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残人性的印度童婚,女孩10岁就要嫁人,为何屡禁不止?

ipgks


童婚是一种令全世界都唾弃的陋习,然而在奇葩大国印度的某些地方,这种陋习却是非常普遍,所谓的童婚,指的是结婚的双方或是一方还是小孩子,在印度,童婚的年龄大多都在10岁以下,有的甚至还是襁褓中的婴儿。

印度的童婚已经延续了一千年多年之久,被英国殖民的那段时间,英国人对于这种现象感到非常反感和愤怒,他们无法理解,印度人怎么会这么愚昧无知,于是就出台了法律进行打击,然而效果却时好时坏。


1949年,印度政府出台了婚姻法,规定男子必须要年满18岁,女子要年满16岁才可以结为合法夫妻, 之后印度政府再次修改婚姻法,将男子的结婚年龄提高到了21岁,女子则提高到了18岁,印度政府之所以会多次修改婚姻法,就是为了杜绝让国际社会不齿的童婚陋习,但是效果都不怎么明显。

进入21世纪的今天,印度作为一个在国际上影响力巨大的国家,童婚却依然普遍存在,简直是让人难以置信,印度童婚陋习的存在,主要还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受到了根深蒂固的宗教思想影响,另一个是贫穷。


印度拥有14亿人口,这14亿人口当中,80%的人信仰的是印度教,从一千多年前开始,印度教的很多法典里面就肯定了童婚,《阿希沃拉衍家庭经》中说道,所有的女孩必须要在第一次月事来临之前结婚,《僧沃尔德录》中说道,8岁时结婚无论对自己还是家人,都是最为吉利的,如果10岁还没有结婚的话,厄运就会降临在女孩的家人身上,某些圣人认为,如果做父母的想长命百岁的话,就必须在女儿的月事还没有开始之前就要将她嫁出去,有些法典甚至认为,30岁的成年男性应该娶12岁的女孩为妻,24岁的男性应该娶8岁的女孩为妻。

在这种强烈的宗教氛围影响之下,很多印度人都认为童婚是一种正常现象,虽然违反了法律,但是他们可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别让厄运降临在自己身上,所以无论政府出台了多少法律去禁止,都无法杜绝童婚现象的发生。


在我们国家,想要娶一个老婆,要拿出一大笔钱当做彩礼,否则的话几乎没有人愿意嫁给你,在印度,却恰恰相反,女方出嫁的时候,必须要给男方送上一笔丰厚的嫁妆,嫁妆要是拿少了,女方的地位不仅很低下,还会经常遭受男方的殴打和羞辱,嫁妆要是多了,女方的地位就会高一些,遭受到的殴打和羞辱就会少一些,这个奇怪的习俗导致很多家庭因此破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不少家庭选择早早就把女儿嫁出去,这样就可以少拿一些嫁妆,而且还能省下一笔客观的抚养费。

想要彻底的根治童婚现象,首先要开启民智,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让更多的人可以接受现代文明的教育,其次继续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这两样要是做到了,童婚现象就会慢慢的消失。


晴空视界


因为穷呀!十岁不叫嫁女儿,叫”卖“女儿

将女孩子早早的送到别人家有好处,既能节省家里的开支,还能拿到一笔嫁妆,增加家庭的存款。

以前问我外婆为什么他们年轻的时候,明明没有什么钱还要生那么多的小孩,我以为外婆会告诉我”养儿防老“”多子多福“这样愚不可及的答案,结果我外婆和我说:”因为那会儿穷,没有钱进行避孕措施“。一个”穷“就是如此直观的影响着人的方方面面。


扬州百城招聘


几岁就嫁人,12、13岁当母亲,是不是很恐怖、很耸人听闻?然而这种情况在印度的农村地区,至今仍还普遍存在。



童婚制度在印度已流传了几千年,虽然在英国殖民时期及印度独立以后,当局都曾出台过法律予以废止,但收效甚微。

这种摧残人性的陋习,为什么在21世纪的印度还大受欢迎,甚至连立法也杜绝不了呢?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

