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這次下雪對新型冠狀病毒有利還是有害?

呂益慧


據專家說新型冠狀病毒怕熱不怕冷,顯然降溫是不利的,而且下雪對交通也會造成不利影響!


一休哥frank


武漢的天氣變化真快,斷崖式的降溫,天空飄起了大片的雪花,起碼兆頭是好的,瑞雪兆豐年。但是,下雪對於冠狀病毒的防治確實是有利有弊。

先說不好的方面吧,

首先,下大雪降溫,還可能有冰凍,這種惡劣的天氣,對於武漢的交通出行以及病毒的防治活動肯定會帶來不便。武漢還有很多病患在方艙醫院內隔離,這些醫院的保暖禦寒措施還有待經受考驗。

對於新冠病毒來說,這傢伙本身就是喜冷怕熱,它可是不怕凍。氣溫降低,對它來說是好事情,可以存活的時間更長了,而且雨雪交加的寒冷天氣也會降低人的免疫力,加重一些病人的症狀,所以要注意保暖。

再說好的方面,

雨雪的沖洗,會使空氣更加的純淨,作為可能傳播途徑的氣溶膠也會被淨化,但化雪以後的泥濘,也是病毒可能存活的地方,所以,需要加強對外界的消毒活動。

總之,有利有弊,武漢加油!


量子實驗室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一夜之間,全國各地飄起潔白的雪花,多少為“蝸居”的生活增添了一些色彩。不過,大家心裡也有個疑問:下雪,會給新型冠狀病毒帶來怎樣的改變?能放心出門玩雪不?

有人說,低溫能殺死新型冠狀病毒。

亦有人說,低溫殺不死新型冠狀病毒,雪花卻有可能把空氣中的病毒帶到地面上。

其實,兩種說法的邏輯是一致的:第一,空氣中存在大量的新型冠狀病毒;第二,下雪會引起溫度溼度變化,進而影響新型冠狀病毒的存活與傳播。

咱們先來看看第一條。

新性肺炎跟所有傳染性疾病一樣,包括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方面。傳染源即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傳播途徑有三個,通過飛沫直接傳播、沉降在物品表面被其他人接觸或者以氣溶膠的形式短暫在空氣中停留。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圖片來源:衛建委

易感染群就是咱們咯。

這陣子,全國上下枕戈待旦,疑似病例很快會被隔離,我們出門的時候又都佩戴了口罩——空氣中會有大量的新型冠狀病毒麼?應該不會,應該認為外界空氣是乾淨的、清潔的。這也是為什麼,各大權威機構都鼓勵我們多開窗通風。

接下來,咱們看看第二條。

溫溼度變化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沒有影響?應該有,但是目前不清楚。

呼吸道病毒分為很多種,除了新型冠狀病毒之外,還有流感病毒(可引起流感)、腺病毒(可引起普通感染)等。每一種都有自己的特點,自己偏愛的環境。比如,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進行過一項長達11年的研究,結果顯示,腺病毒對降水量比較敏感,而流感病毒更喜歡低溫;國外學者進行過類似的研究——即使同樣喜歡低溫,不同的病毒偏愛的溫度範圍也不一樣

新型冠狀病毒是去年年末才出現的,目前研究資料尚不充分,很難說下雪會對它產生什麼變化。

那麼,有沒有確定無疑的地方?

有。

首先,低溫不能殺死冠狀病毒。

溫度對冠狀病毒的影響,圖片來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

其次,影響病毒傳播的因素分為兩類。一類是我們不能控制的,比如病毒類型、環境因素等;另一類是我們能控制的,免疫系統的情況、呼吸道的情況、營養情況,以及最近反覆提及的衛生行為。

影響病毒傳播的因素,原圖出處: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311988/

所以,下雪之後,也不能放鬆警惕——該戴口罩的時候,要正確佩戴口罩;外出歸來,一定要及時、仔細洗手。

<strong>

疫情闢謠


昨天下午至夜間,湖北等我國中東部地區迎來了一場比較大的降雪,平均降水量達到十多毫米。那麼這場降雪,對於新冠病毒起到抑制作用嗎?

