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要怎么和孩子沟通比较好?

灬牵手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要怎么和孩子沟通比较好?

我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也是个从事了二十多年教育工作的教师。孩子总是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孩子犯错后,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非常重要。经过我多年的教育经验,觉得家长应尽力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与之沟通以解决问题。以下这些沟通方式实用并且非常有效。

首先,家长要明白,孩子犯了错误,孩子的情感和情绪需要被接纳。家长要接纳孩子的情感和情绪。

经研究,孩子的情绪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当孩子的情绪良好的时候,心情好,他们的表现也好。当孩子的情绪一直被否定时,他们容易失去勇气。心情自然不好,做事的效果也不会好。当孩子做了错事的负面情绪一旦得到了认同和被接受时,他们会得到鼓舞,会积极配合家长,沟通并改正错误。

然后,家长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方式来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觉得他们的情感没有被忽视,家长正以很好的沟通方式来和他们沟通。

让孩子觉得他们的情感没有被忽视,被接受了,家长才能用很好的沟通方式来和他们沟通。列举以下情景来说明一下具体实施方法。孩子说:“我和同学打架了。”如果家长只说:“记住下次别打架了。”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情感被忽视。如家长说:“说了你多少回了?不让你打架!你怎么总犯错。”孩子遭到一番批评和建议的轰炸,很难再去考虑自己问题和承担的责任。他们往往会觉得家长不理解自己,把注意力移到了家长这儿。增添更多了的烦恼,不愿和家长沟通。慢慢地孩子可能会造成逆反心理。

孩子犯错了,家长这样做比较好:

1.认同孩子的感受。家长可以这样说“看起来你很生气。打架了是让人心里难受。”当孩子的负面情绪得到家长的接受,往往情绪会慢慢平复下来,接受家长的沟通和建议。

2.用语气或语言接纳孩子的感情。家长可以倾听着孩子说的话,以关心的态度回应孩子的生气、沮丧等情绪。偶尔点点头或理解地说出:“噢”、“哦”、“啊”或者“我明白了”这样的话语。先不做出任何评判的举动,更不能有批评指责的态度。这样做会使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过会儿有可能他自己就分析解决问题了。孩子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效果,比家长一味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3.给予孩子现实中不好实现或很难实现的幻想。

家长可以这样说:“如果每个人都注意文明礼貌,那么打架的现象就再也不会发生了。”当我们将孩子的愿望以幻想的形式表达出来时,会使他更容易面对现实,去勇于改正错误。并同时理解人是不完美的,人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从而也会避免孩子过分的自责与自卑。

4.即使家长想制止孩子的不当行为,也要接纳孩子的情绪。

家长可以这样说:“你还在为打架生气,踢桌子!我可不允许你这样。你可以告诉我,还有什么事使你这么生气,如果你需要帮助,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不要批评指责。和善而坚定地表达出家长要做的事,而不要总是控制孩子。这样做孩子才能坐下来和家长沟通。

其次,孩子犯错了,不能一味指责批评孩子。家长要引导孩子明白体会,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

当孩子犯了错,批评指责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只能使孩子觉得更糟。往往使孩子觉得自己愚蠢、无能、没出息......太多的孩子会变成“讨好者”,自信不足。还有一些孩子会决定以后掩盖自己的错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当孩子犯了错,家长可引导孩子把错误看作一次学习的机会,引导孩子从中学习。家长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从今天的错误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让孩子在友善的环境中,从错误中学习。

<strong>再有,注意孩子犯错沟通时,家长态度要和善而坚定。避免过度控制或溺爱孩子。

家长要明白孩子犯错,是正常的。只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孩子会改正错误,并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孩子出错了,不要情绪失控,过早的给孩子贴标签。也不能一味溺爱,用物质等来谈条件,忽视错误。家长要以坚定和和善的态度来处理问题。

最后,和孩子沟通的方式还有很多。家长可以通过阅读家教书,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

总之,家长尽力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与之沟通,以解决问题。


孩子教育天天谈


孩子犯错家长发现后,一定要慎重对待,来说说我儿子,前段时间犯错,看我老公是怎么做的吧。

上个月的一个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去超市,走到零食区,儿子和老婆说,妈妈我咳嗽不能吃巧克力,我今天不要巧克力了。

老婆很开心,夸他懂事,是个大孩子了。然后我们就一起去其他区域买东西了。

结账后、走出来,儿子拉着老婆的手。

儿子说:妈妈你知道我今天买了什么吗?

老婆:你没有买东西啊,今天买了什么还有我不知道的吗?