一、根深蒂固的宗教思想。印度人大部分都信奉印度教,而印度教的古老法典均提倡女孩在月事之前结婚,因为这样父母去世后可以升天,来世可以改变卑微的命运。

并且按印度教教义,新娘的年龄为新郎的三分之一左右,会成就一段美满婚姻。男性一般15岁左右就通晓人事,老婆可不就才几岁而已。

二、印度人有非常浓厚的“处女情结”,人们担心月事之后会出现不纯洁现象,于是就早早为儿子张罗婚事。

对于女孩而言,如果年纪稍大还未订婚,那将很难再嫁出去。因而很多父母在女儿还在吃奶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操心她的婚事。不过在月事之前仅是订婚,真正过门一般在12岁左右。

三、早婚可以节省嫁妆。印度女人的地位非常低,低种姓女人简直没有地位,只是一个干活、生育的机器。

结婚后遭受家暴、甚至叔伯兄弟的欺凌,都是常有现象。为了让女儿到婆家不至冷眼相待,父母不得不配上一份丰厚的嫁妆,至于彩礼在印度是没有这个词的。

而印度教义是鼓励早婚的,因而按照习俗,早婚的嫁妆一般只需正常彩礼的1/4。

低种姓大多都是穷苦百姓,丰厚嫁妆实在掏不起,所以为了节省一点钱,才不得不将女儿早早嫁出去。我国为了娶媳妇而发愁,印度为嫁女儿而操心,其实出发点都是为了儿女。

四、执法不严。虽然印度制定了废止早婚的法律,但形同虚设。因为早婚主要是宗教思想与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造成的。

如果真想解放妇女,必须打破传统枷锁。但印度教、种姓制度的创立者、几千年来的统治者都是高种姓,谁会为了女人地位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呢?因此印度早婚现象是个难解的局。



花木童说史


10岁就嫁人,为何最大民主国家印度的童婚屡禁不止?

四五岁就嫁人,最大民主国家印度的人权悲剧绝非童婚,而是这个

在印度,最恶毒的诅咒不是让你下辈子投胎到畜生道,而是让你做女人。为什么呢?因为印度的女人地位极其低下,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很多印度农村,惨无人道的童婚制度依然很流行。

摧残人性的童婚,绝非10岁就嫁人那么简单

在印度,到底最小的新娘是多小?恐怕超出你的想象。据报道,2013年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南部100多英里的村庄,一名只有7岁的新娘巴沙妮跨过新郎家里的门槛,成了一名8岁男孩的妻子。当巴莎妮想要解开面纱呼吸新鲜空气时,被奶奶阻止了,奶奶告诉她"绝对不可以在长辈面前暴露面目。"

事实上,印度的童婚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流行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其实早在1929年,印度的英国殖民地当局就通过一条法律,要求女子最低结婚年龄是14岁。到印度独立后,女子最低结婚年龄提高到18岁,搭1978年,更是把结婚年龄提高到了21岁。可是,在强大的传统势力夏,法律的规定简直就是笑话。

甚至在印度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为了让女孩子越来越糟嫁出去,还有专门的阿卡蒂节,每次都有上万名儿童结婚。阿卡蒂节上, , 可以看到大人们带着 " 小新娘" 和 " 小新 郎" 在牛车 里或列 队徒步而行。 去结婚的儿童们 , 有的睡在母亲怀里 , 有的坐在父 母膝上 ,他们东张西望 , 根本不知道发生 了什么事情。有的儿童,可能还不会走路,就坐在托盘上嫁给了别人。

为什么印度会流行童婚?总结起来有5点:

1,印度教是提倡童婚。《摩奴法典》 明确写道: " 30岁 的男人应 同 1 2 岁的幼女结婚 , 2 4 岁的男子应同 8岁的幼女结婚 。 " 甚至,印度教很多教徒坚定认为,必须让女孩在初潮(通常12岁)来临前嫁人,否则女孩的父母都有可能堕入地狱。

