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为了孩子们的学业,你们是怎样合理安排孩子学习时间的?

记录个人创业路灰太狼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是反对提前教育的。我认为孩子的成长都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父母们一旦过于干预,一小小心就成了拔苗助长。

可现在是个特殊时期,按原来的规划应该是开学了的,偏偏因为疫情而停滞。老师也在家长群里提醒大家在家给孩子相应的教育。看来也只好勉为其难了。

说心里话,真正教了孩子,才知道这有多累。自己家里一对一都应付不过来,无怪乎每天面对几十个学生的老师了。

刚开始没经验,只能按部就班地强制灌输。总之就是没完没了地教孩子,然后便是布置大量的作业。

可是发现这样子不行,我这孩子本来就是拖拖拉拉的毛病,如此一来她便消极怠工,学习任务就是更加难于完成了。

后来想到了目标管理法,不再追求量了。我的要求非常简单:只要你今天把学习任务完成了,剩下的时间你自由安排,想玩就玩,想看电视也可以。

这样一看,孩子的学习效率提高了不少。她比以前认真多了。即使偶尔走神的时候,也会很快回来,让自己完成任务再尽情地完。

同时,我发现孩子的专注度有待提高,于是每天都让她玩一玩乒乓球。我也不知道这究竟有没有科学道理,反正再在呆在家里,活动空间有限,让她一个人独自玩乒乓球也是个不错的运动。


萌妈育儿笔记


疫情期间,所有的人不能进行“聚集性”活动,所以各地都实行“网络教学”。

我认为网课学习时间安排,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年级特点。

首先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我们的侧重点肯定是不同的。

幼儿园我们就不再多说,因为山东省出台文件,幼儿园不得进行网络授课,幼儿的视力发育不够完善,如果过早的接触电子产品,结果是百害而无一利。

在家长有时间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亲子活动,比如一起做手工,一起健身等,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提高幼儿的身体机能,增加抵抗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

当下疫情严重不能按时返校,而且孩子们已经度过了将近一个月的寒假生活,如果再不渗透点知识,恐怕开学以后很难快速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但是小学阶段的学习,大部分是以塑造习惯为主,好习惯胜过好成绩,所以我认为,网课期间的学习应该劳逸结合。

初步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小学生们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和体魄,适当的在家里安排不同的科目,比如阅读、美术、音乐和观看新闻等栏目,让学生在居家的同时,也能随时了解疫情发展形式和国家大事,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和高中阶段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的压力随之增大,初三和高三的学生们面临升学的压力,所以决不能因为疫情就放松自己,每一分一秒都是弥足珍贵,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及时监督孩子们的作息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甚至在晨读和睡觉之前也应该安排朗诵和记忆的内容。

努力的孩子,相信你们的未来绝不会差。



最近有一组照片霸占了人们的视线,在湖北某地,一个被感染新冠病毒的高三女学生,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依然每天在病房里坚持学习,在当下全国人民公共抗击肺炎的紧张时刻,还能有这样的学习状态,其他学生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大学阶段

学生们基本都是成年人,已经有一定的思维逻辑能力,可以趁着此时,在家里补充自己的文学素养或者锻炼专业知识,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走向。

大学生是将要进入社会的角色,当全国人民都在感叹84岁的钟南山爷爷依然是我们全国人民靠山的时候,不正好给当代大学生一个警醒吗?

有了这个目标,还愁大学生在家里闲着没事干?

二、学习时间规划

疫情之下,每个学校,每个地区肯定都安排了合理的课程表,在课程表的安排上,教育领导部门肯定是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甚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的编排。



各位家长和同学们一定要严格按照课程表的安排统筹规划,尽量达到在校学习的效果。

也有很多学校在“好大喜功”状态下,课程表安排的特别满,甚至小学生都安排好早读、晚自习、打卡任务等等,针对小学生特点来看,这么大的学习量肯定吃不消,导致孩子状态不好、效率低下,完全和素质教育南辕北辙。

各学校有课程量安排,但是也要根据自己孩子对知识点的消化能力和接受情况来安排,毕竟学习看的是效率而不是时间堆积。

三、孩子自律、家长监督

疫情当下,各地各年级都是网课教学,网课就是看孩子自律能力,自律能力强,自然知道学习的目的,而且自己也有目标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能更好的按照老师讲课而进行自我学习。

但是很多孩子自律能力并不是特别好,有些孩子会借着网课理由打游戏玩手机等,不但没有起到学习作用,反而加大对手机的依赖性。



所以需要家长有效的监督,很多家长工作忙,不可能随时盯着孩子学习,这时候需要父母帮孩子梳理好知识点和学习内容,对孩子学习效率提高肯定有促进作用的。

综上所述,网课学习安排必须根据各年级特点,学生自己吸收知识点的能力来安排,如果每天安排的满满当当、杂乱无章的话,学习效率肯定不高的。

我是上善李老师,专注于青少年成长教育问题,欢迎您的评论关注和转发,谢谢。


上善李老师


孩子的时间观念并不强,他们往往不能按问题的主次和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而是凭自己的兴趣来安排时间,结果不但造成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而且还会影响处理许多事情。

因此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是很重要的。建议一:让孩子正确认识时间的价值。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告诉孩子时间是最宝贵的,不要浪费时间;(2)告诉孩子时间是永不停留的,应该及时抓住时间;(3)告诉孩子时间是神圣的,不要故意浪费时间,否则会受到时间的惩罚。建议二:作息有规律。在孩子的作息时间中,学习时间一定要固定下来,教师可以和家长及时沟通,引导父母规定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学习。小学生的作业一般需用一个小时左右,周末的作业量会多一些。请父母应该事先与孩子商量好做作业时间、中间休息的时间,然后按规定进行。规定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学习会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紧迫感,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建议三:指导孩子按照任务的轻重缓急安排学习顺序。孩子往往分不清自己要做的事情的重要程度,他们的事情往往是由父母和老师来安排的。这是造成孩子不善于利用时间的一大原因。我们可以指导孩子每天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序排列顺序,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重要而紧迫的事情,如考试、测验;第二类是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如完成家庭作业;第三类是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如提高阅读能力;第四类是既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事情,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不做。


高考直播


现在各个学校都推出了一些线上的课程,不需要怎么安排就按学校里老师安排的,一步一步的完成就可以了呀,没有必要去标新立异,也没有必要过度焦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