人经常性的骂孩子笨,学习烂,就知道玩,这只会让孩子在潜意识中觉得这个就是事实,(我就是读不好书,我就贪玩了),慢慢的在同学,老师面前抬不起头变得自卑。长此以往,只能去游戏中找存在感咯。在游戏中他能找到一堆兄弟朋友,陪他一起刷图,一起聊天,感觉比在现实中更有地位。 这样下去,你们觉得孩子能不沉迷游戏么。 至于怎么办:我觉得你们应该跟孩子好好聊聊~(这是空话,也是实话),至于孩子懒得跟你们废话嘛,这个简单,你们可以打入到他的虚拟朋友圈中。你们大人骂孩子就知道玩游戏的时候,总会说,游戏有什么好玩的,打打杀杀。可你们没去仔细体验过,只是纯粹的自以为是。所以花点时间了解孩子在玩的游戏吧,去玩玩,最好是陪孩子一起玩游戏,跟孩子在游戏中交流多了,慢慢的在其他方面交流也会变多,还怕没沟通么?沟通有了,还怕改不回孩子的习惯么? 快暑假了吧,这个暑假就挺好的,陪孩子玩一个暑假的游戏~,呵呵,听着有点不可思议。

试试总没坏处~希望你们能早日带着孩子脱游戏坑~~


小灰灰做快递


叛逆期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作为家长要对叛逆期的孩子的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叛逆期要足够的重视!让孩子顺利的度过叛逆期,家长的责任重大!



1.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长要正视自身的角色,不要以家长的角色对孩子私以控制,要清楚的认识到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作为父母,不要过多干涩孩子的事情,尽量做到尊重孩子的选择!换位思考,父母自身也不会喜欢别人过多的干涩与控制,被要求这个不能做,那个行不通!在家长绝对超控的环境中,怎么叫一个有自己思想的孩子不反抗呢?作为父母,多以朋友的身份跟孩子沟通,试问有哪个朋友会像家长控一样约束自己的朋友呢?孩子沉迷游戏有的时候也是一种寻求心灵解脱得方式,游戏即是他的朋友,作为家长,何不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朋友,心灵的港湾呢!

2.让孩子爱学习,家长要以身作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跟孩子一起学习,让孩子成为你的老师,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有了学习的兴趣,自信心也就随之提高!有了足够的信心,还怕孩子不好好学习吗?希望我的建议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孔夫子学园


要想对这一现状有所改变,首先你得了解自己的孩子。首先说说游戏。他为什么会沉迷游戏?游戏给他带来什么?你不能给他的东西。如果他不打游戏,那他会做什么呢?

游戏之所以能使孩子上瘾,专注的沉浸其中,其实她也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游戏它有明确的目标,有符合他完成目标相对应的强度,努力就可以得到。而且游戏又及时的反馈,比如说逐步通关。孩子专注地投入到里面。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能摘到果子能成功。并由此获得了一种成功的喜悦。能够及时反馈给他。在心理学中称为心流。当你专注地进入到某一件事情当中,也就是你进入到了心流之中。相比较游戏来说,我们让孩子去做其他事的时候。相对于来说要单调枯燥一些。因为。很多大人指示命令孩子快去写作业,快去读书。孩子在这种类似的活动中没有获得有趣的体验。而且在完成之后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建议:平时空闲时间多和孩子交流。多涉及一些学习方面的有趣的活动。比如说诗词接龙啊,成语接龙,或者是和孩子进行有花样繁多的读书游戏。可以采用抽签的形式,剪刀,石头,布的形式来轮流读故事。在过程当中及时鼓励表扬孩子的精彩表现。孩子已经上初二了,这些活动可能有一些幼稚了。这也没关系,可以换一下适合这个年龄的活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看他对哪一类感兴趣,你也就融入其中。我的孩子在上初中的时候特别喜欢听薛之谦的歌儿。虽然不喜欢薛之谦,我觉得他长得面色苍白,好像有一股病态的样子,但是既然孩子喜欢我,也就试着。也就试着听他的歌,后来孩子发现有什么好听的歌,就一块和我听,我举这个例子是说,当你全身心的想去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时候,你总能找到和它连接的切入点的。有时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会喜欢玩一些益智类的游戏,比如说像类似真心话大冒险那种游戏呀。有空闲的时间,可以和孩子打打扑克儿,交流交流电影。一方面调节了他枯燥的一些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增进了父子,母子的交流,是一举两得的。

另外你再想一想。假如孩子不打游戏的时候,他会做什么呢?是不是她的时间她想不出来怎么打发?这也是孩子沉迷游戏的一个原因之一,因为他的业余生活太单调了,他的业余活动太单一了。建议多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引导孩子一块儿和你去。打乒乓球,打羽毛球,打篮球。即使是在家庭中,也可以和孩子一块儿去行其他有趣的活动,比如说像下跳棋,猜字谜语。这些花样繁多的活动,既填补了他业余生活的空白。而且还能提高他的学习兴趣,自然他对游戏的兴趣就下降了。

