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国渠重要性及韩王的目,分析郑国成秦国功臣原因?阴谋权术

导语:郑国疲秦,为何成为秦国功臣?秦王嬴政顺水推舟,师出有名首先灭了韩国;从郑国渠重要性及韩王目的,分析郑国成秦国功臣原因?韩王的阴谋权术,为韩国发展争取时间

在战国时代,各大国家除了在战场之上进行厮杀之外,暗地里的斗争也不在少数,本篇文章要讲的郑国疲秦事件就是其中之一;这一事件可谓是啼笑皆非的,当时的韩王崇尚阴谋权术,想要拖垮秦国的发展,便派水工郑国进入秦国,想要通过修建渠道的方式来耗费秦国的财力和物力,延缓秦国的发展脚步,让秦国出现颓败的迹象,给山东六国可乘的机会。

但最终的结果却与韩王安的想象相去甚远,郑国渠不仅建成了,还福泽后代,带动了秦国的农业经济生产,让秦国本身受到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农业经济,其发展的状态得到了改善,可以说,郑国为秦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

从郑国渠重要性及韩王的目,分析郑国成秦国功臣原因?阴谋权术

水工郑国是为了疲秦还是为秦国作贡献?

因此就会有人问一个问题,说郑国为什么为秦国建渠,建着,建着就真正地去为秦国服务了呢?就放弃了自己原本作为“间人”的身份了呢?郑国的任务本身到底是什么?再来看一下郑国的任务到底有没有失败。

郑国技术高超,秦国确实需要修渠

首先第一点,秦国之所以要任用郑国去修建渠道,那是因为郑国确实有着高超的修渠本领,当时的秦国农业生产饱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每逢连年大旱的时候,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很严重的阻碍,在商鞅变法的时候,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所以当农业经济受到影响的时候,国家的整个经济收入就会受到影响。

而国家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循环,经济的强盛稳定发展是整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循环发展当中不可缺少的一步,每当秦国的农业经济受到损失的时候,就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进而影响秦国的综合国力,延缓它东进的脚步。

从郑国渠重要性及韩王的目,分析郑国成秦国功臣原因?阴谋权术

那时的秦国迫不及待地想要改善身受自然因素影响的状态,所以需要一个高超水平的人,去修建真正能够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水利设施,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的要求,那么秦国派遣自己的工匠照样能够做到,试问一个强大的诸侯国,难道连一个水工都找不出来吗?

  • 韩王安派郑国修渠,其目的是延缓秦国发展,或搞破坏

那肯定是不能的,秦国之所以不用自己国家现有的工匠,而非要任用来自韩国的郑国,这就说明了这个工程对于秦国的重要性,也说明了这个工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要求,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郑国不能够向韩王安所说的那样为秦国修缮破渠和坏渠。

当时韩王安派遣郑国前往秦国,给了他多套方案,最主要的目的是让他延缓秦国的发展,最好是能够到秦王修建没有用的设施,如果非要修建水渠的话,那么也要修建破渠和坏渠,就是那种看上去比较完美,但是中看不中用的那一类。

我们上面已经说到,郑国渠对于秦国本身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秦国本身的工匠并不能够在专业水平上超过郑国,但他们也毕竟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像是韩文安所说的那种“骚扰地方,增百姓之怨”,或者“舍易就难,避近取远”等等的方式是绝对行不通的。

从郑国渠重要性及韩王的目,分析郑国成秦国功臣原因?阴谋权术

毕竟修建这么庞大的水利设施,秦国不可能就派遣一个懂这方面知识的,当郑国单独修建,自然也是有其他的水工从旁协助的,并且也一定会有朝廷的专门人员进行监督,想要修建破渠和坏渠一定是不能够实施的行为,不出几日就会被秦国发现,根本就没有办法达到疲秦的目的。

韩王安真正目的是耗费秦国国力,为韩国争取发展时间

第二点我们来看一下郑国任务的本身,事实上,所谓的疲秦策略,从根本上来讲并不是要拖垮秦国,试问一个经过了上百年的变法改革才强盛起来的国家,可能会因为一个基础水利设施就被拖垮吗?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秦国在之前面对六国合纵的时候,又是怎样挺过来的呢?在面对争战巴蜀的时候又是怎样攻克难关的呢?甚至在长平之战当中需要从巴蜀地区修栈道运粮,他们又是怎样完成那样的工程的呢?

