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06年的易建联身处如今魔球兴盛的NBA,那么他会打出怎样的表现?

别来的人无恙y


既然今天讨论这个话题,那咱就先看一看阿联当年的选秀报告。

“姚明之后另一位大有前途的中国七尺长人,拥有着不逊于小个子球员的敏捷性和协调性。

身体极具爆发力,是亚洲球员里十分罕见的美式风格球员,在之前CBA的05-06赛季,他已从一名潜力新星顺利成长为一名能带领广东队赢下CBA总冠军的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

在球场上,易建联跑跳如飞,体格强健,在CBA的赛场上,经常能在转换进攻中上演暴力扣篮的精彩镜头,在进攻终结方式的选择上有着明显的提升。在面对篮筐时,可以在腰位持球突破干掉身型较大的对手,也可以在18英尺处流畅的使用跳投来进行终结。在跳投姿势上,他的发力机制很好,在进行后仰跳投时,他的投篮虽然还没那么精准,但是姿势有点儿德克·诺维茨基的味道。在篮筐附近,有着极为难得的终结手感;在进行极具侵略性的突破时,也能展现出良好的创造力,在肘区极具威胁,并不是一个喜欢主动找麻烦的莽撞攻击手。”

能利用自己出色的弹跳能力去抓篮板球和封盖对手的投篮,横向移动敏捷,能很好的把握防守的时机,是一个真正的竞争者。

缺点

易建联是一个锋线摇摆人,但是现阶段关于他的位置划分比较尴尬,他薄弱的上肢力量和低位脚步都尚不足以顶上NBA的四号位,与此同时,他的三分球能力又无法胜任NBA的三号位。

他的投篮是不错,但是出手较慢,容易受到防守人干扰,这让他有机会成为一个不错的投篮手,但是很难成为一个精英级别的投篮手。他的运球能力也有些薄弱,这让他在持球进攻时容易被对手捅掉手里的球。需要继续加强自己的上肢力量,在比赛中,他更倾向于面框进攻,而不是背身,削瘦的他不是很喜欢和对手进行身体对抗,容易被球风强悍的防守人限制。到了比赛强度更激烈和赛季更漫长的NBA,他的适应能力令人担忧。


以上就是阿联当面选秀的球探报告,优点缺点都有。也比较详细。

先看优点。这里边说阿联协调性和敏捷性不逊于小个子球员,这一点很重要,天赋是基础不然的话这是训练不出来的。当然也说了他的投篮,模板像是诺维斯基,但出手速率慢了点。但这里肯定了他的身体素质。


再看缺点。上肢力量缺乏,锋卫摇摆人但对抗能力差,会被强硬的对手限制,出手速率慢,更容易被掏球。

阿联的身体天赋在亚洲绝对是一顶一的存在,选秀报告甚至与伊巴卡。好了,说们的预测是否准确。当然了,这里我并不是否认球探的专业性,毕竟人家非常专业。但球探报告只是着眼于当时的情况和联盟现状,预测也只是“预测”罢了。

但联盟的发展就如世界的发展一样,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那时候的大个子球员你必须要去凿内线,在内线得分,有杀伤力才可以。那时候大个子以投三分为主会被别人笑话。易建联虽为锋卫摇摆人但更多的是向大前锋位置靠拢,实际上还是内线。但时过境迁。在阿联当面参加选秀小球模式已经初现稚型了。

在当今世界先进篮球中就是大个子去投三分,你不会投三分反而是一个大的诟病,如果你不是防守能力超强,教练会轻视你。这样就是大的进攻短板了。反观阿联,世界杯,亚锦赛都可以看到阿联的远投能力(虽然NBA三分线更远一些),稳定,杀伤力十足。策应能力也很强。(CBA里更不用说了)

再看看力量对抗。虽然说现在阿联的对抗在世界上并不是顶级的,但从奥运会世界杯可以看出,阿联绝和欧美强队内线对位也不落下风,这几点都离不开阿联对篮球的认真态度。

阿联说过:来到NBA的那一刻就没有了天赋可言。但比这个更重要的是阿联的性格,过于内向的性格。美国文化和我们有很大的差异,再加上内向,这种融合的难度可想而知。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最后总结一下吧。现如今NBA盛行快速的攻守转换,需要大个子就是速度快,外线有篮子(虽然阿联现在出手还不是顶级射手的水平,但是这已经足够用了),内线有一定对抗但又有移动能力的球员。而易建联就是这样一个球员。

