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2020的致命发问无疑是,“请问哪里还能买到口罩啊”

此次疫情爆发后,口罩全网断货,真可谓是一罩难求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口罩突然就成了今年的爆款单品

但是,大家知道,中国第一位口罩设计者是谁么?

另外,那些在国际赛事中,获奖的口罩设计后来都去哪了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中国第一只口罩的设计师


百年之前,中国经历了一次肺鼠疫

疫情蔓延非常快,为了有效控制疫情,伍连德设计出中国的第一只口罩,不仅保护救助人员免受感染,而且迅速控制了那场震惊中外的鼠疫大流行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这种口罩的制作方式简单,而且价廉物美,后人将其称作“伍氏口罩”,基本可以算作是后来口罩设计演变的原型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棉纱制的“伍氏口罩”

在防治鼠疫期间,伍连德还发现,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即大家共食,很容易互相感染病菌。从卫生角度来看,应该采用西方的分食制,所以他想到了“双筷制”

即为每位用餐者准备两副筷子,一副取食,一副入口,类似我们现在所用的“公筷”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卫生问题解决了,但取食很不方便

经过反复考虑,他又发明了一种介于共食和分食的方法,就是今天我们中式餐桌上非常流行的“旋转餐台”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这两种方法在很长时间内有效制止了共食传播传染病的问题

只是现在很少还有人记得这位抗疫斗士了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荣获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去哪了


此次疫情爆发后,小编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口罩设计的文章

印象中以往的国际设计赛事中,每年都有获奖的口罩设计,小编不禁想看看这些设计后来都有没有应用到生活中呢

发现大部分都还是停留在获奖时的概念设计或者草图作品。有的不是成本高,就是不实用,亦或者技术要求太高,根本无法实现落地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智能耳罩补充口罩的设计

这会才切实的感觉到,设计在天灾面前是多么的渺小,不过在这其中还是有一些希望在

小编共找到7款产品,分别获得过红点、IF等国际设计大奖。其中4款上市在售,2款有实物展示,1款优秀概念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2015 · 红点奖 l Life Mask

这款口罩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改变了以往口罩挂在耳朵上的设计,可以直接贴在脸上。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同时设计了一个可放置在公共场所的储存设备,里面的口罩采取撕拉式的方式拿取,非常方便和干净卫生。

准备来说,它这是专为人们在火灾中使用的面具,但小编觉得,其他场合也同样适用。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02 2018 · 红点奖 l SNACK MASk

Snack Mask是一款便携易用的趣味口罩,包装一体化的设计方式,为用户创造便携高效的使用体验,也体现出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来自衍设计工作室

使用时只需要轻轻拉动包装上的小耳朵,将它们分开,露出口罩,顺势戴上即可快速完成整个使用过程,打开方式传递“秒戴”理念。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此包装小巧独立,保证了产品的便携卫生。零包装垃圾的产生,做到了真正的绿色设计。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03 2017· iF奖 l AirPOP Smart Mask (在售)

这是一款首创空气污染面罩,高性能、高款式相结合。航空级可更换过滤器(PM2.5),通过应用程序进行数字认证,像这种可以看见数据的,使用起来就感觉非常安心。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柔软的外壳织物为柔软和弹性设计,看起来非常轻便和佩戴舒适。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一体式先进成型工艺不需要缝线/接缝来刺激皮肤,完整贴合脸部。300多个超细纤维穿孔创造了非凡的空气交换透气性和传热,不会感觉闷气。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04 Nendo工作室设计 l Bo-Bi口罩 (在售)

(Bo-Bi在日语里是“防备”的意思)

定制版、多层过滤、可重复使用,这些都是Bo-Bi吸引人的特点。相比普通的口罩,Bo-Bi口罩的特别之处在于叠加的10层网眼,可以阻挡灰尘和病毒99%的灰尘和病菌。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每一层网眼,都对应着各自的功能。比如最里层的是可以防止弄花妆容、眼睛起雾的,接下来分别是速干性、通气性、记忆形状、保湿、消臭等功能,最外一层,则是用来阻挡PM 2.5以及带有病菌的飞沫的。功能真是相当的多且强大啊。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除了我们常见的一次性口罩,Bo-Bi还特别提出了可以重复使用的口罩款式。这款新型的口罩号称最多可以清洗100多次,且不影响它过滤和防护的功能。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与可多次使用的口罩相配的,还设计了一个装口罩的袋子。没有拉链,但是可以很轻松地把它放回去或者扯出来。袋子的功能除了保护口罩不受污染,还能够保持口罩不变形。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而且,Bo-Bi最便宜的版本,一次性口罩10片装只要2980日元(合人民币190元左右),价格还是非常良心的,只是在这个时候,不一定买得到了。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05 2017 · 日本G Mark奖 l Woobi PLAY (在售)

Woobi Play是一款儿童口罩,使用半透明的医疗级硅胶制成的,针对 6 岁以及以上的儿童的脸部尺寸设计。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配有绑带设计可以自己调整长度,更容易佩戴,也足够安全,最多可以重复使用一个月。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丹麦设计工作室 Kilo Design

首次尝试以一种好玩的、有教育意义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和使用口罩,鼓励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动手组装自己的口罩。这更能让孩子们了解到产品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也能让他们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面罩设有一大一小两个口,一个出气阀,一个进气阀,呼气吸气不走同一个阀门,不会对滤芯造成二次污染,延长滤芯使用寿命。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整个包装盒子,是用天然纸浆做成了一个小小的手提箱的样子,口罩被放在一个半透明的袋子里,盒子中还附带了一份卡通版使用手册,方便孩子阅读和学习。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06 2017 · iF奖 l IR智能口罩 (在售)

IR是一个城市面具,用来帮助你的呼吸,并在面具里提供一个新鲜的氛围。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周围的空气是在面罩内进行过滤置换的,它可以改善你所需要的净化空气的数量,同时减少覆盖皮肤周围的温度和湿度。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面罩上的这个微型风扇和控制系统,只有外面的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之后,才会让清新的空气进入你的鼻子和嘴巴。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07 2020 · CES展 l 呼吸过滤器AO-AIR

这款呼吸过滤器AO-AIR前段时间在2020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首次亮相,功能主要是用来应对不良空气质量问题,整个外观样式看起来十分魔幻酷炫。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设计公司O2O2

它整体是一个透明的面罩,覆盖嘴巴和鼻子,内置了一个风扇系统,可以适应佩戴者的呼吸并清洁通过面罩的空气。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过滤器以每分钟约240升的速度清洁空气,可持续使用约一个月,不过具体还需要取决于环境空气质量。根据肺活量、体力活动和空气质量,电池则可持续使用约五个小时。

奇怪!疫情期间,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口罩设计,都去哪儿了?

▲服装品牌IISE COLLAB系列设计

设计创新理应是未雨绸缪的,而不是等到被需要的时候,才觉得有必要

在传染病与空气污染不会消失的情况下,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口罩会发展成像帽子、手套一样,成为人们必需的服饰配件

相信疫情过后,设计圈很快又会涌现出一批新设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