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钟南山、李兰娟影响,今年高考填报医学院的考生会增多吗?

成长莫烦恼


每年报考医学院的学生都不少,所以医学院的分数线,尤其是临床医学的分数,都是比较高的。但是,真正的尖子生,同样不愿意报考医学院,这和优秀的学生不愿意报考师范院校,是一样的。

一、为什么优秀的学生不愿意报考医学院?

用一句话说就是学医的性价比太低!如果单纯看那些三甲医院的医生,收入是很不错的,以我们这里的市人民医院为例,虽然不同科室医生的奖金收入差距较大,但是即便是比较冷门的科室,正式的医生,最低级别的住院医师收入也能在10000元以上,年收入10几万,在一个三线城市还是非常不错的。

但是,能进入三甲医院的,毕竟是少数,如果进入乡镇医院,收入就少太多了,但是医生的付出,却非常大。在学校里,每一天都是”考试季“,要背诵的专业书籍,比四大名著字数还多,不能挂科,本科生几乎进不来医院,硕士、博士读完,基本上就快30岁了,那个时候,其他专业的人,可能都在单位里展露头角,小有成就了,他的事业才刚刚起步。

不仅如此,工作之后,夜班、节假日加班等,对医生的身心健康,都是一种摧残,当然还面临外部的威胁,学了医学,就不要想混日子,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基本上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

所以,收入和付出的不对等,让很多人都后悔学医,因此有了”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的说法。

二、怎样让优秀的学生报考医学院

这次疫情的发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医护人员的重要性,相信对于医学专业,也会产生影响。之前优秀学生学医的少,主要是从自身利益考虑专业和就业,如果让更加优秀的学生愿意学医,应该从两个方面有所改变。

1、提高认识:很多学生,都有一腔热血,这次疫情的发生,会影响一些优秀的学生选择医学。这让我想起了之前一个学生,因为小学的时候,他看过”中美撞击“事件的新闻,从此就下定决心为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所以到了高中,尽管他的成绩优秀,又是学校学生会主席,但是他放弃了被保送北京大学的机会,最后考取了西北工业大学,为国防事业奉献力量。

也许很多人都为他感到不值,但是这样的学生,是有信仰、有格局的学生,又是那些只顾个人利益的人能比的?

这次疫情,由于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的影响,肯定会提高一些学生的格局,这种效果,比老师上多少次班会都有效,因为这一次,真能触动很多人的心灵,相当于给国人进行了一次洗礼,先进的青年学生,肯定会更多从国家层面选择专业,优秀学生选择医学的,也会增多。

2、提高待遇:这次疫情,国家也应该吸取教训,重视这些基础学科,重视这些直接关系国家安全的专业和工作,不能用到时,才后悔。让更加优秀的学生,从事更加重要的工作,单纯依靠情怀,也不现实,国家必须提高这些工作的待遇和地位,让这些工作成为令人羡慕的工作,就如公务员一样,为何那么多人挤破头要进入这个系统,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如果国家不能提高医生的地位和待遇,只靠两位院士的引导作用,这种影响也很难持续,你觉着呢?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我就说两个事情吧,一个事情是我父亲曾经做胆结石手术明显应该可以出院了,但是医院就是不让出,我最后我直接告诉他,我们家里确实没有钱了,已经在借钱了,然后他才不得不让我们出院。

另一次我是在一个中医大学教授来看病,一次性给我开了12副中药,为什么,因为他要出差,所以他一次性就开了两周的中药,其实据我了解,如果是中药的话,一般是开始以三伏为准,如果没效果的话或者是效果不好的话,再来进行调方子。

我说这两件事情不是想诋毁医生这个行业,我觉得如果你没有想好从事有志于从事为人民解除痛苦的这种决心和坚持的话,那你最好是不要选择医生这个行业,如果为了利益的话,完全有很多比这个利益更多的行业可以让你选择。

