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看球日记05:新秀赛有什么趣味?

前几年我一度热衷于看新秀赛多于全明星正赛,因为年轻小伙子们真的打得蛮好看,在表演之余也有一点真刀真枪的强度。但这个状态在去年和今年的全明星周末似乎反了过来,全明星正赛开始玩真的,年轻人们开始松松垮垮……今天这一场新秀赛也是这么个感觉,虽然不说完全没强度吧,但真的差点意思,没内味。

这场新秀赛的强度基本上来源于美国队的第二阵容,也是下半场开始后塞克斯顿+帕斯卡尔+三个黄蜂新星提升强度帮助美国队翻盘的——美国队因为希罗和小卡特不打,就是五上五下轮着打,这样更清晰的体现了两套阵容的比赛强度,首发五人每个都是-13的正负值,而替补五个人每个都是+33的正负值。

宅家看球日记05:新秀赛有什么趣味?


比较有意思的是,美国队这一帮锋线全都是“胖墩锋线”,除了小贾伦-杰克逊比较修长,锡安-威廉森、布里吉斯、PJ-华盛顿、帕斯卡尔都是属于小胖墩类型,而大多数时候提到美国本土锋线时,首先脑海里浮现的还是身材匀称修长的锋卫摇摆人,至少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

当然了,在篮球场上胖墩并不是个贬义词,反而是实用性的代表。你看美国队第二阵容的三个胖墩前锋不就帮球队翻盘了吗?

宅家看球日记05:新秀赛有什么趣味?


虽然越来越多的国际球员在 NBA 占得一席之地,还有不少在食物链顶端,但国际球员真的国际吗?其实很多国际球员本质上还是美国本土篮球体系里练出来的球员——比如国际队里半壁江山的加拿大球员,基本上就是和美国篮球体系互通有无的选手,然后奥科吉虽然代表尼日利亚打球,但早早就在美国打球,大学也在乔治亚理工。

乌克兰球员米哈伊柳克也在堪萨斯打了四年,德国球员瓦格纳也是在密歇根大学打过,还有八村塁,虽然在日本年少成名,但也接受过 NCAA 的锻造。

真正纯粹的国际球员,这一场比赛里国际队就只有斯洛文尼亚的东契奇和意大利的梅利。

所以说,国际球员确实比之前更要受到主流关注,但这也不代表美国本土篮球没落呀……

宅家看球日记05:新秀赛有什么趣味?

也因为这些年轻人都是一个体系里出来的,其实互相之间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裙带关系,说罢了这就是一个小圈子,各种“关系户”。

比如锡安-威廉森和巴雷特是杜克队友这个人尽皆知了,而锡安和给自己送了几个好传球的莫兰特也在高中时期短暂做过队友。

你能在这场比赛里找到很多当过队友的球员,布兰登-克拉克和八村塁是上赛季冈萨加的双核,小贾伦-杰克逊和布里吉斯也在密歇根州立大学一起打过球。

宅家看球日记05:新秀赛有什么趣味?


米哈伊柳克和格拉汉姆在17-18赛季的堪萨斯当过队友,而且在18-19、19-20两个赛季堪萨斯都没为 NBA 输送球员的情况下,他们是迄今为止最后两个选秀进入联盟的堪萨斯球员。

然后,亚历山大和PJ-华盛顿虽然不同级,但在肯塔基也曾经当过队友。当然,还有亚历山大和亚历山大-沃克这对关系更紧密的表兄弟了。

宅家看球日记05:新秀赛有什么趣味?


除了当队友,还有当对手的,比如帕斯卡尔和瓦格纳就在2018年的NCAA决赛交过手,帕斯卡尔正是当时统治力极强的维拉诺瓦的一员(当时那支维拉诺瓦的球员进入联盟基本上都是还不错的即战力),不过在我印象中当时的帕斯卡尔技术并没有这么细腻;而瓦格纳也因为那场决赛表现出色,代表密歇根拿到16分7篮板,顺位提高了不少。

宅家看球日记05:新秀赛有什么趣味?


其实从新秀赛季里也可以看出哪些球队拥有更好的潜力储备,比如黄蜂和灰熊两支以年轻球员为主的球队就在这次新秀赛唱了主角——黄蜂有华盛顿、格拉汉姆、布里吉斯,而灰熊有莫兰特、克拉克、贾伦-杰克逊。然后热火其实也有两人,但希罗没打就比较可惜了。

这场新秀赛打完,2018届的球员就超过了参加新秀赛的标准,而这一届的球员质量还是很高的,可以说是选秀大年,有不少被低估的球员,现在翻看17-18赛季的 NCAA 一阵你可以发现:艾顿受伤没打,巴格利和布朗森没有入选,反而是格拉汉姆和特雷-杨一起扛大旗,而格拉汉姆只是次轮秀。

然后,拿到最佳球员的布里吉斯只是当时的二阵。​

宅家看球日记05:新秀赛有什么趣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