儿子:你买了巧克力!

老婆和我都很惊讶,今天没有买巧克力啊!怎么会有巧克力?

老婆蹲下身子,握着儿子的小手说,能给妈妈看看你买的巧克力吗?

儿子将另一个小手从口袋里掏出来,我们看到一个小小的巧克力,包装纸被握的皱巴巴的,巧克力都变形了,还有些湿湿的。

因为儿子第一次干这种事,很紧张,手心里都是汗水,又握的很紧,把巧克力都弄变形了。

当时我看到后,就大声的吼了他一下,还想揍他被老婆拦下来。

老婆依然紧紧的握着儿子的手,蹲着身子,问儿子:“你是不是很想吃巧克力啊?

儿子回答:是的,可是妈妈你说现在咳嗽不能吃,可是我真的很想吃。

老婆:妈妈不让吃是因为宝贝咳嗽了,医生说吃了巧克力咳嗽会更严重的。但是你如果真的很想吃,妈妈一定会给你买的!我们可以放着、不咳嗽的时候再吃。

儿子:真的吗?妈妈我想吃,你会给我买吗?

老婆:可以啊,走,我们再进去买一些!

我们和儿子又进去超市,来到了巧克力区。老婆拿了个袋子给儿子,让他把那个变形的巧克力放进去,儿子照做了。然后又选了很多他喜欢的巧克力。

结账后老婆对儿子说:儿子,这些巧克力结账后才算是我们买的,没有给钱就拿走的是偷,那是小偷行为。

儿子说:妈妈我知道了,不能做小偷,会被警察叔叔抓走的。

这时的儿子才放松下来,我和老婆心也放下了。

我相信这类事情儿子以后肯定不会再犯第二次了!

孩子犯错家长发现后,肯定也有像我一样,脾气暴躁,吵或者打骂的。

可是后来看到老婆的做法,我感觉我的做法是不对的,一味的吵、打不一定能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也许还是还会因为打骂而生气,日后故意再犯同类错误。

唯有和他讲明道理,告诉他犯错后可能要承担的后果是如何严重的,他才能深刻认识到不能犯此类错误。









仙人掌的家


每个家庭的孩子都会犯错误,有的孩子调皮犯错误家长二话不说上去就打,时间一长把孩子都打皮了,再说有的孩子犯错误了还不知道错在哪就被挨打了,这种做法不担对孩子不起作用,反而会让孩子心里恐惧,会不听话,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要让孩子知道错在哪了,家长好好的去讲道理,上去就打

这样做法是不对的,要让孩子心里明白,下次就会避免这种问题,我小时候父母常常教育我,后来长大了毕业了,在我出去打工之前父亲就送我三句话,第一不干不道德违法的事,第二不做偷奸耍滑的人,第三不做对不起同事的事,要做一个为国家能做出贡献的事,我现在也是个父亲,孩子犯错误我就会给孩子耐心的讲道理,让孩子知道错在哪了,下次同样的错误还会不会去犯,有时候管的严了反而对孩子没好处,犯错误了要让孩子自己认识到哪错了,这样孩子从小到大都会学到好多知识,都会明白好多道理。


缘分虹桥


孩子犯了错,家长要注意沟通处理的方式方法,孩子正在建立对世界的认知,我们应该教会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教会孩子辨别是非,对的要给与正向鼓励,错了要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原因和后果,及时改正。

如果孩子犯了错,父母应给予孩子及时正向的反馈,需要注意以下4点:

1、父母要及时制止并指出孩子的错误,既让孩子意识到问题所在又能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大家都会犯错误,爸爸妈妈也会犯错误,犯错并不可怕也不丢人,只要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就是好孩子,所以宝宝犯错误,爸爸妈妈会指正你的错误,不论怎么样爸爸妈妈都会爱宝宝的”。在这里父母要引导孩子敢于正面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

2、不能以物质和利益交换而诱导孩子承认错误,会让孩子养成做任何事都是有条件的,都是可以交换的,孩子会一直试探父母的要求的底线,直到父母没有了底线,孩子也就肆无忌惮了。

3、父母不能因孩子的弱势而威胁孩子改正错误,比如“不要你了”“有妖怪来抓你了”之类的,这会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也是父母无能的表现。结果就是孩子遇到问题,只会一味的逃避和找借口。

