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与春节究竟是怎么个关系?过大年为啥又叫春节了?

元旦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这首诗,写的就是农历大年初一的情景。

过年与春节究竟是怎么个关系?过大年为啥又叫春节了?


从这首诗看,题目就是“元旦”。“爆竹声中一岁除”,说明宋朝时庆祝元旦是放爆竹、换桃符等活动的。也从这首诗我们也知道,原来,农历大年初一,现在的春节,在古人传统的观念里其实就是元旦。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大年初一称为元旦节,其实按传统文化的观念这是更相匹配成对的。元旦与元宵构成一对,是地道的中华传统的圆文化,元气文化的表现形式,元旦阖家团圆,新的开端,一元初升;十五吃元宵,元宵也是圆圆的,与元都是同音,都是圆文化的衍生。

过年与春节究竟是怎么个关系?过大年为啥又叫春节了?


元旦、元宵是一对,从字意看也是如此。毕竟,旦,字形看是日出地平线,也就是早晨,元旦字意看也就是起早的节日活动,所以,古人除夕守夜,初一起早拜年的,现在全国很多地方大年初一还保留着起早拜年的习俗;而现在我们的元旦大部分都是过成元旦晚会,是公历1月1号。元宵,宵,是宵夜,元宵字意看主要是在夜晚的活动。元旦元宵,一早一晚,一旦一宵,很符合初一十五、阴阳相配阴晴圆缺的文化观念。

那么,估计很多人也就会有这个疑问了:为啥现在元旦是公历一月一号,春节与元宵节构成一对了,过年与春节究竟是怎么个关系?过大年为啥又叫春节了?有春节有没有夏节、秋节、冬节?等等问题,要了解这点,就需要了解点民国历史,据知,在1914年1月,当时政府的内务部在给大总统的呈文中提出:

过年与春节究竟是怎么个关系?过大年为啥又叫春节了?


“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

后来只有“元旦为春节”被批准,所以这也就有了传统农历新年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名称被冠到了公历的1月1日的头上。

当然,想一下子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及观念,那是很难的,据说,民国时的政府一直推行公历,甚至还一度强令不准过旧历年,包括贴春联等各种民俗活动,实际上可想而知,改变太难了,老百姓还是习惯性的按旧年历来过,到了新中国成立后,采用公元纪年法,仍旧把公历1月1号定为“元旦”,正月初一称为“春节”,这也就成了现在元旦与春节作为两个节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欢度的节日形式。

过年与春节究竟是怎么个关系?过大年为啥又叫春节了?


现在的春节虽然是民国时才有的称谓,挂上了新名,但名副其实,实质上人们的生活习俗仍旧是传承沿袭古代的,名义上是春节,实质上还是按古人农历元旦、过新年的文化传承发展。因此,现在的春节就是传统农历元旦、过年的延续放展。

过年与春节究竟是怎么个关系?过大年为啥又叫春节了?


当然,很多优秀的文化成分继承发展传扬着,同时糟粕的也在不断淘汰剔除着,比如、“三跪九拜”、“放鞭炮”、“年初一垃圾不能扫出门”及一系列烟熏火燎的烧纸等旧俗,渐渐被淘汰了;现在的春节即传承古代农历的“元旦”、“过大年”的一些优良的习俗,如访亲问友、合家团聚、贴对联等,还是十分有意义的;同时,还又有新的习俗不断被创造、创新着,比如,春节联欢晚会,比如春节旅游度假等等,这些在古人是没有的。

过年与春节究竟是怎么个关系?过大年为啥又叫春节了?

随着时代的改变,随着人们观念的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也越来越具有了的新时代赋予的新意义,传承中创新,与时俱进,春节承于农历的元旦、新年,又高于古代传统的农历新年、元旦的节日意义。元旦由来已久,春节后来居上。

新春佳节各位吉祥如意!


过年与春节究竟是怎么个关系?过大年为啥又叫春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