2,童婚意味着更加节省。印度出嫁的女孩,不仅得不到彩礼,反而会付出一笔价值不菲的嫁妆。根据印度规矩,女孩需要提供的嫁妆于女孩的年龄和体重成正比。所以,女方父母为了节省嫁妆,希望早点结婚,而男孩父母也为了早点给孩子定下终身大事,避免将来打光棍,也非常热衷于给孩子早娶。据说,在印度的阿卡蒂节上举行儿童集体婚礼,可以给每一家省下至少2万卢比的开支。

3,家庭观念促使童婚。印度教中有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说法,早生孩子家庭中的长者来说意味着养老的保障。女子在12岁前结婚,可以促使她在初潮来临拥有生育能力后第一时间为家庭生下孩子。有很多的印度老太太,逼着自己只有十几岁的曾孙结婚,就是因为她想在临死前看到自己的曾孙子。

4,印度人也有贞节观念。在印度,女子极有可能遭遇强J,田野里放牧、坐公交车、独自一人走在野路上,都有可能冲出来一伙光棍汉为他提供免费种子。被打了排子炮的女子,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嫁妆才能嫁出去,还只能嫁给老光棍或艾滋病患者,或者说只能用自焚保持家族的清白。所以,让女孩早点嫁出去,也算是规避强J的有效办法。

5,印度政府基本没有行政能力。印度有13亿人口,可是印度的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却缺少管理庞大国家的经验。在印度并没有完备的结婚登记制度,大部分的婚姻实际上并不需要通过政府来领取结婚证,印度民众也不期待腐败无能的政府来保护自己的婚姻权利。所以,当大规模的儿童集体婚礼举行时,印度政府既不可能提前知道,更没能力及时制止。

虽然印度被美国多名总统夸做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印度依然在流行着摧残人性的童婚。其实不仅仅是童婚,印度从文化到传统习俗上对女性的摧残从未停止。印度最残忍的婚姻制度不是童婚,而是萨提制度。萨提制度认为,丈夫的早死是因为妻子的原因,所以当丈夫的尸体在火葬时,寡妇应该坐在柴堆上一起烧死。所以萨提制度也被人直接称作是"寡妇自焚"。

印度人权状况如此恶劣,但我们却从没听到美国等国去谴责印度的政府的不作为,反而是菲律宾禁毒、俄罗斯反腐成了西方国家人权攻击的主要对象,不得不说,这个世界太可怕了。


历史知事


印度童婚是印度的一种婚姻习俗,其实也是一种陋习,在印度已经流传了几千年。

例如,成书于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年至前700年)的《摩奴法典》就明确写到:

“30岁的男子应同12岁的幼女结婚,24岁的男子应同8岁的幼女结婚”。


时至今日,印度农村仍盛行童婚。例如,根据印度在2005年至2006年进行的一项全国家庭健康调查显示,印度有22.6%的女性在16岁之前结婚,有44.5%的女性在十六七岁结婚,而13岁前结婚的女性也有2.6%。


再比如,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印度偏远地区的结婚旺季,印度有数百个地方都在举行大型的儿童集体婚姻,而结婚的新娘,大部分年纪都很小,有的新娘甚至还不会走路。例如,2014年6月23日,印度摄影师尚卡尔·普里就在印度吉申格尔乡村地区秘密拍到一场儿童集体婚礼,参与婚礼的孩子大概有二三十个,其中最小的新娘年仅7岁。

而印度也曾多次明文禁止,在1929年,英国殖民当局曾颁布禁止童婚的法律,规定18岁以下的男子和14岁以下的女子不准结婚。

1949年,印度独立后,又颁布法律,将男女结婚的最小年龄提高至18岁和15岁,1978年再次将结婚的底线提高到21岁和18岁。但目前童婚现象在印度依旧非常普遍,这就让人产生了疑问:印度童婚为何屡禁不止?


