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直给孩子灌输家里很穷很穷的观念,真的好吗?

97085


道理给孩子讲明白,该买的东西买,不该买的东西坚决不买,不是因为钱的问题,是因为要看这个东西在现在和以后有没有使用价值。给孩子讲,穷,只是自己没有努力奋斗的结果,只要通过奋斗,做自己喜欢做的,就会改变贫穷的状态。


双语亲子托辅


凡事有利有弊。父母给孩子灌输家里很穷的观念,的确能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习惯。但物极必反,父母灌输给孩子的观念,虽然让孩子不会大手大脚地花钱,却有可能让他变成一个特别小气的人。

我曾经给一个大龄小伙介绍了一个对象。女孩在大学任教,因为之前谈对象挑花了眼,成了“剩女”。小伙子物质条件还算不错,首付在城里买了房,还有一辆私家车。过了一个月,女孩给我打电话说和男孩拜拜了。我询问原因,女孩说,第一次见面,他们吃了一顿便饭。快要结账时,男孩上洗手间了,她也没往心里去,自己去把账结了。第二次他们是吃完午饭后约见的。那天天气特别炎热,走到商店附近时,她提议买瓶饮料,男孩说,你去买吧,我在这里等你。女孩说,这么小气的男人,以后过日子,受不完的窝囊气,干脆分道扬镳吧!

我过后见到小伙子,委婉提起女孩和他分手的原因。他说,我妈说八字还没有一撇,让我别给她乱花钱,怕双方谈不成,人财两空。唉,我简直无语了。我终于明白已过而立之年的他,至今未成家的原因了。

我没有见过小伙子的母亲,但我相信她灌输给孩子的观念,让孩子谈恋爱时都扣扣索索。小气,是男人致命的弱点,几乎没有女孩会喜欢小气的男人。

其实出生在六十年代的农村孩子,绝大多数家庭的生活都不富裕,我们家也一样。但我很感谢我的父母,再艰难的日子,他们也没有在孩子们面前哭过穷,还教会我们姐妹学会分享。小时候,我家后院里有两颗大杏树,每当小麦成熟的季节,金黄色的杏子,也从绿叶丛中露出笑脸。

摘下来的杏子有几大筐,父母让我们姐妹给东家端一碗,,西家送一盆,左邻右舍一起分享酸酸甜甜的杏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可能在物质上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但绝不能让孩子因为太看中钱,成为精神上的侏儒。


燕儿在林梢


我也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对经济一般或者比较差的家庭来说,孩子自己都能体会经济的困难,他们在同龄孩子面前本身就有一种自卑感。如果父母由于自身焦虑而一直给孩子灌输家里很穷的观点,就会加俱孩子的自卑心理,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将来婚姻。

我家有五姐妹,小时候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差。我的三个姐姐和小妹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次全校大会上都能听见她们被表扬,可初中毕业后她们都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机会而选择了回家帮父母养家。我小学毕业很幸运地考上了县城的重点初中,然后重点高中,再后来高考失误读了师专,成了我们那个乡第一个没复读过就考上的大学生。应该说成绩也不差,但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我没有感受到各种奖励成功的喜悦,而且沉沉的压力。除了前后同学和同宿舍的同学,我基本不和别人说话,在校活动也只读书学习时才心安,其他任何活动就是参与了也有深深的负罪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我几个姐妹都放弃了那些条件好的人,选择找比我家差的人结婚,经历了一段很难的阶段。我自己在情感方面极度缺乏安全感,导致婚姻家庭矛盾持续了十几年,一直到2013我开始接触心理健康培训。后来我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证,但涉及到婚姻家庭问题也依然无法做到中立态度,只要有婚姻问题都会拒绝或转介。

家庭经济很好,孩子缺乏自控力,没奋斗精神,父母强调穷,限制孩子的不良行为,对孩子会起着重要积极作用。我们经常看见外国一些大富豪让自己孩子在创业前去打工赚钱,或只提供基本生活费,经过磨练成摆的例子。这都是值得今天当代中国父母借鉴的。

不过无论哪种情况下,过度强调穷,甚至限制基本消费的观点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心灵书吧


