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冷宮是什麼樣的?吃剩菜剩飯是幸事,更慘的是懷孕妃子

“冷宮”這個詞語經常出現在很多古裝宮廷劇中。所謂冷宮,就是在皇宮偏僻一角的一個破舊宮室。犯錯的妃子們一旦被關進冷宮,就很難再有出頭之日,只能依靠太監宮女們送來的剩飯剩菜度過餘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妃子們要麼自殺,要麼精神失常,要麼遭受敵對勢力的毒手,很難得到善終。那麼,真實的冷宮到底是怎樣的呢?翻開史料,可以在安樂堂、北三所等幾座歷史上著名的冷宮一窺究竟。


真實的冷宮是什麼樣的?吃剩菜剩飯是幸事,更慘的是懷孕妃子

大明皇宮內的安樂堂共有2處,一個在北安門,用來安置無權無勢、病重垂危的太監;另一處在養蜂夾道,用來幽禁犯錯的宮人和皇妃。明成化年間,憲宗朱見深專寵萬貴妃,而負責看管皇帝私庫的宮女紀氏卻悄悄有了身孕。無法生育的萬貴妃十分妒忌,便將紀氏關在了安樂堂,紀氏生下皇子後6年,才與明孝宗父子相見。而安樂堂也因這個故事而聞名於世。


真實的冷宮是什麼樣的?吃剩菜剩飯是幸事,更慘的是懷孕妃子

北三所,位於清宮東北角,現在故宮博物院的珍妃井西邊的山門中。由於囚禁了光緒帝的珍妃而出名。據史料記載,光緒皇帝十分寵愛珍妃,此舉遭到了慈禧太后的不滿。後來,珍妃由於支持光緒帝的戊戌變法行動,被忍無可忍的慈禧太后關進了北三所。“住在北房三間最西頭的屋子,屋門由外倒鎖著,吃飯洗臉都是由下人從窗戶遞進去。”太監崔玉貴這樣回憶道。


真實的冷宮是什麼樣的?吃剩菜剩飯是幸事,更慘的是懷孕妃子

最後這個“冷宮”甚至無法被稱為“宮”,因為它就僅僅是宮牆之間的過道。

明朝天啟年間,15歲的熹宗繼位,由於母親早逝,熹宗十分依賴自己的乳母客氏,還將她封為奉聖夫人。客氏聯合奸臣魏忠賢狼狽為奸,在前朝後宮胡作非為,甚至戕害嬪妃皇子。據史料記載,熹宗有孕的妃子張氏由於不願與客氏同流合汙,所以便遭到了客氏的嫉恨。

由於到了預產期沒有生產,客氏便散播謠言,誣告張氏腹中懷的不是龍子。而熹宗則不問青紅皂白地將張氏打入冷宮。為了洩憤,客氏特意將張氏打發到宮牆過道之間居住,就連一片遮雨的屋簷都沒有。加上看管的宮人得到了客氏的暗中授意,從未給張氏送過一頓飯。據說,張氏在夾道中被餓了14天,腹中胎兒至死都沒有生出,最後被草草掩埋。冷宮的慘狀,由此可見一斑。


真實的冷宮是什麼樣的?吃剩菜剩飯是幸事,更慘的是懷孕妃子

“冷宮”,作為封建時代的特定產物,給我們留下的許多對封建時代的遐想,不知那些被囚禁的女子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來臨之時,是否會為自己當初進宮的選擇而後悔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