所以说啊,时势造英雄。我也是最近才理解这句话的。只能怪阿联生不逢时,如果阿联是现在才进去NBA,那么一定会有他的一席之地,甚至半壁江山。


篮球基础实战教学


我认为,如果易建联06年进NBA一定会超凡脱俗,会有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他是2007年进入NBA的,被密尔沃基基雄鹿队选中。2007年6月29日参加NBA选秀,身高达到2.13米的阿联以第六位被密尔沃基雄鹿队选中。

◆ 2007年10月31日第一次亮相NBA。

◆ 2007年11月9日第一次与姚明碰面,阿联夺得19分和9个篮板。

◆ 2007年12月22日21时30分,密尔沃基雄鹿主场以103-99战胜夏洛特山猫,易建联出场42分33秒,状态神勇17投14中(前12投12中),罚球1罚1中,得到个人职业生涯最高的29分和10个篮板,另外还有3次助攻、2次失误、3次抢断、1次封盖和3次犯规。

◆ 2007年12月26日,易建联在NBA东部新秀排名上升至第一位。



99文刚


没有如果,这只能当饭后聊天的问题。就像乔丹放在现在联盟能夺几冠一样,没有参考性。易建联是我们国家顶级的篮球运动员,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如果放在现在是怎样的表现?那就要看教练安排的战术提供多少的上场时间,球队对他的重视度,他和球队的磨合效果……太多因素要考虑。所以不好下结论,我希望是超巨的表现,个人建议


小小新影视集结


深度聊球,欢迎来到深海淡水世界!

大家好,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回顾一下2006-2007年的易建联是什么水平?

2005-2006赛季CBA历史上最年轻的MVP,力克八一豪取三连冠

身高213cm,体重111kg,臂展220cm的易建联代表了亚洲球员最顶尖的身体素质,他也拥有着全面的篮球技术。2005-2006赛季是易建联在CBA“质变”的一个赛季,在当赛季的53场比赛中,易建联场均可以得到20.5分9.6篮板2.0抢断1.3盖帽1.2抢断。

在总决赛中,易建联带领广东队以4:1的比分战胜老牌劲旅八一队,易建联可以得到场均19.6分10.2篮板。五场比赛中,他的中投命中率分别是64.29%、73.33%、22.22% 、53.85%、56.25%,三分球出手数为0。可见,当时的易建联并不是以三分投篮为进攻手段,而是较多采取中距离投篮,篮下进攻为主。

2001年到2018年投篮选择的变化(中投几乎消失)

什么是“魔球时代”?

中投消失,三分崛起,攻守转换加速,运动能力要求更高

随着现代篮球的不断发展,特别是NBA为了增强比赛的观赏性,不断的鼓励进攻,那么相比之下得分效率更高的三分球就越来越得到球员的青睐。随着投篮技术的进步,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升,中距离投篮和三分投篮两者命中率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为了追求进攻效率,传统的中距离投篮开始逐渐消失。除此之外,攻守转换速度更快,大个球员想要生存,就必须能跟上球队的轮转节奏,努力防守,保护后场篮板。

“魔球时代”的19岁易建联?迅速成长,下限是球队首发大前锋

因此如果2006年的易建联来到现在的“魔球时代”打球,根据他当时的技术特点,可能一开始并不一定能更好的适应比赛的节奏。我们从易建联刚进入NBA时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效力雄鹿队的首个赛季,易建联三分出手共520次,命中219个,命中率28.6%,但是仅仅经过两个赛季的磨练,三分命中率就提高到了36.6%,提高了将近8%,可以排到本赛季NBA3分球命中率的第76名,同样排名的是国王队的博格丹诺维奇,这个命中率在当年更高的防守强度下,已经超越了现役的詹姆斯哈登(35.8%)、克里斯保罗(35.8%)、勒布朗詹姆斯(35%)、安东尼戴维斯(30.7%),字母哥(31.3%)、波尔津吉斯(35%)等。

凭借着优异身体素质,极佳的防守态度和矜矜业业的训练水平,我认为“魔球时代”的易建联在减少伤病的情况下,下限应该是一支球队合格的首发大前锋或中锋,决定他上限的是出现伤病的概率以及球队的融入情况。

最后我想祝愿阿联的职业生涯越来越好,远离伤病,带领中国篮球走出困境,阿联加油!