第一,童婚是印度教义所提倡的,而大部分印度人都信仰印度教,在印度教教义中曾提到一点,说让女孩子在发育前结婚,其父母在死后就可以升天。而在印度的一些偏远地区,这种宗教思想仍根深蒂固,因此,印度偏远山区的童婚现象就十分普遍。



第二,早婚可以节省嫁妆。

在印度,低种姓的女性基本没啥地位,只是一个干活和生育工具,结婚后遭家暴和欺凌都是比较常见的。而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能在婆家得到好的对待,其父母就不得不送上一份丰厚的嫁妆。但按照印度传统的习俗,早婚的嫁妆只需正常嫁妆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说,印度童婚屡禁不止其实有着很深的现实因素,而说到底还是因为贫穷。



第三,“违法”的成本太低。

虽说印度政府在法律中规定了男女结婚的最小年龄,但执法不严,对违法者只是处以15天的拘役和1000卢比(约合人民币98元)的罚款。这样的处罚力度,注定了该条法律缺少应有的威慑力,自然就得不到落实。


第四,现在印度还没有法律形式上的结婚登记制度,而童婚可以通过隐瞒新娘的年龄或者直接在暗地里举行结婚仪式。


总之,因为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目前童婚在印度依旧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金兔历史


在印度,骂人最狠的一句话不是问候别人家的先人,而是“祝福”对方生个女儿。

印度的重男轻女到了几乎无可救药的地步,再加上“要命的嫁妆陋习”,导致女孩子尤其是中低种姓的女孩子特别没地位。

之前,阿米尔汗曾经在采访中表示:每年印度至少有100万女婴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已经被流产,而即使她们侥幸生了下来,她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会被直接溺死。

至于女孩10岁嫁人,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减轻家庭负担啊。

在印度,女孩子要嫁人,必须准备一笔丰厚的嫁妆,嫁妆越多,以后女孩子在夫家的地位就越高,如果嫁妆给的少,这在以前的印度,新娘搞不好会被丈夫烧死。

不过,如果女孩子嫁的早的话,那娘家就不需要出多少嫁妆了,出嫁年龄越低,所需的嫁妆就越少。

所以,很多印度小女孩,七八岁就嫁出去了,这时候家里甚至不需要承担什么嫁妆了,而且,还能省一张吃饭的嘴,这对于贫苦家庭来说,是很重要的。

所以,想要杜绝这种童婚现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那些高种姓人家的女孩子,就能过的“不食人间烟火”般的逍遥惬意,印度的一切传统习俗和她们是绝缘的。

在高种姓社会,婚姻更是两个家族的联合,所以,不管男孩女孩,都是很重要的,底层社会那种极端的重男轻女现象在高种姓人群里是不存在的。

高种姓家的女孩子,从小就按照精英的标准去培养,过着人上人的生活,虽然婚姻大多还是父母之命,但也是门当户对的,嫁妆也是相当丰厚的。

当然,高种姓人家未必看重这个嫁妆,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家族的联合和社会资源的整合。

而数以亿计的底层民众,在印度的底层社会里,过着相当苦命的生活。

不光生活不易,这些底层女孩子,还特别容易遭到侵害。

前段时间,《2018对女性最危险的10个国家》榜单出炉,印度不出意外“荣登”榜首。

2012年那场震惊世界的公交车轮J致死案,女大学生被活活虐待而死,而在新德里,天天都会发生至少一起恶性性侵案。

面对恶性膨胀的性侵案,很多印度男人表示:女性穿着暴露,就活该被强X。

在印度,如果你杀了一头牛,那你几乎就死定了,很多人会追着你想弄死你,而印度女子在遭到侵害后,几乎得不到司法的救援。

警察们在接到相关报警后,基本上都是一副“懒洋洋”的处理方式,一件性侵案件的审理过程,经常要拖沓十几年的时间,受害人和加害人有时都不一定在这个世界上了。

更可怕的是,之前有多次当受害者衣衫破烂地带着破碎的心前往警察局报案后,警察局的警察竟然把受害者再次强暴来演示“案发现场”。

就这么的,很多案件就不了了之,很多罪犯也至始至终没能被绳之以法,得以逍遥法外,继续祸害世间。

印度有一个首席部长奥姆·普拉卡什·乔塔拉对此曾表示:她们应该在16岁结婚,这样丈夫就能满足她们的性需求。她们就不会乱跑了。”


