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考上研,建议他先工作,然后慢慢考,哪种方法好?

用户时惠君


我大学毕业那会儿,已经着手准备考研,但那会儿家里比较穷,经常羞于向父母张口要钱(虽然父母也没有责怪我乱花钱)。当时想的就是工作几年挣够读研的学费钱,不再花父母的辛苦钱,然后再去读研,结果到了工作岗位上,因为是新手,事情繁杂,往往每天处理完工作中的事就几乎没时间和精力管别的事了。而当初考研的雄心壮志也在每天繁重的工作中消磨殆尽了。不过,我对现在的工作和收入情况还算比较满意,没去考研也没什么遗憾。

所以,关于是否该边工作边考研的问题,我觉得,首先应该搞清楚考研的目的是什么。

据我的估计,大多考研的人是想通过考研,拿到研究生文凭以便找个好的工作,而不是为了学术或科研。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现在能找的工作还不错,为什么还要去考研呢?

如果现在只想随便找个工作,等考上研读了研拿到文凭再去找更好的工作,那一定要想好如果出现了我前面说的我自己身上这种情况,你能不能应付得了。

总之,祝你凡事都顺利吧!



伟哥的思想自修室


我是博雅燕园,我来回答。

2020年考研初试成绩的公布,因为疫情受到了一些影响,本来应该2月10日左右就会公布的,结果全国大部分省(直辖市)延迟到20日左右,只有辽宁省在2月10日按期公布了。

虽然疫情影响了公布成绩的时间,但对于分数应该并不会构成影响。正如我在之前的一个回答里谈到的那样,因为考研试卷的阅卷工作在1月就大致完成了,疫情的爆发,对于阅卷工作几乎是不会影响的,卷面成绩早已固定,只是公布时间延迟了而已。

虽然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没公布成绩,但考研初试完成后,大多数考生都会估分,考得如何,往往心里有数。对于那些备考不够充分,临场发挥也不太好的考生而言,失利也不会意外,毕竟每年考研成功的还是相对少数。

如果已经确定自己考研失利,就需要决定下一步的走向,到底是继续考研还是先工作,这是每年大多数考生都需要面临的问题。题主孩子既然已经确定考研失利了,这个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

是再接再厉继续考,还是先工作一段时间再慢慢考?其实两条路子都有各自的前提条件和优缺点。

1、初次失利,继续考的话,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对于考研成功有志在必得之心。如果有了这个前提,优点是很明显的:一方面,可以利用当前考过一次的基础,趁热打铁,并因为上次的失利而及时总结经验,可以避开之前犯下的失误,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因为一直处于学习状态,学习能力会较强。所以,二次考研成功的成功率往往较高。事实上,从全国范围内看,每年有大约一半的考研成功者都是二战考上的。其缺点在于,经历一次考研后,第二次备考往往缺乏新鲜感,动力往往会下降,学习劲头往往没有那么充足,所谓“一鼓作气,再鼓而衰”的规律,对于考研是比较适用的,这也是不少二战考生最终依然没有考好的重要原因。

2、如若先工作后面再慢慢考,需要的前提条件是,孩子自己不想考研了,或者虽然也不排斥考研,但比较厌学,想先换一个环境,沉淀一下自己。先工作的优先是明显的,不但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而且对于一个已经从小学读到大学的学生来说,换个环境后,才更可能认真思考自己的前途和此后的规划,如果后面再要辞职考研,往往也能目标清晰,动力强劲;缺点也是明显的,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心思会变得比较杂,学习能力往往会下降,远远比不上刚毕业那会儿,那些工作后再考研的,不少人很难沉下心思备考,往往不容易考好,考研成功的难度比较大。所以,工作后再考研的,失利的比例很高,即便本身比较优秀,往往也不敢报考好学校。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

这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前提条件来看。

对于一个志在必得的考生而言,选择再接再厉是最佳的,只要合理总结经验教训,精心备考,二战考研成功的可能性很大,甚至有机会考上更好的学校。而对于一个并不太想考研,甚至比较厌学的考生而言,勉强再考的意义并不大,很容易再次失利。

从我这样的考研过来人来看,题主的孩子需要好好想一想,自己到底要不要走读研的路子,如果真要走这条路子又不明显厌学的话,建议直接再考更好,这样更有希望考研成功。当然,如果找到了好工作或者确实不想考了,也不必非得走考研的路子,可以先工作一段时间再说,以后也可以再考虑要不要考研的问题,或者可以边工作边考非全日制研究生。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帮助~


博雅燕园


如果孩子的最终目标是考研的话,我建议先不工作,专心致志学习,二战考研。

因为工作后,会很忙碌,尤其是年轻人,刚上班,在单位大都是承担重任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考研成功率不高。再说,一旦参加工作后,受社会影响,思想也不再象学生时期那么单纯,学习精力可能就不那么集中了。