看到这个问题,我特想答一波。

因为我就是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受害者,分明能考上好的大学,但我却没参加高考。

这么多年以来,我从没跟人说起过原因。当年任课老师都给我打电话让我参加高考,但我依旧还是没有参加。现在只有两个字:后悔。

英语单科,每次测试最低138分,最高满分150分。每次回到家中,父母都会问:“在学校学的怎么样啊?嗯,成绩不错,好好搞,到时候爹妈砸锅卖铁都供你读书。”“你莫跟人家比,我们屋里没得钱,这个月生活费只能给你40块钱,到学校莫乱花。”“买啥子买,那东西不实际。”“你这娃子咋回事,人家XX一个月生活费还有多余的存下来,你咋还不够。”

说实话,我最恨的一句话就是:爹妈砸锅卖铁也会供你读书!看似很有责任感的一句话,在我那个少年时期,带给我是无尽的自责和自卑。

1,我为什么要读书?

如果我不读书,是不是可以早点出去打工。那个年代,村里有很多不读书挣钱的人,开饭店,包工头,开工厂等等,太多例子时刻动摇着自己学习的心。读书的前景却看不明白,只觉得是为了考试,只想拿好成绩安慰自己,安慰父母。到最后,父母的这些话成了我最恨的话,也成了我当时拒绝高考的内心想法。

2,严重的自卑心理

在同学面前,我几乎不会多说什么,由于学习好,钱不够的时候找同学借,但是借了钱又不敢跟家长说,也还不起。为什么借?因为自卑,越是自卑越要攀比。经常是刚拿的生活费就还给了同学,过了几天身上又没钱了,又找同学借,然后再拿生活费,再还给同学,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同学愿意借,因为我学习好,跟他们讲解题目,到后来同学不借了,因为洞越来越大,身边的朋友都开始远离我。对学习的影响也很大。从班级第一,下滑至15名,老师各种援救,但我始终没敢说出内心真正的原因,由此自暴自弃开始堕落。

3,高考还有2个月

最后老师也很无赖,临近高考还有2个月,我借了70块钱只身一人去了武汉我姐姐工作的城市。玩了两个月,期间收到各个老师的电话,我姐姐也给我做思想工作,但是那会儿很叛逆,谁说都不听,我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在家做了当年高考的试卷,然后对照答案,最后得分是565分。

不要让孩子做这种教育下的受害者,穷养儿子富养女的理解有多种,希望家长能把握好度,不要过度的去跟孩子灌输穷的概念。因为穷是你家长的事情,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学习才是孩子该关注的事情,不要给孩子增添烦恼。

青少年时期,思想极易走极端,我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真到了那一步,很难拉的回来。现在我后悔了,多年之后,我走进过很多大学的校园,希望这样能让自己的内心好受一些。


单身Dady老刁


我的一个同事就是经常给她儿子女儿灌输家里很穷,发工资少说一半,她非常节俭,二孩子也都非常节俭。

她儿子上大学时,有时馒头都吃不饱,并且很有出息,二孩子都学习很好。

同事是特殊的节约,她从来不买衣服,都是自己做衣服,也不穿好的。

家里清扫的干干净净,孩子放学之前把所有的活都干完,总是让家里静悄悄,不影响孩子休息。

上晚班时,中午就做好饭,孩子到家就能吃上饭,从来中午不午休。

她的这个方法,能使二个孩子知道节约,不过孩子连馒头都吃不饱,也不好,我们大家都说她,都是她给孩子灌输的。


范本娜


家里很穷很穷得有多穷那?应该看孩子的性格和对金钱的认知吧。

有一个女孩和我说后来她才知道他的家庭情况还可以,但她一直以为自己家里很穷,不舍得给她买贵东西,后来初恋给她买了80块钱一斤的草莓,她感动了好久。大学后第一次喝到kFC的热柠檬茶,那种又温暖又好喝的感觉现在还记得,她说自己一直是被穷养的女孩,觉得是一种心里疾病。一直很自卑!