云中史记


童婚,顾名思义,就是在女性还是儿童时期就要进行婚嫁,也是印度一种比较古老的习俗。童婚其实对于女性的摧残挺大的,女性在身体未完全发育的时候结婚,发生性生活,直至怀孕,会让女生的身体承受巨大的压力,也加大了女性分娩的危险。

童婚在印度是一件常事,但既然现代社会已经意识到童婚的危害,那么印度为什么还盛行童婚呢?

1.与古老的习俗有关

童婚在印度流传前年,在人们潜意识的思想中,女孩子过早的嫁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庭都是有好处的。很多印度家庭认为:女孩子早点嫁人有利于减轻家人的负担,而且印度重男轻女的现象比较严重,女孩子远远没有男孩子那么受重视。

2.社会混乱,强奸事件时有发生

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印度又名的公交车轮奸案。根据调查,在2016年,每13分钟就有一名印度女性被强奸,所以在印度,女性的安全是没有办法得到保障的,强奸和轮奸事件时有发生,很多父母为了保护女生的贞洁,就想要把女孩子早早的嫁人,避免她在结婚之前遭受到不法之徒的强暴,这也是印度盛行童婚的原因之一。

3.经济发展状况差

在印度的许多农民看来,给孩子举行童婚比较省钱。比如说,女孩越小,男方要的嫁妆就越少;而男孩越小,举行仪式的费用也越少。据说,相比举行成人婚礼,举行童婚的结婚仪式每人至少可以省掉两万卢比(合三千元人民币)。因此,许多经济困难的家庭希望早日让未成年的子女结婚。

4.宗教影响

印度是一个宗教大国,有一些印度教教徒认为:如果在自己去世的时候,身边能够有儿子和孙子陪伴,那么自己的灵魂将会得到救赎,原因是已经经历了生儿育女的痛苦,死后不需要再去受罪了。所以部分印度教教徒认为,应该让孩子早点结婚,最好能够来一个四世同堂。


逆龄公社


印度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国家,除了有让人震撼的种姓制度之外,还有一个惨绝人寰,屡禁不止的童婚现象。



一般现在世界上的国家大部分都是至少18岁才会结婚,俄罗斯为了促进人口增长,也只不过调到14岁而已。而印度有一些不开化的地方,10岁甚至更早就会结婚。印度的这种重婚现象已经存在了好几千年了,几乎成了印度的特色之一。而且这对小小年纪的女孩可谓是相当悲惨的,因为这种年纪基本上还没有发育成熟,很多时候甚至会造成惨剧。



印度出现这种现象和印度重男轻女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和中国婚姻不同的是,印度的女方要陪嫁很大一笔钱。而结婚的早,陪嫁的钱自然可以少一些,这样给女方的家庭能够缓解一些负担。再就是印度宗教的规定,说是要在女孩初潮之前的时候结婚,这样就可以避免下地狱。还有就是为了多子多孙,只有越早结婚,生的孩子就越多。



总之印度的这种做法是非常不人道的,可惜即使印度政府努力想解除这种问题,但是受到印度传统的诸多限制,往往收效奇微。


平安国际


印度是个各方面都很奇葩的国家,就连婚姻大事也常世界膛目结舌。

印度教的圣经之一《摩奴法典》 :“30岁 的男人应同12 岁的幼女结婚 , 24 岁的男人应同8岁的幼女结婚 。 ”“必须让女孩在初潮来临前嫁人(未发育),否则女孩的父母可能会坠入地狱”(不仅是指死后)。《摩诃婆罗多》中多处歌颂童婚习俗,鼓吹童婚 。《梵天往世书》中甚至提到幼女4岁以后就可以结婚嫁人。这些印度教经典里提到的“结婚”指的是可以与成年男子结婚。


(印度童婚)

