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三问有答案吗?

大岔姐


哲学三问是,1.我是谁?2.我从哪里来?3.我到哪里去?

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对哲学三问的回答是完全不一样的。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人是世界的产物,万事万物都是发生、发展、死亡的过程。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投影和反映。

唯心主义认为: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认为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物质是精神的产物。

围绕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争辩了几千年了,而且还将永远争论下去。聪明的你,有答案吗?


鹏学天下


哲学三问( 1.我是谁? 2.我从哪儿来? 3.我到哪儿去)都是很简单的问题,没有什么难的。

我是谁?


我不是你,我也不是他,我就是我自己!


我从哪儿来?


我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我不是从地上冒出来的,也不是从石缝里蹦出来的,我是从娘肚子里爬出来的!千真万确,一点不假!


我到哪儿去?


我去过北京,我去过纽约,我也去过伦敦。但我知道,自从娘胎出来那天起,我就在一步步走向坟墓啊!这是任何人都一定要走的一条旅游路线!人生就是一杯具啊!

超级科学奶爸


保安三问这种东西,是个人都能回答几句。然而,如果想以哲学的方式来回答,你就会发现,这么简单的三个问题如果要仔细推敲,根本无法回答。甚至问题本身是否值得存在都是一个问题。如果要速成,马克思的答案即可。

一、我是谁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二、我从哪里来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三、我到哪里去

共产主义社会形成之后,作为历史发展源动力的阶级斗争停止,历史步入了终点,永久的和平到来,而人类也从压迫与被压迫中获得了解放,全面的发展、属于全人类的民主、平等和自由,终于到来了。


格物书画


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之前先简单讨论一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众所周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两个相对立的世界观认识论。他们的核心区别也不难理解。

唯物:物我相独立

唯物主义认为世间万物的存在不受意志的影响,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唯物主义哲学问题的终极三问不同于唯心主义哲学问题,它的问题核心是如何更好的认识宇宙世界、更好的认识人类社会和更好的认识自我人生,并解决这与其相应的三个问题。

哲学两大派别

唯心:我决定事物

通俗来说,唯心主义认识论则认为因为“我”的存在,世界万物才得以存在;也就是我的意识决定事物的存在;事物存在的前提就是因为“我”能感知到它,我不存在了世间万物也就不复存在。

而唯心主义解决的仅仅是关于人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自从柏拉图提出后就成为从古至今各方神圣一直争论的问题。它们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展开,考虑的完全是人的问题,以人的自由意志为核心。

1、我是谁?

我是谁?

其中这个“我”也就是自我意识感知的结果,是自己对我是谁的思考,当一个小孩从出生当刚会说话的时候,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对独立个体的你我没有区分,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如果父母对他说:“明明听不听话”。

他会回答说:“明明听话”。

当父母对他说:“明明,去书房叫你爷爷来吃饭了”。

他跑到书房会说:“你爷爷,爸爸叫你吃饭了”。

当我们长大后会慢慢意识到这个“我”可以代表天下所有人,所有人都可以说它,但是当它从我的嘴里说出来后,就只能代表我自己这个个体,不可能我说“是我”,而指的是其他人。所以我们所说的“我”时时刻刻都在诠释着我是谁,时时刻刻都在思考完善着我是谁这一千古难题,就像笛卡尔的命题“我思故我在”,然而问题的答案却是永无止境,每个人都在不断探索着对自己的认识。

笛卡尔唯心主义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

2、我从哪里来?

如今,个人对自己的由来问题已经得到解答,但是当追溯每个人到其祖辈,租祖辈,最后直到人类的始祖,他们又是从哪里而来?

就像追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上帝创世之初?

女娲造人?

达尔文进化论?

超出人类意识的操纵者?

对于此我们只能随大流,从达尔文,尤瓦尔·赫拉利的著作中我们或许能找到今人信服的答案,但并不是说我们已经解决了这个千古难题,而是我们找到了一个解释的理由填充一下千年空虚的心灵,就像人们信仰宗教一样,说不定有一天突然就会有一个人跳出来说:世上没有什么上帝,都是骗人的。

3、我要到哪里去?

