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笑话池墨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韩寒

知道不等于做到,知易行难。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如何算得上明白呢?

你告诉一个小朋友,火是烫的,不要离得太近。她战战兢兢把手靠近火苗,感觉到了热,手迅速缩回来。然后再来回不断尝试,后来渐渐了解,怎样的一个距离和温度,才不会被烫伤。

那么,她就算是明白了。

如果她完全拒绝了火,那她并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单纯的听了你的话而已。

如果我们有所经历、善于反思、喜欢思考,也许就能有所领悟。然而,这种领悟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是要一次次接近,这也就是成长的过程。

所以,知易行难,知行合一,才是关键。




三姑娘白鸽


我的观点是通常你就是听听,没有实际行动做出改变,所以没有达到更好的样子,举个真实的我自己的例子。

我上初中的时候寄宿在姨姨家,学习成绩一直是中等偏上吧,那时候姨经常跟我说“一定要好好把英语学好”,英语学好了就业机会也多,可以当英语老师,还可以去外贸公司当翻译,出国就更需要英语啦……,总之罗列了一堆要学好英语的道理。

刚开始还行吧,后来经常咕念我就麻木了,本来英语还凑合但不是特别喜欢,也没有特意为之付出努力,英语最后一塌糊涂最终没有学好,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因为学的是服装设计属于时尚行业,英语不会就业很吃亏。

记得有一年公司派出设计部门去北京最早的秀水街采风,在那个年代大概是2003年吧,秀水街还没有搬迁,去那买衣服的很多老外,在那个店铺里面做销售的小妹没有什么文化知识的,但人家都能流利的跟老外用英文讨价还价,我真是觉得羞愧,因为缺少这门国际通用的语言,我错失了很多发展空间的机会。

说上面的这个事例就是想讲,很多道理你都懂,但懂了后能不能自律的做到,这个很难,如果你做到了,那么你的人生轨迹肯定会有所不同的,天道酬勤,宇宙有时候有一些让你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解释的磁场和现象,你如果在明白了很多道理并一一的将其践行,那么你的人生肯定会有所改变,这就是所谓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赞同吗?






服装设计师谈生活


过好过不好这一生跟听过多少道理是没有关系的。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开始给讲一些道理,因为是女孩子就要求的更严格些…有次和男孩打架,被父亲训斥没女孩样儿,吓得不敢回家。那时具体也不懂啥像女孩样,大概也就是少说话,文文静静的… 长大些常常有邻居夸我:xxx 一点不在外疯傻啊,听着自己也没感觉有多自豪。只是那时我确实很享受一个人在家看看书、哼哼歌的日子。只有在下雨天依靠门旁看着门外飘落的小雨,听着雨声莫名的忧伤,泪水消声滑落…我怕下雨,更怕灰蒙蒙的细雨…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似乎对我触动不大。高考冲刺阶段有天上课,农村的教室相邻农民的田地,一个老农弯腰在田里劳作。老师指着窗外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们要想摆脱这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现在就要加倍努力(那时我们考上国家包分配的)…悲剧是压力大考试晚上睡不着,差几分落选了… 我的那个时代,没什么工作好找,没商品粮户口招工根本没你的份,我是农村户口只能当农民… 在家混了几年,农民也当不好,倒成了大姑娘了。《有个手艺好防身》,找个有手艺的老公吧。勤劳致富这个道理都懂,但就勤劳不是懂得道理就能做到致富… 因为自己内向不喜欢和人打交道,走向社会只能尽量去改变,我老公性格和我差不多,所以日子一直过的不好不坏… 其实很多道理我们都懂,但人这一辈子很多事都是性格和命运决定的。好不好自己定,不要人比人,自己认为开心快乐就好。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命…








喜欢唱歌的胖妈


道理只要听了就会懂吗?我家有宝宝,从她能听懂语开始,我们常会给她讲各种道理,不能碰火,冰棍一次不能吃太多等等,可是一定要有天她被火苗烧了,吃冰棍多了肠痉挛,她才能真正明白我们给她讲的道理。其实大人也一样,学习了那么多道理,可我们真正懂得的,怕也多是在碰完钉子以后吧!


