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而行:临沂乡镇集中隔离观察点的温情坚守


集中隔离点的温情守候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

有这样一批人

他们逆风而行

向密切接触人员走去

向离病毒更近的地方走去……

_


这个地方

是莒南县板泉集中隔离点

这些人

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最美逆行者

_


隔离不隔爱、隔离不隔温暖。在观察隔离点,一道隔离门将人们隔开了,但却不会将温暖隔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接到通知去集中隔离点做指导员,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我和战友们迅速奔赴我们的战场——板泉镇集中隔离点。医院是抗疫的第一战场,基层隔离点则是另一个战场。该隔离点设在离居民区较远的一处敬老院内,观察区设在院内西北角一座二层楼上,单人单间,住着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按照新冠病毒的最长潜伏期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各工作组按分工要求开展各项工作。服务好在此观察的隔离人员,保卫辖区居民的生命健康。

逆风而行:临沂乡镇集中隔离观察点的温情坚守

党的光芒引导方向

_

这里处处闪耀着党员的红色之光。共产党员,莒南县疾控中心预防医学专业主管医师,沈文东,为隔离点的设置和工作流程设计不分昼夜的加班加点,忘我工作;共产党员,板泉中心卫生院的昝旋、王志强等人,从2月4日进驻隔离点,24小时坚守,轮流进入观察区,定时做消杀、体温监测、医学观察、饭点送饭,还兼任心理疏导师。对他们而言,进入观察区,还是一场未知的旅程,里面看似很平静,但可能随时有人发病。为了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也为了节省防护物资,他们甚至少喝水、不喝水,厚重的防护服使他们的内衣湿透了,脸上护目镜的勒痕久久不能消散,手被汗水泡的皱皱巴巴,“出仓”时,问他们怕不怕累不累,总是淡然回答不怕也不累。他们还开玩笑地说在这里住习惯了,不想走了。


温情坚守确保防护安全

_

这里充满浓浓的爱。此处的隔离人员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2岁,最多的时候达20余人。刚来时,他们大多数都有焦虑、不满、怀疑等心态,一方面暂不能和家人团聚,还得承受自己是否被感染的压力,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亲人、朋友患病后是否得到有效救治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医务人员及时面对面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为了让亲朋好友放心来此观察。

逆风而行:临沂乡镇集中隔离观察点的温情坚守

我们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及时传达防控知识和检测结果,他们可以在群里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出生活需求,时间长了,彼此信任,老百姓说:“对自己负责,也对国家负责,来这里小住几天。”韩某某怀有4个月的身孕,一线人员尤为关注,每天都会多问询她的身体和睡眠情况,配餐都是荤素搭配,从饮食上务求营养均衡,她最关心的就是哪天可以回家,我们及时为她答惑释疑,消除焦虑。我们不仅是治疗者,还是安慰者,闲暇之时和他们聊聊家常开开玩笑,在这彼此依偎的地方竟也有了家人般的感情,希望这一个个小房间给他们带来家的温暖。县里、镇上的领导来此督查总忘不了关心他们的生活,关注我们的个人防护安全。

2月13日,在此隔离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已全部解除医学集中隔离,他们早早地收拾好行李,由镇政府派专车专人护送回家。疫情无情人有情,从这里走出去的隔离人员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笑意。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您们辛苦了,感谢党,感谢政府。有位老大爷还邀请我们疫情之后去他家串门子,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却让人暖心感动。

明天,我们将进行短暂的休整,随时待命奔赴新的战场。疫情面前,哪有什么天生的“逆行者”,只有一群肩负使命的抗疫战士。战友们,加油!

_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他们以实际行动

践行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