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籃全隊年薪加起來不超過500萬都比不上阿聯一人,你怎麼看?

KIRS985籃途先鋒播報


雖說女籃所有年薪不如阿聯,但取得的成績絕對是讓球迷滿意,讓球迷崇拜。任何體育,不管是競技體育還是其他,女性在這方面的發展和影響力始終不如男性,但所有的東西都不是用金錢去衡量。籃球是一個團隊的運動,500萬的中國女籃能不斷進步,而易建聯一個人在世界盃上卻只能望球興嘆。中國的女性在世界三大球的收入水平肯定與男性相差太遠,但卻不能阻止她們成為我們心中的英雄。曾經的孫雯、郎平及現在的李夢等,給我們樹立很好的榜樣,我們需要給未來的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她們就是很好的例子。男女籃發展不同主要體現在:

一、男女籃發展不相同,CBA的球隊和球員在影響力上確實比女籃要廣。同時帶給贊助商的經濟效益肯定要大得多。這不僅僅在中國是這樣,在美國這樣的體育強國也是這樣,美國的 WCBA的收入與NBA球員的收入也存在較大差距。拋開金錢的因素,卻不影響我們去欣賞女籃比賽,去崇拜屬於我們的明星。

二、金錢不等於實力:從2019年世界盃來講,女籃整體收入與男籃相差太遠。但在比賽中的表現和成績來看,男籃有的球員確名不副實。收入是市場環境決定了,但球員的真正實力才是我們想看到的。

三、金錢不妨礙我們追星:阿聯在國人心中,依然是男籃的英雄。在女籃中,也有我們的英雄。從中國女籃近機場,戰勝世界第三的英國及大比分戰勝韓國,這樣的狀態和精氣神,我們在男籃身上很少看到。500萬的一群人可以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和希望,而500萬的一個人在世界盃上卻只能苦苦支撐,不能完全劃等號。

四、人生的價值體現方式不一樣:現在的中國球迷,把中國的三大球期望都放在女性上。這或許是球迷的悲哀,但也給了球迷更多的安慰。2020年的疫情可以看出科學家和醫護工作者,才是這個社會在危難時刻需要的,他們的收入遠遠低於所謂的明星。所以我們作為年輕一代,更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能以金錢衡量所謂的榜樣,要積極宣傳正能量。

中國女籃依舊是我們的英雄,在挺進東京奧運會後,期待你們在東京奧運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同時也希望我們的英雄都能出彩發揮,韓旭、邵婷、李月汝及中國的勒布朗夢都能帶給我們籃球的視覺的盛宴。同時我們的姚主席,能夠在中國籃球的改革道路上,讓男女籃都能有更大的進步,使中國籃球能更健康的發展。


町肆


女籃的薪水低,幾乎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低到什麼程度?或許是很多球迷從來沒有想到的。在很多球迷眼中,在怎麼低,女籃球員的工資有個50-100萬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而事實上,這個事情還真沒有,接下來,我們先來了解下女籃姑娘的薪資構建。

女籃姑娘的工資

女籃姑娘的工資有多少呢?事實上爭氣的錢少,已經成為國內競技體育的一個奇怪的循環。通常WCBA聯賽中的角色是輪換的球員,每個的工資也就是4000-5000元,加上補貼的話一個月也就是7000-1000之間,一年下來球員的收入在8-10萬人民幣。

而像韓旭、李夢這樣的核心球員,工資自然會高一些,但也高不到那裡去。以韓旭威力,征戰WNBA的她,每年的年薪是5萬美元左右,扣掉稅務,實際到手2.5萬左右,摺合人民幣15萬左右。而像李夢等其他征戰WCBA的球員,情況也大抵如此,一年的薪水加上訓練補貼在20-25萬左右。競技體育是青春飯,雖然李夢她們的25萬會比很多上班族多,但是對於運動員來說,不賺夠足夠的養老金,退役後的生活和傷病治療很容易讓她們生活陷入窘迫。