星宇64288702


就因为道理讲的太多了。有的时候不讲道理才讲道理。人一生中经历很多,不管你有钱没钱。最起码会做事会做人。比如我爸爸妈妈天天给我讲道理,我没有当一回事,因为我没有经历过,我没有吃过苦,当时的我一事无成最基本的大学没有考上。等我的爸爸和妈妈离开我的时候。从那天开始我才知道我该怎么办?为什么当时他们跟我讲的,我没有听。这才反应过来,明白过来,但已经晚了。我在我能及时反省。所以现在我教育我的小孩。道理一定要讲,而且一定要让他明白。讲道理只是一种方法,看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不一定你讲了很多道理他就能成材。过得好不好,跟你讲道理不能一并而论。该讲道理的时候讲道理不该讲道理的时候不讲道理。道理太多了,真的不是一件好事。还是那句话量力而行。


欧尚风美业


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正确的人生方式,怎么过都是尝试。

三毛逃课,留学,邂逅荷西,奔撒哈拉,神往王洛宾,几下新疆。一生随性而快意,最后却自缢而终,留下一句话:这人间不值得来。

岛子虽出寒门,却考上了北大,并且少年成名。毕业后,也有一份稳定体面的职业,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看似风光的背后是凄凉,最后卧轨山海关,留下九字遗言:我的死和任何人无关。言下之意,是自已走到那一步。

你拿着剧本来,踩着定数去。看似曲折,都是奔命运。

中国人信生辰八字,相信人一出生就已注定会过怎样的生活。这当然不符合科学,只不过为这无解的人生找个注解罢了。

佛教和叔本华都认为人生即苦,许多难题和痛苦是与生命结伴而来的。我们每天看似努力打拼,谨慎选择,不过是在大海中挣扎的蝼蚁。

性格即命运,你做不了别人。

那些在这个世界上混的好的人,要么就像查尔斯那样,出生就脚踩五彩祥云

。要么就必如李宗吾先生总结的那样:非厚即黑。

善良如我辈,耿直如我辈,拿刀不会杀人,有毒药先自已喝,天予不取,地给不拿,活该活成这个样子。

清贫也罢,落魄也罢,怎么过都是一生。不悖于人,不违于心,余生还这样。


板门店拼生活


我认为道理是讲给内心想改变自己的想法人去听,而不是讲给连自己都不想改变的人听,你讲最多的道理也没用,一个人装睡的时候别人无法叫醒的,自己不想改变,都是徒劳无功的,所以注定一生依然过不好。

其实大人跟小孩是一样的道理,要是小孩子跌倒在地,只要大人在旁边小孩子一定会哭着闹着不起来,这时你这么哄这么跟小孩讲道理是没用的,要是没有大人在旁边,小孩肯定一骨碌爬起来,会变成的很坚强,所以体会是最好的道理。

大人也一样只有经历了一些 坎坎坷坷和不为人知的酸楚。才会感受生活得不易,这时给他提供安慰和温暖,也尽力帮助他走出困境,经历让自己领悟,无师自通,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明白了就会去尝试、去改变,他的努力付出,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好,也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更加激发他想提升自己的想法,开阔自己眼界,活出不一样的高度😊

无谓的苦口婆心,只能让他会觉得你唠叨,而更加反感,等他自己想要成功、想拥有更多,才会努力接受别人的意见,再结合自己的观点,得到大家最满意的认可,多听别人的想法,也要不断改变自己,会让自己一生过的更好😄。







汗雪宝马


你好,我是讲道理的叨叨,不求文字华丽,只求言之有理。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困惑吗?

