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的“天賦”,到底是什麼?

雖然對於我們普通愛好者健身,也遠遠不至於談及天賦。我們能做好訓練、休息、飲食“3大項”就已經很不錯了。

但是,我們依然不能否認個人身體條件,對健身成果影響的客觀事實。

當然,承認天賦就不代表把天賦當做藉口,努力和方法是永遠必不可少的:天賦當然重要,但不應該是“藉口”!(點擊閱讀)

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那些關於健身的“天賦”。

但需要注意,這些天賦也並不是完全的先天條件(先天是決定了上下限),其實這些“天賦”在我們發育的過程中也與生活習慣、生活環境等息息相關,只不過已經發育完成幾乎改變不了啦。因而也就算是天賦吧。

健身的“天賦”,到底是什麼?

睪酮水平

自身睪酮水平與健身進展的速度、成果息息相關。

睪酮水平越高,肌肉合成更給力,而且相對不容易堆積脂肪。相反,如果睪酮水平越低,那麼肌肉合成情況越差、脂肪越容易堆積。

睪酮水平可以看作健身尤其是增肌的主要“天賦”之一

睪酮水平即為先天決定,但又受生活習慣的影響。如:熬夜(睡不飽)、大量飲酒、精神低迷、訓練強度過大等,都會使睪酮水平下降。相反,良好的習慣則會保持個人較高的睪酮水平。

對於睪酮水平,說出來你可能會驚訝,亞洲人的睪酮水平最高!這一點造就研究證實了。

所以不要再傻傻地認為黑人、歐美就有健身增肌天賦,中國體質不行了!那可能只是個人不行。

調查結果報告:

健身的“天賦”,到底是什麼?

睪酮水平調查報告

而外國大塊頭更普遍,只是因為人家的健身意識更強,審美追求更偏強壯。更多還是大環境所致!

即使睪酮水平再高,不練的話,還是弱雞一個!

肌肉型號

也就是肌纖維類型主要分為2大類:1.紅肌;2.白肌。

  1. 紅肌纖維:也叫Ⅰ型纖維、慢縮肌纖維、慢氧化纖維
  2. 白肌纖維:為又稱Ⅱ型纖維、快縮肌纖維、快解醣纖維。

這裡有一個常見的誤區:就是,很多人誤認為:專門增肌的話,增加的都是白肌,白肌只有維度大,力量、耐力、爆發、速度都不如紅肌,像軍人、散打練到的就是紅肌~

其實“紅肌”屬於耐力型肌纖維,只有耐力較好;速度、力量、爆發均不如“白肌”,但白肌耐力較差!

而紅肌圍度發展潛力很小,白肌圍度發展潛力很大,也就是說我們增肌確實主要就是增加的白肌(Ⅱ型肌纖維)。

因而,如果一個人的白肌纖維比例較多,那麼他對於力量的提升和肌肉圍度的 增長就更具備優勢;如果紅肌纖維比例較多,那麼對於耐力型項目的優勢就更強。

健身的“天賦”,到底是什麼?

像那些“天生力氣大”的不尋常的人,一般都是白肌纖維比例較多。

但無論是紅肌還是白肌,對於個人來說,訓練內容越偏耐力,個人整體肌纖維的能力也就會更偏耐力,訓練越偏力量、爆發的話,個人整體肌纖維的能力也越偏力量、爆發。

個人能力的提升取決於訓練本身,但並不會改變肌纖維類型數量、肌纖維比例本身,和不同肌纖維能力優勢的客觀事實!

每個人的肌纖維數量都是固定不變的,而我們增肌也只是把肌纖維增粗。

如果一個人天生肌纖維數量較多,那麼則更具備運動、增肌優勢!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人的紅肌(Ⅰ型肌纖維)與白肌(Ⅱ型肌纖維)比例都是各佔50%,力量、爆發力與耐力都處於中不溜的狀態。

健身的“天賦”,到底是什麼?

