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流亡海外,拿巨资购买一岛命名为“康有为”,现状如何?

宁玉新


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人有了名气,这来钱也就容易,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就开始流亡海外,先是跑到日本,后来又周游列国,在流亡海外期间,还不忘投资房产,甚至在瑞典买下一个小岛,命名为“康有为岛”。



康有为哪来的钱?

康有为绝对是个有才的人,他只被光绪帝召见过一次,而就是这独一次的召见成了康有为重要的政治本钱,他终身都在反复强调这次召见的重要意义,也让他后来流亡海外时可以拿着“衣带诏”,打着营救光绪帝的名义来筹钱。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初七日,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软禁了光绪帝,杀了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康有为、梁启超等流亡海外,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戛然而止。


康有为在流亡期间,编了个光绪帝“瀛台泣血”的悲情故事,首数慈禧太后十条大罪,并说自己“过承知遇,毗赞维新,屡奉温室之言,密受衣带之诏。”以光绪帝在海外代言人自居。在日本期间,同样流亡到日本的孙中山托人求见康有为,遭到康有为拒绝,康有为说他有皇帝密诏,是光绪帝派到海外的钦差,孙中山是朝廷钦犯,两人不便见面。接下来孙中山几次登门拜访,都被康有为拒绝。

1899年,清廷跟日本交涉别收留康有为,于是康有为跑到加拿大去,受到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深受鼓舞的康有为,于1899年7月成立了保皇会,打着保皇救国的口号,让一些华人华侨捐款,据史料记载,康有为成立保皇会时发表声明:

“入会者需捐美洲银一圆,以为本公司支用…公司中捐款,无论多少,将来作为五金煤矿股份。”“凡捐款万圆以上,可破格给予世爵,子孙袭封。捐五千圆以上者,有欲承办开矿工商等事者,皆优予权利,至破格封爵。”“凡救驾有功者,布衣可至将相。”



康有为在国外封官许愿,再加上他非凡的口才,光绪帝悲情的故事以及他所谓的“衣带诏,引得海外华人华侨纷纷慷慨解囊,于是康有为游历全球的本钱就来了,此后康有为走到哪里,都要把自己“保皇救国”那一套搬出来吸引人,还派保皇派的成员四处筹钱,康有为以开办公司的形式吸引了众多资金,大量股金被挪用,商股和会费不分,公司账目混乱,康有为的公司几乎全都以失败告终。

康有为把公司的钱当自己的钱,随意挪用,这里面就有在瑞典买岛的钱。

康有为有钱了,16年游历了30个国家和地区,曾经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经印度洋,先后游历美、英、法、意、加拿大、希腊、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1904年,康有为游历到瑞典,发现瑞典是个好地方,风景不错气候宜人,于是斥资2.8万克朗在瑞典买下一个小岛,并在岛上搭建了中国式的园林建筑,命名为“北海草堂”,房屋虽非广大,但是装修的极其豪华,家俱也都是高档货,康有为在这里住了三年,后来就一直没来过。

现在距离康有为买岛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早就被瑞典收回了,岛屿上也已经找不到康有为所修建的房子,当地人也不知道有康有为这件事,只有瑞典的华人还习惯的称之为“康有为岛”。不得不说康有为挺有眼光的,这座岛屿离陆地只有三十余米,岛南部是一处非常适宜泡海水浴的沙滩,由于离陆地很近,每年都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这里还是瑞典的黄金地段。

康有为打着保皇的名义,游历了16年,据说他每到一处,都住豪华酒店,吃最好的美食,在游历国外期间,也不忘纳妾,章太炎评价他:“国之将亡是有,老而不死是为。”


历史红尘


毛泽东说: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而福垊则是: 吾观近人,就服康南海。康有为一生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留万年名。遗憾的是,他尽管很想创万世业,却功亏一篑。在戊戌变法上,他的方法也许不对,但他改良的方向却是正确的!1898年9月28日(光绪廿三年八月十三日)下午三点半,戊戌六君子同时伏法。这天,戊戌变法的领袖康有为,却安全地逃到了香港。直到1913年12月1日,才回国。期间游历了31个国家,行走了60万里。环游世界、浪迹天涯、拥趸无数、妻妾成群、儿女满堂、富甲天下,康有为的人生真惬意,为此也让人痛恨。最为人津津乐道还是他海外买岛建别墅的事儿。