其实对于我来说,我的理想就是曾经想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我要用我精湛的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但是可能高考成绩比较差吧,所以就没有选择医生这个行业,最终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当然我们这两个行业也有相似之处,一个是医心,一个是医身,我们觉得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伟大的。

其实从我个人角度来说,现在或者以前学医的人还不在少数啊,而且收分都是挺高的,学医最大的问题就是学制比较长,一般是5年到7年。并不是说在我们这个行业没有相应的人才,研究生博士生比比皆是,那么至于他们是否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那就难说了,而且有些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可能更多的是为了自身的职称呀,工资啊或者是职位的晋升而努力,至于是否全心在研究的第一线真正的想把医疗事业当做一个终身事业来做,真的难说!


而且现在很多学医的毕业生的目标就是想进入一些大医院工作,但是大医院的需求也是有限的,所以很多也就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医院或者一些私立医院,那么这些医院相对来说待遇等条件都要差一些,那么是否他们有那个能力继续,他们以前的研究完全可能做不到。反而他们更容易在那种名利场里面以赚钱或者盈利为目的或者更或者一些违背医生的职业道德,随意开药,随意开检查单。特别是一些私立医院配合医院对患者做一些过度的检查和治疗。


所以通过这次疫情的话,你如果不愿意或者是没有下定决心向李兰娟钟南山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名和利看得很淡薄的话,你最好是不要去选择这样的专业。毕竟学医的必须10年如一日的潜心研究,默默无闻的,到了关键时候可能人们才会知道有你们的存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我们的大医院的医生的收入还是比较可以啊,所以这也是很多愿意选择当医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有些医生在不同的地方作诊,也可以多点执业,就为他们增加了很多收入。这也影响到一些学生的择业观资源选择,高考志愿的填写。

我们倒是看到一些,是因为自己家庭成员得了一些疾病,没有得到救治或者就是无效,而自己选择自学中医,还学出了一定的成就,那么这些人就是一种爱好,也是为了自我保健的一种需要,他们真不是为了名和利,就是为了为家人或者为他人能够带来更多的健康。


杨锅来了


不但不会多,可能会少!

这个问题我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根据我在教育行业多年的经验,特别是高考方面的经验,再结合我在非典时期遇到的一些高三学生及其家长在高考后填报志愿的实际情况来作判断!不一定对,不喜可喷!

非典时,我们有近两百名高考复读学生,因为是一年左右时间,学生与家长的专业方向了解得比较多一些!有十几位同学是立志于报考医学专业的……而且是比较认真努力学习成绩也不错的学生!家长绝对支持!工作好找,待遇又高,即使上大学时间长了一两年也不在话下……

但是,非典后……有几位家长的心态就变了……原因主要有三:一,医护人员最容易被传染!二,工作太艰辛了!三,社会压力与责任太大了……

他们就不间断地游说学生,甚至于通过我们校方来协助其工作!其实这个时候的工作都是白做,毕竟没有到高考,不知道成绩,但是可见人们的想法在变!

总之,后来,填考志愿的时候,与考分无关,确实有几名学生选择了其他专业!

按道理说,人是与社会责任感的,这个时候,应该多才对!但是,我们不要忘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越来越多,人是会变的……特别是到了报考志愿的那一刻!





陈天哲


会减少,医护人工作环境差,待遇一般,没有节假日。我.女儿医学硕士毕业在省级三甲医院工作8年,我们家7个春节女儿都要去值班,平时是轮班制,从未完整休假星期六星期天。女儿至从有了孩子后,老伴心疼女儿,去带外孙女去了。将我一个孤老头子丢在我工作四线城市,一个人又要上斑,成了孤独老人。由于生活.没规律,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早知如此,真不应该让女儿读医学专业。


放下一悟者


受钟南山,李兰娟影响,今年高考填医学院的考生会增多吗?从我本人的观点,因医生的工作是非常伟大,特别是今年的疫情发生,让我们更知道了医生是非常非常非常伟大的,凭我的感觉,今年填医学院的学子肯定会多,因为懂得医生的重要的性,更懂得医生的伟大,每个人都想做个有用之士,当然是我的观点,请网友们多多指教。