深海淡水世界


易建联如果如果年龄小一些,会不会在如今盛行小球的时代打出一番天地?如果王治郅早两年去NBA,成就会不会比诺维茨基更高?这些,都是球迷们最近几年来的YY。

可是我认为,这些假设哪怕条件成为了现实,结果也很难如球迷们所愿,也就是说,易建联哪怕年龄小个十来岁,风华正茂地正处于现在的小球时代,他也很难在NBA立足。

现在的小球时代,位置感变得越来越模糊,大个子也要求要有一定的三分球投射能力,像波尔津吉斯等就混得挺好,可是,易建联的三分球稳定吗?并不稳定,他最拿手的还是中投,而中投也并不是很稳定,如果稳定的话,也不至于当年在NBA无球可打。

小球时代,NBA的对抗看似弱了,但实际上一点都不弱,而能够在当年的NBA站稳脚跟的,在现在的小球时代也一样得吃得喝,奥拉朱旺、奥尼尔、姚明、邓肯,这些顶级内线,你们敢说他们放在现在没有统治力?

另外像诺维茨基和加索尔这样的大前锋,在现在依然可以打得很好,就连小加索尔这种传统一点的中锋,同样很吃香。然而,易建联和这些球员比起来,差距是全方面的,对抗、运球能力和传球,样样都不咋样,这不是说NBA节奏加快了,易建联就一定能在NBA站稳脚跟的。

从前,人们普遍认为,周琦在打小球的火箭,一定可以打出一番天地,但现实呢?对抗能力一般的大魔王不断地受伤再受伤,然后被裁掉。而易建联在NBA不一样如此吗?连续的伤病让他逐步从一个备受期待的六号秀,慢慢泯然众人,再被NBA抛弃,而不断的受伤,说明易建联根本无法适应NBA的强度。

在回到了CBA后,易建联几乎没有受过什么大伤,他可以打养生篮球,然后在季后赛才发力,在NBA,阿联敢这样吗?

正是因为如此,让易建联在2016年又有了冲击NBA的想法,那时候的他状态仍然顶尖,可是却在鱼腩湖人都难有立足之地,被无情裁掉,而就算是留在湖人,也不过是个边缘球员,随时有被淘汰的可能。

因此,不要再YY易建联了,他的水平就那样,可就是这么一个在NBA都打不上球的人,却依然是中国篮球的门面,这对于中国篮球来说,也是一种悲哀。


大嘴爵爷侃球


不能因为易建联不会做时光机的,还有小球一开始魔术队开始的,你说2006年的易建联可能么?09年之后才开始有内线投三分,球员开始重视三分球的,06年没有到什么魔球的风格,火箭也是德安东尼和哈登时期才采用这么风格,时间就错了,在雄鹿队莱恩安德森给易建联打替补。

他去火箭拿的是2000万的合同,给易建联打替补为什么?还不是给中国市场面子么!本身按能力应该是易建联给安德森打替补,因为投射安德森更厉害,易建联还没好过当时的安德森,所以问题错了、时间错了、我还能说什么呢?



闲来写就青山在


如今NBA比赛中5-9英尺近筐处是得分最低效的区域,15-19英尺第二低,超远三分难度很高,可每回合得分1.04分反而要远超中投。因此大量球队减少中投,追求三分出手。每个时代有不同的特点,2019-20赛季已经进入极致化的魔球时代。

阿联的中远投是主要进攻手段,中投不吃香,远投很准吗?不见得吧。


如履薄冰19


2006年的易建联深处如今的NBA的表现如何?来一起看看接下来的分析,答案就浮出水面了。

球员简介:易建联出生于1987年的中国广东省,一名身体素质劲爆并且有着稳定中远距离投射的球员,中国男篮如今的领军人物,场上4号位为主可换打5号位,现效力于CBA广东东莞队,现役CBA中国第一人,2019带领广东夺冠并获得总决赛MVP。

让我们一起乘坐时光机看看十多年前的阿联:阿联2002年以15岁的年纪就进入CBA广东东东莞队,两年后则进入中国国家队队那时候他虽然还很青涩但是早已打出名堂。2005年就乘早了CBA历史最年轻MVP的历史。2005-06赛季,仅仅18岁的易建联在联赛中为球队出场52次,场均得到20.5分,9.7个篮板,最终帮助球队夺得CBA总冠军。2006-07赛季,易建联常规赛场均得到24.9分,11.5个篮板,广东队在总决赛大比分1-4不敌八一队获得亚军。如此劲爆的表现加之才19岁的年龄自然吸引了NBA球队的关注,2007年NBA选秀,易建联在首轮第六位被密尔沃基雄鹿队选中 ,要知道全能中锋诺阿顺位也在阿联之后。