其实,听到的永远是别人的道理;道理中的痛彻心扉,也是别人的历程。而过不好一生的,是和道理毫无关系的你。

别人的道理,是别人经历的道理。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经历。

有的人,在人生的初期遇到了之后几十年都不曾遇到的热爱,经历了兜兜转转,在现实的残酷下,或者年少轻狂中,遗憾的得而复失,年过半百的他含泪写下的道理,一定是忧郁伤怀。

而你,也在人生的初期,看到了这些道理,奉为真谛,从此对爱情抱着莫名的恐惧和忧郁。

原本可以琴瑟和鸣的感觉,平白沾染了杂音;原本可以柔美温暖的爱情,无故笼罩了阴云。兜兜转转之后,你也在他那个年纪慨叹道:说的真对。

其实,本来并不会那样。

别人的痛苦,你并没有刻骨铭心。

大凡是道理,应该都是前人经历了磨难才咬着牙说出的话。

或许作者的文彩飞扬,每个字都写到了你的心里,但是当诱惑出现的时候,这些道理对你,又有多少警示作用?

刻的是人家的骨,铭的是人家的心,这些句子除了让你心生感慨之外,并不能提供多余的感悟。面对自己抉择,你还是生活的新兵,一头雾水下,该错还是错,该伤还是伤。

爱过方知情浓,醉过方知酒烈,一切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谁也教不会你。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道理没有错,只是你太当真了。

有道理吗?


讲道理的叨叨


道理我都听了,但是我没有去做。

因为弯路不自己走一遍,这些苦头不吃,我们不会长记性。

只有自己把路走一遍了,才知道,父母的教诲没有错,老师的敦敦教导是对的。那个时候,道理才是你自己的东西。在这之前,你只是听过,但是你并没有吸收。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上课听老师讲题,你听懂了,如果你自己不按照他的方法去练习,过几天你可能就忘记了,不会了。因为你听过的东西还不是你的,你只有运用后吸收进去,那才能是你的东西。

你只有错过,才会去总结出属于你自己的人生道理。你光听来的道理,从来都不能成为你的东西。

从小到大,我们都知道读书很重要。但只有在我高三那一年,我才突然懂了读书真的很重要。我后悔没有听大人的话,但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我要为自己这么多年的不懂买单。经历过了,才让我懂得的更深刻。

这一生,要是靠听别人的话就能成长,就不会觉得生活不容易了。我觉得如果听了道理,可以过好这一生,那么我会觉得生活太没有意思了。这才是生活的本态,我们需要靠自己去感受。

别人的道理,是别人遍历过了生活的总结。你也需要去遍历属于自己的生活,不要想着听君一席话,就可以少走几年弯路。每个人的生活过程千姿百态,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生活过程需要自己创造,不是道理可以决定得了的,不是改几个座右铭就会有用的。

错过后才会成长,听着道理的你总是长不大,似懂非懂,其实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听了那么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这本来就是人生呀!


嗯丶味道不错


在电影《后会无期》里,韩寒说,“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可我却觉得,正是由于听信了太多道理,我们才会过不好这一生。我们并不需要听那么多大道理,因为,太多的大道理是有害的。

在我看来,所谓的 “大道理”,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01普适性。“大道理”可以运用在很多地方,甚至是跨领域的地方。

02主观性。“大道理”的阐述者,往往是根据他所处的环境所得到的结论,而事实上,哪怕你接触的人很多,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极小一部分,得出的结论是很主观的,也往往是不科学的。有没有客观的研究?有的,比如社会科学期刊上论文,那里有很多客观的、大规模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相对科学的。但终究因为研究过于小众,无法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大道理。

03难以证伪。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大道理”都有不计其数的反例,然而,大道理的阐述者在遭到质疑的时候,往往会用 “凡事总有例外” 或者 “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来把你噎回去,然后用更多的例子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所以,大道理总是立于不败之地。这里所说的“难以证伪”,并不是找不到反例,而是大道理并不会因为反例而被驳倒。