所以,韩王安应该不会“幼稚”到寄希望于郑国,通过一个水利设施就去将秦国彻底拖垮,而是想要通过这样的一个工程,去耗费秦国的财力物力,延缓秦国东进的脚步。简单点来讲就是为韩国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

因为韩国与秦国是相邻的国家,如果秦国发动灭国战争的话,那么首先受到攻伐的一定就是韩国,同时,韩国又是比较弱小的国家,拿它来开刀比拿同样相邻的魏国或者是楚国容易的多,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韩国,必须延缓秦国东进的步伐,以更长时间的保持它的宗庙社稷,而针对这一目的郑国其实是完成了的。

从郑国渠重要性及韩王的目,分析郑国成秦国功臣原因?阴谋权术

我们上面说到很多人曾经问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郑国修着、修着就真正的去为秦国做贡献了呢?为什么郑国在后来就放弃了自己间谍的身份了呢?事实上,这两个问题问出的出发点就错了,因为他们之所以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郑国渠后来确实修建成功了,也确实给秦国的农业经济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确实是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秦国的生产率水平。

  • 郑国渠成修建确实延缓了秦国发展,为韩国争取发展时间

如果从这个角度上讲,人们就会错误的认为郑国确实在为秦国做贡献,确实发挥出了作为水工应有的水平,也确实违背了韩王安给他下达的任务和指令,但事实上却并不是这个样子的,郑国渠的完整修建,说明秦国的财力物力确实被转移到这个工程上一大部分,也确实延缓了秦国其他方面的举措。

同样的,在这个工程上面也耗费了巨大的时间和金钱,所以说郑国渠的成功修建,其实意味着郑国拖延秦国东进的计划顺利地完成了。而我们上述也说到,韩国并不能够通过这一个工程就将秦国拖垮,只是在谋求生存的机会和时间,而郑国渠的顺利修建,让韩国达到了这一目的,至于郑国渠修建完成之后秦国的生产力是否能够得到提高?这其实并不是郑国本身需要考虑的事情。

  • 在秦国大量人员监督下,郑国是不可能做手脚的,只能尽力完成

如果你想要让一个水工在那样的时代里,在秦国由上自下的人员的监督之下,即完成疲秦的计划,又让郑国渠修不成,还要吸引秦国大部分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那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从郑国渠重要性及韩王的目,分析郑国成秦国功臣原因?阴谋权术

因此,那时郑国其实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切实的去为秦国修建水渠,以此来吸引秦国的财力、物力、人力,要么就让秦国的郑国去修不成,让其一如既往的饱受之前自然因素的影响;而鉴于韩王安给他派遣的任务,郑国也只有前面那一种选择。所以事实上,战国并不是修着、修着就切实的去为秦国做贡献了,而是郑国渠的成功修建恰恰意味着郑国目的和任务的完美实施。

韩王扣留郑国全家,秦王嬴政顺水推舟,师出有名地攻打韩国

而至于郑国为什么会变成秦国功臣的原因,与当时秦国所处的环境和嬴政的顺水推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的,在郑国渠建里完成之后,韩王安大怒,斥责郑国没有完成当时的计划和目标,扣留了郑氏家族来威胁水工郑国。

由此,当初的疲秦计划才正式的浮出水面,在这一事件当中,韩国是无理的一方,而那时的秦国想要发动灭国之战还需要出师有名,所以秦王嬴政就顺水推舟将郑国奉做了秦国的功臣,并说如果功臣不能够全身而退,那么秦王嬴政还有何脸面立于天下?

