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打雞血式的勤奮,一份好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這句老話告訴我們,制定計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關於如何制定計劃,很多人都是簡單地把想做的事羅列成一張單子,然後按部就班地去執行。然而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這份計劃就被扔在一邊了。

告別打雞血式的勤奮,一份好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以我一個讀書群裡網友為例,去年年初的時候,他給自己寫了一長串的任務清單。比如讀完一百本書,減掉十斤體重等等。等到年底的時候,我們問他計劃執行的怎麼樣了,他說沒完成多少。然後開始解釋自己沒完成的原因,比如沒時間,生病需要補充營養等等。

對於計劃,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什麼樣的計劃才是執行性高的好計劃。只想著做那些別人都說好的事,比如讀書、運動、副業等等。從來沒想過該怎麼做,如何做才能讓計劃儘可能地實現。於是把這些事項寫下來,然後扔在一邊。

告別打雞血式的勤奮,一份好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在前面幾天的文章中,我們都在強調邏輯的重要性。制定一項計劃同樣需要邏輯,從列事項清單開始,到執行計劃內容,再到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進行調整。邏輯貫穿了計劃的整個過程,沒有邏輯的計劃,一定不是一個好計劃。

所以今天的內容,我們就來談談如何制定一份符合邏輯的好計劃。

告別打雞血式的勤奮,一份好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一個不好的計劃是什麼樣的

我想很多人在上學的時候,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新學期伊始,信心滿滿的制定一份學習計劃,發誓要通過執行計劃中的內容來提高自己。結果還沒過一個月,就把這份計劃擱在一邊不再理會。

關於這件事,在上學時的一次經歷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告別打雞血式的勤奮,一份好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在大二的時候,我們新開了一門經濟學。為了能順利通過年底的期末考試,同時為將來的考研做準備。我決定系統學習一下經濟學,於是在上網查了經濟學的必讀書籍之後。我跳了五十本經濟學的相關書籍以及論文,這份書單中的書籍和論文加起來差不多五十本。

在剛開始的一個月裡,我就跟打了雞血似的,每天都去讀書做筆記。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難度的提高,我逐漸放棄了這份讀書計劃。

告別打雞血式的勤奮,一份好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反觀我另一個同學,就是之前提到的那個在大學四年裡讀了一千多本書的那位。他也給自己列了一份經濟學的書單,這份書單中的內容比我還多。結果等到期末考試過後,我倆閒聊天的時候,他告訴我這些書和內容全都讀完了。他不僅僅是讀完了,還寫了滿滿一本的讀書筆記。

但是我覺得特別慚愧,也特別震驚,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有讀書的天賦。說實話,我不相信什麼天賦決定論。於是我開始分析同樣是讀書,為什麼我和這位同學的結果卻不一樣。

告別打雞血式的勤奮,一份好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我先是看了一下這位同學給自己列的書單,之後又聽他詳細講述了自己平時的時間安排。在經過對比我自己的書單和時間安排之後,我找到了自己計劃失敗的原因。

簡單來說,我的計劃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我的計劃只是打雞血式的奮鬥。在制定計劃的時候,完全不考慮行為背後的動機。也不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只是憑藉著自己的衝動去執行。在計劃出現問題的時候也沒有進行反思,沒有對計劃內容進行調整。失敗也是可以預料的了。

告別打雞血式的勤奮,一份好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所以一個不好的計劃,往往都只是打雞血式的奮鬥。而這種打雞血式的奮鬥並不會為我們帶來成功,只會在一次次的失敗中消磨自己的動力,導致最後的全面失敗。

一個好的計劃是什麼樣的

說完了一份不好的計劃是什麼樣的,再來看看一份好的計劃是什麼樣的。

告別打雞血式的勤奮,一份好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與我的讀書計劃不同,那個同學的書單內容由淺入深。先從簡單的內容開始,逐漸提到閱讀難度。在做筆記的時候,他的重點在整理經濟學的脈絡。而我的筆記,則是對內容的摘抄。在時間安排上,他也不是每時每刻都在讀書,而是根據自己的習慣,把讀書這件事安排在了最適合的時間上。

在這樣一份合理的計劃的安排下,他順利完成了自己的目標。從他的計劃中,我們可以窺探到一份好計劃的特點。

告別打雞血式的勤奮,一份好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首先,好計劃的目標應該是自己“踮踮腳,夠得到”的。簡單來說,就是不要追求“一口吃個胖子”。所有的大成功,都是有一個個小成功積累而來。我們在制定計劃的時候,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毅力,進而追求大而全。

