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企業若復工,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其實並非是下週2月17日開工,而是本週2月10日企業復工,按照各省市的政府文件規定,除湖北省以外,其餘各省在本週已經逐步復工,全國的產能不說70%,最少40%以上目前最少已經開動。

至於說是利還是弊,這個答案根本無需考慮,肯定是利大於弊,之所以定2月10日,你認為各省市的智囊團沒有考慮過嗎?這個時間肯定是綜合各方面因素最優的時間,也是利大於弊,否則國家就會進一步延遲復工了。

2月17日企業若復工,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很多人會想說,為什麼不多延遲一兩個月呢?等疫情全部消失之後再開工。我想這部分基本都是領固定薪酬的人,而且是國企類為主的人才會有這種想法,因為企業不會輕易倒閉,也不會因為沒開工就不發工資,但其實拖得越久,不僅僅是國家,對於企業,對於很多人都撐不住。

2月17日企業若復工,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對國家而言:全國停工一天對我國造成損失有多大是你難以估計,單以2019年的我國99.6萬億的GDP而言,扣除七個法定節假日以及週末,我們姑且以35天計算就好(雖然理論上有100多天,但是很多私企並不會每週都放假,實際每個月就放兩三天),那麼2019年開工的每天我國創造的GDP為:99.6萬億/(365-35天)=3018億元,停工一個禮拜國家就要損失2.1萬億人民幣,一個月就是近9萬億人民幣。更為關鍵的是國家的任何儲備都是有限量的,而很多產品的生產現在都是互相協作的,如果不開工,後面很多東西可能連供應都會出現困難,畢竟全國有14億人口基數在這。

2月17日企業若復工,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對於企業:企業短時間不開工還好,長時間不開工沒幾個撐得住,因為企業的資金鍊無法維持,一家企業,完全停止運轉,沒有收入時,它的房租不會減少、它的銀行貸款利息也不會減少;部分員工的薪酬還要發放,所以短時間可以,長時間企業賬戶的資金肯定不足,因為很多企業的資金都是綁定在存貨、應收賬款、預付賬款中,貨幣資金賬戶裡的現金並不多,沒有持續的收入來源,企業很容易崩潰。

2月17日企業若復工,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對於個人:國企、央企這些單位的人或許一兩個月不用擔心,畢竟國企、央企這些很多經營具有壟斷性,而且這些企業規模大,實力強,資金雄厚,倒閉概率較低;但是對於私企的員工來說是另外一回事,私企很多基礎薪資很低,主要看業績或者計件,單靠基礎薪酬很難維持;而且長時間不開工,一旦企業倒閉,可能連再就業都困難。

總結

不管是2月10日還是2月17日開工,肯定都是利大於弊,畢竟目前除湖北以外,其他地區的疫情基本都控制住了,而且長時間不開工,其實大部分人也撐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