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击机还有发展的必要吗?

1130舰炮


武器更新换代是常有的事情,而且随着新型战机的不断服役,一些机种肯定会被替换掉。如今,中国空军这一机种马上就全部退役了,然而后继接班人现在还没找着。

中国强5强击机是参照歼6研发的单座双发强击机,1968年批量生成,2012年交付最后一架,现在的强5强击机已是老旧不堪,即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可问题在于,强击机的后继人选现在还没找到,我们暂时只能用L15来充数。

这里估计有网友要问了,按照中国军工目前的水平,难道说还造不出一架能顾替代强5强击机的飞机吗?其实呢,当前不止是中国面临这个问题,就连美国和俄罗斯也对此非常头疼,而且不知所措。

强击机在战场上非常容易遭受地面攻击,比如俄罗斯的苏25,在叙利亚执行近地打击任务的时候被击落,飞行员拉响手雷自尽了。现在各国地面防空火力的部署越来越严密,攻击机在执行打击任务的时候,已经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苏25强击机1984年正式服役,现在已经几乎接近于病态,使用4个小时之后就要进行大修,俄罗斯正在头疼该用哪一架战机来替代苏25强击机。美国的A10攻击机服役与1975年,服役期间曾创多个辉煌战机,证明自身存在价值,不过现在已经步入末路。据悉,现在美国准备用F35战斗机来替代A10攻击机的位子。

不过呢,像攻击机这种类型的飞机,需要有非常厚实的装甲,能够抵御地面的火力进攻,时不时还就要进行维修。像美国利用F35来替代A10攻击机的这种做法,看起来非常不明智,估计也只是权宜之计。中国使用L15教练机来替换的做法,也是有些牵强。所以说,对于攻击机的替换问题,是一件全世界都很头疼的事情。


迷彩虎军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已经没有必要,我国的强5也应该尽快淘汰。

目前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使用,现代化战机均可以使用这些武器在高空进行攻击,精确度不亚于低空的强击机。

同时,真正需要低空掩护,还有直升机,尤其是新一代的无人机,都足可以完成任务。

传统的强击机是在精确制导武器缺乏情况下,为了有效提高攻击精度而研发的特殊战机,已经是过去式了。

在今天,无论强击机再厉害,也会面临无数近程防空武器的打击,是非常危险的。

即便是小口径速射高炮,对强击机也是有相当大的威胁。

况且,强击机的攻击精度优势早已不存在了,自然没有必要继续装备。

美军的A10其实也可以退伍,仅仅考虑到反恐作战不需要这么高端昂贵的武器,这才延缓了A10的退役时间。


萨沙


强击机有无继续发展的需要,主要还是依照需求而定。

A-10攻击机

强击机也叫攻击机,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在中、近距离对地面、水面目标进行攻击,提供火力支援的机型。但随着技术进步,现代化战斗机多任务作战能力提升、载荷能力的提高,很多传统的空优战机也能担负强击机的不少任务,因此强击机就开始逐渐被淘汰。

无人机使用灵活且费用低廉,但武器搭载其实还较为有限

不过,在现实应用中具有多任务作战能力的战斗机又面临另一个问题,就是使用费用过于高昂,且导弹的使用也并没有机炮灵活,尤其是在拥有制空权及一些低强度作战任务中。派出战斗机在高空发导弹,虽然较为精准,但在某些情况下和使用机炮进行攻击,其实打击效果上并没有太大差别,反倒是在费用上差距明显。

挂载“响尾蛇”导弹的A-10攻击机还具有一定的自卫能力

这里有一个例子就是美军的A-10攻击机退役问题,按美空军先前规划,在2020之后会退役所有A-10这种专用的攻击机,其作战任务将由F-35战斗机进行取代。但该计划最终在国会遭到否决,这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A-10搭载的GAU-8 30毫米“复仇者”七管加特林机炮。

GAU-8 30毫米“复仇者”七管加特林机炮

整个“复仇者”系统重约 1.8 吨,备弹1350 发,最大射速每分钟4200发,可持续射击30秒,有效射程3千米。试验显示,“复仇者”能在2秒内摧毁一辆T-62或M-48坦克,另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场上,可配备多种弹药的“复仇者”,在对付一些低价值目标时,其使用是要比导弹灵活、方便及便宜很多的。

F-35A型战斗机机炮开火

作为对比,被给予多任务的F-35战斗机只能搭载一门25毫米的GAU-22“平衡者”机炮(这里指F-35A型战斗机的内置机炮,F-35B/C两型战斗机是没有内置机炮的),其备弹量为182发,持续射击时间为4秒。

可以看到,“平衡者”除威力上不及“复仇者”外,由于备弹量太少,在使用上是非常受到限制的。因此,对于攻击机的去留及发展问题,还是要依照具体需求而定,“高大上”的武器也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