女籃的工資和男籃的工資對比

女籃鎖定奧運會參賽資格後,很多球迷拿女籃的工資和男籃相比,特別是拿當下年薪最高的易建聯。可是個人覺得拿易建聯比沒有意義,易建聯完全配的上這份工資,而且易建聯這份工資可以說友情價了,但凡易建聯願意離開廣東男籃,一定會有球隊開出超2000萬的價格。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無論是球場上的作用還是場下帶給球隊的商業價值,易建聯都值得這個價錢。

個人覺得如果要對比的話,波蘭大魔王周琦才是最適合的人選。至今想不懂,新疆男籃為什麼要給他2000萬的年薪。昨個數字對比,12名女籃姑娘加起來年薪都按照15萬去算,一個月也就是180萬人民幣,而周琦一個月就166萬人民幣的收入,會不會替女籃姑娘感到更難過呢?

而這一切是誰造成的呢?別再說市場決定了,把電視上的鬥地主,亂七八糟的國外聯賽都安排成女籃比賽直播,你看商業價值能不能得到提升?贊助商給了錢連個電視都上不了,誰還願意給錢,女籃的工資待遇又如何能夠提高?所以改變從轉播開始吧。


東球弟


捐不捐錢是人家的自由,我們無權置喙。

那些動不動就搞道德綁架的人,一會兒說說這個明星,捐了幾百萬;一會兒又講講那個明星,才捐了十萬,能看到他一臉的鄙夷。我想問問,評價明星捐款多少的人,自己捐了多少?

我佩服韓紅,她說,我快把自己捐空了!這是一種什麼境界?

世上有很多為富不仁的所謂名人,其實就是德不配位。很多明星其實並沒有什麼文化,更沒有高尚的道德。只不過在當下舉國娛樂的氛圍下,一夜暴富了。能指望他們捐款嗎?不知道汶川地震後承諾捐款的那些老賴,最後捐了沒有?

說到男籃,還不如說說男足。這群扶不起的阿斗,拿著高薪,卻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幾十年如一日的墊底,讓華夏蒙羞。乾脆解散算了,養他們幹嘛?


雪夜de驚鴻


都讓男足和男藍拿走了。



女籃全隊年薪只有500萬,而500萬的年薪何止不如易建聯一人,連很多CBA頂薪球員都不如,要知道目前的CBA頂薪也達到了七八百萬,所以女籃隊員的年薪與男籃隊員相比是非常低的。


上個賽季的韓旭在WNBA打了一個賽季,其年薪也只有五萬美元左右,一年也就三四十萬人民幣。而其她11名隊員中,年薪較高的也只有十幾萬,年薪低的甚至不到十萬,所以12名女籃隊員的年薪確實不到500萬,還不如一位男籃隊員的年薪。

年薪雖然不高,但是女籃取得的成績卻不是男籃可以相提並論的。雖然男籃多名隊員的年薪都超過500萬元,但是男籃卻很有可能無緣今年的奧運會,而女籃不僅獲得奧運會資格,而且還是以小組第一的排名獲得奧運會資格。如果男籃能夠在世界盃上獲得小組第一,哪怕是小組第二,也可以穩穩的獲得奧運會資格。

當然不止我們的女籃隊員的年薪比較低,WNBA隊員的年薪也非常低。目前的WNBA的頂薪球員的年薪也只有10萬美元左右,由此可見她們的收入與男隊員相比也有非常大的差距。

不過WNBA正在改善球員待遇,她們已經計劃把球員頂薪提升到50萬美元,這樣可以更好的保障球員的權益。所以期待WCBA也能夠提升球員待遇,把球員的年薪提升到10萬元以上,頂薪更是應該超過20萬元,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女籃這項運動中。
不僅需要提升女籃隊員的待遇,同時也應提升教練組成員的待遇。許利民指導在三場奧運會預選賽中的臨場指揮讓大家看到了他對於球隊的熟悉,也看到了他對於比賽形勢的判斷。助理教練對球隊的幫助也讓大家看到了助理教練的作用,所以球員待遇需要提升,球隊工作人員的待遇也應該提升,這樣才會全方位的提升球隊的整體表現,讓球員和工作人員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賽中。


