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0要是失败了,小米会继续用数字系列冲击高端市场么?

这款小米手机,想火起来挺难的。

低端产品卖价格,只要价格足够吸引人,产品质量只要不太差,销量都不会很差。不管是乐视,IQOO还是红米K系列,都是走的这条路,效果都不错。

而这次,小米数字系列上探到了4000甚至5000+的价位,光靠成本分析,很难支撑5000+的价格。

高端产品卖的是价值。

产品价值是由产品的功能、特性、品质、品种与式样等所产生的价值 。它是顾客需要的中心内容,也是顾客选购产品的首要因素,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它是决定顾客购买总价值大小的关键和主要因素。产品价值是由顾客需要决定的。在分析产品价值时,应注意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顾客对产品的需要有不同的需求,构成产品价值的要素以及各种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产品值不值,是看能满足客户的哪些需求决定的。

小米10,可以满足客户的那些需求呢?


小米10要是失败了,小米会继续用数字系列冲击高端市场么?


用一个简化版的需求层次理论来做论述吧。

第一层,基础需求:基础功能,产品质量。

手机的基础功能包括通讯,拍照,价格,软件使用,续航。

通讯功能:

小米10使用了高通的X55外挂基带,虽然不一定比华为的好,但是跟其他厂家的产品比是领先的。

拍照:

这次从DXO分数上看,小米10Pro的拍照达到了顶级水准。具体的实际效果,还需要购买用户使用了之后才能知道。需要等到下个月10==5号以后了,毕竟测试的固件在发售版上还没有更新呢。

小米10要是失败了,小米会继续用数字系列冲击高端市场么?

软件使用:

865+UFS3.0+LPDDR5,理论上软件使用上不会有问题的。

价格:这次小米的价格,emmmm,不评价了。


小米10要是失败了,小米会继续用数字系列冲击高端市场么?


续航:

这次小米10的电池很大,只要功耗不翻车,续航应该不会有问题。加上50W快充,诚意满满的。

品质,质量:

小米10的产品质量现在不好下定论,但是从小米之前的产品品控上来看说,小米10的品控是不太让人放心的。


第二层:特色需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大幅超越)

人无我有:

MIUI:


小米10要是失败了,小米会继续用数字系列冲击高端市场么?

\u0001\u0012

在小米,万物基于MIUI。前几天跟群里的人聊天,通过他得知,小米有几个交互设计的确实比较人性化。虽然没有标志性的独特功能,但是整体来看MIUI是加分项。

Hi-res认证:

Hi-Res全称为High Resolution Audio,又称为高解析音频,Hi-Res Audio是由索尼提出并定义、由JAS(日本音频协会)和CEA(消费电子协会)制定的高品质音频产品设计标准。Hi-Res音频的目的是表现音乐品质极致和原音重现,获得真实感受原唱者或演奏者在现场演出的临场氛围。高解析音乐是指声音信息量超越CD音质的音乐格式,即采样率大于44.1kHz以及比特深度大于16bit。

外观:

外观是一个品牌一眼让人看到的东西,也是辨识度最高的项目。

很遗憾,小米10的外观设计没有亮点,整个手机的辨识度都比较低。

小米10要是失败了,小米会继续用数字系列冲击高端市场么?

分辨一下,哪个是小米CC9,那个是小米10?

所以,在唯一性上,小米只有MIUI和Hi-res这两个点。

人有我优(大幅超越):

如果只有5%甚至3%以内的领先,那么这个领先并不算人有我优,因为差距太小,过小的差距,只能说他们是人优我也优。

一亿像素,1/1.3的大底。

这个虽然三星有更好的方案,但是在三星之外,小米是唯一的选择了。1/1.3的大底,让小米拍照的细节更为优秀,值得肯定。

只是,有了这么大的底,拍照才跟Mate30 5G版持平,从侧面也反映出华为在相机上调教的功力有多深。

其他的方向,由于个人感知度差异很小,不计入此类。

第三层,品牌印象,气质。

虽然,在每一个人的感觉里,品牌的气质是很虚的,不如参数来的实在。

只是,产品到了一定的价位之后,品牌印象,气质对产品的影响就会超过那些冰冷的参数,成为产品高端化的必经之路。

奔驰:奢华的象征,大众化豪车的代表。

沃尔沃:安全的代表。

莱卡相机:德味儿。

劳力士:成功人士的玩具。

华为Mate系列:商务手机的代表。


反观小米:性价比手机的代表。

品牌气质一下子就拉开了。性价比还卖这么贵!!!!!!


所以我说,小米10注定是一款不会大卖的手机。

小米想要改变品牌的气质,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多代产品的坚持不懈的朝着那个既定的方向努力才有可能实现的。只靠一个小米10是远远不够的。


小米不是第一次冲击高端手机市场。

2015年,小米就用小米note系列第一次尝试冲击高端手机市场,在第二代,就放弃了小米note系列的高端之路。只坚持了一代。

2016年10月,小米用MIX系列产品第二次冲击高端之路。坚持了两代之后,MIX3莫名其妙的改用了滑盖儿设计,放弃了MIX一贯的设计语言,本该在2019年发布的MIX4跳票了,标志着MIX系列冲高的失败。

两次的冲击,都没有坚持到最后便放弃了。

所以,这次的小米数字系类冲击高端,是会屡败屡战直到成功呢?还是坚持几代后便放弃呢?不得而知。

总之,祝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