时至今日,印度很多地方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依然流行童婚,尽管印度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的童婚指的是女童同成年男人结婚或与儿童结婚两种。印度教及伊斯兰教的童婚的男性是不允许计较男方年龄的,由于贫穷所以很多有点钱有点势的土劣豪绅以童婚的形式购买儿童媳妇。

一般情况下印度幼女婚后仍住在娘家,但8岁以后就可去夫家(过夫妻生活),10岁以上就必须去夫家,此后的命运就由天定了。印度的寡妇不许改嫁的,寡妇也通常被鼓励与夫殉葬。印度英国殖民政府曾于1929年通过禁止童婚法 ,但未奏效 ,印度教徒们仍我行我素。独立后印度把女孩结婚法定最低婚龄为15岁,1978年印度政府又把男女婚龄提高到18岁 ,但童婚仍很盛行,屡禁不止。



印度传统风俗认为儿童和动物也能结婚 ,今年媒体还报道了一个印度小女孩嫁给了一头公牛。

对于政府的政令,印度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往往会隐瞒女童的年龄。在一些封建落后的农村,每逢4月底的“阿卡蒂节”,就有人给包括婴幼儿在内的上千名儿童举行集体婚礼。印度2005-2006年进行的一次全国家庭健康调查显示,22.6%的女性16岁以前结婚,44.5%的女性16-17岁间结婚,2.6%的女性不到13岁结婚。

愚昧的教义,恶毒的诅咒,愚蠢的信徒,这一切构成了印度童婚的“道德伦理”。像任何宗教一样,印度教也有众多的信徒,而印度教教徒又是印度的主体族群,人数高达数亿人。印度教信徒人数超过十亿以上,是世界人信徒第二多的宗教,它的影响力主要在南亚地区。

(老者及他的“妻子”)

一,宗教影响。印度是多种族多民族多宗教国家,几千年的发展促进了他们文化的互相融合和相互影响。印度最原始的土著居民是皮肤黝黑的印度黄种人,二千多年前一支雅利安人(白人)也来到了印度,接着又来了大批伊斯兰教徒(阿拉伯人)。原本印度土著居民并没有产生印度教,印度教是吸收众多教及思想文化形成的,它的主创者是印度的统治阶级雅利安人高种姓(印度高种姓不是指姓氏而是指人种)。印度教主要宣扬世袭、等级制度,并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印度教主要是为了维护高种姓的利益,由于它吸收其它宗教的一些精华,从而影响了很多人。当然,印度教徒也不傻,印度教众多教徒实际上信的主要信印度教里能赐福、消灾、轮回的神。印度教中有三位大神,湿婆是其中一位主神,以男性生殖器为象征,也被奉为毁灭之神。这个尊神让印度男权主义和性需要成了神的旨意,这应该就是印度童婚和印度暴力强奸高发的根源之一。

印度教经典里把性交权由高种姓来垄断。比如低种姓女子为了嫁给高种姓就得准备丰厚的嫁妆(注:印度低种姓中也严格再次分为高低种姓,等级制度相当森严)。印度人嫁女必须准备丰厚嫁妆来提高身份的陋习就是这样来的。在以前,许多印度高种姓人会以女方不贞洁的借口把妻子杀掉,然后再娶以骗取钱财。

(老者和她的“新娘”)

二,生活条件。印度是农业社会为主的国度。在以前,基本没什么医疗条件,人的寿命比较短,而且那时农业技术不发达,人们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创造生活物质。印度贤人们为了扩大劳动力,想到了早婚早育,毕竟年轻女人生殖能力强。这是催生童婚的又一因素。

三,男权社会及高种姓阶层的变态荒淫生活。高种姓是印度的统治阶级,他们垄断土地、国家部门、军队及大型商业。俗话说,饱暖思淫欲,为了满足他们的变态色欲,他们运用权力和宗教来给被统治阶级洗脑。在封建思想及宗教的包装下,高种姓人作为统治阶级,他们认为自己就是高等人,于是他们用教义的形式来合理化童婚,以此障人耳目。古代皇帝也大多如此,比如慈禧太后11岁时就嫁给了皇帝的。这实际上是一个落后社会才有的形态,可惜印度至今仍然大量存在。