我要到哪里去?

这个问题是对人的最后终结做出的考虑,对于个人来说极其简单,无非就是生老病死,没有谁会长生不老坐看整个人类的终结。但是人类未来的去向比人类的起源更加扑朔迷离,有人说人类会自生自灭?有人说地球的寿命就是人类的寿命?有人说人类会延续到宇宙毁灭的一天?有人说人类不会灭绝,未来的人类会进入另外一个可知世界,延续人类文明?种种可能都只是猜测,我们无从得知,非我等鼠辈所能研究的。

作为一个灵长类高级智慧生命体,首先我要做的就是多想想“我是谁?”。


中医推拿绝技杜云祥


“哲学三问”指学哲学的人总结出的人生三个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三问,就好像现在各社区为检查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盘问过往人员一样:“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谁也想不到这是个哲学命题。这个哲学命题既不是唯物论又不是唯心论,既不是说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又不是说人对大自然的认识,而是在说“我”的存在,对“我”的认识。

“哲学三问”(网络图片)

“哲学三问”有答案了吗?答案不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没有统一的结论。

实际上“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三问是一个对自我认识的哲学命题。它不同于唯物论或唯心论,说人与自然或者自然与人,虽然,这三问与唯物论或唯心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它唯物,是因为这“三问”始终承认“我”的存在;说它唯心,是因为 它始终存在着疑问,有唯心论嫌疑。存在与疑问是两个不同的物质与唯心的概念。

认识论本身具有唯物辩证法。例如“我从哪里来?”用哲学解决了这个问题,是为了满足人对于外部世界的好奇,同时也建立了人对于自然的敬畏;“我到哪里去?”对应了认识论哲学,建立了人对于自身能动性的肯定,同时也给人以无限的自信和复杂的思维能力;“我是谁?”对应了一个最原始也最基础的问题,也是当下人们的语言论哲学。从这里我们可以衍生许多提问,例如我是谁?我们又是谁?等等。

总之,认识自然世界,我们有科学;认识人类社会,我们有哲学;而认识我们自己,要凭借什么呢?也许,这就是学哲学的人总结出的人生三个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根据这样的描述,现在各社区为检查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检查员,不就是很优秀的“哲学三问”的哲学家了吗?^_^

想想这“哲学三问”,的确与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认识论“我思故我在”,有异曲同工之妙。


言者青青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落入水中的蚱蜢,个个哲学家则是漂在水上的树叶,我指望着他们救命,却发现没有一个能承受我的全部重量。或许在从这一片到那一片的跳度就是我的人生,我的思想史。其实生存繁衍就是全人类的共同意义,只是基因已经进化到群体拥有自我意识和思维能力这个地步了。有了智慧更加有利于生存,但是副作用就是,脱离了原始本性,在自己创造的文明中沉迷太久,不满自己和人类现在存在状态。

一生不停地追寻意义,却不知追寻意义本身的意义,人类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但宁头破血流也仍旧向前的物种。道,信仰,哲学……一条无止境的泥泞长路,但即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也必将上下而求索!这便是人类。

有限的一生决定了生命是荒诞的,希望是无意义而令人发狂的,而荒诞人认识到生活的荒诞,却继续直面生活,将生活当作一种反抗。自发性自杀只是逃避而不是反抗,因为它仅仅终结了荒诞,而非面对它挺身而出。

你怎么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对你而言就是什么样子。一切事物最终都将归于空虚,所以目的是不重要的。能够在过程中尽量找到简单的快乐。生活本质就是吃喝拉撒睡,然后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中获得自己的心理认同和价值感,这样的一生,就很有趣。