4、父母不能因孩子的错误对孩子冷嘲热讽,否定孩子,不要事过境迁之后再旧事重提,这说明父母没有正确的心态,要检讨的应该是父母了。

综上所述,孩子对犯的错误是积极面对改正错误,还是一味逃避各种甩锅,又或是枉顾是非我行我素,关键还是父母的正确引导。

希望以上经验对你有些许帮助。








福妈爱吃会做能叨叨


第一,家长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切忌一上来就对孩子发火,或者打骂。管理好情绪的小贴士:深呼吸,几次不行,就多次,直到情绪缓和一些;有些家长实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觉得就是怒火中烧的,那就先把目光从孩子身上离开,转换一个场景,等情绪缓和了再回来处理。

第二,观察一下孩子的反应和情绪,如果孩子因为犯错自己而情绪波动很大,比如孩子自己被吓哭了,或者吓懵了,要第一时间先安抚孩子的情绪。告诉他们别怕,有爸爸妈妈在。

第三,倾听孩子对于本次犯错的想法,如果孩子不愿意说,要试图站在孩子的角度,尝试理解此刻孩子的心情,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只是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做,爸爸妈妈没有要责怪你的意思,逐渐引导孩子说出他们的想法。

第四,如果孩子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爸爸妈妈要告诉他们这么做,别人会是什么感受。比如哥哥打了妹妹,可以先问哥哥如果他被打了会是什么感觉,然后告诉哥哥,妹妹被他打后就是同样的感觉。引导哥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第五,引导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负责,对事件相关人道歉,并且要接受相应的处罚,比如说,做家务或者帮助一次别人。

第六,鼓励孩子,犯了错误不怕,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并且以身作则,如果自己遇到类似情况,也要说到做到,做孩子的好榜样。

孩子犯错后,根据错误大小需要相应的孩子能承受的处罚,但有一点要注意:千万不要关小黑屋,更不要用关小黑屋的方式逼迫孩子承认错误。因为关小黑屋,尤其是长时间关小黑屋,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忻妈谈儿童成长心理


孩子犯错误是好事,也是正常的,如果孩子不会犯错误就不正常了。就如同失败和成功一样,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没有失败就想要成功,是不是很可笑呢?

孩子犯错误根据性质的不同,处理方法都不一样,有的是需要鼓励安慰,有的是要用惩罚的手段。鼓励和安慰是因为孩子的错误,是无心无意造成的,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包容,这样的错误可以看做是孩子成长成熟的过程,最后再进行鼓励和引导。惩罚手段是因为孩子有意犯错,并且屡教不改,这个时候再不给孩子严厉惩罚,那么孩子的错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再用惩罚性的手段管理就已经晚了,只有留给社会去磨炼了!

有时候孩子犯错不是错,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的有些言行,家长认为孩子是错误的,但是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孩子的错误就不是错误,是家长和孩子的认识不同,造成的判断失误。

有的孩子犯错虽然小,但是性质很不好,影响很坏,孩子没有判断力,家长就不要忽略不计了。所以,家长判断孩子的错误言行,需要根据孩子具体错误的性质,来鉴别轻重缓急,再采取对应的措施给予及时沟通和引导。尽量不要采取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倾向的手段教育孩子,这是不理智的,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是很可怕的!

所以,遵循:了解、判断、理解、沟通、鼓励、引导、解决七个步骤灵活进行处理就可以了!



元之创客


一、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怎么办?

(一)教育孩子时,很多父母会陷入两种极端:

1、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一犯错就严厉惩罚

2、要么过分宠溺,犯了错也不批评。

(二)惩罚和溺爱,其实都不科学。

惩罚确实能立刻制止孩子的错误,但对孩子身心健康长期损害很大;过于溺爱,则会让孩子缺乏边界意识,没法认清对错。

(三)真正管用的教育方法是什么呢?

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用和善、坚定的方式,帮孩子改正错误。——正面管教

二、不要生气,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惩罚

举个例子,孩子踢球时,把别人家的窗户踢破了,家长该怎么办呢?

最常见的做法是家长气炸了、让孩子罚站。但罚站和把窗户弄坏两件事之间,并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正确的做法是:

1、平复心情。不生气是不可能的,带着情绪处理问题,会让孩子产生对立情绪,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让问题更糟糕。

2、和孩子商量直接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为自己犯的错负责。

3、解决问题:比如让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新玻璃,和他一起动手把窗户修好。

这样,孩子才能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错误中成长。

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谢谢!


