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種的豆角,藤蔓萎縮,葉片發黃是怎麼回事,要如何救治?

大山裡的小村倌


以你這張圖片上看,豆角很健康,只稍微有點缺肥,不屬於病蟲害。可以適當的增施點鉀肥為主的三元複合肥,過幾天就會長漂亮了。



你提到的葉片發黃是怎麼回事?根據我的豆角種植經驗我可以告訴你,你種的是甜豆角,甜豆角不管你怎麼施肥,到了開始爬藤的時候,葉片就是這個樣子,這不用擔心的,不會影響產量的。下面這圖片是我種的甜豆角不過還沒開始爬藤。沒爬藤葉片沒有黃點的。


請再看下圖,同樣的豆角,後面的遮陽網還在,看到嗎?這個是開始爬藤的樣子。


我開始也不知道是怎樣回事,是村裡的老人告訴我的。這個樣子真的沒什麼事一點不影響開花結莢。好了,以上是我的一些經驗之談,希望對你有幫助。


退工還農


現在正是農家豆角的上市時間,它是我最喜歡吃的蔬菜之一,生長環境要求不高,在全國廣泛種植,而且吃法也是多樣花的,可以直接煮著吃、蒸著吃、炒著吃重要的是如果新鮮的吃不了那麼多還可以嗮豆角幹,營養還及其的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

我們在種植豆角的時候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病蟲害,那麼今天就為你們講解一下,自家種植的豆角藤蔓萎縮,葉片發黃是怎麼回事,如何進行防治措施,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一、藤蔓萎縮、葉片發黃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豆角根腐病 這是 一種病菌性傳染疾病,前期病菌會浸根部,造成植株營養不良,底部葉片發黃,植株會在中午萎焉,早晚會稍微恢復,慢慢就會死掉。防治方法,可以使用藥劑灌根,選擇多菌靈、惡黴靈、松脂酸桐灌根。

2、微量元素缺乏 症狀表現為,藤蔓萎縮,頂部生長的葉片會出現黃白色,是缺鐵、鋅導致的。防治方法可以進行補施人尿最好。

3、種植密度過大 我們在種植的時候儘量不要密度過大,這樣容易造成空氣不通透,就會導致中間和底部的葉片發黃。

4、雨水過多 在雨季較多的時候我們要做好排水措施,如果積水時間長會導致豆角根系呼吸不暢,導致缺氧,直接會引起葉片發黃甚至植株死亡。還有就是在天氣溫度過高的時候澆水我們一定要在早晨或者傍晚進行(給豆角適當的冷卻一下在澆水)。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妥,歡迎指點,如果你有更好的理解、種植、管理方式,可以在下方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大家關注三農達人 【鄉園裡張嫂】 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湯VV


農村小菜園裡,架起的豆角也開始爬上架了。豆角是夏天的常吃的蔬菜之一,深受人們喜愛。一碗涼麵條,配一盤清炒的豆角,是我們這裡特流行的夏季消暑飯食之一。

因為豆角易於管理,適應性強,而被農村婦女老人廣泛種植。在豆角種植過程中,也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病害及蟲害。像今天說的藤蔓萎縮,葉片發黃,我們就具體分析一下吧。

第一,我們要檢查自己種植的豆角是否密度過大。如果過於稠密,就會遮光,造成空氣不流通,影響豆角的正常的新陳代謝,從而造成豆角底部葉片發黃,藤蔓萎縮。正確方法,合理種植,注意間距,做到通風透氣,利於豆角的生長。

第二,我們還要看土壤的溼潤情況。豆角是耐熱性植物,能耐高溫,同時,豆角能耐乾旱,它的生長要求有適量的水分。種子發芽與幼苗期不易過溼,正常情況下,只要土壤溼潤,不需要每天都澆水。夏季降雨頻繁,我們要及時排水,以免水分過多,導致豆角根系呼吸不暢,影響了根系活動,引起葉子發黃。

第三,施肥是否得當。豆角是喜肥作物,如果土壤中養分不足,沒有辦法滿足豆角苗的生長需求,也會出現葉片發黃,藤蔓萎縮的現象。我們要在豆角幼苗期,開花期和結果期,適量使用有機肥,最好是農家肥。農家肥養分充足,含有效成分多,既供給豆角營養,又不會板結土地。

第四,豆角病害的防治。豆角根腐病是一種病菌性傳染病,顧名思義,就是指豆角的根部發生腐爛,導致幼苗死亡。我們要採取防治和藥劑相結合的方法,在種植前,對土地消毒滅菌,達到預防病害的目的。如果發病,可用多菌靈灌根,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

當然,豆角葉子發黃,藤蔓萎縮,可能還有其它的原因,歡迎來評論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雲朵在鄉村


豆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蔬菜之一,因其營養豐富而深得人們的喜愛。又因其適應性強,而被老農廣泛種植。在豆角的生長過程中,藤蔓萎縮、葉片發黃都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害現象,那麼,這是由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又該如何救治呢?