当年,我儿子不想参加工作,一心想考研,第一年跨专业报考本校(国内211大学)研究生,由于学习不用功,没考上。选择了二战,本科毕业后,在家奋战半年,第二年考上了国内一所知名985高校的研究生。我感觉我们当初选择二战是正确的。

而儿子的一位同学,听从家长安排,先工作再考研,连着考了两年没考上,放弃了。

当然,身边孩子也有二战不成功的,也有工作后考研成功的。我只是认为,一气呵成,考研成功率更高。

也有些家长是这种想法:如果有好的就业机会就先就业,感觉工作好,就干下去,不考研了;感觉工作不好,就再去考研。要是这种想法的话,那就可以先工作。

个人想法而已,仅供参考,主意还得您自己拿。


春雨润花


我建议边工作边考研!现在就开始复习,到六月份毕业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还能系统的把建材复习复习。毕业了边工作边准备考试,刚开始工作也不是很忙。工作是让他认识到工作的困难,让他知道只有更好的学习才能考上研究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工作。这样他会更有动力,另一方面这样浪费的资源较少,哪怕考不上也能有一份收入。要是全职备考考不上那更难受了!


大国基建


以我身边的学生为例,研究生没考上往往会有如下几种选择:

第一,不就业,在学校附近租房或者租学校内的宿舍,一心一意考研。这样选择的同学不少。

选择此条路径的好处是破釜沉舟,可以心无旁骛。

缺点是:此条路径,需要家里的强大经济支撑,无家庭个人生存之后顾之忧。家庭的支撑不够强大,考研的时候很容易患得患失。

第二,先就业,在就业的过程中慢慢考。

选择此条路径的好处,可以极大缓解自身或家里的经济压力,而且,从学校踏入职场,踏入社会,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快的成长。

此条路径的缺陷是:很多孩子往往一心不能二用,除非孩子有强大的意志力,否则工作会分心,让孩子无法达到全力以赴的复习状态。这样的话,在考研初试中,孩子的成绩不会占有太大优势。

我身边很多选择先就业然后慢慢考的孩子,考研结果都是差强人意,到最后就彻底放弃了。

但是我身边很多选择放弃就业,一心一意考研的孩子,好几个最后都得偿所愿了。

还有的孩子,工作了几年,感觉还是想回到学校,有的孩子会选择出国留学的方式实现愿望。

总之,依我的经验,在职往届生考上研究生的比例比较低,现实往往和设想中的背道而驰。

所以,如果孩子没考上研,但是对上研究生又有执念,家长的经济情况有不错,我还是建议家长让孩子全力以赴再试1-2年,不成功了再就业。毕竟,孩子还年轻,还有尝试的资本。

但如果孩子对上研究生只是抱着一般心态,那么,先就业再考研也不失为一种策略,因为孩子在工作中可能会改变对未来的人生规划。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孩子没考上研,建议他现工作,然后慢慢考,哪种方法好?

您好,我给你提几个建议:

第一、待业一年全力考研。如果孩子底子不错,又用工,家庭也能承担起他一年的生活费,我建议在家学习一年,全力考研,这样考研成绩好,命中率高,考上985、211的研究生,比工作一年强太多了。他这一年压力也不会很大,可以去学校学习,也可以在家里学习,看孩子个人性格。真的,还是那句话,考上好学校的研究生比工作一年强多了。这样的选择,他可以专心考研,而不用分心工作,工作的事情很多很杂。

第二、要不孩子上班,考公务员、老师、事业编等等在编的职业,等考上编制,然后再读在职研究生。

第三、边工作边考研,考研着耐力、心理、能力,要想工作完再去看书复习考研,有几个人能做,再说7月份毕业,12月份考研,时间紧,任务重,真的得不偿失。

希望我的建议有用,工作是一辈子做,而考研就这么几年。

祝你的孩子今年考上研究生!加油!


承诺是小孩子说的谎


孩子没考上研究生先工作,建议他先工作慢慢考,首先承认您这是大多数家长选择的考虑,如果让我选择,我会让孩子直接选择先考研。

1.首先您给他先选择工作,以后孩子考上研究生。如果孩子要求有些高,此时让孩子参加工作了,以后孩子不满意现在的工作,这工作您说是要还是不要,要孩子不乐意您落埋怨,不要您还舍不得,而且也让孩子左右为难。

