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爆發後,動物怎麼沒有被感染的?

■■■■刮開自己看


動物有沒有攜帶病毒很難說,當然野生動物很多也是分散,相對就是一種隔離


隔音窗15256940099


這就涉及到病毒傳染性和致病性的問題,新冠狀病毒吸附到細胞上,是有個特異性結合的,通俗來說就是必須看對眼才行。人類肺部,腸道組織細胞表面大量表達ACE2蛋白,而病毒表面的s蛋白有吸附細胞表面功能,有大量ACE2受體,兩者剛好看對眼了,所以就容易感染上。其他動物除非像呼吸道或者消化道也大量表達這種蛋白,不然是感染不上的。感染上也還不一定生病,因為病毒感染上後人和動物不同的免疫系統導致了不同的後果。有的能完全清除還沒症狀,有的可能就共存了,有的病毒沒整死先把自己整死了,有的同歸於盡了。


臨床藥師藥健康


體外細胞實驗已經證明能夠感染了。

魔鬼在細節中。

我國P4實驗室的科學家們1月23日在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bioRxiv網站發佈了一篇預印文章《Discovery of a novel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ent pneumonia outbreak in humans and its potential bat origin》。作者在武漢疫情爆發後,對於ACE2這個新冠病毒對人類的攻擊點,做了相當多的海拉細胞實驗。他們試著用新冠病毒去感染一系列的ACE2蛋白樣品,分別屬於人,中華馬蹄蝠,果子狸,豬,還有老鼠。結果發現,除了老鼠的樣品不被感染外,其餘的ACE2蛋白樣品都能被新冠病毒感染,包括豬,包括果子狸。文章發表半個月之後冒出來的名聲大噪的穿山甲估計也能被感染,只是論文發表時實驗沒有做。

也就是說很有可能相當多的哺乳動物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

也就是說新冠病毒很有可能是人畜、人獸共患傳染病。

當然也有可能海拉細胞發生了汙染,但P4的水平還不至於這麼低級吧。。。

聯想一下前一段時間某院士說寵物也需要監控,以及最近的殺狗狂潮,他們也許早就從該文中讀出了類似的含義。

細思恐極,新冠病毒這個魔鬼或許將永駐人間。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1.22.914952v2




先讓我存在


動物的免疫力最強,因為沒有用抗生素注射,中醫人的肺都讓西醫抗生素毀容了。這是西方消滅中華民族的毒藥。希望用中醫藥補肺氣。


中醫奇效良方


誠邀回答,人類雖然是動物發展過來的,但是人類和動物還是有本質的區別。人來發展到現在雖然人類的腦細胞在進化,人類越來越聰明,但是人類的身體素質我覺得是在退化的,我們現在的生存環境別提有多舒適,現在的人們冬天夏天都有空調,活動量在也在減少,所以體質也在持續下降。

動物的生存環境要惡劣的多,這就變相的鍛鍊了它們,加上天生的構造不一樣,讓它們更能適應這個自然環境,動物身上細菌要比人類身上的細菌多的多,動物一樣活的好好的,足以說明它們的抵抗力更強。從這些年的疫情來看,流感、禽流感、非典、包括這次的新冠肺炎等等,都是動物傳播給人類,沒聽說過人類把病毒傳播給動物的,這些病毒動物能抵抗,人類卻抵抗不了。可能大部分動物的壽命沒有人類長,可是動物的體質卻是人類比不了的。

現在疫情期間更能提現出人類的體質脆弱,經過這次之後我覺得更應該提倡全民健身,增強國民健身意識,讓全民動起來。


天地之中嵩山行


不會互相感染的,要是會互相感染野生動物早就滅亡了。野生動物又不會在家隔離的。更不會去買雙黃連。只有人會說話可以推到野生動物身上。更可憐的是還有一些啥子把繁衍的野生動物一概說成病毒的傳播者。非典時期果子狸遭殃,果子狸的養殖戶也給滅了,果子狸很快就會變成瀕危野生動物了,請問這是在保護野生動物嗎?這次病毒還不知道什麼動物會遭殃啊。希望立法保護和繁衍瀕危的野生動物吧!


阿丁


人和動物都有各自的生存法則,野生動物生存在自然的世界,它們不能主動改變自然世界的生存環境,那麼它們只有被動的適應自然世界的各類環境,包括相互交叉感染的病毒,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它們才能生存於自然世界。

我們現代人類生存在一個嬌貴的生存環境中,出門以被現代化工具代替,失去了每天應有的自身活動量,冬熱靠容調來調節身體的冷熱量,人的身體自然就嬌貴了。

人缺少活動,也就是說減少了心臟的工作,也減少了肺的呼吸工作新陳代謝,同祥也減少了全身血液的循環工作,也就少出汗水了,不出汗水自然身體內積累的廢東西就多,人自身的免疫能力就要下降了。

所以農村的老人七八十歲都還可下地勞動,他們除了自身的勞動活動,生存的環境空間也要比城市的好。而大多數城裡的老人七八十歲,都需要被家人照顧。這也證明了,跟你吃得好孬無關,跟你的身體活動,和生存的環境空間有關。


雅閣居士閒逸雅居


實際上,並非動物攜帶病毒就不會被感染,非洲豬瘟對家豬和野豬一樣有著急性、烈性、高度接觸的傳染病,其特徵是發病過程短,潛伏期只有15天,發生率和死亡率都高達100%。臨床表現為發熱、皮膚髮紺,淋巴結,腎、胃腸粘膜明顯出血。不過,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會傳染人。同時,在高溫之下60℃持續加熱20分鐘,即可殺滅非洲豬瘟病毒。

所以,並不是動物攜帶病毒不會被感染,而是部分動物對某些病毒具有抗體,於是成為這些病毒的宿主。在自然界,有一種小動物天生就可以攜帶病毒而不會受到傷害,它就是蝙蝠。現代社會的人們,因為很少可以見到蝙蝠(因為蝙蝠喜歡夜間活動),所以對蝙蝠不是很瞭解。


崑山8哥


大家都躲在家裡自己都管不過來,那有時間管動物啊。



balabala888888


人進化後的動物,長期與溫室交道,免疫系統退化嚴重,人的惰性強。動物不同只要能吃它們一直在吃,殺雞也好,殺羊也好觀察它們呼吸道粘液多和皮質較厚,估計感染也需要過程,從體溫上說也比人高,因此高於人體溫度產生的毒物質,在人身上肯定是難治癒的。人的鼻腔用手容易劃破,所以也容易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