肥料不足

豆角屬於喜肥作物,尤其是在豆角的幼苗期、開花期與結果期,對肥料要求最高。倘若土壤中養分不足,無法滿足幼苗期的豆角生長,便會出現葉片發黃的現象。



由於豆角有“有肥無水,等於無肥”之說,所以,在給豆角施加追肥的同時,還應補充水肥。對於肥料的選擇,老趙建議使用糞水。原因有三:一是糞水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施肥後可不用補充水肥。二是糞水屬於農家肥中的一種,其養分充足,所含礦物質元素較多。三是糞水相較於農家肥而言,肥效更快,更容易被土壤吸收。


澇災導致地溫較低、土壤透氣性差

豆角屬於耐熱性作物,不耐低溫,幼苗期的豆角對於水分的要求不高。而每年的六七月份,降雨量多,土壤比較潮溼,連續的陰雨天氣,容易使地溫過低、土壤的透氣性變差,長期積水的土壤不僅容易滋生大量的病菌,而且還會導致豆角根部出現腐爛,進而出現藤蔓枯萎、葉片發黃的現象。

在老趙的家鄉,倘若是連續的陰雨天氣過後,我們會先給豆角地進行排水,然後給土壤鬆土,最後在土壤上撒上一層草木灰。給土壤鬆土有兩個目的:一是增強土壤的透氣性。二是讓陽光殺死土壤中的病菌。撒草木灰同樣有兩個目的:一是草木灰含有弱鹼性,具有消炎殺毒,預防病菌蟲害功效。二是草木灰吸水性強,可以吸收掉土壤中多餘的水分。



燒苗現象

致豆角出現燒苗現象的原因有兩種,一是一次性施肥過足,導致土壤中肥力濃度過濃,不僅使豆角無法吸收土壤中的養分,而且還會使豆角根系細胞失去水分,出現反滲現象。二是施用了未腐熟的農家肥,使農家肥在土壤中發酵,釋放出高溫,燒壞豆角根部,並使豆角根部出現脫水現象。


倘若豆角出現燒苗現象,我們要先給豆角鬆土,並移除剩餘肥料(主要是農家肥),然後用流動水進行灌溉稀釋,降低土壤養分濃度,最後在做好排水防澇措施。

當然,造成豆角藤蔓萎縮,葉片發黃的原因還有很多,老趙提到的也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歡迎小夥伴們評論補充。

彝州老趙


豆角是我們常見的蔬菜之一,在春夏季是其上市的時期,但是在豆角生長期間,有很多的農戶反應發現豆角葉片出現發黃的現象,嚴重影響到豆角的生長。那麼豆角葉片發黃的原因是什麼?該如何防治呢?一起來看看吧。

1、發生症狀

豆角黃葉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底部葉片發黃,極易脫落,而且還會向上擴展的現象,出現死棵現象。還有一種就是頂部新生葉片出現發黃現象,還會伴隨落花落果現象;還有一種比較罕見的現象就是種植不會死棵,但是愛他的葉脈會黃化。

2、發生原因

豆角葉片發黃的原因主要有三種,一種感染了根腐病,這是一種通過土壤傳播的病害,病菌在前期侵擾根系,導致植株生長不良,底部葉片逐漸發黃,植株在正午高溫強光時期會萎焉,早晚恢復,最後死棵。第二就是缺乏微量元素,頂部葉片出現發黃現象是由缺鐵和鋅引起的,而頂部新生葉片時有雨後突晴或者氣候冷暖變化引起的。而葉脈發黃時有植株生長不良引起的,這種情況不會造成死棵,主要是由溫度過高、根系生長不良、肥水不足造成的。

3、防治方法

對於豆角根腐病可採取物理防治和藥劑防相結合方法,在種植時結合整地,對土壤進行消毒滅菌處理,消滅病原體,在發病時可用多菌靈灌根,效果較好。而對於缺乏微量元素的可以將有機肥作為基肥施入,對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改善土壤結果,為植株補充給種微量元素,在後期可通過葉面噴肥補充植株缺乏的微量元素,可緩解葉片發黃現象。對於葉脈發黃的要合理澆水施肥,增強植株的抗性,使得根系生長強健,以免葉脈發黃,導致葉片早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