所谓叛逆,是因为孩子在初二的时候请正处于青春期,一方面他的身体迅速的发展,身体像成年人靠拢,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已几乎上已经快速一个成年人了,他的心智也在飞速发展,这个时候他属于身心冲突的一种状态是比较敏感的。其实也是比较迷茫,慌乱的。对于家长来说。在小时候。家长一直处于它的领导者的地位,家长说什么孩子没有反抗的权利,大多是顺从,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自我意识开始抬头发展。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亲自沟通不畅,很容易出现冲突,那就是所谓的叛逆了。叛逆的关键点还是在沟通。要尊重理解孩子。做父母的总是觉得自己对孩子的爱是无可挑剔的。却不知有时候我们所表达的不一定是孩子所需要的。比如说我有一个同学,她的女儿也是上初中书念的挺好的,学习成绩很优秀,而且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我这位同学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好妈妈,他包办了孩子生活中的所有事物。孩子的衣食住行不需要操心。由妈妈一手替她打理好。但是它的不足之处就是他和孩子,在沟通的时候。他没有给到孩子想要的。但是这一点我的同学并没有意识到,比如有一次他的女儿在演讲的时候失败了。我同学。并没有搂住女儿,轻声安慰。而是像个校长那样以领导的口气说,没关系,我们继续努力。这次没做好,下次改进。这样的话听起来是无可挑剔的。也是孩子应该学习的态度,但是实际上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如此看重一个比赛失败了,他的心灵受到了打击,受到了创伤,此刻他最需要的的是妈妈温柔的言语和温暖的怀抱,能让他好好的发泄一下情绪,哭一哭。聊一聊伤,至于说以后该怎么做那么事,等他心情平复以后才可以做的。所以当他这样说的时候,孩子只是哭,没有回应,等她再重复的时候,这个女孩儿大声的对他妈妈说,你先出去,我不想听你说话。

很多很多时候,孩子在父母眼中所谓的叛逆,也就是孩子认为他想要得到的父母没有给到她的心情,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久而久之,孩子和父母之间沟通交流的这扇大门已经被他合上了,我们不说还好,越说越对着干。这就形成了叛逆。孩子处于这种时期的时候,家长也不要过分的焦虑,一方面要设身处地地与孩子真诚交流,理解,尊重孩子,凡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一下,避免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和孩子进行沟通。另一方面,还有一招也是比较有用的,当孩子有叛逆的心理的时候。家长可以选择一件事儿作为切入点。打开和孩子沟通的大门,那就是向孩子求教。家长可以选择自己生活或者工作中的一件事,请孩子来帮自己选择,说出他的观点,听听他的意见。一般来说,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父母向自己求教,他们是很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他们觉得父母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大人了,像朋友那样尊重自己,自己的观点很重要,自己在父母的眼中也很重要。当然在你向孩子求教的时候,你一定要是真诚的听他的看法。很多时候在我们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会惊讶的发现孩子思想已经很成熟了,甚至会令我们大吃一惊。

向孩子求教是一个打开沟通大门的切入点。那么以后要以此为契机,真诚的和孩子进行沟通。

欢迎关注我一起交流教育中的问题,助您解开教育困惑。




吉老师


怎样才能让一个读初二的男孩子不沉迷游戏不叛逆,爱学习?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要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出在哪里,尤其需要透过表面,发现事情的本质。

Tips:本文较长,阅读时长约15分钟。


一、沉迷游戏

1.不知道您的孩子沉迷游戏到何种程度,如果只是在自己可支配的时间玩而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那无可厚非。我上初中时,班里的很多同学都喜欢玩游戏,其中不乏许多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当时在玩游戏的同学里,玩得最好的是我的一个发小,他现在是一位计算机博士,在德国有自己的项目。

2.如果因为玩游戏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比如熬夜玩游戏,比如上课、写作业时总想着游戏,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那么就需要必要的干预。

干预并不是一棍子打死,要讲究方式方法,尤其要了解孩子玩游戏深层次的原因。

时下在中小学生中有一款非常流行的游戏叫王者荣耀。截止到2017年5月,全国用户超过2亿,其中,14岁以下的玩家大约800万人。它是如何吸引了这么多中小学生玩家的?这其中不乏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内容。

这款游戏的画面设计精美;有专门一对一的新手教程,入门简单;游戏过程中,完成击杀敌人会有专门的系统播报;游戏结束后,会根据玩家的得分评选金牌、银牌,最高分玩家会获得MVP;游戏的排位赛采用晋级制,晋级到相应的级别会有对应的荣誉称号;游戏中设定大量的任务,完成每个任务都可以领取相应的奖励,而这些任务的难度并不大……

以上种种,游戏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入手,从最简单的操作、完成任务开始,提供自由度足够高的游戏场景,游戏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尊重和认同、鼓励和肯定,再配合任务奖励的机制,别说孩子,成人也喜欢这样的游戏。

如果一个人在现实世界中,总是被忽略、贬低、否定或不认同,他的基本心理需求,如被理解、被尊重、被认同等得不到满足,那么他必然会向别的方面寻找。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并非孩子选择了沉迷游戏,而是我们把他推向了沉迷游戏。

二、关于叛逆期

不得不说,叛逆期这个说法本身就带着中国式家长的标签。其核心认知是,家长说的话孩子不听,这就是叛逆。

所谓的叛逆期,在心理学上叫青春发育期(13-23岁),是人类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生理高速生长发育期。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除了身高、体重的明显变化,很多家长反映,孩子跟我们之间的交流变少了,有自己的隐私空间了,不听话了,叛逆了,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为什么会这样?