飞机永动机


有句哲学名言叫“存在即合理”,现在那些军事强国还有没有发展强击机的计划我不知道,但我个人认为从战场实际状况来看,强击机现在仍然是有用武之地的。特别是在对付忽聚忽散、人数不是太多、没有稳定集结地域、没有特别高价值军事装备的各种反政府游击队或者极端组织武装时,使用速度不太快、作战半径不太大但有较强进攻火力的强击机实施攻击要比使用马赫数很大的先进战机应该更为有效。而且由于强击机可以在超过武装直升机的作战高度的空中对敌方目标实施打击,这使得游击队武装或者极端组织武装企图利用机关枪、rpg-7火箭助推榴弹或者单兵防空导弹来击落强击机变得十分困难。而且强击机抗打击能力普遍强于武装直升机,即使被一般的机枪子弹或者rpg-7击中,也不会轻易发生“黑鹰坠落”悲剧。

现在世界上有些地区和国家制毒贩毒的事情很多,一些地区的贩毒武装团伙装备精良,其规模堪比反政府游击队。由于这些贩毒武装团伙往往在崇山密林、高原峡谷区域活动,国家负责执法的特警部队要剿灭他们非常不容易。而且警察部队的直升机数量一般不很多,武装也不很强,而且考虑到经费问题,警察部队不可能每次打击贩毒武装集团都动用大量直升机。而且万一贩毒武装团伙有单兵防空导弹,你警用直升机开过去可能很容易被击落。而用大马赫数战机来打击这些贩毒武装集团,一是浪费资源,二是效果不佳,狡猾的贩毒武装团伙可以利用熟悉地形优势很容易就可躲避大马赫战机的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装甲较厚、速度不太快但可以在安全高度对目标实施强势火力攻击的强击机打击这些贩毒武装团伙,就可能会收到奇效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以后一定时期内,强击机还是有作用的,可以适当发展一些实用强击机。


广雅楼观世界


我认为强击机还是有发展的必要。

强击机作为作战飞机的一种,主要用于从低空、超低空突击敌战术或浅近战役纵深内的目标,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强击机具有良好的低空操纵性、安定性和良好的搜索地面小目标能力,可配备品种较多的对地攻击武器。由于它攻击目标主要采用低空和超低空,因此也容易遭到对方防空火力射击,容易遭受损失,所以要害部位都有装甲防护。

至于说完全取代现阶段没有必要,这个问题有点类似上世纪60年代许多国家争论的要导弹还是火炮的观点一样,美国在飞机机载武器上有过类似教训,最初在F-4鬼怪战斗机上全部挂载空空导弹,去掉机炮。在日后空战中发展缺少近程攻击和自卫的武器,结果又开始加载了机炮吊舱。

在强击机问题上,苏联自身及走过一段弯路。众所周知,二战期间苏联生产了3.6万余架伊尔-2强击机,成为德军装甲部队的噩梦。同时,它在对地面目标和海上目标攻击中也颇有斩获。

二战末期,苏军在其基础上发展了伊尔-10强击机,装备变为2门23毫米航炮和2挺7.62毫米机枪,此后全部换为4门23毫米机炮,载弹450-600公斤,直到1948年才停产,产量5000架。

50年代开始,苏军错误认为随着对方防空火力日益强大,低速低空攻击的强击机将没有生存之路,因而取消了强击航空兵这个兵种。

70年代,通过了解一些局部战争的经验教训,苏军发现强击机还是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因而开始发展了苏-25强击机。而且,除了对付地面目标以外,苏-25强击机还有个任务就是对付假想敌的高速导弹艇等各类攻击快艇。

目前,俄罗斯主要装备苏-25CM强击机,1998年推出,换装了新型电子设备和精确制导武器,同时还可以挂载空空导弹,提升了自身的自卫能力。


荣华之武器堂


已经没有了,强击机本身已经和现有的多用途战斗机形成了较大的任务重叠,基本上强击机能够干的活,战斗轰炸机或者多用途战斗机都能干。而多用途战机干的很多活,强击机却干不了。再加上如今的现代战机价格越来越高,各国自然不会发展强击机了。

如今常见的强击机,比如美国的A10攻击机、俄罗斯苏25攻击机、中国强5攻击机,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当时的情况是战斗机载重有限,不便于进行对地打击任务,再加上当时战机的成本还算不高,所以才会发展出专用的攻击机,用于打击敌方装甲集群等目标。

而如今这些攻击机普遍已经老化,我军的强5已经基本退役,而美国空军也数次宣布要将A10退役但是由于现实需要不得不延期退役。不过现在的很多战机已经能够完成攻击机的任务了,在对地打击能力上丝毫不落后于攻击机。

然后就是成本问题。现代战机价格过于昂贵,尽可能的最大化利用现有战机是很必要的,所以攻击机此时十分缺乏竞争力,因此已经不再单独发展了。如今各国也仅仅是对现有的攻击机继续进行改进升级工作,退役只是一个时间。


前沿阵地


没有必要,因为战场形势的变化,以及更好的替代武器的出现。

强击机的辉煌是60年代-70年代,那时候雷达技术限制,对于300米以下低空突击的战机没有好的侦察手段,难以有效防范。而那个时候精确制导武器还没有普及,低空轰炸精度高,效果好。所以也就流行这种顶着对方防空火力肛正面的强击机。