04矛盾性。正因为大道理的主观性和无法证伪,很多相互矛盾的大道理可以同时存在,这个问题赤裸裸地展现了,很多不明觉厉的大道理反着说,竟然看起来也是那么和谐。

  • “普适性”是不是一个优点?是,也不是,看年龄阶段。

一个“普适”的道理,也就是说,在大部分情况下成立的道理,在我们年纪还小的时候,是很有帮助的——它可以让你走一条小风险的路,避免犯下少数人才会犯下的错误;比如,小时候,妈妈教导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我们相信了这句话,所以规避了被陌生的坏人拐走的风险;但我们长大后,普适的道理却不那么好了: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普适性道理我们可以自己悟出来,根本不需要听别人讲;另一方面,普适性道理的缺点凸显了:它让我们错过了很多机会,局限了我们的思维,无法取得少数人才能取得的成功。比如,等我们长大后,再回头想想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这句话,是不是觉得不那么对了?如果我们依然盲目地相信这句话,那我们定会错失很多拓展人脉的机会,离成功也就更远了。

  • “主观性”的道理,只有在相似的人身上才适用。

比如,我身边有一个学霸学长,他告诉我,“只要发奋学习,多看老师上课推荐的书,就可以取得好成绩,找到好工作”。事实上,他确实发奋学习了,也确实取得好成绩,找到好工作了。但学霸学长的建议是正确的吗?不一定。如果我确实也是学霸,也确实喜欢那个学霸学长所研究的方向,又和学霸学长有着差不多的背景和智商,那么他的建议,大体是可靠的。但这个世界的奇妙(亦或是无奈?)之处在于,人与人之间,几乎都是很不一样的。相信 “东施效颦” 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事实上,有太多的人,只是听了西施(成功人士)的经验,以为自己也和西施一样,没想到,实际上,自己只是东施而已。

  • “难以证伪”的东西,也难以证实,但你相信了,就会影响你。

很多人很鄙夷星座,因为星座这东西,从心理学上来说,是难以证伪的,但一旦你相信了,那你真的就越来越像那个星座学中描述的那个人了;而那些对不同星座性格的分析,也许只是某个写手的心血来潮,但那些心血来潮,却控制了你的人生——

而所谓的 “大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和星座并无二致。你相信了某个道理,然后那个道理影响了你一生。而它是否正确,已经不再重要了。你愿意自己的人生被别人控制吗?

  • 因为“矛盾性”的存在,听了越多的大道理,我们便越犹豫不决,也越容易犯错。

假如一个人告诉你:“不要害怕暴露实力,你的杀手锏总有一天会被时代抛弃。”另一个人告诉你:“不要轻易暴露实力,你的底牌不能轻易被他人看穿。”两句话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你应该信谁的?相信你已经开始犹豫了。不过,如果我们同时听到这两句话,那是一种幸运,直面冲突,我们会冷静地思考,然后再做出决定,这至少还有点靠谱。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同时听到这两句话,这是悲剧的来源。也许某一天你听到,“不要害怕暴露实力,你的杀手锏总有一天会被时代抛弃” 。你信了,也这么做了。一年后,你屡遇不顺,这时,你听到另一个人说,“不要轻易暴露实力,你的底牌不能轻易被他人看穿”。你也许已经忘记了一年前听到的另一句话,于是 “恍然大悟” 道,“原来我的错误是暴露了自己的实力啊!”但这是你真正失败的原因吗?往往不是。你完全否定了自己过去的信仰却不自知,这两句话所存在的意义,往往却是让你纠结于一些次要因素,说服自己(或者说,安慰自己),而忽视了根本原因。这才会阻碍你的进步。综上所述,我的观点是,我们并不需要听那么多大道理。

  • 什么时候应该听大道理?

年少的时候,我们懵懂无知;或者刚刚接触一个新事物的时候,我们茫然不知所措。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个“束缚”,来避免犯下那些不该犯下的错了。

  • 什么时候不应该听大道理?

长大了,我们有独立思考能力;或者对一个事物有了充分的了解,成为“小专家”了。这个时候,听大道理对我们的决策已经帮助很小了。

  • 我们应该怎么做?

多思考,多比较,多实践,建立自己的三观,悟出属于自己的“大道理”;而对别人说的道理,保持一颗质疑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