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蒙古地區唯一的政教合一的喇嘛旗

在今天通遼市轄區有一個旗縣,叫庫倫旗。這個旗縣很特殊,我在《清史稿》上竟然沒有檢索到它的信息,各類文獻記載也不多。

蒙古人把今天蒙古國的首都烏蘭巴托稱之為“大庫倫”,把庫倫旗稱之為“小庫倫”。庫倫的原意為“寺”,又稱古列延,蒙古遊牧或軍事的組織形式。一種是在雙方作戰的時候,由於在一眼望不到邊的大草原上,沒有什麼屏障,就用勒勒車圍成一圈,士兵就躲在裡面作戰,這個圈子就叫古列延;另一種是駐屯時,部落首領居中,士兵以營為單位或家庭以蒙古包為單位,圍在首領四周,規模大者可達數百帳幕,這個圈子也叫古列延。

漠南蒙古地區唯一的政教合一的喇嘛旗

明朝末年,來自青海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僧人,阿興希日巴喇嘛在漠南地區傳教。而剛剛在東北崛起的後金部落皇帝皇太極為了利用宗教來控制蒙古人,就把阿興希日巴喇嘛召集到盛京(今瀋陽)前來講教,後獲准移住庫倫,並劃定領地,稱曼殊希禮庫倫。阿興希日巴喇嘛圓寂後,皇太極封興希日巴喇嘛其弟襄素喇嘛繼承該位,皇太極賜襄素喇嘛“錫勒圖達爾罕”封號,下設四個札薩克、四個德木齊輔佐,同時命漠南蒙古各部向庫倫移民,同時,清政府還每年從國庫拔銀一千兩作為該寺廟的香火錢。從此,曼殊習禮庫倫始稱錫勒圖庫倫。

漠南蒙古地區唯一的政教合一的喇嘛旗

順治三年,襄素喇嘛圓寂後,清王朝遣盛京實勝寺喇嘛西布札袞如克來錫勒圖庫倫繼任。西布札袞如克利用清政府和五世達賴喇嘛的親近關係,在爭奪蒙東宗教權力鬥爭中取得了勝利,其權勢達到了空前的壯大。清政府特授西布札袞如克“盛京錫勒圖庫倫掌印札薩克達喇嘛”職銜,並賜札薩克(旗長)。由此,錫勒圖庫倫成為漠南蒙古地區唯一的政教合一喇嘛旗,喇嘛是宗教首領,而札薩克是政治行政長官,至此,錫勒圖庫倫政教合一的體制基本確立。由此,也開始了錫勒圖庫倫札薩克喇嘛旗三百年的歷史進程。

漠南蒙古地區唯一的政教合一的喇嘛旗

清代錫勒圖庫倫旗境內有喇嘛最多的時候有一千多人,多座寺院,尤以興源寺、象教寺、福緣寺最為知名。

1931年錫勒圖庫倫扎薩克達喇嘛旗改稱庫倫旗,政教分治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