青蛙侃球


男女不平等在中國,在全世界體育界普遍現象,短時間內無法有好轉,重男輕女的觀念難以改變,我們曾多次給中國女排,中國女藍,中國女足等優秀團隊打抱不平!改變觀念也要去時間,更要標本兼治,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拿出必要的資金來獎勵中國體育戰線湧現出來的女運動員。


福明166467022


這是現實存在的,也是球迷憤憤不平的!悉數中國女子三大球成績,對男子是壓倒性優勢,但是在工資待遇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就拿剛剛三連勝的女籃來說隊內最高的也只不過年薪50萬,最低的年薪也就10萬不到甚至更低,即使韓旭到美國打球年薪也不過3/4萬美元,摺合成人民幣20萬左右的樣子,而男籃隊員動輒幾百萬像阿聯和周琦都是2000萬年薪,女籃隊員在他們面前的確是小巫見大巫。

為什麼會造成如此大的差距?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關注度。不僅僅是中國全世界都存在同樣的現象,即使美國WNBA球員年薪也是沒法和NBA球員相提並論,她們最高也只不過10萬美元樣子,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關注度,如果WNBA和NBA同時開打我敢保證沒有幾個人願意看WNBA比賽,因為女子的對抗和可觀賞性是遠遠低於男子的,這種與生俱來的差距根本無法改變。

同樣中國的WCBA有多少球迷關注?如果CBA和WCBA同時開球有多少人願意看女籃比賽?

關注度決定了商業化的基礎,沒有關注度就沒有贊助商或者贊助商很少,這種情況下門票又沒有多少收入,完全靠背後的企業支撐,做生意的都非常精明,他們的投入和產出是要成正比例的,達不到肯定會縮減投入,女籃隊員工資自然而然就會降低。

相反雖然男籃成績不咋地球迷願意看呀,關注的群體多呀,如此就會吸引很多贊助商加入,再加上商業化的操作所以水漲船高,男籃隊員的薪資待遇節節攀升,為了抑制過高的薪資待遇籃協已經出臺限薪政策,只不過筆者認為這個政策出來有點晚。

二、對抗強度和可觀賞性男籃是遠大於女籃的。

這一點也是無可爭議的,男人和女人身體條件的差距是根本原因,這是先天造成的,不可逆改的。

男人生來就是身高體壯運動素質和能力遠遠大於女人,而且無論力量還是那種勁爆的肌肉感男人也要遠遠優於女人,這就造成了對抗程度的差距,也造成了視覺上和觀感的差距,人性本身就喜歡“暴力”這也是與生俱來的一種本性,遠古時代男人狩獵女人做家務,男人打仗女人做後勤,這種基因的延承就會造成這種本質的差距,男人展現的是力量,女人展現的是柔美,所以男人更適合這樣的對抗,更能帶來視覺上無與倫比的衝擊感,這也是球迷為什麼喜歡男籃比賽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政策傾斜度。這個也不可否認,正是因為男籃有眾多的觀眾,有眾多的球迷群體,有眾多的贊助商,所以主管部門也會朝這方面傾斜政策,加大商業化運作力度以此來獲得更好的發展,這也是體育產業發展的一種普遍現象,無可厚非。

相反女籃沒有這樣的關注度、群體和贊助商,主管部門也會弱化相應的政策,很明顯主管部門也需要體育產業發展的最大化,以此獲得滾雪球效應,這也是人性的一種本真反映。

男籃、女籃的工資薪酬取決於商業價值。

這一點我想大多數球迷都清楚。說白了男籃聯賽所創造的商業價值是遠遠高於女籃聯賽的,而運動員的工資並非國家來出,也不是籃協所為,主要在於俱樂部,由背後老闆來出,老闆更多的是看商業價值,所以男女運動員的待遇就會出現這種差距,無論周琦的2000萬還是易建聯的2000萬籃協管不到,籃協只負責出政策和方向,所以姚明想給女籃運動員漲工資他也說得不算,當然國家隊獎勵他還是可以做到的。

如何解決?