一位自称康有为的中国老先生,19日从挪威来到了斯德哥尔摩。——瑞典日报

据瑞典汉学家马悦然所说。1904年8月19日清晨,长袍男康有为与旗袍女康同璧抵达了瑞典王国的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长途汽车站。大概康有为他们在挪威过得不愉快吧,康有为把挪威王国说的一无是处。其实直到今天挪威王国都是世界上历年来民主、自由指数最高的国家。康有为与康同璧对这个有一千两百个岛屿的瑞典王国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陪着爱女逛街的康有为表示:"流观道路之广洁,仰视楼阁之崇丽,周遭邂逅士女(未婚女,特指街头妙龄女)之昌丰妙丽……乃可冠冕欧洲。"康有为感觉瑞典干净、大气,妙龄女也美不可言,简直就是欧洲第一。他还和她的爱女,在斯德哥尔摩东部海域游玩。这时,秋高气爽;这里,岛湖环抱。康有为原话是:“环岛以湖,环湖以岛,湖岛辗转,相环无尽。”康有为以为此地最宜居,乃养老、隐居之圣地。

1909年,康有为大手一挥,我买了。这一挥连买岛、建设园林(北海草堂)、还有配套的豪华家具,花费共计35999克朗(据广东省社科院的赵立人研究员考证)。也许我们对35999克朗没什么概念,福垊转成人民币,合人民币25558.40元。看起来,是非常便宜。但我们不能考虑现在的汇率以及现在的购买力。能买到一块岛屿,并且还大建别墅,配备豪华家具,而且还是在瑞典王国首都不远处,更能感受那种春暖花开,面朝大海。说起来,怎么也相当于现在10亿左右人民币吧。

那康有为怎么来这么多钱呢?原来他逃到海外后,一方面积极为改良奔走,企图东山再起,在加拿大组建保皇党。他是保皇党党魁,他女儿是保皇会会长,而保皇会的全称竟然是”保救大清皇帝公司”。看看,是公司,神马未必都是浮云,但一定是生意。康有为天才演说家,把华人说得五体投地。据说,就连孙文他哥孙眉都给保皇会捐款了。另一方面打造实业,创建股份公司,任“董事长”就是赚钱。他以救国保君安民的名义,得到了很多捐助,回来颇有点诈捐的味道了。并且肆意挥霍,这些钱财,像瑞典王国买岛建别墅这种任性劲还挺常见。

我们来看看改岛的现状。

福垊认为岛主康有为所谓的“买岛”,其本质还是租岛。在一定时期内,他拥有对该岛的开发权,但并没有所有权。要不然,国王源自拿破仑手下的瑞典王国,那不是卖地吗?如果康有为有对该岛的所有权,至少传之其后人吧。甚至还会把该岛,当做清廷复辟之地。至于瑞典什么时候将康有为“收回”去,我们尚没有详细答案。

康有为岛,在斯德哥尔摩市区约15公里,面积约为0.0274平方公里。其面积大小跟我们所熟悉的北屿(大北小岛)面积相当。瑞典名称是饭店岛,瑞典语为Restaurangholmen。上图(摆渡地图)多了一个字母“h”。人口数据不详。据传,改岛曾有一个饭店,非常火爆,故而该岛俗气地被称为饭店岛。后来,因为失火而化为灰烬。福垊这里大胆猜想,这个饭店很可能就是北海草堂的改造而成的。故而,在康有为岛上是没有康有为的遗迹的。不过在瑞典的华人尤其是康姓人眼中,都会亲切地称呼该岛为康有为岛。而你在当地一跟他们说:“康有为。”他们都知道是“才霓日”的康有为。

斯德哥尔摩瑞典的意思是木岛,那么康有为岛能否翻译成康岛呢?


