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道德經》的你有什麼想說的?

千澤翎


尹喜留下迷魂陣,人人上當自犯渾,都說自己理解對,過之不及皆虛擬,老子能騙所有人。長生之道須守一,大道永在無中虛。


馬振廷1


貴生貴靜貴自然!人類探索循漸進!道無窮人知點滴!觀念驗證更新中!(題;道之自然探索中)


永動機一


《道德經》,可能是指,人與大自然怎麼和諧相處,亦即是天人合一總和。


06685521238


看過《道德經》後,我想說的是:

一、品德高尚的人,走的是一條正道,是一條前途光明遠大的道路。相反,品德低下的人,走的是一條歪道,是一條前途黑暗短小的道路。

二、品德高尚的家庭、家族,走的是一條寬廣的、讓家庭和家族興盛的光明大道,這樣的家庭、家族,必將有利、有功於社會,家風正道優良的家族,後輩人才興起,小者貢獻於鄉鄰、社會,大者將立功於國家社稷。相反,品德低下的家庭、家族,走的是一條狹窄的,讓家庭、家族走向衰落,甚至滅亡的黑暗絕路。這種家風不正的家庭、家族,必將出現違法犯罪、禍害鄉親,以至國家社會的人和事。

三、品德高尚的國家、民族,是最有前途和未來的國家民族,這樣的國家、民族,吃苦耐勞,熱愛和平,勇於擔當,樂於貢獻,這樣的國家、民族,富於創造,英雄輩出,和合周邊,利益天下,是其它國家、民族的榜樣,這樣的國家、民族,既便遭遇天災人禍,因為總是有一大批英雄豪傑戰天鬥地、視犧牲為光榮,這樣的國家、民族,可歷經數千年尤可反覆強盛。相反,一個品德低下、無視道德的國家、民族,它就不可以長盛而不衰,不可能永遠有好的未來。

《道德經》充滿樸素的辨證法的思想,因為其樸素,則《道德經》言道、言德才最為真實。《道德經》的核心要義,就是辨證講清了“崇道而重德”和“貴德而遵道”的辯證關係,即有道必有德,德高必有道。


沃克特爾


身寄大地,與德合一;

心行虛天,與道合一。

The body sends to the earth, and virtue is one. The heart goes through the sky and becomes one with the Tao.



水木清華76318705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覺得從前沒認真想過。仔細想想,要說的很多,想哪說哪吧。

最早接觸《道德經》是15年前,突然有了閱讀《道德經》的衝動,於是借了一本,滴滴答答看了兩天,就再也沒看。覺得注家的解釋太不可思議,什麼“道可道非常道”,解釋的那麼玄乎,越解釋越難懂,就放下了。從此再沒看過。

2018年我接手傳統文化出版社的文字編輯工作,主要就是道學這一塊,於是再一次接觸《道德經》。如果說第一次接觸《道德經》僅僅是出於不太濃厚興趣的話,那麼這一次則是出於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而主動求知求解。

我找到了所能能找到的注本,逐章逐句逐字地比較學習,深感《道德經》絕非曾經認為地那樣簡單,但也絕非一些淺陋的注家解讀地那麼蒼白。2019年四五月份,我註冊今日頭條後,幾經反覆,最終選擇了文化領域,想專做“三玄”,順便做諸子。沒想到至今連一本《道德經》的十分之一也沒做完,更別說深刻領會了。

通過做《道德經》,我感覺,要想加深對《道德經》的理解和正確把握,首先得選對版本。

這是我的切身體會,因為第一次我看到的那種“能說明白的道不是常道”讓人十分不解,什麼常道不能說明白呢?是道理就能說明白。後來才知道,這個常道不是指日常的道理,而是“恆道”,是那個永恆不變的道。就因為開宗明義第一章第一句沒搞懂,害得我十幾年沒碰《道德經》。

之所以誤以為是“日常道理”是因為注家沒講清楚這個“常道”不是日常道理,也沒講清楚,是為了避開漢文帝劉恆的名諱而更換的“常道”。可見,初學《道德經》,選對注家,是很重要的,他會引領我們朝著正確的方向理解,而不至於越看越糊塗,讓我們的閱讀變得索然無味。

最好是多版本同時比較學習。由於《道德經》用詞用語古奧,一語萬端,很容易造成後人在理解上的分歧,甚至相反。

不管是通行本,還是帛書、郭店楚簡本,都不是原本,都是轉抄本,轉抄就意味著漏、衍、錯訛現象,所謂通行本,也就是河上本、嚴遵本、王弼本、傅奕本等,但都是以河上本為依據進行的註解,這個版本的缺點是距離老子年代較久,後人增刪現象明顯,有的章句與老子思想不吻合。

但1973年出土的長沙馬王堆帛書《老子》和1993年出土的湖北荊門楚墓竹簡,同樣也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陷。

帛書破損嚴重,書中有衍文、脫字現象,還有誤字、誤句。它的珍貴之處在於抄寫時間比河上本要早得多,可以起到矯正今本訛誤的作用。

而楚簡屬戰國中期,是迄今為止,距離老子最近的文本。但郭店本的缺點顯而易見:內容太少,僅為通行本的五分之二左右。

所以,諸本皆有利弊,不可偏廢,最好綜合諸本,同時參閱,才是破解《道德經》的最佳選擇。

《道德經》是一部綜合的、整體的宇宙觀著作。

通過學習比較,我們會發現《道德經》構建的道系十分宏闊,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完善的宇宙觀念,每一章節都可獨立,但所有章節共同構成了老子的宇宙觀,理解任何一章都不能脫離“清淨自然”“無為不爭”“貴柔守弱”等等一以貫之的思想主線,脫離這個整體思想,任何一章都解釋不通。

舉個例子,有人解讀《道德經》36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就完全忽略了老子的“自然無為”思想,把它解讀為“我想怎麼樣,就先怎麼樣”。

其實老子只是舉例說明“事物將要怎麼樣就會怎麼樣”的自然發展變化規律。你若非得那樣解釋,也不錯,那隻能說明你是權謀家,而老子不是,因為他主張的是“復歸於嬰兒”,要的是淳樸自然,“返璞歸真”,他主張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反對用心用智,反對虛偽文飾,這樣的思想,他怎麼會教人取與之術呢,他自己不就是偽君子了嗎?

