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或避免“文人相轻”这一陈旧观念?

刘诗任


首先,文人相轻不是陈旧陋习,是人性如此。

古今中外均有,只是中国从春秋战国三家九流,百家争鸣时期,各种学说竞争白热化,最后儒家在汉武帝时吸收部分法家思想胜出。

因此。那时开时,文人会觉得自己的水平最高,当每个人都觉的如此时,谁也不服谁,但中国文化讲究含蓄,儒家文化讲中庸,导致就文人相轻的的外因内因均具备。

一些具备理工男性格的文人受挫后吐槽不幸的诗文使文人相轻的根念大众化。

文人相轻的根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主要是不同的人对文学艺术的评价,审美不同,没有像数学,科研一样有具体的标准和结果,可以验证。


Alsaran


“文人相轻”,这是一种顽疾。首先是文人之间互相不服气,把自已高估,认为自已比别人好。要是为了上进,增强自信心的话,还无可厚非。其次文人之间会互相揭短,老百姓讲:狗咬狗一嘴毛。这就反映出品德和素质问题。最近我看了,孔子见老子,临别之际,老子赠孔子七十四字真言,就说到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可以找出来看一看。还有一个正面例子,说明“文人相轻”,是个人素质问题。说的是北宋仁宗年间王安石变法,受到保守派极力攻讦,其中苏轼就是保守派之一。但是随着王安石告老还乡,苏轼去湖北探望王安石。见面后,互致问候,一笑泯恩仇!体现两人的宽阔胸襟,为文人树立了很好榜样。作为现代人,应该加强个人修养,充分客观认识别人。不要随便评价别人,更不能去揭短。只能学人之长,补已之短。抱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