儘管在計劃執行初期,會因為一腔熱血開始行動。但是很容易因為難度過高,而導致最後的放棄。所以在制定計劃目標和內容的之前,先要對自己能力進行一番評估。讓計劃目標難度,不超過自己能力的20%。

告別打雞血式的勤奮,一份好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比如我們為自己制定的目標是完成一次半程馬拉松跑步,目前我們一次能跑五公里。一份好的計劃是在目前能跑五公里的基礎上,每星期增加兩公里,而不是在一開始就強迫自己跑完半程馬拉松。

其次,好計劃應該應該明確動機。動機明確,才能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讀書對自己有好處。但是讀書對自己有好處這個觀點,究竟是人云亦云還是讀書真的讓我們有所收穫?這之間的區別,就是動機是否明確的區別。

告別打雞血式的勤奮,一份好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聽別人都說讀書好,所以自己也說讀書好。在這種動機的驅使下,一旦讀書不能獲得即時反饋,那很快就會放棄。然而當我們通過那些經常讀書的人進行對比,或者是通過讀書獲得了額外收益時,我們會發自真心的認為讀書是一件性價比最好的自我投資。進而開始持續性的讀書行為。

第三,好計劃應該是不斷調整得來的。制定計劃是因為我們希望通過完成這個計劃,來實現自我提升。也就是說我們對當前的狀況有所不滿,才會決定補齊這部分短板。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身邊的環境會發生變化。

告別打雞血式的勤奮,一份好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我們不能因為過去所制定的計劃,而對當下環境所發生的改變視而不見,應該對計劃及時進行調整,才能讓計劃順利實現自己的目標。

如何讓計劃順利執行下去

在知道一個好計劃應該是什麼樣的之後,我們來看看如何讓計劃順利執行。

告別打雞血式的勤奮,一份好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首先,把計劃分解。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樣道理,一個大目標也不是一步完成的。還記得前面提到的好計劃應該是“踮踮腳,夠得到”嗎?把計劃分解的好處,就是這樣。俗話說望山跑死馬,如果我們的目標是跑到山頂,最好是先把目標定在半山腰的涼亭。

等到一個個小目標都完成了,再抬頭看會發現,整個計劃都完成了。

告別打雞血式的勤奮,一份好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第二、計劃變成習慣。習慣在我們日常行為中,所佔比例最高。一份計劃在最開始的階段會比較難,但是一旦我們形成習慣,那麼執行起來也就不難了。

就拿減肥為例,我們的計劃是通過每天跑步。在最開始的時候,會因為一腔熱血去堅持。在開始感覺乏味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最好的辦法不是想跑步有多難受。而是穿上跑鞋去操場開始跑,等到形成習慣之後,慣性會推著你把計劃執行下去。

告別打雞血式的勤奮,一份好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第三,加入同好群體。社交群體對於計劃的堅持非常重要,當我們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群體中的每個人都會給我們新的動力,促使我們把計劃執行到底。還以跑步來說,只跑一條路線會讓我們覺得乏味。

在加入跑步群體之後,會有其他跑友推薦新的路線。在我們對目前的路線覺得乏味之後,可以嘗試換條路線跑。這些都會讓跑步變得不再枯燥。

告別打雞血式的勤奮,一份好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第四,及時獲得反饋。這裡提到的反饋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知道自己在過去的執行過程中犯了什麼錯誤,另一方面是知道自己哪裡做的好。對於做的不好的方面,要及時改進。對於做的好的方面,要繼續發揚。

比方說在完成一個短期計劃之後,我們要及時進行復盤。分析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自己哪裡做的不好。做的不好的原因是什麼,是外部環境的變化,還是對困難程度估計不足。之後在接下來的計劃中,做出針對性的安排。

告別打雞血式的勤奮,一份好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在總結成功之處時,要想明白為什麼做好的。是因為多了哪些方面的幫助,還是不經意間的某些安排。找到這其中所存在的普遍規律,在接下來的計劃中,儘量放大這些規律的作用。

如何制定一個好計劃就說完了,下面來簡單總結一下。好計劃不是打雞血式的奮鬥,而是通過分析自己的優劣勢。根據時間和能力,來分配自己的精力和執行節奏。同時嘗試把計劃變成自己的日常習慣,讓慣性推動自己前進。

告別打雞血式的勤奮,一份好計劃,是實現目標的關鍵

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還要不斷通過反饋來調整計劃內容以及方法。只有做到以上這些,才能讓順利通過計劃實現自己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