肌肉形態

肌肉形態為何會歸結到“天賦”?因為肌肉形態是無法改變的,每個人的肌肉形態都略有不同。

但是,不同的肌肉形態卻直接影響著個人的身材視覺效果,以及美觀程度,尤其是胸型與腹肌。

我們只能使肌肉在原有的形態基礎之上,越來越大,但永遠無法改變肌肉形態!只能接受啦。(當然,一些體態問題除外。後天的體態問題會影響肌肉的視覺效果)。

有趣的是:即使是同樣的肌肉含量,不同的肌肉形態之間,可能肌肉圍度就大有不同!同樣的圍度和體脂率:有的肌肉形態看起來就更飽滿、有型;有的形態就更幹練、肌肉分離度如刀刻般!

健身的“天賦”,到底是什麼?

身高、骨骼比例

當然,身高越高,就需要更多的肌肉含量才能看起來夠壯。但是由於身高增加,個人的比例都有所增加,對於身高與增肌的優劣視這裡就暫且不討論,回頭我深入瞭解一下再做分享。

而骨骼比例則影響就相對較大了。

同樣的身高,如果骨骼越粗大,看起來就越魁梧;

如果四肢越長,那麼肯定是需要越多的肌肉含量才有更好的視覺效果;

如果胸骨在正常範圍內越突出,那麼同樣的肌肉含量,胸骨突出的看起來就更飽滿!

等等

對於徒手動作技能(如俄挺、倒立、前水平)等牽扯到力臂的問題的體型優劣勢(無論男女):

1、優勢:身高-;下肢長度-;手臂長度+;絕對體重-;

2、劣勢:

身高+;下肢長度+;手臂長度-;絕對體重+

健身的“天賦”,到底是什麼?

胃的擴張能力、吸收率

我們都知道,對於健身,尤其是增肌來說,想要保證效果,充足的營養是必要條件之一!

如果一個人胃的擴張能力較大(也就是特別能吃),那麼多吃一些營養對於他個人的感官來說壓力就不會那麼大。

同樣,如果一個人的腸胃吸要較普通水平好很多,那麼,同樣的營養攝入,就更有利於合成肌肉。

但是,能吃和吸收率高往往也伴隨著脂肪更容易堆積,這就要看你個人睪酮水平、訓練情況與飲食結構了!

如果一個人能吃+營養吸收利用率超好、睪酮水平又高、2型肌纖維數量又多、生活習慣又很好,那麼絕對是增肌好材料!

健身的“天賦”,到底是什麼?

內、中、外胚體質

1、內胚型體質:

骨骼較粗,容易長體重,適合增肌,但脂肪也很容易增加。

2、中胚型體質:骨骼厚度適中,相對容易增長肌肉的同時,還更容易保持較低的體脂。

3、外胚型體質:骨骼、肌纖維都比較纖細。該體質增肌比較困難,但也不易漲脂肪!

這3種體質,可以看做以上幾點“條件”的總結,也就是:以上幾個不同特點的相互結合形成了這3種體質。

健身的“天賦”,到底是什麼?

雖然這些條件對於健身來說,的確是不可否認的客觀事實。

但也必須要注意:優勢就不代表容易,劣勢也不代表絕對不行!

這些條件也就主要作為一個參考,只能說會有一定的影響,而不是起完全決定性作用(除非你達到了人類的極限)!

瞭解這些之“天賦”後,可以自己感覺一下自己屬於哪種(有些數據需要做一下體檢)。

不同的身體條件,就建議根據自己的目標,採用更適合的訓練方案,才能使自己獲得更好地突破。或者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目標!

對於健身,適合自己,才是更重要的!(點擊閱讀)

關鍵還是個人的訓練、飲食、恢復的問題!

對於比較特殊的身體狀況(如外胚型增肌等),我們會單獨分享相應的訓練方案。加油!


這裡是:SWH健身小夥伴

持續關注、共同進步

大家有什麼問題和想法, 記得下方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