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无收入,银行如果全部顺延一个月,银行损失多少?

醉后1滴泪


疫情影响让很多人都失去收入,很多人还贷款了当前最头疼的问题。如果银行对企业或者个人全部顺延一个月,损失的是银行放贷出去收回的时间而已,但银行会多赚一个月的利息收入。

银行顺延一个月还款,其实就是指银行宽限大家当月可以不还款,下个月继续正常还款即可。当天不还款并不算逾期,银行也不会催账,这就是顺延一个月还款。



但我们大家要知道,即使银行全部顺延一个月还款,顺延得只是还款时间,并不代表银行会免掉顺延的贷款利息,银行放贷出去得钱照样会计算利息的,所以对银行来讲每损失反而赚钱。

举例子

张三向银行信用卡刷了1万元,分12死还款,每期还款大约910元左右,已经该了4期,该剩下8期未还。

但由于疫情影响,银行通知所有贷款可顺延一个月还款。此时张三可以在2月份不还款,但银行同样会根据张三剩下的本金计算利息,实际就是张三向银行多借款1个月,多支付银行一个人的利息,也许后期每个月还款金额刘变为920元了。


总结

通过上面关于银行全部顺延还款一个月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也举例子更加充分的回答这个问题。

上面分析答案很明确,金冠银行全部顺延一个月还款,新股不会损失的是收回贷款时间,但相对应银行躲赚一个月利息,顺延还款同样会计算利息得,希望大家明白这一点,别以为顺延就得到新行便宜了。


老金财经


你的问题是:疫情无收入,银行如全部顺延一个月,银行将损失多少?这个问题,咋一看,会有的人认为损失很大,也有的人会说无损失,我想说,都不全面,应这样来认识和回答

一、无论有无损失,在“大难”面前,银行必须和客户一起,放弃利益,共克时艰。因为,这是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的利益和困难,银行责无旁贷。同时,如果这时候对客户采取严苛政策,是一种自杀政策,对自己的资产质量和未来客户的获取,必然不利。

二、银行采取顺延方式,是有损失的,同时,也获取资产不良压力减轻的收益。主要表现在贷款换手与新客户获取以及可能上升的利率获取等机会成本。对于某一分支机构可能不多,但汇集到一个银行总部或所有银行,损失是重大的。但,银行通过顺延,也减轻不良资产甚至是损失的压力,银行可以减少很多坏帐。

三、作为受益还款及利息支付顺延的客户,要有感激之心情,万事不可以理解为“应该”,应积极配合银行做好有关手续。


中银文武


疫情期间,如果银行全部把贷款顺延一个月的话,那么银行算上存款利息支出,加上贷款利息损失那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这个损失将会达到1万亿元左右。

现在的存贷款总额情况

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止到1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58.6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53.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而截止到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98.16万亿元,同比增长8.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92.88万亿元,同比增长8.7%。

可以看出来,本外币存款和贷款余额的数据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是按照一个月来顺延的话,那么银行损失是比较大的一个数据了。

银行损失情况

如果银行全部把贷款顺延一个月,但是银行对于存款还是要支付利息的。如果这样来算的话。假设银行支付存款年利率为1.6%左右,银行贷款利率按照5.8%来计算。

这样的话,银行存款余额是198.16万亿元,那么一个月的存款利息支出=198.16万亿*1.6%/12=2642亿元。

银行贷款余额是158.6万亿元,这样的话,一个月不收贷款利息的损失=158.6*5.8%/12=7665.67亿元。

可以看出来,如果银行全部把贷款顺延一个月的利息损失将达到10307.67亿元。

结论

综上所述,如果疫情期间,银行把贷款全部顺延一个月,那么银行算上支付的利息,加上因为顺延减收的利息,这个数字将达到10307.67亿元。


睿思天下


银行会有损失,但损失程度有限,因为疫情是短时期的,与经济危机相比较银行还是具备这种抗击风险能力的。

银行的主要收益来自手续费其次是放贷所得利息,由于疫情的突发性和短期持续时间,银行的交易量会有所减少,主要体现在线下的实体网点,手续费收益有所降低,比如说,所有网点包括安装有ATM机的地方,客户存储、转帐、垮行转帐、信用卡还款的频率相对以往减少,这就使手续费的收益降低。当然,这部分损失对银行来讲只是在一个特殊时间段,银行从全年核算又称不上是损失,因为疫情过后客户又自动灰复了交易量,也可能超过疫情期间的交易频率。