福垊


康有为曾用二十七字概括了他的流亡生涯,即“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这段话没有体现出丝毫的流亡之意,反而是一种享受与炫耀,花巨资购岛只是流亡中的一件小事罢了。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六君子在菜市口英勇就义,清廷四处通缉抓捕维新派人士,作为领袖的康有为并没有选择殉道,而是流亡海外避难。与其说是避难,还不如说是周游列国,这一去就是十六年之久。

此时的康有为四十岁,正值人生的担当之年。这年十月,康有为乘英国客轮抵达流亡的第一站日本。当时的日本早已得到清廷的照会,要求不得收留康有为。慈禧也派出了特工秘密跟踪康有为,并伺机将其缉捕归案。

在一些日本有识之士的帮助下,最终康有为艰难的得以入境日本。在康有为刚到日本之时,革命家孙文也正在日招兵买马,准备以武力结束清廷的统治。日本当时有意促成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合作,而孙文也想争取维新派。

于是在日本人士的联络下,康有为多次与孙文商谈合作之事。但是康有为坚持保皇的立场,拒绝以革命的方式来拯救中国,双方的谈判不欢而散。在日本逗留了数个月后,康有为于次年春奔赴北美,在加、墨、美三国居留两年。

康有为首先抵达加拿大温哥华,华侨冯俊卿帮他在温哥华购置了房产,装修一新的房屋取名叫做“廖天室”。这是康有为在海外的第一次置业,此地遍布岛屿,四周围有皑皑的雪山。康有为每天登上不同的小岛,饱览北美风光。

在加拿大期间,康有为再度与孙文多次接触,但仍是无果而终。之后康有为从加拿大来到美国,生活就更加丰富多彩了。他在享受生活的同事,也收获了一份甜美爱情。一位十七岁的华裔女子何金兰,被康有为的演讲才华所吸引。

(据说这张是PS的)

此女子不但年轻貌美,而且精通英语,是康有为四处游历时的最佳助手。于是在朋友的撮合下,四十九岁的康有为与何金兰喜结连理,当时的康有为已有一妻一妾。二人婚后生有一子一女。七年后何金兰病世,康有为痛苦万分。

来到墨西哥的康有为,被印第安文化深深吸引,他仔细的考察了当地的风土和人文。通过考察研究,康有为推测出印第安人可能是中国人的后裔,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这也是印第安人中国说的最早源头。

康有为在墨西哥仅仅待了半年,便于1902年又移居到印度的大吉岭。目的就是要与女儿康同壁攀爬喜马拉雅山,因为大吉岭距喜马拉雅山不过八十公里。康有为在女儿的陪同下,攀登喜马拉雅山南麓,体验了九天的探险之旅。

康有为游历最多的地方就是欧洲各国,他曾七赴法国,八游英国,十一访德国,此外还有意、荷、比、西、希等国。1904年,康有为到达意大利罗马,他在感叹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同时,也指出其贫富悬殊巨大。

当年年底,康有为来到北欧国家瑞典,他被有“北方威尼斯”之称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风情深深吸引。康有为在游记中写道:“瑞典百千万亿岛,楼台无数月明中,岛外有湖湖外岛,山中为市市中山,欲徙宅居之。”

于是他花了2.8万克朗买下斯德哥尔摩盐湖浴场地区的一座小岛,又花了7999克朗进行了装修,并在岛上建起了中式园林,取名“北海草堂”。康有为当时确实是喜欢此地,一住就是三年之久。房屋虽只能住十人,但家具装饰极其豪华。

经过百年的岁月洗礼,“北海草堂”早已不复存在,小岛也早已被瑞典收为国有。当地的华人华侨依旧习惯将此岛称为“康有为”岛。为了筹集和补充游历费用,康有为也进行海外投资,墨西哥的投资就让他尝到甜头。

康有为利用华侨提供的捐款,购置墨西哥电车轨道所经之处的地产,这使他净赚约十万银元。他还通过撰写文章等方式来获取经费,他不但化解了经济困难,还每年付给梁启超和他的家人五千银元,被资助的人还有很多。

1911年,康有为又从新加坡移居日本,与十六岁的日本女佣市冈鹤子相恋,当时康有为五十三岁。此时正值辛亥革命爆发,二人在上海喜结连理,后来被遣送回国的市冈鹤子卧轨自杀。十年后康有为再娶十八岁的张光,妻妾达到六人。

回国后的康有为,先是赴六君子的就义地痛哭一场,继而与张勋联手复辟清王朝,失败后反复游走于国内外。晚年的康有为,在杭州、上海、青岛各建有别墅。由于善于经营地产生意,康有为晚年生活是极其奢华的。

康有为在五十五岁以后,每年的家庭花费在两万银元以上。他的家业也是非常庞大,他先后有六位妻妾,六个子女,还有四十多人的男、女仆人。康有为有过图强变法的宏伟理想,也有过享受生活的晚年人生,他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


