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不會有錢沒錢,都回家過年?

胡亂對聯瞎打油


過年回家,圖的是一份團圓。有錢的富裕一點,沒錢的簡樸一點。只要這一年努力工作了,無愧於心。家人也是會理解的。所以,我認為回家不回家,不能以掙錢多少沒確定。今年掙的少總結經驗,明年繼續努力。


陋室聽禪


會,剛結婚那幾年很困難,我單位遲遲不發工資,老公在外地也沒掙到錢,馬上就過年了我卻回不去,哥哥打來電話問我咋還不回去,我說我在等單位開資呢,哥哥說你別等了我給你拿,一瞬間我淚流滿面,我沒用哥哥給我拿到底等到了自己開資,那時的公公婆婆是天底下最自私無情的人,不顧兒子困境過年不給他們錢可不行,滿心滿眼掛嘴上的就是錢


嘀嗒5929


以前的我可能會在這個問題上有矛盾,自從跟我爸的那一通電話後,我現在可以很肯定的說:有錢沒錢,我都會回家過年的。

有一年在外面混的很不如意,在離過年還有一個月半的時候離職了。然後不敢早回去,不敢跟家裡人說,一個是怕他們擔心,還有一個是要面子,沒掙到錢沒臉回去。所以就去找了份臨時工,在快遞站做分揀,每天工作12個小時,打算過年不回去。由於作息時間跟我以前的工作完全不一樣,而我媽習慣每個禮拜都會打電話給我和我聊天。就這樣有次被我媽察覺到不正常,在我媽的再三追問下,我如實的跟我媽說了我辭職了找了份臨時工的工作。然後跟我媽聊了過年不想回家的想法,我媽當時也沒有不同意,就說我長大了尊重我的決定。


過了一個小時吧,我爸打電話給我了。他跟我說,我媽把我的事情跟他說了,他想跟我談談。就這樣,那晚是我跟我爸聊的最久的一次,聊完之後我決定回家過年。我記得最深的就是我爸說:過年就是要一家人團團圓圓,一家人坐一起好好的吃頓飯,說說家長裡短,缺了哪一個這個年就不完整了。我爸跟我說,我媽也特別希望我能回家過年,她是因為不懂得勸,所以才打電話告訴他的。

老話說的好: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家是每個人的思念和牽掛,回家過年,不僅是為了讓父母放心,也是為了讓自己安心。所以有錢沒錢,都回家過年吧。


鄉村特派員


離家,是一年三百六十天的忙碌;想家,是一年三百六十天的孤獨;回家,是忘掉一年三百六十天的忙碌與孤獨,只剩下,一連五天與家人團聚的開心與幸福。

在外吃便當的日子,我想吃家裡的粗茶淡飯;在外漂泊的日子,我想念家裡的父母雙親;回家過年的時候,父母成了圍著我旋轉的陀螺;再次離開家的時候,父母又變成了三百六十五個思念。

所以,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句話很對,錢最難買到的真的就是親情與父母的愛!



九餅vlog


讓我回答的話,我會選擇會,因為家裡有愛我的爸爸媽媽,我愛的兒子女兒,錢多帶回去可以讓我回去的更加體面,可以給爸爸媽媽兒子女兒更好的物質生活,錢不多,回家過年,滿足爸爸媽媽的思念,滿足兒女期盼,更多的是給身在遠方的自己孤獨時候的回憶。


喜笑顏開的宸萱媽媽


奉勸大家一句,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為了你已不在年輕的父母!常回家看看!


晶晶記事本


回去啊,中國的這些傳統節日,有一種很神奇的力量,我92年的,老家安徽在南京工作,本來以為過節也就跟放假似的,在哪兒過都一樣,爸媽也只是說尊重我的意見,但是,去年過中秋節的時候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不一樣的。

當時已經決定留守南京,好好休息幾天,可是直到中秋節當天,我才發現,雖然是在這樣一座城市裡,過節的氛圍已經不那麼濃厚,我路過菜市場的時候還是覺得大家臉上是有不同於平時的那種開心,然後我就陷入了“回家還是不回家”的糾結中去,當我決定要回家的那一刻,內心十分開心,草草收拾了行李就買票去車站了。打電話給爸媽說要回去了的時候,聽得出他們也十分開心。

工資怎麼樣,工作怎麼樣,男/女朋友找好了麼?這些只不過是七大姑八大姨拋出來的問題,對於父母,我們說清楚自己的現狀,自己的打算,他們還是會理解的。

父母年齡一年大過一年,我也就一些節假日可以回去陪他們了,珍惜!