對於冠狀病毒來說,它們的傳播途徑主要依靠飛沫、直接接觸或者糞口傳播的方式。在脫離宿主環境下,依靠傳播媒介,形成類似氣溶膠團在空中彌散或者吸附在物體表面。冠狀病毒在較低的溫度和較高的溼度下存活時間較長,而高溫和乾燥的環境是病毒非常不喜歡的環境條件,同樣在高強度、長時間的太陽輻射和紫外線照射下病毒的耐受性也會急劇下降。

由此可以看出,武漢近段時間的平均氣溫都在零攝氏度以上,雖然昨天下了雪,但總體溫度仍然不低,像東北這段時間,平均氣溫在零下十幾度也阻擋不了病毒的傳播。病毒怕高溫而不怕低溫、怕乾燥不怕雨水,所以此次降雨對於病毒的抑制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降雪積極的一面,就是把少部分懸浮在空氣中的氣溶膠團吸附下來降落到了地面,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空氣中懸浮但仍沒有失活病毒的數量。但不利的方面,這個過程只是對病毒存在區域進行了轉移,從空中移動了近地面,仍然沒有喪失傳播能力,而大部分的氣溶膠團不會被雪花吸附。第二個不利之處,室外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播灑的消毒劑,在其可作用時限內也會被雪花所吸附沉降,消殺效力會減弱不少。第三個不利之處,降雪肯定意味著氣溫一定程度的下降,今後幾天溫度肯定會有起伏和波動,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疾病,造成人體抵抗力下降。

所以絕不能大意和麻痺,為了賞雪、玩雪,而忽視了應有的防護措施。很多近期下雪的地區都對此發出了警告,望大家多多注意,切實保重好自己和家人的身體。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降雪對新型冠狀病毒有利也有弊!

一、有利的一面

1.降雪可以清潔空氣,因為雪花可以有效沉降空氣中漂浮的細顆粒物;空氣質量通常都很好,大家可以放心大口呼吸。

2.大雪寒冷也會更適合居家,不適合外出,很多人會因為寒冷不出門會對病毒傳播有好處。

二、不利的一面

1.雖然雪花可以有效沉降空氣中漂浮的細顆粒物,但是漂浮的細顆粒物往往會窩藏病毒或是細菌。

2.下雪,溫度比較寒冷,寒冷會更有利病毒入侵人體。人體受寒後,人體的呼吸系統黏膜更容易受損,病毒存活時間更長,繁殖更快,進入鼻腔的病毒會有更大的幾率感染細胞。

3.大雪會影響交通,物質運送、醫務車輛出行,執勤人員執崗和醫務人員上下班等都受到影響!

所以提醒大家,目前仍應以居家、減少聚集為主,如果外出聚會、打雪仗,呼吸道傳播的風險增加,不利於自我防護和疫情控制。如要外出,記得戴口罩、勤洗手,做好自我防護!





變美的日子


從2月14日下午冷空氣開始南下,中行氣象臺也發佈了寒潮黃色預警和暴雪藍色預警,預計2月15日至16日,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會持續降溫8-10攝氏度,湖北中西南部等多城市有大雪。 在今天早上武漢主城區開始下小到中雨,中午時分轉變成雨夾雪,而到了下午開始中到大雪。

在農業上都有瑞雪兆豐年的說法,因為冬天的一場場大雪覆蓋,可以讓更多的害蟲死亡無法動過一冬,甚至一些蟲卵沒有機會孵化出來,第二年春天來臨有利於種植莊稼。

但是大雪寒冷的天氣是不利於疫情防控的,首先雨雪天氣交通受阻可能會影響一些救援物資的運輸,而對於防護措施更是一種挑戰,需要個人防護升級。而從病毒的特性來說,新冠病毒是耐冷不耐熱的,其實這是大部分病毒的通性,低溫雨雪天氣實際上更利於病毒的傳播,低溫環境會讓病毒在環境中存活更長時間。

2002-2003年非典型肺炎就是開始於寒冷的冬季,而在第二年的5月份左右,疫情幾乎就消失了,其實可以看出來大部分病毒性疫情都是開始於寒冷季節的,現在的新冠肺炎也是如此,病毒耐冷不耐熱。溫度較高並且豔陽高照的天氣對於病毒有著很好的抑制作用,甚至太陽光中的紫外線都可以殺病毒。


因此說雨雪天氣對於病毒還是有利的,它們比往常存活更長的時間。科學家在極地地區以及西伯利亞凍原就發想過病毒,因為極低的溫度被封蓋住。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科學家還是很擔憂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氣溫變暖,從而導致一些冰川融化,會釋放出一些超級病毒。


在2014年法國就進行了一項研究,從永凍層中提取了一份冰凍長達3萬年的病毒,在實驗室進行了簡單加熱該病毒迅速復活了。我們只要瞭解一個問題就好,那就是病毒喜冷不耐熱。



科學黑洞


我是雙城曉記,座標湖北。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1.凡事要辨證地看待。降雪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控制肯定是利弊兼有。

2.降雪時期,大多居民會自動選擇待在家裡。這對於管控好病毒傳染的“最後一公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家有小孩的家庭,也是等著下雪天一起在家堆雪人,打雪仗。對於孩子們來說,可能也是隔離在家難得的快樂時光。