野史也是史


“康有为岛”的由来及现状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逃亡国外,于1904年,来到北欧的瑞典,立刻被这里的风情所吸引。康有为在游记中写道:“瑞典百千万亿岛,楼台无数月明中……岛外有湖湖外岛,山中为市市中山……欲徒宅居之。”



据史记载,康有为买此岛花费2.8万克朗,又花了7999克朗进行奢华装修。当年的瑞典报纸这样描述“房屋虽非广大,但约可供十人居住,而且家具及装饰极其豪华,似乎颇为富裕。”

结合当时的世界经济水平,有人统计,当年康有为买岛费用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亿美金,这是个令人目瞪口呆的数字。

这所小岛被当地华裔称为“康有为岛”,它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东南15公里处的富人区海滨小镇沙丘巴登(盐湖浴场的意思)。



康有为在这岛上建造了房子后,诗意盎然地将它命名为北海草堂。据记载,康有为是第三个登上瑞典国土的华人,他一到来,就这么一个大手笔,着实让当地人大吃一惊。

康有为虽说是买了此岛,估计是“租”的形式,因为这所岛没有能传给他的后代。现在,岛的所有权早就属于瑞典政府了。




康有为……

康有为,既受到传统文化熏陶,又接受西方立宪思想,自以为找到救世良方,但他没有看封建体制根深蒂固的弊端,更没有看清时局的复杂。

那时的晚清已经病人膏肓,不是你康有为改良就能改变的。他既想革命,又想保皇。

康有为也是一个空想家,他在《大同书》里构思的社会是,无私产,无阶级,人人相敬,世界可以是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堂。

康有为是一个一本正经忽悠全世界的人,他拼命推行一夫一妻制,自己却妻妾成群。但凡遇见了自己喜欢的姑娘,想尽办法也要将这位女子娶回家,因此在康有为离世之前,身边总共陪伴了六位佳人。1917年的时候,康有为已经62岁时, 娶了一个年仅19岁的姑娘,后来他为姑娘取名张光!

康有为早期被后人认为的先进思想是,联合一些读书人“公车上书”,后来影响光绪帝企图推行维新变法------即著名的“戊戌变法”。对于“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史上褒贬不一,每个人心中也自有定论,这里我不想做讨论。

但“戊戌变法”被老慈禧打压胎死腹中后,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慷慨赴死,但康有为在老慈禧下手前,却成功逃到了香港。此后,康有为的流亡之路可谓逍遥自在,说神仙游也差不多。有人统计,自1898年他离开,到1913年12月1日回国,期间他足迹遍布31个国家,60万公里行程。妻妾成群、儿女满堂、富甲天下。世界上很多地方有他的房产,而最为人熟知的是他在瑞典买了一个岛----“康有为岛”。

康有为的大量钱财从哪里来的呢?

支撑康有为奢侈惬意生活需要大笔的资金,一个流王海外的“落魄”之人,钱从哪里来呢?康有为很“聪明”,可谓“生财有道”。

据说,康有为的最初财富来源于一个大谎言,就是所谓的“衣带诏”。此“衣带诏”是光绪帝写给““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的,上面有“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及诸同志妥速筹商”等语。后来康有为说,是他受此“衣带诏”。他以为诏书上提到的人都已死去,死无对证。但想不到的是,杨锐被杀后,他的儿子杨庆昶趁扶柩回四川,缝到四川举人黄尚毅的衣领中,带回老家,后来又拿出来。皇帝的手书,是铁证,伪造不了。“衣带诏”之事大白于天下。但是康有为逃到海外后,以“衣带诏”向世界各地的华人筹款,敛了很多财。


但靠“衣带诏”筹的款,相比于他奢侈生活所需巨款只是杯水车薪。他的巨款主要来自于“保皇会"的会员投资。

康有为在加拿大成立“保救大清皇帝会”,简称”保皇会“,在全世界招募会员,会员入费要交会员费。会员费最低为美洲银一元;并许以子虚乌有的成功后的封爵拜相、开矿权等等,吸引更多人投资。

捐给保皇会的钱越来越多,康有为信誓旦旦地说,这些钱一定用在刀刃上,为大清的江山作出贡献,为四万万之百姓谋福祉。但是在他手中的钱,全部用于开公司,这些公司遍布世界各地,这些公司的控制权在康有为手中,康有为从未向股东公开过帐目,这些公司实际上成了康有为的私家财产。