银行在发放贷款方面,由于疫情的延续使很多的企业经营受损、倒闭,贷款产生逾期,银行无法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这方面的损失比较大,但这也是暂时的损失,银行不会因此伤到元气。由于疫情是突发性的,这种灾难是银行与企业、与全社会共同经受的,因此,政府与国有银行都会做出特殊时期的规定延期还贷或减免贷款利息,同时政府会从财政拨发专款用于疫情受损企业。

政府出手会使银行压力得到减缓。灾难是暂时的,好在银行建立了网银支付系统,实际在疫情期间无论企业还是个人用户几呼每天都在通过网银电子系统过往帐目。关于疫情,在政府的领导下很快迎来繁荣的春天。


东方上院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个是银行顺延一个月的借款,并不是免息顺延,银行还是会按标准收取利息的,因此银行并没有损失。

另一个是银行顺延之后,会造成一个资金期限错配,存在资金回收风险,这可能会对银行造成的损失。

关于这两方面,我再做进一步的回答。

当客户和银行达成借款协议之后,这个合同也就生效了,不应该随便变更,但是当遇到特殊情况,比如几今年疫情出现,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还款困难的情况,国家又倡导银行延期,那么延期对银行有利还是有弊?是赚钱还是赔钱呢?

如果是一个优质客户,银行给客户延期还款,对银行来说是一个赚钱的买卖,因为这样银行可以多收利息,而且本息能够保障,还节省了再次审核的过程,相当于对优质客户的续贷。

既然银行可以赚钱,为什么有的银行还不愿意延期呢?

这就不得不说另一个问题,就是银行资金周转的问题,因为银行在借款给别人的时候,是经过了风控审核和周期计划的,个别人延期对银行影响不大,如果所有借款都延期,那对银行的资金流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就是风险的问题,银行也是企业,他主要靠存贷差赚钱,如果遇到坏账就赔本,所以银行也不想承担任何风险,甚至要有意规避风险。

像现在的情况,疫情发生后,借款者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资金风险都会增加,银行当然不愿意把钱借给有风险的客户,想延期还款的人肯定都是资金困难的,所以银行不愿意延期。

这就是大家平常说的,银行喜欢锦上添花,但是不喜欢雪中送炭,对于经营好的企业银行愿意借给他钱,对于陷入困境的企业银行想尽快把钱收回来,这样银行的资金才安全,其实想一想这也没什么不对,因为银行也不是慈善家,也怕自己会倒闭。

最近我们看到一个新闻,说是美团等很多互联网头部企业获得了疫情贷款,其中美团向疫区免费送了36,000份快餐,获得了40亿借款,但是明明他们的账上有钱,而且美团自己还投资了一家民营银行,为什么银行还把钱借给他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借给他钱,将来能收得回来,如果把钱借给疫区的中小微企业,这些钱有可能就收不回来,银行当然不愿意雪中送炭了。

其实,答案到这里就很清楚了,疫情期间,银行如果把所有对外借款都延期一个月,他的损失现在还看不出来,关键是将来回款会不会带来风险,如果延期还款的个人或企业破产了,银行的损失就出现了。


互金直通车


这种假设很有意思,让我们来算一下。

我们向银行贷款的钱数,由于2月份收入减少或没有收入,申请顺延一个月,这样银行会损失什么呢?

由于银行的贷款,根据央行的信贷收支表显示,截至2019年末累计余额有158.6020万亿元。这些贷款包括住户贷款、非金融机构及机关团体贷款、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另外还有境外贷款等等。住户贷款的总余额只有55.3295万亿元。我们需要延期的就是这一部分贷款了。

延期一个月偿还贷款产生的影响是当月没有利息收入,但是当月付给资金所有人的利息还是应该照付的。


银行一个月的资金成本是多少呢?我们看一下2018年工商银行的财务报告。2018年末,工商银行利息总收入9480亿元,利息支出3755亿元。资产的平均收益率是4.38%,存款的平均付息率是1.45%。



中国银行的平均付息率是1.63%,其他几家银行也差不多在1.4%~1.6%之间。

如果我们按照1.5%计算,55.3295万亿元一个月产生的利息将是691亿元。


非金融企业贷款余额是98.3732万亿元,一个月需要支付的利息是1223亿元。

也就是说,如果所有银行如果免减免了企业和个人的一个月贷款,银行大约会亏1900亿元。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但是银行也不会亏不起,毕竟仅工商银行一年的盈利也超过2800亿元。


