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患者血浆能对抗新冠病毒,多人症状好转,专家呼吁献血


康复患者血浆能对抗新冠病毒,多人症状好转,专家呼吁献血

文 | AI财经社健识局 王小楠

编 | AI财经社健识局 严冬雪

2月13日晚,据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生物”)在其公众号宣布,公司已完成对部分康复者血浆的采集工作,开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浆制品和特免球蛋白的制备。

健识局了解,2月8日,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为指南,首期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3名危重患者的新冠特免血浆治疗,目前连同后续医院治疗的危重病人超过了10人。

临床反映,患者接受治疗12至24小时后,实验室检测主要并发症指标明显下降,淋巴细胞比例上升,血氧饱和度,病毒载量等重点指标全面向好,临床体征和症状明显好转。

中国生物称,在目前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的前提下,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的血浆是临床特异性治疗最可及的资源。

随后,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的官方微博“国资小新”发文确认了这一消息,并呼吁康复的病人积极献血,“以后康复的病人越多,血浆就越多,血浆越多,康复的病人就越多。”

康复患者血浆能对抗新冠病毒,多人症状好转,专家呼吁献血

据国家卫健委的消息显示,2月1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090例,新增重症病例2174例,新增死亡病例121例,新增疑似病例2450例。

事实上,最近几日全国确诊病例数量略有起伏,业内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全国人民与病毒的“抗争”进入了拉锯战,疫情发展与各级防控正处于胶着状态,疫情防治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将进入关键期。

研发特免血浆

专家建议优先用于重症患者

新冠特免血浆制品是由康复者捐献的含高效价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的血浆,经过病毒灭活处理,并对抗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多重病原微生物检测后制备而成,用于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治疗。

中国生物引述专家观点称,从临床病理发生过程看,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康复后,身体内会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可杀灭和清除病毒。

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新冠特免血浆制品应当如何正确使用?又有哪些注意事项?中国生物方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已有的针对其他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的临床经验表明,恢复期血浆使用时,首次剂量为200ml,4小时内输注完成。

康复患者血浆能对抗新冠病毒,多人症状好转,专家呼吁献血

图/ 视觉中国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可于次日或间隔24~48小时再次输注200ml,最大输注剂量为500~600ml(总剂量)。而针对儿童患者,可按5ml/kg输注,时间间隔如上,最多输注次数不超过3次。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最佳使用剂量和疗程应根据其具体病情由医生而定。

与此同时,中国生物提醒公众,已确诊感染2019-nCoV的肺炎患者可输注本品进行治疗。由于恢复期血浆在疾病流行前期极其稀缺,因此建议优先用于中度和重症患者。

据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的消息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生物已完成对部分康复者血浆的采集工作,开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浆制品和特免球蛋白的制备。经过严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检测,病毒灭活,抗病毒活性检测等,已成功制备出用于临床治疗的特免血浆。

然而,目前新冠肺炎患者若想得到这种特免血浆的治疗,急需要大量已康复患者的血浆进行合成。为此,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21日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呼吁,康复后的患者积极来到我们医院,伸出你的胳膊,捐献你宝贵的血浆,共同拯救还在与病魔做斗争的这些病人。

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2月14日有28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其中6人主动报名捐献血浆。

生物血制品板块领涨A股

未来行业增速有望维持10%以上

受治疗性新冠特免血浆制品投入临床消息的刺激,今日相关公司及概念股开盘集体冲高,生物血制品板块领涨A股。

Wind数据显示,目前A股有11只血液制品概念股,其中8只早间开盘涨幅超过5%,天坛生物、卫光生物、博晖创新等一字涨停。截至当日收盘,有10只概念股迎来上涨,仅1只下跌。

对于A股相关各股的表现,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新冠肺炎尚无特别的治疗药物,特免血浆的出台给资本市场一个利好的信号,但需要注意的是,单就恢复期血浆治疗的治疗方案来说,对各家血液制品公司的实际业务关系不大。

而中银国际认为,血液制品中静丙作为免疫调节剂,明确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阶段,更重要的是此次疫情的发展将对血液制品行业的供需关系起到明显的作用,对于静丙的长期学术推广也起到作用。

而在此次新冠肺炎患者特免血浆,或将面临原料供应不足的局面。为此,中国生物倡议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血浆,捐献条件包括“新冠肺炎康复者年龄在18-60周岁,确诊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出院后目前身体状况较好,没有其他不适,并愿意捐献出自己的血浆帮助他人”等。

康复患者血浆能对抗新冠病毒,多人症状好转,专家呼吁献血

事实上,中国人口基数大,但血液制品人均使用量偏低,随着人口老龄化、适应症的增加,血液制品总体需求仍处于不断增长的状况。据东吴证券的数据显示,目前血液病患者数量增速已达8.5%,未来血制品需求的增速有望维持在10%以上。

随着近年来的监管趋严,国家对血制品行业监管不断收紧、关停大量不符合标准的浆站,加速行业兼并收购,行业集中度无疑将不断增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