番茄妈说育儿


孩子犯了错误,我觉得是孩子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这时,家长如何和孩子的沟通尤为重要。

孩子的”错误”行为一般可以分为普通的没有符合家长期望的行为,比如打翻牛奶,吃饭弄得满桌都是,在家里乱写乱画。还有一些是对自己或者别人有伤害的行为,比如打人。

如果是一般的没有符合家长期望的行为,家长的沟通方比较有效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放映机原理

即陈述事实,不给孩子贴标签。比如孩子打翻了牛奶,我们可以说“亲爱的,我看到牛奶打翻了,你觉得接下来可以怎么办呢?” 一般来说,孩子会有他自己的解决办法。如果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办,家长可以继续引导,我们是不是可以用抹布或纸巾擦干净呢?需要妈妈来协助你吗?这样,孩子虽然不小心打翻了牛奶,但是却学会了自己如何处理这类事情,还建立了信心。

2)把【否定句】改成【肯定句】

我们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可以多用选择式肯定句,如果我们经常说否定句,孩子不一定能够明白那自己可以怎么做。比如,把

X “不要在家里的墙上乱画画。” 改成

O “孩子,你可以在白纸上面画画。”

X “你不能看电视看这么久。”改成

O “孩子,我们今天就看15分钟电视好吗。”

如果孩子的行为涉及伤害自己或他人,家长在沟通的时则需要

1)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再针对行为进行沟通。

比如孩子打人,一般来说孩子打人是因为他生气了。这时,爸妈可以告诉孩子,“我看见你现在很生气(接纳情绪),但是打人这个行为会伤害到别人,是不对的(行为不对),我们看看下次生气的时候可以怎么办(帮助孩子找解决办法)。”

我们需要把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分开,因为情绪没有对错,行为可以有选择。如果孩子误以为生气是不对的,哭是不对的,那么他们就可能没有办法学会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就会成为他们的情绪雷区,一踩就爆。

所以,孩子犯错,只要家长懂得方法,就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Vivi生涯咨询


凡人难免犯错,宽恕方显神性!成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是小孩呢?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在公众场合批评他,因为孩子也有自尊心,也不要第一时间对他兴师问罪,如果孩子正在叛逆期,如果教育方法不对,哪怕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也会在内心排斥家长,与家长对着干,拒绝承认错误,令其与父母的关系进入僵硬化!

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应待孩子心情恢复平静后,再与他分析事情的始末,尽量不要以家长的姿态,最好以朋友的或平等的身份引导他对事情作出分析,语气要平和,提问要有技巧,如:到底发生了什么?你认为你这样做恰当吗?你能不能做得更好;我认为可能用另一种方法更好,你说呢?

孩子可能很固执,不肯承认错误,往往是因为他们害怕,没安全感,所以家长在孩子成长的教育中,要教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负责!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出相应的代价,接受相应的惩罚!

对孩子的教育有几个点:

1.教育孩子要学会体谅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2.鼓励孩子自我评估!

3.促进孩子走向成熟,让他明白到犯小小的错误也可能会负出很大的代价!

4.帮助孩子学会补救,教育孩子犯错要勇于承担!

6.劝说孩子要顺其自然,不要期望他人一定会接受自己的道歉!教育孩子道歉是一种态度,与他人接不接受无关,不能以他人不接受就不用道歉!

孩子犯错事小,教会孩子正确面对错误才是家长的目的!



好奇人生彭琪皓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可以试试下面的沟通方法:

1.对孩子给予接纳和理解

有的孩子犯了错误,担心被父母责骂,会选择掩盖事实,或把责任推脱给别人,以逃避惩罚。

比如,孩子在屋里玩耍,我在煮饭,听到“嘭”的一下,应该是什么东西摔烂了,我过去一看,发现是杯子烂了,孩子已经跑到卧室躲起来了。

还有一次,孩子把笛子最前面敲掉了一块,怕他爸爸回来揍他,就把笛子和碎的那块都放抽屉里,也不吭声。

其实,孩子已经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担心被责罚,才会选择逃避。

没有不犯错的孩子,给予他足够的接纳和理解,他才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你,不会一味地逃避。

2.孩子承认了错误,给予支持和表扬

犯了错误就要勇于承认,孩子不敢承认,无非是担心被骂或被打。

告诉孩子,父母允许他犯错,但犯了错误以后,要勇于承认,父母也不会因此去责罚他。

消除了孩子内心的恐惧,他才敢把事实告诉你。

当他发现你没有责罚他,那么下次他再犯错误,也会主动承认错误。

3.跟孩子一起分析犯错原因

很多时候,父母惩罚孩子,也是为了不让孩子再犯类似错误。

既然打骂,责罚不见效,不如换一种温和的方式。

跟孩子一起分析,让孩子认识到犯错误的原因,才能有效避免以后重复犯错。

孩子察觉到你的改变,内心不再恐惧不安,就能更好地配合你,改正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