康有为的晚年

辛亥革命后,康有为于民国二年(1913年)以母丧归。康有为去国时是一个进步的维新运动领袖,回国时却是一个保守的人了。他主张“以孔子为国教,配享天坛”。

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军阀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然而不久,他们被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打得落花流水。康有为遭通缉,潜逃上海,此后长期隐居茅山。

1927年3月29日,康有为在青岛,去广东同乡家里作客喝茶,回家后喝了一杯柠檬红茶,接着肚子剧痛。被诊断为食物中毒,苟延残喘20多小时,于1927年3月31日去世,据说死时七窍溢血,尸体不僵。

后世部分名人对康有为的评价

安维峻:“惑世诬民,非圣无法”。

章太炎:“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茅海建:“康有为的言论多有夸张自扬之处,须得处处小心”。


我就是竹韵


1904年,康有为到达了瑞典,在这里居住了一段时间后,他认为这里风景秀丽,是最理想的居住地,所以斥巨资在斯德哥尔摩购买了一个小型岛屿。从此之后,这个岛屿也成为了他一生无数次人渣行为的见证之一。



从“逃犯”到“旅游达人”,康有为完成了龌龊的逆袭

康有为出生于广东南海,祖上数辈都是地主官僚,因此到了他这一代也以考取功名为使命。

1898年,康有为成为了戊戌变法的主要推行者之一。在戊戌变法期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访华,这时的康有为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竟然上书清廷,希望付伊藤博文以事权,让伊藤博文治理中国。

后来在伊藤博文的蛊惑下,康有竟然认为中、日、美、英应该合邦,同时,清廷应该把中国的军权、财政大权,以及外交权力全部赋予伊藤博文。

这一行为无异于卖国,最终在清廷保守派的反对下,戊戌变法走到了尽头,慈禧也囚禁了光绪,并且将维新派官员一网打尽。而康有为却事先知道了风声,由上海转道香港逃往了日本。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虽为逃亡,但实际上却是旅行。在其后16年的生涯中,他四次横渡太平洋,八次经过印度洋,九次往返大西洋,还曾经到达过人迹罕至的北冰洋,足迹踏遍了欧、亚、美、非在内的30多个国家。

很多人疑问,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家族的所有资产都被清廷抄没,他是从哪儿弄来这么多的资金旅游的呢?

实际上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诈骗,包括他购买岛屿的钱也是诈骗而来。



康有为的诈骗集资以及疯狂挥霍

逃亡日本后,康有为又去了加拿大,在这里,康有为成立了保皇会,自任会长。然后成立了保救大清皇帝公司,开始非法集资,诈骗华侨手中的钱财,其手段卑劣类似于我们现代的传销。

入会者需“捐美洲银一圆,以为本公司支用……公司中捐款,无论多少,将来作为五金煤矿股份。凡捐款万圆以上,可破格给予世爵,子孙袭封。捐五千圆以上者,有欲承办开矿工商等事者,皆优予权利,至破格封爵。凡救驾有功者,布衣可至将相。

入会需要一银元,捐款就可以封爵,甚至可以世袭。后来据张之洞上奏清廷,康有为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至少拥有六十万洋银的现金流,每年的电报费用就超过了十万洋银。



加拿大成功诈骗后,康有为又把分公司开到了香港、日本、新加坡,但凡有华侨的地方,康有为一个也不放过,为的就是争取多骗一些华侨。

就这样,康有为打着爱国、保皇、封官拜爵的幌子诈骗了上百万银元,积累下了大量的现银开始了疯狂挥霍。

在康有为的挥霍中支出最多的就是旅行和购买古董,以及购买地产了。

旅行费用占比多是因为娶妾生子太多,每次出游都属于亲子游。比如43岁时娶了18岁的少女梁随觉,50岁时娶了17岁的美籍华裔女子何旃理,56岁时娶了16岁的日本女子市冈鹤子。

虽然康有为提倡一夫一妻制,但却用实际行动狠狠的打了自己的脸。后来回国之后还在58岁时娶了17岁的廖定征,61岁时娶了18岁的张光。

除了娶妾,康有为还购买了大量古董,如今的康有为故居中还有大量奇珍异宝。



最后说一下瑞典的岛屿。康有为购买的时候花了2.8万瑞典克朗,装修费用花了8千瑞典克朗,一共3.6万克朗。在这里住了三年之后,康有为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他挥霍诈骗钱财的罪证之一。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康有为曾经在岛上建造的北海草堂早已不见,留下的只是当地华人对“康有为岛”的称呼。似乎这个名字也在告诉人们,当年康有为是如何挥霍诈骗而来的钱财的。