一、提高關注度。球迷要想女籃隊員工資高那就必須更多的關注女籃、關注女籃聯賽這是基礎,這個基礎做不到一切都是空話,無論你怎樣喊口號為女籃鳴不平都沒有用。

二、提升商業氛圍。就在今年WNBA球員跟聯盟談判薪資,最終聯盟妥協提升球員薪資待遇,最高的可以超過50萬美金,主力的大約能達到20-30萬美金左右,輪轉的也差不多10萬美金左右,這是一個不小的提升。

相反我們的WCBA聯賽商業化還不足,說白了真正的薪資大權並沒有掌握在聯盟手裡,籃協和CBA公司也無法左右俱樂部老闆,什麼時候商業化達到了才能夠有所改善。

差距會永遠存在的!

客觀的說即使WNBA提高薪酬待遇和NBA那些球員相比也是小巫見大巫根本不在一個層次,同理即使我們女籃成績再突出涉及到商業化的俱樂部時她們的工資也永遠趕不上男籃球員,這種男女差別是永遠存在的,並非一兩句話就能夠改變的。


醉眼觀球


在東京奧運會預選賽中,中國女籃三戰皆勝,歷史上第9次登上奧運舞臺。在三場比賽中包括第二戰擊敗世界第三的西班牙隊的經典比賽,不僅幫助女籃提前獲得出線權,同時也極大的提升了了女籃的士氣。這場比賽使得中國女籃的實力可以媲美世界一流強隊。女籃的勝利給當前遭受疫情的中國注入一針強心劑,我們要感謝我們的半邊天。但是,女籃的工資是由市場決定的,並不是成績好就會有高工資。現在是市場經濟,一位運動員的收入是由市場決定的。男籃成績不好,但是男籃受到的關注更多,同時贊助商也更多,因此男籃隊員的收入更好。我們要給予女籃更多的支持和關注,從而提高她們的收入。




練個球啊




坤KIKI


東京奧運會女籃資格賽,中國女籃最終三戰全勝, 先後擊敗英國隊(86:76)、西班牙隊(64:62)和韓國隊(100:60),以小組第一身份獲得了東京奧運門票。

每到中國女籃、女排、女足取得好的成績時候,她們的待遇問題就會被提及。目前女籃待遇距離男籃確實有很大差距。據網上消息,女籃目前全部隊員年薪加起來都不足500萬,趕不上易建聯一人的薪水。易建聯目前薪水據說達到2000萬。

但是這不是說提高就提高的。女籃隊員待遇距離男籃差距那麼大,最主要原因就是曝光率太低,贊助太少。CBA可以說關注度越來越高,這讓贊助商也越來越多,球隊收入增多,球員待遇也就高。而WCBA關注度就不那麼高了,女籃比賽沒有男籃精彩,觀眾比較少,直播比賽場次遠遠不及CBA,贊助商也就少,所以待遇就低。



其實男籃待遇比女籃高,並不是中國特有。目前NBA球員薪水底薪都有200多萬美元,而WNBA的頂級球員的收入也僅僅十萬美元出頭。可以說WNBA全明星賽首發的十名球員收入,也僅僅是NBA的底薪。

並且這樣情況下,美國女籃的成績絲毫不比美國男籃差。
可以說世界上大部分職業體育,男子的關注度都比女子高。因為男性身體更強壯,速度和力量更強,比賽更精彩,更容易吸引觀眾,也更容易帶來收益。收入上男運動員自然就高。這是非常正常現象,可以說很難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