于是便顺理成章的利用为郑国复仇的名义攻打韩国,韩国也是从那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它想要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是强大于它数倍的秦国;它之前的行为只不过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也正是这样的结局,让很多人都将郑国当作了是秦国固有的功臣,也说郑国是坚守作为一个员工的职责,坚守作为人的道德,宁愿违背自己国君的命令,也不愿意修建劣质的工程让平民百姓的受到伤害。但事实上,这一切只是建立在郑国渠完好建成的基础之上的,而郑国渠是否建成本身也不是由郑国说了算的。


从郑国渠重要性及韩王的目,分析郑国成秦国功臣原因?阴谋权术

  • 郑国渠建成后秦国受益匪浅,韩国也延缓几年灭亡

而至于人们所言的“疲秦”并没有能够拖住秦国的脚步,郑国对于这件事情是这样解释的,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他的说法并没有错,在郑国渠修建的过程当中,秦国确实将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一水利设施建设上面,对于东进的脚步确实有所延缓,韩国也确实在那样的时代苟延残喘了更多的时间。

而郑国渠建成之后,据不完全统计,直接和间接受益的土地达到四万顷,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秦国的农业发展,深受自然因素影响的问题,也让秦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更大的提升。但这些都不是水工郑国,本身需要去考量的问题。

而至于秦国在修建这一水利设施的过程当中所得到的好处,那只能证明疲秦事件本身的荒诞,只能证明韩国当时决策者的幼稚和无知,只能证明当时韩王安的鼠目寸光,他只看到秦国在修建水渠的过程当中,需要付出的辛劳和代价,却未曾想到当郑国渠修建完成之后,秦国能够从中收获的好处。

郑国确实在一时之间拖住了秦国东进的脚步,但在往后余生当中迎来了更加猛烈的进攻,更没有想到他的疲秦事件成为了秦国攻打韩国的一个借口,让韩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后来韩国经受不住秦国的攻伐向秦国投降,山东六国的第一个国家就这样被打了下来,灭国战争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从郑国渠重要性及韩王的目,分析郑国成秦国功臣原因?阴谋权术

韩国崇尚阴谋之术,走错了道路

事实上,在这个故事当中,韩国是最悲哀的一方,这个国家本身是崇尚忠义的,历史上有名的赵氏孤儿事件,韩国就是最为正义的一方,正是他们保全了赵氏孤儿,促成了那一段历史,而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也将这段历史当作是韩国的阴德,对韩国大加赞赏。

可是这样本身崇尚忠义的国家却在后来走错了路,开始专注于阴谋权术的发展,正是因为这种阴谋之风在国内笼罩着,才有了后来水工郑国的疲秦事件,也才让韩国蒙受了灭国之灾。其实,我们并不能够否定疲秦对于秦国东进的拖延,但我们也不能说就真的为韩国的宗庙社稷做出了贡献,毕竟郑国渠直接惠及的是秦国,直接受益的是秦国的人民。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郑国渠不建成的话,如果疲秦事件不爆发的话,那么韩国可能还不是秦国首要攻伐的对象,那样一来,韩国是否能够存在更长的时间呢?这些都是未知的,历史已经发展,就容不得我们后来人再去更改,韩国的结局也已然确定,后来的人哪怕再怎么遗憾?也只能评说无法经历。

从郑国渠重要性及韩王的目,分析郑国成秦国功臣原因?阴谋权术

综述

笔者认为,在疲秦事件当中,郑国并不是一个正面人物,他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想要为秦国去做贡献,并没有人们口口相传的那么伟大,反而在这一事件当中,郑国是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的,只不过这个任务本身就是错的,这个任务本身就是要去惠及秦国的。

我们不能将最终的结果都归结在郑国这一个人身上,我们只能说韩王安的目光短浅,只能说韩国的朝堂非常幼稚而且无知,只能说,当时的天下实力的天平已经发生了彻头彻尾的倾斜,只能说韩国是黔驴技穷投无路。

事实上,这也告诉我们,在国家的发展进程当中,在国家与国家较量当中,只有绝对的实力是毕生都要追求的,像韩王安玩的那种小手段小计谋,很有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些旁门左道都是靠不住的,只有切实地进行创新和改革,只有按部就班的进行发展才有可能稳定局势提升实力,秦国在战国初期的时候是最为弱小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靠着一点一点的发展崛起的,并不是靠着歪门左道而强盛起来的。

这一点,韩国自始至终都不明白,他一直沉沦在自己的那种幼稚而无知的阴谋权术当中,在灭亡那一刻才恍然大悟,才明白原来一直都在扮演跳梁小丑的角色。可是真正到了那一刻,却再也没有回天之力,这对于一个诸侯国来讲可谓是最悲哀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左传》、《战国策》、《资治通鉴》、《吕氏春秋》、《汉书》、《史记》、《国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