89200abc


医院的不正之风要改,收红包的现像要取消。我舅舅是胸心外科专家,民国时期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疗系,一辈子为医学事作出巨大贡献,第一批国务院命名的博导。妈妈也是西医,勤奋工作加入共产党,退休后在家免费看病。我也继承他们的优良传统学医,工作到58岁。医者仁者,别让金錢迷失了方向。


璀璨人生618


我觉得报考医学院的考生增多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在2003年的特殊时期,就有一大批的考生因为那一次的浩劫而选择填报医学院,立志成为像钟南山那样救病患于水火的白衣天使。而现在的情况与当年的情况何其相似,全国各地主动请缨前往最危险的一线“阵地”。

我初中的一名同学,他在一所省立医院上班,这一次也主动申请前往武汉。来到武汉之后,他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刚结束今天的发热门诊,不要以为这样穿很‘帅’,其实活动不方便:脸痛、耳朵痛、眼睛看不见(戴眼罩),而且还手(双层手套还真不保暖)脚冰凉。”看到当年的同学如今成为前往一线的“一员大将”,很多人都不仅为他感到担心,更以他为荣!这种有着“铁肩膀”的医生,被称为白衣天使、医者仁心才算得上当之无愧!

这一年,让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的重要性;这一年,我们才发现医护人员是如此紧缺;这一年,我们才发现,我们平时所说的“岁月静好”,其实就是像钟南山、李兰娟还有我那位初中同学这样的医生为我们“负重前行”换来的。

我觉得今年报考医学院的考生很可能会增加,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原因:医护人员供不应求。

我觉得医学生报考人数增加可能性非常大,在这次特殊的时期,一些地区在人手不太够的情况下,有些医学院的医学生也派出来,成为前往一线的志愿者。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的医护人员需求量还是相当大的!在医护人员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医学院的招生如果“大开正门”的话,报考人数增加是妥妥的事情。

第二个原因:社会责任感使然。

在这个社会上,只有两个行业的职业道德被单列出来,其一是教师的师德,其二是医生的医德,而其他行业的职业德行都笼统归结于“职业道德”这四个字。而选择报考医学院,自然是必须具备这种社会责任感,具有既定的医德才行。而在当今社会,没心没肺的人当然有,但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又想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考生还是占一定比例的。

第三个原因:榜样的模范作用。

很多人都存在一种从众的心理,我们可能因为崇拜钟南山或者李兰娟这样的牛人而选择成为医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榜样的模范作用“牵引”下,还是有不少人会选择医学院。

当然,还有人觉得当医生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当医生不一定会比较安全,所以这种人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选择医学院的。但是如果一味地顾着自身安全的人,我觉得报考医学院基本上也是不合适的,这就好比想着发大财的师范生,很可能在走上三尺讲台几年后会选择辞职是一样的道理。

特殊时期,你觉得今年报考医学院的考生会增多吗?欢迎留言探讨。


微雨润苗


受钟南山、李兰娟影响,我觉得今年高考填报医学院的考生会增多,但是增加人数也有限。而且我估计增加的人数大部分集中在高考分数在一本左右的学生。

(我估计今年报考医学专业的分数水涨船高,分数在一本线上50左右的考生会大受影响,最终不能就读自己喜欢的医学专业。)

一、懵懂的学生,对高考填报志愿不了解的学生,兴趣爱好不会评估的学生会大量报考医学专业。

我是一名高中学校的老师,今年教高三。

有一天我在路上遇见一个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我问他:“你学习成绩不错,以后喜欢什么专业呢?”他回答:”能当医生、老师的专业都可以,只要录取的专业好就业就行”。我又问他:“你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吗?”他说:“我真的不了解,能考一个比较不错的大学就行了”。