3.然而,降雪對醫務人員,自願者們的工作和出行,無疑是雪上加霜的。下雪天,我們都喜歡待在被子裡“冬眠”,手都不願意伸出來。可是有那麼一群人,無論下雪還是冰雹,都必須去抗爭病毒的第一線。天氣的惡劣,對於感染病人的護理工作,醫生的研究取材工作,康復病人捐血漿工作,物質交通的送達等等都有著非常惡劣的影響。

綜上,我個人認為,降雪對於湖北的病毒控制還是弊大於利。如果可以,真心希望湖北的這場大雪能夠快點結束,希望可以給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們一個天清氣朗的舒服天氣,讓前方的工作稍微可以進展更順利一些。





雙城曉記


根據湖北省氣象局在2月14日的預報,隨著強冷空氣的逐漸南下,湖北會在近日出現寒潮天氣。氣溫將會大幅降低,降溫幅度可達10度上下,並伴有大風、冰凍和雨雪天氣。在2月14日,湖北恩施、宜昌等地已經下起了冰雹。目前,湖北氣象局已經啟動了重大氣象災害(寒潮)Ⅲ級應急響應。

那麼,下雪天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是有利還是有害的呢?

此前網絡上流傳著一種說法,在下雪天,雪花會把空氣中的細菌和病毒帶到地上,所以玩雪變得有風險。但這種說法其實是假的,已經被專家闢謠。

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的主任醫師王貴強表示,新冠病毒通過氣溶膠方式的傳播沒有證據。新冠病毒不會在空曠的地方聚集,因為戶外空氣流通,所以雪花會傳播新冠病毒也是沒有證據的。

事實上,雪花能夠帶走空氣中的顆粒物,反而讓空氣變得更加清潔,空氣質量得到提升。

那麼,低溫天氣能否把新冠病毒凍死呢?

在下雪天,氣溫變得很低,這會讓一些不耐低溫的農作物害蟲凍死。然而,低溫是不會凍死病毒的。事實上,病毒更喜歡溫度較低的環境,害怕高溫環境。

科學家在北極地區的永凍土中發現了古老的病毒,它們可以在低溫下進行休眠成千上萬年。而當溫度上升之後,長眠的古老病毒將會復活過來。2014年,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名為闊口罐病毒的巨型病毒潛伏在西伯利亞的永凍土中[1],它們在沉睡3萬年之後復活。闊口罐病毒的直徑可達0.5微米,長度可達1.5微米,這是目前人類已發現體型最大的病毒。

因此,指望低溫天氣凍死新冠病毒是不現實的。在低溫的環境中,反而會讓病毒存活時間更久。

而在高溫環境中,病毒很容易失去活性。根據此前的研究,只要在56攝氏度的水浴中持續加熱半個小時,新冠病毒就能被滅活。

目前的氣溫較低,不但對於病毒的存活更有利。而且在寒潮天氣,其他病毒也更容易入侵,導致感冒,使得身體的抵抗力下降。因此,我們現在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著涼。有一個強健的身體,才能更好地抵禦病毒入侵。

參考文獻

[1] Matthieu Legendre, Julia Bartoli, Lyubov Shmakova, et al., Thirty-thousand-year-old distant relative of giant icosahedral DNA viruses with a pandoravirus morph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 111, 4274-4279.


火星一號


總的來說,有好有壞吧,畢竟病毒對高溫敏感,所以溫度越低,病毒在空氣中的存活能力更強,這或許是壞的一面;好的一面呢,主要是下雪後空氣清新,能夠將空氣中懸浮的微塵或氣溶膠一定程度上清除一些。

不過,單從病毒的好壞來講沒什麼太大意義,畢竟室外環境下造成病毒傳播僅是理論上的可能,更多的病毒傳播發生內室內密閉不通風的環境,而室內環境的溫度和下不下雪關係不大。

然而,下雪帶來最不好的一點就是需要在外執行任務的警察、環衛工人、外賣小哥、運輸司機、社區幹部要耐受風雪,為他們的工作增加了太多的不便,還是希望陽光明媚的春天更早到來。


布克醫生


這次的雪不光是對湖北人有害,特別是對南方應該危害更大,希望政府部門號召南方的官員們,應該加大力度做好一切防護疫情的擴散。

我昨晚一夜沒睡著,聽著那呼呼的北風,把心吹的涼涼的,這風一路往南吹,真的讓人糾心,

希望南方人一定要好好的保護好自己和家人,只有你們保護好了自己,那才保護了國家,也保護了我們的軍人,還有醫護人員。

因為他們太累了,在我們湖北抗戰了那麼久,要是南方不守護好,那他們又要花費精力去守護南方,他們就真的會扛不住的。

借這個平臺,我們湖北人真心的感謝!黨和政府!感謝軍人和醫護人員!感謝八方的支援!我們除了感覺還是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