我是越关


北欧国家瑞典,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由于瑞典的部分领土靠近北极圈,所以是旅游者的天堂。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每年都会迎来数以万计的游客,然而在距离斯德哥尔摩市区东南约15公里处,有一座小岛,这座岛本身并没有什么令人着迷的地方,但是这座岛的名字却让很多中国人感到诧异。为什么呢?

因为这座岛叫做“康有为岛”,您没有听错,这座岛就是以中国晚清时的名人康有为的名字命名的。

这就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了,康有为生活在晚清时期,而当时的中国与瑞典之间隔着千山万水,怎么在瑞典会出现以他名字命名的岛屿呢?还不止如此,如果你在岛上深究一下,当地华人会告诉你,这座岛上曾经出现过一座中式园林,叫“北海草堂”,并且有人在这里住了三年时间,住在这里的人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康有为。

那这就是很有意思了,晚清名人康有为,北极圈内小孤岛,他们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呢?

时间线拉回到晚清时候,1898年9月,轰动一时的戊戌变法在慈禧太后的镇压下失败了,参与戊戌变法的诸多名士也是结果各自不同。以谭嗣同为首的“六君子”慷慨赴死,愿意以鲜血去唤醒国人的革命意志。

而梁启超和康有为则选择了逃亡,留得清山在,不怕没柴烧。梁启超逃到日本,他的革命思想一直没有改变,并为此付出了一生的努力。而康有为的流亡脚步却走遍了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思想开始变得保守。

有人做过统计,康有为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离开中国,1913年回国,其间走遍了全球三十多个国家,数次横跨太平洋,大西洋。游历让康有为的眼界大开,但是也消磨了他的斗志。他凭着三寸不烂之舌,鼓动那些不了解真相的热血华侨捐款,而捐款的钱大部分进了他个人的腰包。

要不然,他怎么可能有那么钱游历全世界呢?“康有为岛”就是他游历在瑞典时购买的,这里旖旎的风光,恬静的生活,让康有为迷醉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这是革的哪门子命呢?放着好日子不过,偏偏要去做那杀头的买卖,傻呀!

可以说,十几年的游历生活,让康有为变得颓废,更让他的思想变得保守,他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保皇派”。有皇帝在,自己才有好日子过,至于那些抛头洒血的革命者,康有为早把他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后来他参加过张勋的复辟,在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还特意跑到天津去看望溥仪。正因为他晚年并不光彩的历史,所以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康有为的内容,仅止于出逃一节,后面的内容,也就一笔带过。

而他花巨资买下来的“康有为岛”,后来也再也没有回去看过。如今岛上的“北海草堂”早已不见踪影,空留下一个岛名,似乎在诉说着它曾经有过的短暂辉煌。


小小嬴政


康有为的人品很不好,不仅贪生怕死,还很贪财好色。而题主说的这个岛,就是康有为用“救皇帝”的钱买的。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夹着尾巴跑了。他的行为刚好和谭嗣同等慷慨就义的壮举形成鲜明对比。康有为先是到日本,后又到加拿大、瑞典、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就是在日本,康有为发表了《奉诏求救文》,号称他有光绪皇帝亲授的“衣带诏”。(跟汉献帝给“国舅”董承衣带诏的故事很像啊。)

然而,事实上,光绪没有给康有为衣带诏!光绪的衣带诏是光绪皇帝在会见杨锐时,写给杨锐的!上面内容是“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及诸同志妥速筹商“等语,跟康有为没有直接关系。康有为以往这些人都死了,没人知道真相。

所以,他才假称自己有衣带诏!真的衣带诏被杨锐的儿子杨庆昶趁扶柩回四川时,带回四川了。这可是光绪皇帝手书,不可能造假。

而当时信息不发达,海外的华人都被康有为骗了。康有为拿着假“衣带诏”,到处招摇撞骗,聚敛钱财!甚至,康有为还伪造和光绪帝合影,骗取大家信任!