所有經典都不可能是一本孤立的典籍。

任何一部經典作品,都是一扇歷史窗口,打開一扇窗,就能看到繽紛的歷史過往。他的書中沒有提到伏羲、女媧、三皇五帝,也沒提到周王、齊桓公、商鞅、墨子、韓非子、孔子、孟子、莊子、鬼谷子,更沒有提到董仲舒、二程、朱熹、王陽明等。但是老子是周王室的最高歷史和文化管理者,他的學說在春秋戰國,諸子中不學習借鑑老子思想的幾乎沒有,當你查閱老子資料,幫助領會章句的時候,一定會涉及到這些歷史人物和他們的政治主張、學術見解,一定會上溯中國文化的源頭去探尋老子思想的形成脈絡。經典就像一條主線,將這些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串聯在一起,放大作品的座標系,加深我們對作品時代背景和作者思想的融會貫通。

學習《道德經》等經典,會讓我們感到自身的渺小,加快我們成長的進程。

我們總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看看道德經給我們描繪的世界是多麼宏闊無極限,而這個世界的一切無不出於“道”,人類在寂兮廖兮的“道”面前是那麼渺小和微不足道。同時“道”無始無終,人在它面前“,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語)”,只是一瞬間,爭什麼名,比什麼高低?

人們為什麼要爭呢?“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就是因為患得患失,總想著自己的名利得失、面子榮譽,放不下,丟不掉,心浮氣躁,得寸進尺,咋能不累?

人還喜歡揚己之長,說人不是,豈不知越是揚己之長,越是對自己黑暗面的展現;越是譏議他人,越能顯現出自己的偏狹,須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美惡同出,是非同源,異名而已。你以為好的,可能正好是別人眼中的惡。

《道德經》是一部可以伴隨終生的經典。

以前以為,不就是一本五千言的道論嗎?讀懂了不就那麼回事嗎、其實不然。我讀《道德經》快一年了,越讀越不敢發表意見,越讀越加深對經典的敬畏感,許多人讀一輩子也沒說讀懂。馬雲包裡的書常換,唯獨《道德經》不換。大哲們對道德經也有類似看法。

尼采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他說:《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這就是說,老子的思想豐富而永不枯竭,隨時滿足你的需求。

美國科學家威爾·杜蘭甚至認為:有了《道德經》,我們可以焚燬掉所有的書籍。可見《道德經》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和影響是多麼崇高偉大!

關於《道德經》的話題,很多,先說到這裡吧,與諸君分享。歡迎提出寶貴意見!


問道黃老


行無言之教,處無為之事。

你不問我不說,我說了也不一定是道,至少不是大家理解的道。

西方說民主必須是普選,我們說民主是民主集中,普選適合歐美西方文化,可民主集中才是符合我們的,可見道可道非常道。

我沒有讀透,所以在這裡胡謅幾句。真正讀懂道德經的人,不會告訴你該怎麼做,而是會告訴你多看、多悟,追求自然,找到本來的你、自然的你、最後成就快樂的你!


聖哲同學


個人對於道德經的理解: 道德經是承載了古人的大智慧, 對於後人有很大的影響,很多人都願意拿道德經說事, 有的還能倒背如流。

不過 任何的經文都是用來明理的,不用來背誦的。 每個人讀完的感受 都不能相同。 而道德經 又不能單獨拿一張出來 來說事。 需要結合上下文看 才可以體會到其中的奧妙!!!

其中開篇第一句 ,道可道,非常道。 就已經足以說明, 大道其實不可言說。 即簡單 又複雜!!!

結合了萬事萬物的一切規律。


東北陰陽先生


老子《道德經》包羅萬象卻玄之又玄,全文約5000字,以“道”為核心,闡述了宇宙本源、自然規律、社會法則以及處世養生之道,把能看到的、看不到的、能聽到的、聽不到的,甚至是鬼神世界,解釋的完美無缺,建構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隱士修身,蘊涵無比豐富的哲理體系。

老子思想精妙深邃,讓人們讀了又讀都難於徹底通透,這也是老子的魅力所在。一千個人眼裡會有一千個老子,由於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經歷閱歷,讓老子的思想在每一個人的頭腦中反映出來的不盡相同,理解到的也不完全一致。

通讀老子《道德經》,請記住以下三句話好好參悟這三句話,將受益匪淺!

1、道生萬物,生而不有,長而不宰。

2、道法自然,獨立不改,周行不殆。

3、上善若水,無為不爭,功成事遂。

以上就是一個把道德經作為枕邊書,酷愛老子道德經的文化旅遊創業家想簡單說的一些話,歡迎交流探討!


遊通天下


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人稟命而生,本自清靜及長生計慾望所迫身心諸病纏繞,不得逍遙自在,故需損,無益於身心健康者徹底斷之即無為,即圓德歸道即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公,不知常妄作,兇!

道德即身心即命運,故功德需內求,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