暖心人社


为什么大家会觉得银行会有损失呢?个人没有收入,银行是不会有损失的,银行只是遭受到了资金兑付的流动性压力,而且这种压力,现在监管也帮助解决了。可以肯定的说,真正确实而且严重受到损失的,是个人、小业主、民营企业。

1.个人没有收入,房贷,信用卡,车贷等等,可能没钱还,如果能够成功的向银行申请延期还款,那么银行当月是收不到个人信贷还款呢。但是这仅仅是延迟还款,不是不要还款。过了一个月,过了两个月,个人不还得还款吗?总的还款金额也不会减少。

2.唯一对银行构成风险的,就是当月还款本金利息没有收到,顺延到下个月或之后1月份才能收到。那么银行当月没有还款现金流,如果银行还需要兑付存款,或者其他还款,就会发生流动性兑付风险。但是我们的监管当局早已经准备好了,通过央行逆回购操作,以及两次降准操作,尤其是通过降准操作,其实银行就少上交资金给央行,自然就多了很多资金使用。那么就将这种兑付风险解掉了。

3.央行的降准操作对于银行影响实在太大了,其实就是白白送给银行纯利润。因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不需要再向央行上交那么多资金作为准备,那银行可以就多使用资金进行放贷或其他业务,自然就赚取了更多的利润。

4.银行在此过程中,唯一可能多花的成本就是员工的人力成本。因为借款需求降低了,存款需求也降低了,而且银行也延迟开工,但是还是要给付工资。但是银行有着多种的化解措施,一般员工工资的构成是工资加绩效奖金,绩效奖金会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在此过程中,银行也完全可以只发工资,而不发放绩效奖金。

5.为了支持此次抗击病情,央行和银保监会对于银行的考核指标也放松了,昨天央行等监管单位明确表示,可以容许对银行的不良率等负面指标做适当的容忍。那银行就更无后顾之忧了。

在此次疾病过程中,其实大多数行业都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影响,而银行受到的主要是间接影响。但是有着国家对于金融秩序稳定的强烈需求,自然会给着更多的扶持政策,所以他们的损失相对是非常有限的。反而我们应该更关注旅游业、饭店、商铺以及其他直接受损失的行业影响。

总体来说。银行业或者金融业损失不大,都是在国家可控范围之内,反而是民营企业,以及小业主受到损失是直接的、 明显的,而且很难被估量的。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点点下面广告,让德先生再赚点钱!


匀枫财技大兜底


银行主要是放贷款的,只要坏账率不高,没有什么损失,现在是好多人想贷款,救着银行放贷


全重光


题主的假设对于银行来说这是个喜事,根本没有损失,大多数人理解的是这一个月不给你算利息,但是从银行的操作来说,这个是根本不可能的,唯一可行的操作是这个月不回收你利息及相应本金,然后所有剩余资金延期一个月,利息另行计算,其实是相当于把原有的所有贷出资金多放贷了一个月而已,银行会非常愿意这么操作,只不过这个需要非常大的工作量,不愿意大规模操作罢了,想从银行家手里赚银子,大家都想多了。


L多金


疫情没有收入,如果银行能够把贷款顺延一个月,那大量的居民短期内不再担心房贷、信用卡等了,对居民来说是好事,但是对银行机构来说损失可能是比较大,银行机构损失大,那可能会动摇银行金融机构,我国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体系为主导,如果银行体系动摇了,那可能经济基础也会动摇。我们来看一下,如果贷款延期一个月,银行大概会损失多少钱?

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9年12月末,人民币贷款总额为15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2019年前9个月5家大型银行的平均贷款利率是4.75%,5家大型银行的贷款利率在行业内是属于偏低水平,我们按照这个偏低的水平计算。

151.57万亿,利率4.75%,一年支付的利息是7.2万亿元,每个月支付的利息是6000亿,我国有4000多家银行,相当于平均每家银行每个月少收到利息收入为1.5亿元左右。

综上所述,如果因为疫情的原因,所有的银行把贷款顺延一个月,银行整个体系内大概损失的金额在6000亿左右,这是按照5大银行的贷款利率计算的,整个银行行业的贷款利率肯定会比5大行的利率要高,所以预计可能会达到八千亿到一万亿之间,已经影响了部分的收入,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刀切,让所有的人的贷款都顺延一个月,而是让受影响的人延迟一个月,这样即解决了贷款热榜的难处,又不会让整个银行体系面临巨大的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