大寶子做甜點


我會呀。

我已經預計過了我過年的時候身上不超過5000塊,但是我已經買了回家的車票啦。

原因我覺得就是最簡單的,父母在家孩子在家,我過年都不回去我對不起他們。我的父母孩子都只會因為我回家了感到開心,不會因為我沒錢感到不快,我也會因為我終於見到父母孩子了感到愉快。

平時我們在家陪伴孩子父母的時間就很少,賺錢的時間多的是,父母變老卻不會等我,孩子的成長也不會等我。我如果不回家過年我會覺得以後我的孩子回憶起來是父母連過年都沒陪過他。

所以我覺得我只要我還買得起車票我就會回家過年的。


林小楠的空間


大學有一年寒假出去打工,沒有回家。雖然現在沒什麼感覺了,但當時覺得挺心酸的,孤零零待在出租房,外面再怎麼熱鬧也與我無關。其實現在也沒錢,馬上又快過年了,一定會回去的。

仔細想想,很多人一生都在找尋回家的路。我們在外面努力工作為的不僅僅是自己能生活下去,更重要的是為了和家裡人一起享受世間的美好,如果我能有個五六百萬的話,我真的就回我們的小縣城和家人過小日子了,在異鄉總是沒有歸屬感的。

有錢的話,回家給父母買一大堆好東西;沒錢,回家讓父母見見,跑跑親戚,明年繼續努力工作。父母會在乎我們有沒有錢嗎?至少我父母不會,他們只在乎我過得好不好?有空多回來家裡,讓他們看看。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句話,適用於大多數不愁溫飽的家庭,而這個群體又囊括了我國幾乎98%的人們,,所以我相信這是一個大家都比較認同的話題了吧。


榆次大學長


你好,看到你的問題的時候,尚不清楚你是在何種境遇下提出這個問題,以下的回答僅代表個人的觀點,希望對你有用!


首先,個人覺得不管有錢沒錢,還是會回去過年的。理由有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幾點:

  • 個人對於家庭溫暖的依賴

  • 春節對於我們的意義

  • 個人角色之於家庭的意義


個人背景:我個人出身於農村,目前就職於武漢的一家網絡公司,小職員一個,目前未婚。父母都是農民工,自我小學四年級開始他們都在外打工,自那時起,我跟爺爺倆人生活(19年剛滿80歲),一直到現在,母親仍舊在廣州做事,父親自18年起,也回到了我們當地鎮上做事。

自從父母離開家裡開始,每年過年的時候基本上父親和母親只有一個人會回家陪我和爺爺過年,一方面是因為從中山回到隨州的路不是很好走,經常買不到票,一方面那時候還在上學,他們在外一年也沒什麼太多的收入,所以無時不刻都在省吃儉用。而且當時作為頂樑柱的他們回去過年,並不僅僅是簡單的家裡吃個年夜飯那麼簡單,也有很多的親戚需要去走動、打點需要花錢,所以如果幹脆不回去的話,也會花上不少錢。

當時的這種情況下,對於年少的我來說,心裡是比較難以接受的,因為自那時起,基本上家裡四口人,直到我大學畢業都沒有聚齊在一起過過一個年。要嘛是父親沒回來,要嘛是母親沒回來。

當時的我可能是比較不能理解的,只是多一張廣州到隨州的火車票而已,當時的車票我記得是142元一張。為什麼每次都只有一個人回來,而不是兩個人一起。後來畢業之後參加工作了,也去到過廣州、中山、無錫、杭州等地,也經歷了三四次的春運與國慶,突然非常理解父母當時的處境與無奈。


最重要的是,進入社會工作之後也發現了一個人在外面是會累的。

很多次,在公司加班或者是手上的項目做到一定的階段,得空能歇一下的時候,就會感覺特別的累,人就是這樣,忙起來的時候總感覺有做不完的事情,但是可能會感覺不到有多累,但是一旦停下來,就會覺得精疲力盡。

