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天不老,情難絕”,愛情是“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千秋歲·數聲鶗鴂

宋-張先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

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數聲杜鵑的鳴啼,又報告著爛漫春光就將要凋零並漸漸逝去。喜愛與憐惜春天的人啊更想將那殘剩的花兒折下。只是怎奈何那雨雖輕柔而風卻是如此猛烈,剛好趕上了這梅子發青的暮春時節。看,那些永豐坊的柳樹,柳絮在無人的園中整日飄飛紛亂,恰如飄雪。可千萬不要把琵琶的弦撥動啊,我這深深的哀怨就算是琴絃也難以傾瀉。上天若是有情那便不會老去,那麼真情也是永遠不會滅絕的。多情的心啊就像是那雙絲纏繞的網,其中有著千千萬萬的結,剪不斷,理還亂。夜晚已經過去了,透過東邊的窗子看去天還未白,尚留一彎殘月。


愛情是“天不老,情難絕”,愛情是“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張先,是一個非常擅長“捕風抓影”的人,用“影”稱絕,所以被人們稱為“張三影”。比如由他所做的“墮飛絮無影”、“雲破月來花弄影”、“壓簾卷花影”等佳句被世人廣為傳誦。張先是北宋著名的詞人,字子野,湖州烏程人,湖州烏程就是今天浙江湖州吳興地區。他情趣浪漫、性格疏放、善戲謔。曾擔任安陸縣的知縣,所以又被稱為“張安陸”。天聖八年中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到了晚年,他便退隱居住在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人同遊。更是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善作慢詞。

這首《 千秋歲 》寫的是詞人的悲歡離合之情,聲調甚是激越,極盡曲折幽怨之能事。


愛情是“天不老,情難絕”,愛情是“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這首詞上片盡是運用描寫景物來烘托、暗示美好愛情橫遭阻抑的沉痛之情。以景抒情而景不顯繁複,情卻遞進逐深,處理的精巧至極。起句把鳴聲悲切的鶗鴂提出來,詔告美好的春光又要過去了。鶗鴂本是源出《離騷》中的“恐鶗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從“又”字來看,詞中的主人公相連相愛已非初識,可是多年的情感卻由於遭到阻力,無奈這傷情便似一年之中的春天一般,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使人倍感惜春,心中喟嘆油然而生,於是只得“惜春更把殘紅折”了。這裡的“殘紅”,更是象徵著如花一般美好堅貞的愛情卻遭到了破壞。僅用一個“ 折 ”字便生動地表達出對於歷經風雨摧殘的愛情的無比珍惜。然而,緊接著“雨輕風色暴 ,梅子青時節 ”,這是上片最為點睛的兩句 。看上去只得單純的描寫了時令和景物,但卻是用了語意雙關,說的是愛情遭受了破壞。“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 》)

是正常的 ,正當梅子青時,無情的風暴突然來臨,於是便是災難了。風暴最後打落了青梅。於青春間愛情卻遭遇阻撓和百般打擊,內心情感何以抒發?經過這場愛情的浩劫,美好的春光便又在鶗鴂聲中悄然離去。感情受挫的人啊這時也和柳絮一樣,任由愛情像那柳絮一般飄飛,消散逝去。


愛情是“天不老,情難絕”,愛情是“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到了下片,突然起以“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兩句來得感覺很突然,如刀劍斷水,似靜空聞雷。么弦,指的是琵琶的第四弦。弦么怨極,就必然發出傾訴不平的最強音。壓迫至極,便自有反抗。在這種極怨的氣勢下,作者緊接著表示其反抗的決心。他發出自己內心的吶喊“天不老,情難絕”。這兩句化用李賀“ 天若有情天亦老”詩句,可是卻是表達了另一個觀點,其含意卻與李賀正好相反。該處強調的是上天是不會老的,愛情也永無斷絕的時候。可見作者對於愛情的堅貞。那麼愛情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作者用 他最為切身的感受給了我們答案——“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愛情是“天不老,情難絕”,愛情是“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絲”、“思”,二者諧音雙關。詞人通過如此表達了對於戀人無比的思念。在這個情網裡,他們便是“千千結”,彼此牢牢的聯繫與糾纏在一起,任誰想要破壞它都是徒勞無功的。這是詞人的決心,是他們愛情的宣誓,所以“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更是全詞的“警策”之語。情思苦恨,一宿未眠,不知不覺春宵已經悄然過去 了,這時東窗卻尚未露白 ,殘月猶明,依然掛在天空。整首詞已經結尾,卻更加引人想象,給人一個意味深長的結句。


愛情是“天不老,情難絕”,愛情是“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這首詞韻高而情深,含蓄卻又發越,婉約與豪放兩不失。深刻體現了詞人對於愛情的深刻理解,以及對愛情自由的無限追求。

愛情是什麼?愛情是“天不老,情難絕”,愛情是“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喜歡的朋友記得 關注+轉發+收藏+評論 哦,謝謝你們長得那麼好看還和我交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