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縣城郊鄉:聯防聯控打贏疫情“防控戰”

黨的生活網南陽訊(朱志才通訊員:文金波、毛寧)

城郊鄉位於南陽市桐柏縣縣城四周,交通、通信便捷,國道240、312線和寧西鐵路穿境而過。全鄉總面積198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221個村民小組,550個自然林,全鄉戶籍人口2.43萬人,居住人口近4萬人,人民安居樂業,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然而,城郊鄉轄城鄉結合部5個村及社區群眾相互參插,本地和外來居住戶多,人口流動頻繁、人員結構複雜,摸底排查量大面寬是這次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發揮“三個作用”, 查找人員100%。為“拔點、滅源、控面”提供第一手真實準確完整可靠的資料。按照“內防流動,外防輸入”的原則,發動人民群眾,發揮村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共產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和村醫專業服務作用,開展“拉網式”、“地毯式”排查,做到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排查實行入戶交叉排查與大數據比對相結合、落實戶籍排查與住處排查相結合,同時排查與武漢返鄉親密接觸人員、其它居住地返鄉人員,防止漏排。建立動態管理臺賬,落實“五包一”責任。重點針對熊壕、河坎、尚樓、金亭、西十里5村,人口多、流動性強、群體複雜、排查難度大等問題,成立工作專班,把城鄉結合部村和社區作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保障居民生活的基礎上,嚴禁人員外出,一個社區只保留一個進出口、所有社區內道路加強執勤,嚴控人員在小區內走動,實行24小時封閉管理,非必要、不外出,徹底阻斷疫情傳播鏈。

利用“三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把宣傳工作貫穿疫情防控工作始終,採取多渠道、全方位、立體式宣傳方式,利用新興媒體、傳統媒體和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通過村部大喇叭、卡點小喇叭、微信群、橫幅、展板、宣傳單、宣傳車等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典型案例等,至目前,發放宣傳頁4000餘份,發放關於關停農家樂承諾書260餘份,非必要營業場所關停通知書500餘份,大喇叭、小喇叭12小時不間斷循環播放,真正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最大限度地動員人民群眾投身到疫情阻擊戰中。

採取“四種辦法”,卡點規範設置。各村在採取“堵、疏、防、控”的基礎上,依法依規設置路障,確保“一斷四不斷”,即堅決阻斷病毒傳播渠道,確保公路網絡不能斷、應急綠色通道不能斷、群眾生產生活運輸不能斷、經濟社會運行不能斷。全鄉45個卡點必須保證有帳篷、有桌子、有黨員示範崗、有志願者服務檯、有登記表、有體溫計、有醫用酒精,至少3人在崗,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全鄉黨政班子成員、責任組長帶頭值班蹲守,村、組黨員幹部積極主動配合,全鄉16個駐村第一書記全部到崗到位,暢通信息,做好檢查、登記、監測工作。截至目前各卡點累計勸返人數達765人,車輛346輛。

建立“三級網絡”,規範工作流程。建立“鄉、村、組”三級防控網絡體系,實行鄉負責、村主體、組參與的工作機制,規範發熱人員、留觀監測、重點人員隔離和緊急送醫等處理流程,細化應急預案,真正做到科學防範、精準施策,不斷提高應對處置能力和效果。

開展“三清一改”,整治農村環境。疫情防控緊急狀態下,毫不鬆懈、持之以恆開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活動,持續搞好鄉村公共場所、村組道路、廁所垃圾和農村庭院環境衛生,營造乾淨、整潔、衛生、美麗的人居環境。切實做好城鄉、農村防護口罩和廢棄物品收集工作,全力搞好疫情防控工作。

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戰爭。希望您與我們一起、同心協力、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