从这个学生的身上可以看出,我们有很多学生很懵懂,对高考填报志愿很忽视。可以说,这部分学生的家长和学生对填补高考填报志愿知识是一窍不通。

因此,今年疫情来袭,高考填报志愿报考医学专业的学生会增多。因为受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的影响,家长和学生会认为医生这一职业潜力相当大,收入不菲,地位相对比较高,所以会忽略了自身适合个体的发展,盲目的报考医学院校。他们也会成为报考医学院校的主力军,造成人数增多。

二、家长懂高考填报志愿知识的,理性的学生一样不会报考医学院校。

今年我的班上来了一个复读生,他进入了我所教的实验班。能插班进入实验班的学生都是高考分数高于一本线的学生。

这个复读生在19年被南方的一个综合大学影像专业录取,但是他直接选择了复读。一开始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影像专业相当不错呀。当我问他为什么选择不去这所大学时,他的回答很坚决:“医学专业就不是我喜欢的专业,这个专业不适合我的兴趣爱好,我选择了就读医学专业的话,我会很痛苦,有可能我在里面就会混,甚至毕不了业。因此,我选择复读。复读了,我就要考自己喜欢的专业。”

因此,可以看出,理性的学生不会因为其他因素影响他们的选择。

三、选择医学专业就业前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在当前,医学人才确实很稀缺。但是,可以说稀缺的是高端医学人才。假如你不去读硕士生,不去读博士生;假如你被录取的专业不是临床医学、口腔学、麻醉学、影像学,就业压力还是相当大的。

另外还有一点,当前医院正在进行改革,以后医生将不是事业编制,医生这一行业再也不是铁饭碗,这种改革对大家的认知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再加上学医时间长,投入大,医患关系紧张,医生这一职业的特殊性会让很多考生望而止步。

结束语:疫情来袭,我们的白衣天使勇敢地坚守在防疫的第一线上,他们是最可敬、最可爱的人。在现阶段,确实缺乏很多医学人才。受到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的影响,确实会使高考报考医学院的考生增多。

不过,报考人数增加也有限。好的医学专业录取分数一直以来居高不下,今年估计更是水涨船高,招生人数的现实摆在这里,有理性的学生都会三思而后行的。

我是忧优纵横侃教育,助力孩子学习,助力孩子高考。喜欢我,记得关注我,点赞呦

忧优纵横侃教育


首先要考虑个人成绩啊,我弟弟当年想学医,六百多分没敢报,普通医学院毕竟资源有限,好的学校一直是被仰望的。尽管我们当地就有医学院,附属医院也是有名的三甲。还是向往名校啊。

再者,英雄崇拜是一方面,现实因素也要考虑啊,比如从医的求学时间长,为了提升自己,最好是硕士或者博士毕业,这就是十年左右,然后毕业以后的待遇,医患纠纷,其他职业风险,等等。还有家庭因素方面

这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大能能862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在一次报告中提到:在中国,只有两个职业后面加“德”,一个是教师的“师德”,一个医生的“医德”。

李兰娟院士说: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逐步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迄今为止,这次疫情,如果没有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以及广大医生群体的辛苦努力,艰辛付出,很难想象目前国内会是一幅什么景象。

从疫情蔓延告急开始至今,全国各地无数的医护人员请求出征到前线,支援武汉地区的抗“疫”战争,她们舍小家,为大家,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很多女医护人员为了方便穿脱防护服,剪掉了秀美的长发…



♻️武汉市肺科医院ICU主任胡明在接受央视记者杨春采访时,一通突然打来的电话让他顿时泣不成声。 在电话中,他意外得知自己的好友袁海涛(武汉市东西湖人民医院ICU主任)在连日救治重症患者后被感染,病情危重…



正是这些医护人员的努力与付出,让我们对人世间的爱和温暖有信心,也让我们尊敬这个行业。

国家的兴衰要靠科技、医疗、教育,所以,在此次疫情之后,一定会兴起一股崇尚“医生”的浪潮,孩子们一定会明白“偶像”的真正含义,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孩子选择报考医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