而题主说的这个岛,就是康有为在瑞典游玩时买的。据说,康有为当时买岛花了2.8万克朗,另外又花费8000克朗修缮房屋。现在这个岛已经被瑞典政府收回了,康有为的房子也没了。而在瑞典的华人依然习惯称之为“康有为岛”。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公元1898年9月21日,因不满康梁变法,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废除了历时103天的变法。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经由吴淞、香港碾转逃亡到了日本。


康有为在日本待了半年左右时间内,一直不忘抨击慈禧,比如发表了《奉诏求救文》,首数慈禧太后大罪十条,慈禧自然是看不下去,于是与日本交涉,不准康有为留日。

康有为于是自横滨乘和泉丸渡太平洋离开日本,抵达了加拿大,在温哥华等地区发表了不少慷慨激昂的演说,差不多意思就是皇帝(光绪)圣明,能救中国,可惜被老妖婆(慈禧)给限制,所以希望众华侨能够齐心协力为拯救中国出一份力,而在每次演说前,他自己也是会声明自己是奉了光绪密昭的。慢慢的,他的演说不在单单局限于加拿大,而是世界各地。

康有为在他的演说中将“忠君”和“救国”联系一起,牵动了华人的心,于是在加拿大为主海外地区颇有一些号召力,自己也筹集了一大笔“救国款”。


在他漫游世界各地之时,他曾于1904年,自香港至槟榔屿,再自槟榔屿奔赴欧洲。而在欧洲之时他来到了地处北欧的瑞典,被这里的风景所吸引。

在他的游记中他对瑞典不乏赞美之词,即瑞典“岛外有湖湖外岛,山中为市市中山”,在最后更是提到自己要“欲徒宅居之”。

他也付诸行动了,买下斯德哥尔摩东南沿海的一座小岛,并在岛上建了中国式的园林,取名“北海草堂”,之后在此居住,当地华人习惯性取其名为康有为岛。


直到1907年,保皇党人在纽约召开大会,康有为立马赶了过去,定名为帝国宪政会,对外则称中华帝国宪政会,而这也是他离开瑞典豪宅的主要原因。

如今这个岛还在,后来瑞典收回,成为了斯德哥尔摩有名的高尚住宅区与著名景点,是富豪们寻求清静与修身养性的好去处,不过百年前康有为在岛上曾建立的“北海草堂”却被海风给侵蚀的一无所有了。


夏目历史君


答:康有为是一个幸福指数非常高的人。

他妻妾成群,生活奢靡,坐拥敌国之富,畅游全球,阅遍人间春色,实乃一人生赢家。

康有为曾冶有一方大印,上有二十七个字,云:“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

端的是睥睨天下,顾盼自雄。

青岛康有为故居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提文凤女士曾骄傲地对记者说:“康有为是19世纪末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近代中国行世界之路最长的思想者。”

提文凤这一说法的依据,其实就是把康有为印文里二十七个字进行详细解释,说康在16年间,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经印度洋,泛舟北冰洋七日,游历过美、英、法、意、加拿大、希腊、埃及、巴西、墨西哥、日本、新加坡、印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实吧,康有为这些被冠以“考察”、“跨文化对话”等等高大上形容词的行为,只不过是一个吃吃喝喝的游山玩水过程。

说到这里,有人会纳闷,康有为只玩乐,不事生产,他所大把大把挥霍的财富是从哪里来的?

不得不说,康有为生财有道!

1899年7月,康有为利用所谓光绪皇帝给自己的“衣带诏”,在温哥华成立了一个保皇会,然后打着“保皇”、“保大清”、“爱国”等旗号,大肆招收会员。

这个会员可不能轻易可以入的,每人需“捐美洲银一圆,以为本公司支用”方可。

他以皇帝的口吻承诺:“凡捐款万圆以上,可破格给予世爵,子孙袭封。捐五千圆以上者,有欲承办开矿工商等事者,皆优予权利,至破格封爵。”“凡救驾有功者,布衣可至将相。”

这么一来,财源滚滚,日进万金。

据当时两湖总督张之洞的奏报:康有为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拥有至少六十万洋银的现金流。

实际上,张之洞的估计是非常保守的。

梁启超说了,“自乙亥年此会设立以来,至今蒸蒸日上,……俨然一小政府之雏形也。”

所以,说康有为手头的资产富可敌国,一点儿也不过分。

而且,这些资产,康有为压根就没用于“保皇”事业中,全是中饱私囊,海吃海花去了。

花巨资购岛,不过是他众多挥霍行为中的一个小插曲。

来来来,我们来看他的购岛和弃岛过程吧。

话说,1904年,康有为来到了瑞典,被这景色宜人所吸,顿生流连忘返之感,他在《欧洲十一国游记》中写:“瑞典的百千万亿岛,楼台无数月明中……岛外有湖湖外岛,山中为市市中山……欲徙宅居之。”

既然“欲徙宅居之”,而手上又有海量钱财,那还用犹豫什么?