每當這個時候就會特別的想家,想回到家裡,關上手機,關掉網絡,不看微信,不看釘釘,不進郵箱,放空兩天,緩解下自己內心的雜亂,平靜一下。即使是到現在已經28歲了依舊如此,雖然學會了在除了家以外的地方釋放壓力,也學會了向除了父母親以外的人傾訴與吐槽,甚至在租住的地方也想盡一切辦法,將租住的地方打點的儘可能的有家的感覺,但是依舊沒有任何一點能夠達到家的標準,依舊沒有任何一點能夠讓我覺得,我是在家裡,我可以放下一切。

這些無關物質、無關收入、無關社會層次。家,就是任何位置、地方、人都取代不了。所以,如果是我,不管手裡有沒有錢,我都會想辦法回去的。


春節對於我們的意義

就傳統意義上來講,春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大家最重視的節日。在這個日子裡不僅僅只有我們眼前所看到的年夜飯、拜年等,還有一家人終於能正經坐在一起相互交流,每個人都暫時有機會卸下包袱,給最親近、最熟悉的人實實在在看得到、摸得著的關懷,而不是一年到頭,每個月或者是每個星期例行公事一般的電話或者是微信。對於家人的關懷,千萬不要像給老闆彙報工作一樣,那沒有任何意義。對於家人,任何時候的“我過得很好”都不及面對面的一個擁抱。所以,既然有這個家人都能夠坐在一起的機會,何不好好珍惜,而是因為手上沒有錢,就去猶豫,我覺得沒有必要。


做了一年的員工,也該好好做幾天正經兒子

前文有提到過,我父母都是農民工出身,母親到現在為止依舊在中山一家五金廠中做事。其實很久之前跟母親已經聊了好多次,做完今年就不做了,回家去隨便找點事情,只要是能滿足自己的生活所需即可,無需再為我操心,我自己後續的負擔,我自己來承擔,真的不想你們再承受更多的傷害。


2014年10月,母親上班期間,在工廠的機床上,扎斷了三根手指,右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第二指節以上全沒了。當時的我剛從杭州回到武漢做事,期間有十天左右沒有跟母親通電話,當時,給她打電話的時候,剛開始一直隻字未提,只說是在上班,沒有什麼事,直到聽到電話中的聲音有異,多次追問之下,母親才說出實情,出了這樣的事情。

當時母親的原話是這樣說的:“孩子,媽媽以後幫不了你了,你媽媽成了殘廢了”,當時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一個人獨坐在消防通道的樓梯上,幾近崩潰,至今仍記得那種痛到無法發出聲音的感覺,頭在牆上撞了好幾下,依舊無法抵上撕心裂肺之分毫。冷靜了大概半個多小時,請了假,買了當晚的票自武漢趕到中山,陪了母親十五天。

自那以後,最怕父母收到一丁點兒的傷害,再也不想感受那種無法發聲的痛。


所以,現在無論是什麼節,只要是可以,都想回到家裡,看著他們就行,哪怕是有代溝沒法交流很多的東西也沒關係,看到他們還是平平安安的樣子就挺好。

前一陣子農曆九月底,爺爺八十歲,說是做壽不吉利,就家裡的幾個姨給爺爺辦了一下,沒有大做,請了一天假,加上週末回去了一趟,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覺真的很好!


自從聽到母親的那句話,我就知道,這輩子她想的最多的是如何能為我好,如何能夠幫到我,如何能為我以後減輕負擔,我有沒有給他帶來什麼,真的沒那麼重要。


家人對於我們的感情,一樣的無關乎物質、社會地位、精神層次,不管你混得怎麼樣,是否有錢,他們對你的愛都是出於本能。所以,不要辜負,回去吧!沒錢也沒什麼大不了!你有沒有給他們帶來物質上的東西,真的也沒有那麼重要!但是子女的角色、父母親的角色卻是比任何角色都重要得多得多得多。抓住現有的機會,儘可能的在需要的時候陪在家人身邊,千萬不要等到失去機會的時候,真的悔之晚矣,那種“無法發聲的痛”真的希望所有人都不要經歷!


以上內容都是本人的真實經歷,剛開始玩頭條號,不喜勿噴。

同時也歡迎條友們指點評論!分享邀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