二胎后的那些事


你好,我是工人家庭的孩子,小的时候爸妈都上班的时候还好,不怎么跟我说家里有多穷,后来妈妈下岗了,变成爸爸一个人赚钱了,妈妈就经常给我灌输家里特别穷的观念,其实长大后明白过来了,那时家里虽然不属于富裕,但也绝不至于妈妈说的那样穷。我不否认妈妈灌输这样的观念让我比同龄的孩子更早懂事,懂得节俭。但是,过分给孩子灌输家里特别穷的观念真的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为这会大大影响孩子的自信心的建立,还会变得敏感,脆弱,甚至影响人际交往。而这些一直影响我至今,所以我觉得父母最好不要过分的给孩子灌输家里很穷的观念,客观的讲给孩子听就可以了。


虹说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灌输家里很穷的思想,本着孩子能勤俭持家的目的,他们认为,告诉孩子家里很穷,孩子就会很节俭。

然而,心理学家认为,父母频繁向孩子哭穷只会适得其反,给孩子造成持续的不良影响,是愚蠢的表现。

长期被灌输家境贫寒思想的孩子,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会形成极大的心理落差。

宋濂曾言“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此告诫我们不要纠结于经济差距,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宋濂,都有一颗不沾尘世的圣贤心,孩子们或多或少会在意贫富差距。

特别是在原生家庭阶段,父母经常性给孩子灌输家里很穷的思想,孩子会真的认为家里很穷,在之后的成长历程中,会努力摆脱这种想法。

同时,如果家长告诉孩子家里没钱时总带着消极的语气,久而久之,消极情绪也会感染孩子,孩子会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有的孩子会对自己过分的高要求,不断折磨自己的内心。有的孩子会自我放逐,对未来得过且过,导致自卑孤僻之感滋生,以及一定程度的不合群,厌世。让孩子学会勤俭持家却最终导致他们内心孤独阴翳,必然是弊大于利。

父母经常性哭穷,孩子会形成家贫的固定思想,并逐渐认为钱是万能的,钱象征着一切。对金钱的不当认识,也会逐渐扭曲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熊猫玩具乐园


  • 首先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 我看了一下题目,我认为,这是父母思想上,和对孩子上的情感问题。

父母之所以会一直这样对自己的孩子这样说,是因为父母认为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勤俭节约,不存在攀比心理,我乱花钱。但恰恰相反,就是因为父母这样做,才导致了父母和孩子情感上的问题,以至于孩子心灵上的创伤。

产生的副作用:

①:父母经常说,穷的话会让孩子的内心不敢去消费,甚至觉得自己家的生活不如别人家的生活,也会觉得自己没有别人幸福。从而导致孩子有自卑心理。

②:孩子会在父母创造的“穷”环境中,慢慢地收窄自己的欲望,磨钝了原来的野心,缩小了自己的格局视野,一辈子也跳不出穷人思维。

③其实,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处处给孩子灌输家里穷的思想。穷意识会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当它占据了大脑的“带宽”,会直接吞噬孩子大脑发展能力,影响孩子的眼界与格局。

穷不可怕,心穷才怕

如何改正:即使家的物质条件并不那么优越,如果父母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现状,相信通过努力能过得更好,孩子也能从中获益,会更加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总结:哭穷也许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激励孩子的方法,但是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他会在金钱上没有安全感。我们要和孩子的情感上要一致,要多培养孩子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以上就是我个人观点。


情感谈大师


[捂脸]我认为这种观念真的非常非常不对。对于这种情况,我可是深有体会,我有个发小,从小他父母就是给他说这种情况,就算我们去他家玩都会牵扯到这种问题。对孩子真的非常不好!!

下面我说一下会造成什么后果吧!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1:造成孩子自卑心理。这是生活中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形成的。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看不到自己的价值,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没有资本和别人竞争!

2:出现心态失衡,陷入恶性循环,走不出心理阴影!

3:不合群,没有朋友,过于敏感。很怕被别人忽略,任何负面评价都可能导致自己内心受创,甚至出现扭曲。有时别人真诚的夸赞,也会认为是在挖苦自己!

最后,我希望这对父母一定要多多注重孩子的教育,家庭条件如果真的不好,可以多给孩子精神上的教育,精神食粮跟上,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也是非常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