康有为没有一丝丝顾虑,立刻买下了位于斯德哥尔摩东南海岸的沙丘巴登地区的一座小岛,并且用自己的名字命名。

他在这座小岛上修建了一座中式园林,取名为北海草堂。

据广东省社科院的赵立人研究员考证,康有为买岛的花费是2.8万克朗,建筑园林的花费是7999克朗,“家具及装饰极其豪华,似乎颇为富裕。”

不过,康有为仅仅在这儿住了三年,就弃若敝屣一样,将岛和岛上的一切园林弃之不要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潇洒而去。

无怪乎章太炎骂他:“国之将亡是有,老而不死是为。”

康有为既然弃岛而去,他的后人又无人来过问,小岛在长达近百年内无人居住,当年的园林已经垮塌而不复存在,杂草丛生、萧条孤寂,那么,瑞典就理所当然地收回归国有了。

现在,该岛已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搞得还是不错的。


覃仕勇说史


康有为是近代很有名气的一个人,曾经一度受人追捧,不过此人在乱世中趁机兴起,实际上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仔细思考,都当不起他的盛名。康有为确实有才,不然也不会中了进士,中了进士后,他的许多变法的想法,一度被朝廷中人阻挠,不得见于光绪。后来在他的多方造势之下,终于一起了光绪的注意,并联络了他和其他一批进步人士,准备一起变法。


但是他的这个变法很有问题,因为慈禧当时不在京城,乍一听说有人要变法,一开始也没有贸然抓捕,而是了解了一番情况,然后才知道,原来这个康有为,竟然是想和外国(日本、美国、英国)一起共同主政中国,以此来变法。但是如此做法,我们正常人一看就知道,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卖国行为,居然被他说得那么高尚,于是慈禧迅速派兵将他们这个团伙抓捕、处决。

光绪在这之前已经预感到情况有变,急令康有为他们赶紧逃跑,但是部分人宁死不跑,而康有为很机灵地就逃走了。这一路逃跑的路上,他还去了日本,希望寻求日本人的庇护。但是慈禧派人交涉,于是他被日本政府遣走,但是日本人觉得这个康有为很有前途,于是就给了他一笔钱,让他继续去其他国家拉拢华人,继续发表他的言论。

为了增加自己的说服力,他还伪造了一份光绪的旨意,说光绪自己被慈禧迫害,希望广大华人共同拯救中国。于是他在各地演讲,许多不明情况的有钱的华人,就拿出大量资金给他,想资助他带人回去救国,然而他转了一圈,却去了瑞典购了一个岛。这岛距离市区不足20公里,景色极为优美,他在1904年到了这里后,在上面打造了豪华的建筑,然后1907年就从这里离开。耗费巨资兴建的私人岛屿,只不过住了不到四年。

买了这个岛屿后,他显然已经忘了自己曾经蛊惑别人时候的说词,光绪对他的期望,他早就抛之脑后,这个导语他直接就拿自己的名字给命名了,而不是起一些带有救国复国意思的名字。

“康有为岛”这么明显标榜、自矜的名头,居然受到后人的崇拜,而每当游人去了这里的时候,他的后人还会很自豪地说起这段往事。不过这岛屿早就被瑞典政府赎回了,不清楚是因为被强迫了,还是因为康有为后人缺钱了,总之这个岛现在不输于康有为了,再次成为了瑞典的领土。

百余年过去,曾经的私人宅邸,如今成为了游人参观的旅游胜地。除了这里美丽的景色以外,就是“一个外国土豪来这里买岛,装修好以后住了三年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其实这岛屿没什么可看的,风景固然不错,但这是中国人的耻辱,丢脸丢到了国外。拿民众救国的钱,去国外挥霍,如今还有很多人在崇拜他的功绩,这样的人,这样事,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