A-10疣猪和苏-25
蛙足是这种低空强击机的巅峰,也是绝唱。

而之所以不需要,因为随着技术发展,低空突防轰炸越来越没市场。随着技术的发展,地面防空火力和防空效果成倍提高,低空突防效果不好。
道尔M1这种将防空导弹全系统整合在一辆车上的武器出现,大大提高防空导弹机动性,提高防空效率

AHEAD可编程弹药的出现,使得小口径高炮效率成倍提高(弹药无需与目标接触,在目标飞行的大概位置就会爆炸,极大的扩展杀伤范围)。

所以说,不要被美军A-10大杀四方所迷惑,那是因为其对手没有一丝有效的防空武器,只能被动的挨炸,要是碰到现代正规军队,这样肆无忌惮强上只能是靶子。

而空袭的主要方式也转变为,高空精确轰炸以及防区外打击。对于这种攻击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的多用途战斗机,以及战斗轰炸机们则可以干的更加得心应手。



歼-16与雷石滑翔制导炸弹

而另一个方面原因,低空攻击有两个更好的选择,武装直升机和察打一体无人机。
对于树梢高度攻击的武装直升机,
更加隐蔽,生存能力更加,打击效果更好。


而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出现,更是修改游戏规则,这种非接触武器,攻击更加隐蔽不说,这边炸的要死要活,那边却在玩电脑游戏。

所以说,强击机的时代已经落幕,但是如果你只是想炸炸没有防空武装的游击队什么的,还是可以用的。


五岳掩赤城


强击机在近地面侦查手段极差的年代强击机盛行一时。A-10和苏-25为代表的强击机已经垂垂老矣,强击机的发展真的走到尽头了吗?

强击机的发展的必要性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类、没有刚性需求,不必发展强击机。在精确制导武器、无人机部队和陆航部队的发展下,强击机失去了作战的对象。面对日益强大的便携和自行防空火力,强击机的生存更是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既不能打好仗,又没有生存能力,强击机连鸡肋都不如,在自然不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类、大力发展强击机,以减少军费开支。没错,这个世界上会发展强击机的只有一个国家,最多不超过俩。排在第一位的是全球警察——美国,第二位的是刚卷入反恐战争的俄罗斯。强击机廉价、耐用、作战效率高的特点使其成为了反恐战争的不二选择。在反恐战争的庞大需求下,俄罗斯可能会早早抽身,拿苏联的遗产凑合用几天也就够了。美国就不同了,置身反恐战争泥潭,在A-10退役之前,美军肯定会发展新的强击机。


尾稳穿甲弹


对于这个问题,老鹰航空从下面几点来回答吧:

第一,原先受限于航空技术限制(低空和高空特性无法兼顾),单独发展出了攻击机/强击机这样的机种,专门负责对地攻击,为陆军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比较有名的机型如苏联的苏-25、美国A-10,中国的强五等。

第二,随着三代机的普及,战斗机的多用途性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很多原先专司制空作战的战斗机进行改进之后都具备了对地支援作战,从而形成一种高效的战斗力配置,比如苏-27系列、F-16系列等,现在都可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实现一机多能。

第三,无人机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对地攻击力量,如美国的捕食者、中国的翼龙、彩虹等,同样能够为陆军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所以,一切都是技术的进步,有些装备被淘汰,有些装备被发明出来。

OK,关于问题就回答到这里。

如需获取更多航空科技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头条号,老鹰航空坚持原创回答,不做任何复制和粘贴。


老鹰航空


这取决于一国对未来战争主要假想敌水平和战争样式,以及自身财力的判断。如果你的假想敌拥有非常完善的野战防空能力,而你国力有限,搞不起生存力相当过硬的攻击机,就当然不宜在机种上求全。但如果你设想未来经常要与实力并不全面的对手作战,你的空中力量时常能获得相对宽松的对抗环境,那当然可以一试。

另一个阻碍因素是当前的战斗机,特别是相对先进的机型,都普遍强调对地/对海攻击能力,已经相当程度上兼顾了强击机/攻击机的职能。但同一架飞机不能同时派去执行两个不同的任务,如果你对空军规模有一定要求,那也可能有必要让一些飞机专司对面攻击。

这也与对成本的控制有关,战斗机兼顾强击机职能也是需要花钱的,会使战斗机成本偏高,而强击机单独研制当然也花钱,但如果对抗条件宽松,不必花那么多钱在增强生存力的电子设备上,也可以搞廉价型的。


事实上,在主要面对低烈度战争和防空能力非常有限的对手,同时经费又有限时,有些国家,比如阿富汗和伊拉克(政府军)岂止强击机,连战斗机也倾向于采用涡轮螺桨动力的廉价机型(如上图)。在这种特定的作战环境下,它们的效能/费用之比反而比那些昂贵的先进机型好得多,其低空低速性能更是天然适于对地攻击。

另外,攻击直升机的兴起也相当程度替代了对强击机的需求,如果这方面有好的选择,也可以忽略单独发展强击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