NBA球风潮流:随着勇士水花兄弟等人率领的勇士王朝以死亡五小这样的小球模式,依靠精准3分远射建立勇士王朝。因此其他球队争相模仿,外线远投也成主要进攻手段内线对抗激烈程度大幅度下降,NBA整体对抗及防守强度也大不如前。

谈古论今:易建联最大的特点身体素质好弹跳惊人被称为“太空易”,中远投精准,尤其是半截篮是阿联的绝招。如今的NBA都流行大个子投外线,比如恩比德,霍华德,考辛斯等等这些顶级内线为了适应如今的节奏不断训练远投。看过阿联比赛都只知道阿联的低位单打能力相对有限并且身体对抗比起顶级NBA内线略有不足,如今的NBA趋势恰巧可以充分发挥他的优势,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阿联会有比较好的数据也会在球队有一席之地,中下游球队首发稳稳的。





聊球达人Cosing


29岁的阿联面对重新站在大洋彼岸的聚光灯下挥洒天赋的机会,选择了放弃,但我相信,如果时间退回到2007年那个夏天,他依然会坚定地做出选择,做出和当年一样的选择。

2016年8月23日,洛杉矶湖人队官方宣布正式签下易建联。

10月24日,易建联主动要求湖人解约,10月25日洛杉矶湖人队正式宣布,球队已经裁掉了中国球员易建联。

10月28日,易建联宣布回归广东东莞银行队。

没有远赴洛杉矶,易建联选择了在国内发展,短短几年,在与哈达迪的亚洲第一中锋争夺战中胜出。直至2019男篮世界杯,几乎征服了所有人,在一个可能让中国篮球退步多年的惨痛失败面前,他是中国队唯一一个站着输的人。他是姚明和王治郅之后,中国男篮的标志性人物,领军者。

易建联曾经在NBA有过几年打球经历,最终还是没能一直留住。

2016年,易建联29岁,本是当打之年,但他没去湖人,绝对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所谓的魔球理论,简而言之就是极致空间的代名词。绝对的三分和绝对的内线进攻,大概率放弃中距离。

空间型内线从此应运而生,洛佩斯兄弟和小加索过得多么舒服,曾经的低位杀器,猫王艾尔-杰佛森就有多落寞,格雷格门罗已经失业了,恩尼斯-坎特靠着低位技术在波士顿挣着养家糊口的钱。

话说前不久,被雄鹿裁掉的本德尔,2016年太阳的4号秀,外界期待甚高,但却一直无法兑现天赋,在雄鹿出战7场,场均3.7分2.9篮板。

1997年出生的2米16的欧洲大个子,本以为会成为下个波尔津吉斯,但最后所有人都失望了,也可能包括他自己。

说回易建联,从2007年到2010年,易建联先后效力于雄鹿、篮网和奇才队。其中,篮网生涯是易建联最好的时期。

当年的阿联并不是能力不足难以适应NBA,而是屡遭伤病侵袭,在当时还注重内线对抗的比赛风格下,身体不堪重负。其实和姚明一样,都是心有余而身体却吃不消了。

如果时间走慢一些,阿联2016年初登NBA舞台,一切或许都会变得不一样了。

湖人选择易建联,是因为不管CBA联赛MVP,还是奥运会上的强势表现,特别是易建联能里能外的技术特点,都是湖人看中的。只不过当年所谓的年薪一年1000万美金,但只有25万美金是有保障的,季前赛易建联兢兢业业,但没有得到太多表现的机会。坊间也有传闻,当年的湖人主教练并不看好阿联,他对黄种人的运动天赋一直持有偏见。

易建联当初无疑是做了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毕竟与其加盟湖人,万众期待,结果却得不到表现机会,舆论的重压之下,易建联辛苦多年攒下的一点美名,恐怕会被质疑声彻底淹没。

回想,去年世界杯与波兰一役,周琦的表现最后招致而来的舆论重压有多么恐怖,何况这还是一个网络暴力难以有效遏制的混沌互联网时代。

但是,强调一下,易建联的能力是可以打NBA的,特别是现在小球风格下的NBA。易建联凭什么呢?