万事万物皆自有其理,我们不过是宇宙以及时间中的过客,何必受困于其中让自己疲惫不堪呢?想想我的明天,我觉得哲学三问对现在的我而言没有任何用处,或许有一天,我会在成功后重拾这个问题,用我剩余的时间去思考它。哲学家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中总结出不同的哲理,这也是人类求知世界中探索的总结,而不同境遇的人会相信不同的哲理,文中的自己就是这样,在故事发展中根据不同的哲理作出不同的选择,直到最后他才明白不管信哪一种哲理 生活依旧继续,人类也在不停地求知这个世界。但是开篇第一句话,哲学家们都是骗人的我并不是很赞同,那都是人类历史中规律道理的总结,对人类发展有些不可或缺的作用,就像世界的多样性,哲学中对真理的定义也是具体有条件的,哲理也是 ,不管怎样 天亮了 阳光依旧灿烂 人类也在不断前进。

欲望不分穷人富人的。穷人会欲求不满,富人也是。穷人也有无聊,也有有平静过完一生。富人也有痛苦。并不是有钱了就只剩无聊,他照样会有更大的欲望。只不过大多数有钱人有智慧,他能平息欲望。有很多穷人也满足的过完一生。

突然明白,哲学是人思想的毒药。哲学史不利于政治家集权(参考法国大革命原因),所以政治家将哲学史1984化。留下来的只是政治家想让我们看到的。哲学太容易将人带偏,简直就像为聪明人定制的邪教。还是老聃说得好“常使人无知无欲”。大智若愚!!

所谓哲学,你觉得有用的就是好的。如同本文所说,如果这么多理论流派都不是你想要的答案,那你可以开创自己的流派或者一生都去追求你所认为正确的答案,那就是你生命的意义。最后,就我个人而言,以前也曾被生命的意义所困,不过现在已经释然。生也好,死也好,有意义也好没意义也好,只是一段时间而已,我就是我,也许与众不同,但仍然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所以从时间,空间上来说,我都是最最渺小的,而伟大的,与众不同的只有我的思想。

说起来这个体系很宏大,我们每个人在里面可能最多最多只是提出一些基本的概念、公理,甚至可能证明一个很小的定理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就了。而单凭个人很可能无法掌握这种体系的全貌。



兴闻者


这是一个高度心智化的问题,“我是谁”,是人们认同的所有事物形相所带来的自我感。

引用艾克哈特.托尔的说法,当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让你认同的时候,你是谁呢?当你周围的形象全部瓦解,或是死亡迫在眉睫的时候。你的本我感就从形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了。灵性也从物质的束缚中被释放了。你领悟到你真正的身份是无形无象的,是无所不在的临在,是在所有形象、所有认同之前就存在的本体。你了解到你真正的身份就是意识本身,而不是意识所认同的那些事物。

这象是禅宗里说的,本来面目,无来无不来。


北丘明


这三个问题早就有答案,而且还不只一个答案。

一,天主教,基督教认为:我是上帝之子,从上帝那儿来,要到天堂或者地狱去。

二,道家认为:我是道的子孙,从道中来,要归于道。万物生于有,有生于物,又归于无。

三,佛教认为:我是无我,我从"空"中而来,要到"空"中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当然,还有很多答案,但是人们还是苦苦追寻,非要找到一个标准答案,这个标准答案有吗?好像没有,因为没有一个观点被全人类完全认同。


飞飞猫说话


我是一只鸟,来自天空家族,将去往无尽天边,

我是一条鱼,来自海洋血统,将去往海洋深处,

我是红尘一粒沙,来自自然界,将去往红尘轮回中,

每个人的一生就是要找到你自己,《我是谁》然后在广阔天地中确定自己的位置,《我来自哪里》然后活出你自己。《我去往何处》



你我来自不同的星球


哲学三问:1.我是谁?2.我从哪里来?3.我到哪里去?

这些问题 ,和其他哲学问题一样,有很多答案,却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或者终极答案,而且,大概永远都不会有终极答案,人类将永久追问下去,将永远回答下去,没有尽头……

当然,最有趣的回答,大概是:我是我,我从来处来,要到去处去。

这个回答,大概最准确、最调皮、最聪明,无懈可击,却好像什么也没有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