1.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处于身心失衡状态

青春期本身就是生理高速生长期,孩子的身高体重变化几乎肉眼可见,往往去年买的衣服,今年就穿不下了。与此同时,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发育速度却相对缓慢。通俗说,看孩子的外貌身材已然是一个成年人,但其心理特征很大程度上还是个孩子。

青春期生理的剧烈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孩子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叛逆”的表现就显现了,这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换句话说,如果哪个孩子在青春期没有“叛逆”的表现,反倒需要父母密切关注了。

2.半成熟现状和成人感需要的矛盾

生理的成熟,让孩子在心理上也感觉自己是一个成人了。所以我的言行属于成人水平,我需要与成人平等的地位,我需要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于是矛盾出现了。

成人感让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他们凡事希望独立自主,摆脱父母的羁绊;同时在遇到困惑、难题时,又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鼓励和支持。

因为内心还是孩子,而外在表现需要像一个成人,为避免被认为表里不一,他们会把内心世界向成人封锁,尤其是不理解、不认同自己的父母,这会产生很多苦恼甚至压抑;同时他们渴望与人交流、沟通,所以同龄人和能尊重理解他们的成人更容易成为他们的朋友。

所以,想要与青春期的孩子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首先要了解他们的现状,尊重、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成为他们的朋友。如果只是给青春期的孩子扣一顶“叛逆”的帽子,用过来人的身份,以“都是为你好”的名义去说教,实际情况必然适得其反。

三、爱学习

恕我冒昧,您爱学习吗?

我曾经问过许多家长这个问题,绝大多数家长或笑而不答,或顾左右而言他,还有一些家长会说,“我们那时候条件差啊……”这时我会打断他继续问,现在条件好了,您爱学习了吗?于是这些家长也笑而不答了。

如果家长不爱学习,如何要求自己的孩子爱学习呢?要知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后,会的第一个学习技能就是模仿,而父母正是孩子模仿的最主要对象。

我在教育领域工作15年,通过面授课程接触的学生3000余人,我会在不同的场合问他们相同的问题:你们喜欢学习吗?迄今为止,回答说喜欢学习的人寥寥无几。还有一部分学生会说,我不喜欢学习,但我喜欢听你的课。为什么?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动机。比如饿了想吃东西,渴了想喝水;感到孤独了,想交朋友,与人交流;我得把车停在车位上,不然会被贴罚单……换句话说,我们有意愿做的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好处,包括避免坏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趋利避害。

学习有什么好处呢,可以避免什么坏处?我相信各位家长非常擅长回答这个问题,我听过最多的回答是这样的:你现在好好学习,将来考上重点高中,考上重点大学,找个好工作,成家立业。否则,你将来会生活在整个社会的最底层……这话听起来没毛病,可是有个问题,如果你拿同样的话激励自己,又会有多大的效果?

假如,你从现在开始坚持锻炼身体,每周5次,每次40分钟左右,中等强度,常年坚持,会让你身体健康,远离疾病;身材有型,整个人显得更年轻,而且充满活力……这样的说辞会让你开始健身并坚持下去吗?很难。因为这样的文章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但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整个中国能保持每周3次,每次不低于3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的人群,只占总人口的1%。

好好学习也好,坚持锻炼身体也罢,话说得都没错,但没用。因为这些内容和心灵鸡汤一样,都属于外部动机,能让人开始,但难以坚持。真正能让人产生强烈意愿并有持续动力的,是内部动机,也就是内驱力。如同饿了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心灵鸡汤,也不需要别人的说教,我们只需要吃东西。

所以,好的教育的实质,就是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对父母而言,做好孩子的榜样,肯定他、鼓励他、支持他,让他体验成功的快感,就是唤醒孩子内驱力的最好方式。

当你将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喜悦和满足与孩子分享时,你的孩子心生赞叹的同时会不会模仿你呢?当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时,会不会感染学生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常说,孩子仿佛一面镜子,在镜子里,能看到父母的模样。如果您希望孩子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除了积极有效的沟通,您得先让自己开始积极地改变。而学习,就是积极改变的最好方式。



亲子丨朱子说


初二的男孩本来就在叛逆期,而且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一定是长期在现实中学习或人际方面长期受挫或找不到可以共交流的对象,转而在网络中寻求成就感。同时,家庭教育缺失或不正确,也会造成沉迷网络。

指望一个长久不锻炼的人一下子跑个马拉松,要么是跑步的人累死,要么是马拉松变成100米的距离。这都是很不现实的。

能做的,就是循序渐进,多陪伴,聊他感兴趣的话题,把注意力从游戏逐渐转移到他的兴趣爱好上,帮纯找到奋斗的方向和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

但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就像一个有烟瘾的人,你陪着他戒烟,有时候你会觉得无助或崩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