2.既然考研,就要继续让他专心考研成功,不要让他有分心之感。

3.孩子已经长大,让孩子自己来选择人生方向,您给他建议可以,但不要过多参与。

4.如果孩子攻读考研成功,再去选择工作,选择的工作领域更宽,挣大钱的概率更大。所以我不建议给孩子先找工作。

总结:孩子已经是大人,建议考研之事家长不参与,让孩子自己选择人生道路。不要因为家长自己的参与让孩子选错路,孩子可能会埋怨咱们一辈子。我建议孩子先考研,把精力一心放在学习上面,不分心才是真的好。


对联诗词鉴赏


先工作几年,然后在想着去考研,那其实很困难。在那个时候的你早就把大家知识忘得一干二净了,想要再认真学习是非常困难的。

大多数人考研其实就是为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说做学术,做科学研究。

那如果你在本科毕业的时候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那么何必考研呢?如果找不到好工作的话,再选择考研,那也是没问题的。

当然考研这东西还是更多看专业,有些专业本科毕业就很好就业,像计算机、会计啊这些,而有些专业需要硕士学历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例如金融学、经济学这些。

所以先工作还是先考研,这个选择还得根据你自己的专业来定,不能跟风。

考研真的是一件很看人毅力的事情,是需要长期坚持学习才能考上的。

工作了几年之后的人,你肯定是会比你的学生时代要分心给更多事情,上有老下有小,操心的事情是一件比一件多,要想凑出足够多的时间来学习,那是需要做出很大牺牲的。这时候你考研成功,你会更加珍惜你的学习机会,你也会明白你读研究生的目的,对学习的内容也会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认识,学习的效率是事半功倍

我是广东财经大学客座教授,在我见到的工作之后,考上研究生的人群里面。学习都是自觉自愿的。效率都是最高的。研究生毕业之后所学的知识用到实践中的概率也是最高的。



法海笑呵呵


没考上研究生,先工作再慢慢考,是不可以理解为边工作边考研,如果你考一个非全日制的我没有话说,如果你考的是985/211全日制,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今天的考研形势已经不同于10年前的考研了,甚至都不同于5年前的考研,如今的考研报名人数以每年50万人的数量增加,全职备考你都没有考上,边工作边考研更是没戏。


如果你一定要读研究生,第一年没有考上,中间不要工作,直接投入到第二年的考试复习。这样效率越高,损失也最小。边工作边考研听起来挺好的,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你拿什么和应届生竞争,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你都跟不上。学习是需要氛围的,工作完一天累得不行,你确定还有毅力继续坚持复习吗?靠毅力坚持上三两周一个月还行,时间一长你的心气就被磨灭了,慢慢的也就放弃了。

当然了,有人这么想,反正我是边工作边考研,考不上也没什么损失,一年考不到就考两年,两年考不上考三年,直到考上为止。我说这又是何必呢,就抽出来半年的时间全力备考,不比你准备上一年又一年要好吗?就算你考了几年之后考上了,想一想你年龄有多大了?你去读研的时候,周围的学生比你普遍小上3-5岁,这种年龄上的差距会体现在各个方面,并且无时无刻的不再告诉你“我们不一样”!简单的就是说,你很难再过一个正常的学生生活了。



没考上研究生就再考,边工作边考研或者是工作几年之后再回来考研究生不是不可能,但是你的思维能力肯定下降,知识点也有好多已经忘了。另外一旦工作之后,尤其是年龄变大之后,你就会慢慢的变得身不由己,比如要面临结婚、买房、生孩子、车贷、房贷,到那个时候就真的由不得你了。真正等到闲下来去考研估计只能等退休了。


考研小秘书


这就是机会成本。你需要和你的孩子好好沟通,看孩子是怎么想的,而不是你来决定。

问问你的孩子:

你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你必然要接受你无法获得另一个决定可能的收益。

有勇气的人不一定勇敢。

去就业,还是继续读研?与工作三年的本科生相比,硕士竞争优势是什么?

在比较对象上,要进行区分。把本科刚毕业和硕士刚毕业的人放在一起比较是不公平的。一般研究生的学制是三年,我们的比较对象是一个有着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和一个刚刚毕业的硕士之间的竞争力。不要问我万一找不到工作的怎么办,这一类人一开始就被我排除了。

这二者之间,面试同一份工作,谁的竞争力更高?另外,硕士的起薪是高,但一个工作三年的本科生难道三年内的工资还没有涨的比硕士的起薪高,这不科学啊!

再者,硕士在读研期间仅仅是消费而不生产,而本科生就业已经工作三年了,这三年内不他不再是只能依赖父母的学生了。

如果你是一个风险厌恶者,那么我建议你想一想哪个最坏的结果你可以接受。究竟是有工作不考研,这个结果你比较能接受,还是既考不上研又没有工作让你可以接受。

静下心来思考,如果一边二战一边工作,你考上的几率有多大,然后只二战不工作,你考上的几率又有多大,自己分析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