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沒看上的這本書,孩子為何愛不釋手?

特殊時期,全家人都呆在家裡足不出戶。

之前喜歡屯書的好處顯現了,每天與孩子一起在家裡閱讀繪本,打卡學習。

在各種繪本中,小Y對《不要打開這本書》卻情有獨鍾,每天都讓我們與他一起閱讀。

於是,爸爸,媽媽,外婆三個人都分別與他讀過《不要打開這本書》,頭兩天每天都在2遍以上。


家長沒看上的這本書,孩子為何愛不釋手?

這有點出乎意外,因為到現在,作為家長的我也沒看上這本書,但是,這本書為何卻如此吸引小朋友呢?

分歧從封面開始

媽媽:你喜歡這個封面嗎?

小Y::喜歡

媽媽:為什麼?

小Y:就是喜歡。

對孩子來說,喜歡就是這麼的直接,不需要理由。


家長沒看上的這本書,孩子為何愛不釋手?

家長:封面我就沒看上,因為不是我喜歡的風格。

黑色背景上,碩大的黃色書名,佔據了封面正中,作者把“打開”二字劃去,用紅色刷子刷上“不要”二字。提醒讀者“不要”打開這本書,是為了強調“不要”。

右側的小怪物手持一塊紙牌,紅色的“去讀點別的吧!”,與書名遙相呼應。


有點怪異,有點壓抑。

這小怪物是什麼呢?

封面已經抓住了讀者的好奇心,雖然不太喜歡這個風格,但還是覺得這樣的封面設計,會吸引讀者翻開書,讀下去。


情節簡單

封面,前環襯頁,內頁正文,

除了無字的純畫面,或簡單的嘆詞,

整本書,都在闡述一個內容——不要打開這本書,去讀點別的吧。


家長沒看上的這本書,孩子為何愛不釋手?

家長:怎麼回事,整本書只有這個內容,太過於單調。

孩子:就喜歡這樣簡單的內容。

對低齡兒童來說,這點尤其重要,因為過於複雜的情節內容,孩子記不住也難理解。

不要打開這本書,這麼簡單的內容,重複幾次,孩子記住了,也理解了故事。

熟悉內容,才會把目光放到圖畫上。


文字排版多樣

這本書的文字雖然不多,但字體字號排版的多樣化,卻是一大亮點。

文字不只是承載內容的方塊漢字,還是透露情緒的敲門磚。

家長沒看上的這本書,孩子為何愛不釋手?

開始,是有禮貌的問詢和勸阻,雖然不願意,但咱也不能不禮貌啊。放大的“請”字,看到了小怪物的耐心。

家長沒看上的這本書,孩子為何愛不釋手?

勸阻無效,大小變化不一的文字,就像生氣的小怪物起伏不定的心情。

紅色大號的文字,誰看了都知道是強調一一請不要再翻了。

雖然生氣,但還是強忍著。

家長沒看上的這本書,孩子為何愛不釋手?

繼續勸阻,卻沒有效果!

小怪物生氣啦,高聲詢問之後,降低聲音又開始遊說。

最後,提高嗓門大吼道:“我不管你要幹嗎,反正請你不要翻開這頁”。

家長沒看上的這本書,孩子為何愛不釋手?

小怪物火冒三丈,三個感嘆號,2個問號,我真的是太難了。

小Y卻笑出聲來,原來是因為“ 你是不是腦子進水了?”這句話。

之前我和小Y也說過這句話。

可是,這明明是一句罵人的話呀!和小Y強調過多次,為啥就是不明白呢?


色彩誇張,表情豐富

顏色可以影響情緒。《不要打開這本書》的作者通過誇張的色彩和豐富的角色表情,傳達了繪本想表達的意思。

封底封面,前後環襯頁上的黑色,奠定了繪本的基調:陰森、恐怖、煩惱、憂傷、絕望。


紅色光波長最長,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興奮、激動、緊張,同時,紅色也代表了神秘感和恐怖感。

一個單頁,一個跨頁的背景色為紅色,搭配上小怪物埋怨、指責的話語。

家長沒看上的這本書,孩子為何愛不釋手?

黃色是代表光輝和希望的顏色。同時,黃色也與危險有關,通常作為紅色底一級的警告色出現的。最突出的是紅綠燈系統中的黃燈警示作用。

在《不要打開這本書》繪本中,有5個單頁是以黃色為背景色的,其中的兩頁是一個跨頁。

家長沒看上的這本書,孩子為何愛不釋手?

封底封面上的黑色+紅色,激烈而大膽。

後面的威逼利誘,威脅,祈求等文字,配上相應表情包,該用的招數都用上了,活脫脫一個人類啊。

家長沒看上的這本書,孩子為何愛不釋手?

對讀者來說,只有翻到最後一頁,才會知道《不要打開這本書》故事的主角,原來是一隻蝌蚪啊。

對《不要打開這本書》繪本主角小怪物來說,如果翻到最後一頁,就意味著消失。當然是不願意,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雖然最終變成青蛙是不可避免的,但仍然希望自己能夠多存活一些日子,這是任何一個生命的期望,合情合理。

@擦亮星星,愛讀書愛旅行愛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