1.阿联能里能外,是空间型内线

NBA长人如林,运动怪兽屡见不鲜,但会投篮,有稳定投篮的可不多。雄鹿字母哥的替补伊利亚索瓦靠的就是自己一手漂亮的投篮能力,在一支志在夺冠的球队中稳定地扮演着球队当家球星的替补。

易建联同样如此,2016年的奥运会,亚锦赛,亚洲杯,世界杯等大赛上,易建联已经向我们展示了他丰富的进攻手段,稳定的中距离跳投,吸引防守注意力的三分球,内线的空接炸筐,水准以上的罚球命中率。

2.易建联非常适合挡拆进攻

休斯敦崛起的饼皇,如果有一手靠谱的投篮能力,恐怕NBA的格局三年前就不一样了。

易建联213cm的身高,240斤左右的体重,能够给外线球员提供可靠的掩护质量,特别是他的灵活机动性和投篮能力,使得挡拆进攻的威胁大大提高,空间撕扯能力也不可忽视,冲击型后卫将获得大量的突破上篮空间。若非限于运动天赋,阿联挺像森林狼的唐斯,搭配拉塞尔这样的后卫,球队的进攻起手式就有了。

3.阿联有不错的低位技术,可以制造错位惩罚对手。

阿联曾获得过NBA月最佳新秀,在篮网队有过连续4场20+得分的优异表现,在与老大哥姚明的对抗中,丝毫不落下风。

在那个大个子在内线肉搏,造杀伤,搏低位技术的时代,阿联的表现也不遑多让。在对阵山猫的比赛里,他曾经得到过29分10篮板的大号两双,表现绝对能够胜任NBA球队的常规轮换。

优点很明显,但不足也存在。

1.阿联容易受伤病侵袭是一大隐患。

易建联作为当年NBA的6号秀,起点很高,他在雄鹿的表现也很好,只可惜后来屡遭伤病侵袭,运动天赋和心理状态都遭受了打击,随后辗转多队,上场时间短暂而又不固定,最终选择了离开。

阿联的身体天赋在国内属于顶级,但到了NBA的赛场上却变得平庸了。小球时代,对于大个子球员的灵活性和无球走位,挡拆质量,体能消耗要求更高。阿联的身体在比赛节奏加快的NBA恐怕很难吃得消。

2.信息时代,聚光灯下年轻人压力山大。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之迅捷,网民数量剧增,舆论的重压已远非遥远的十年前所能比拟。

阿联一旦加入NBA,立马就会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人物,他的每一场比赛,一言一行,所有的一切都会被媒体无限放大,国人的议论,或赞美或批评,都是一个心怀梦想,远渡重洋的年轻人一时半会儿难以消化和接受的事情。

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像姚明一样,顶住巨大的舆论压力,赢得尊重。何况那时我们只有报纸和电视机。

3.阿联的三分球不能提供防守牵扯能力。

阿联在CBA比赛中三分球投得不多,命中率也没超过40%。特别是小球时代,本赛季阿联场均出手3.2个三分球,命中率36%,可以看出产量和效能都很一般。

NBA对大个子球员的三分球能力会越来越严苛,在保证产出的情况下还要保证命中率。小加索和洛佩斯的三分球牵扯,是字母哥和西亚卡姆在内线肆虐的一大前提条件。

但很显然,阿联的三分球表现不足以满足NBA的需求,而且CBA的防守强度很难与NBA相比较。

无论如何,作为一名篮球运动员阿联是成功的,尽管NBA履历不佳,但也难掩伟大,毕竟我国去了NBA的人,还能打几年球的人加起来不超过5个人,易建联已足够出色。

题主所设想的当今NBA,易建联可能完美兼容,也可能遗憾收场。29岁的易建联深思熟虑后选择了坚守国内,但是20岁的易建联呢?我相信,如果真能年轻10岁,易建联会去NBA的,就像2007年那个追梦的年轻人一样。

不论是否在NBA获得过成功,易建联于我们,于中国篮球已然足够伟大。

有时候人就是生不逢时,但只要坚持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的。或许下一个十年,会有一个黄皮肤的中国小伙在美利坚的土地上赢得久违的鲜花和掌声。

加油!阿联!加油!年轻的中国!

(斯蒂芬林奇,2020年2月14日)


斯蒂芬林奇


该怎么样就怎样,也许能强点,但是顶多是常规轮换,打不上主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