四,落后文化风俗的影响。印度有许多穆斯林人,伊斯兰教同样提倡早婚早育及童婚。前两年外媒就报道阿富汗一个8岁的小女孩嫁给了一个四十几岁的男子并在同房时子宫破裂而死。无独有偶,伊朗法律允许女孩9岁就可以结婚。比如一些西方国家,如荷兰12岁、俄罗斯14岁的女孩就可以结婚。印度的伊斯兰人口有一亿多人。这两种文化都提倡不顾一切的增加人口,而且他们宗教教义里还规定了这一条。在印度,生育是受鼓励的,一般家庭至少会生四五个以上的孩子,所以印度成为拥有十多亿人口的中等国家就不足为奇了。

印度童婚盛行无疑严重影响了印度的发展,而且这里面还存在严重的人权问题。印度号称“最大民主国家”,但印度的社会制度及思想习俗等还存在与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重大问题。对于印度的问题,西方采取了双重标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神碼人生大国观察


拒绝童婚,结束伤害。

  • 首先大家早要知道,童婚不止是在印度,在很多国家都存在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表示,选择何时结婚、与何人结婚是人生面临的最重要的选择之一,童婚习俗每年剥夺了数百万女童选择的权利。同时,童婚也是对女童和妇女权利的侵犯,过早结婚的女童更有可能辍学、遭受家庭暴力、感染艾滋病或者由于怀孕和分娩时期的并发症而死亡。据了解,如果当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在儿童时期结婚的女性到2030年将达到10亿人,这意味着10亿个失去的童年和10亿个失去的未来,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只有印度才有童婚,很多国家都存在,所以要拒绝童婚,结束伤害。

童婚廉价

  • 印度童婚习俗其实严重地阻碍了印度社会的进步,是印度严重的社会问题 ,印度政府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禁止童婚,印度政府在1929年通过禁止童婚法 ,但未奏效,1978年印度政府把男女婚龄提高到21、18岁,但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山区部族,童婚仍很盛行。原因一是童婚是廉价的;二是童婚是印度教经典所提倡的。

童婚源于种姓制度

  • 说到印度童婚,那么大家就要先了解一下印度的种姓制度,两者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家都知道印度有很多种姓制度,宗教信仰,种姓制度把印度教社会分成若干社会集团,集团之间有高低之分,贵贱之别,有的种姓之间彼此仇视,相互诋毁。虽然说种姓制度影响社会发展,但是它也一直存在,而且还全世界出名,那么在这种种姓制度的存在下,童婚自然而然不可避免了。

根深蒂固的思想

  • 在印度,很多10岁的女孩都得嫁人。照说这在现代社会应该是不被允许的,但是在印度却很难被禁止。因为这种制度的源头是印度的宗教,就如印度的种姓制度一样,现代法律明明禁止这种东西,但是在印度社会中却完全无法禁止,它根深蒂固存在于人们的骨子里头。印度教法典之所以明确要求实行童婚,主要是提倡妇女要贞洁。而在有月事前结婚,就能保证所谓的贞洁。这样的规定实际上就是重男轻女,对女性很不尊重的一个表现。正是由于宗教思想的影响,印度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她们因为早早结婚,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当然不可能从事好的工作,所以最后只能沦为生育机器,同时还要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印度童婚这一社会毒瘤根深蒂固,很难在短期废除,印度本来就是一个法律软弱的国家,种姓制度废除了这么多年依旧存在,童婚也是屡禁不止。不过印度童婚情况也在逐步减少,根据2018年全国家庭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有26.8%的女童未满18岁就已经结婚,比十年前少了一半。

加强法律制裁

综上所述印度法律还是太弱了,对宗教信仰,种姓制度管理太薄弱,印度宗教众多,影响到印度法律的结构、体系异常复杂,宗教与法律紧密结合,两者互为补充,宗教在古代印度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还是希望国家加大法律制裁吧,相信以后童婚已经就不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